查看原文
其他

朱生豪的生平及其翻译《莎士比亚戏剧》的过程(一)

2016-03-03 宋清如 人民文学出版社外国文学


小编的话

一直都想把这篇长文介绍给大家,今年适逢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正逢其时。看了宋清如女士的文字,知道中文可以这样美;而其对朱生豪先生的怀念中,充满对才华的仰视,侧面可见朱先生的文笔到了何种地步。通过这篇文章,也能明白,为什么朱生豪先生是一位“圣徒”。


文章实在太长,只能分条发布,等不及的朋友,可以回复“朱生豪”,先睹为快。想看朱生豪译本的读者,可以直接拉到最后。


【宋清如曾应多种报刊之邀写过许多零星的回忆朱生豪的材料,本文系应《新文学史料》编辑部之约所写,是她在综合已有回忆材料后撰写的最为全面完整的一篇,在《新文学史料》1989年第1期以《朱生豪与莎士比亚戏剧》为题发表时,因为需要控制篇幅和突出“译莎”的重点,故被删去过半内容。但文中其他关于朱生豪生平的介绍也有一定史料价值,这里是宋清如原作全文。】



金缕曲       悼朱朱(一九五二年)


生死存知己,十年来、梦魂相守,只今能几。昔日吟坛推独步,译笔一时无二,能回荡莎翁才气。近体玉溪才敌手,倚新声姜史差堪比。遗响绝,何人继?


钱江曩日弦歌地,蓦回头,旧游历历,几番悲喜。重到溪山携手处,认取离情待理。但怪得梦醒难记。制就长歌聊当哭,使一江春水都成泪。流不尽,伤君意。



《金缕曲》作者彭重熙君,系朱生豪同窗诗友。战乱之中,天各一方。五二年,当他惊悉生豪已于一九四四年冬去世的消息后,怀着沉痛的心情,谱出了悼念的悲歌。现在,生豪离开人世已经四十多年了。他那短促坎坷的一生,仅留的莎士比亚戏剧译稿,直至他去世后二年(1947年)多,才由世界书局印刷出版了二十七个剧本。解放之后,一九五四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用“作家出版社”名义印行了他的全部遗译三十一个剧本。译作问世后,据之江大学的海外同学反映,美国文坛“为之震惊”,认为华人竟能有如此高质量的译文,而且出自无名作者之手,实属奇迹。经过岁月的洗礼,专家学者的推敲,他的著作也被认为是文采华赡,有其特色。当然,无论是褒是贬,对于他本人来说,都已无足轻重了。但是,“读其书想见其为人”,似乎是人之常情。因此,这些年来,许多读者和文化界有关方面,都曾直接间接地查访有关朱生豪的事迹、资料,以供研究、纪念。而我,作为他的同学、亲属,而且自始至终干预他的译事,是他莎剧译本的第一个读者,确也责无旁贷地有为他翔实介绍的义务。对我来说,朱生豪并不是一个遥远的古人,但因为他一向沉静寡言,性格内向,虽则我们有过十年的友谊,两年半的婚后生活,也很难深刻全面地表达出他的内心世界。他自己也承认是“一个古怪的孤独的孩子”。特别是结婚以后,他在恶劣的环境中受着困苦生活的折磨,我难以描绘出他那忧国忧民忧家的心境;在埋头伏案、苦思冥想的神态中,我也难以体会到他咀嚼琢磨成句成章的甘苦。现在,我只能根据残留的记忆,残存的信件,以及亲友们陆续提供的资料,作概略的介绍。

 

身世   童年


朱生豪,浙江嘉兴人。祖父仙洲公,是当时在嘉兴缙绅间颇有文名的贡生。中年早逝,未进仕途。叔祖父云峰公,夭折时才二十岁左右,无子女。仙洲公身后有三女,长女朱秀珍嫁曹姓。次女早夭,三女朱佩霞,即生豪生母。仙洲公去世时,生豪曾祖母洪氏太太尚健在,曾和陈姓沈姓亲戚合资开设油瓷店,遗命孙女朱佩霞招赘陆润(郎轩)为婿,延续朱氏家谱。朱家向以诗礼传家,生豪母亲朱佩霞,早寡的叔祖母,都有一定的文化修养,这对生豪童年所受的教养,有着极大影响。生豪父亲陆润,少年时曾在商店当学徒,婚后筹资经营小布店、织袜工场。但因为人忠厚,又不善谋划,连年亏损,先后倒闭。所以,从表面上看,朱生豪是出生在小商人家庭里,实际上,家庭的教育影响,居于主导地位的仍是诗礼的传统。父亲忙于业务,很少过问家事,由叔祖母、母亲负起操持家务,教育孩子的职责。


一九一二年二月二日,嘉兴南门外鸳鸯湖畔东米棚下朱家院宅内,在全家一片忙碌的气氛中,朱生豪诞生了。这正是冰天雪地严寒的日子,孩子一下地就冻僵了。亏得早寡的大姑母朱秀珍来家协助照料,她急忙解开前襟,让孩子贴着温暖的胸怀,才逐渐苏醒了。按照当时的传统,生日是用阴历年月日计算的。这一天,也是辛亥年宣统三年十二月十五日。但在生豪长大有了历史知识之后,因为不甘当亡清的遗婴,所以废弃阴历日期,只认自己是中华民国的同龄人。孩子的出生,无疑地带给全家以欢欣和希望。为了选取吉利的名字,家人向算命瞎子请教。据说孩子的生辰八字中,五行缺木,但可喜的是有文昌星坐命,将来必然读书成材。于是就给取名文森。后来入学之后,由老师给改为森豪,一直沿用到大学毕业。实际上,他自己总写作“朱生豪”,在诗友间传阅诗词作品上,署名都用“朱朱”。在生豪降生后四年中,又喜添两个弟弟。大弟朱文振,现任四川大学外文系教授;幼弟朱陆奎,自幼体质较弱,不幸也在一九四五年初去世。根据家族协议,大弟朱文振,名义上应继承叔祖母吴氏太太为孙。但弟兄们仍然生活学习在一起。


朱生豪是母亲的掌上明珠,负荷着母亲的希望,也深得叔祖母的爱宠。从呀呀学语到逐渐解事,既受到悉心的爱护,也受到严格的管教。三四岁时,就由母亲、叔祖母教识方块字,读《三字经》《千字文》《千家诗》,讲二十四孝故事等作为启蒙。生豪生性聪颖,心领神会,琅琅书声,往往博得母亲的欢颜。而且也因为自幼循规蹈矩,文质彬彬,亲邻之间,都认为是听话的好孩子。生豪曾有诗句“依母孜孜看晚虹”,可以想见他幼小时期在慈母爱抚下的幸福心情。


五岁暑假,朱生豪开始进入南门梅湾街开明初小。由于成绩优异,表现良好,老师选拔他担任班长,经常由他给全班领读。这对于朱生豪也起了一定的鼓舞作用,认真听课,认真完成作业,从不懈怠。毕业时名列第一。按当时通例,学校把大红喜报送到家中,表示祝贺。


朱生豪进入小学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求知欲也日见强烈。家里订了《小朋友》《儿童世界》作为他的课外读物。“童话”“儿歌”之类,都使他非常喜爱。家里原有的旧小说,如《聊斋志异》《三国演义》之类,逐渐地也成了他的珍宝。放假的日子,课余的时间,兄弟们一般都在宅内庭院中活动,听蝉声鸟语,看花开果熟。偶而到大门外河边,数船只,听吆唱,看人来人往,都觉得新鲜有趣。叔祖母青年守寡,长斋奉佛,广结善缘,因而不时有乡亲或庵堂师太来生豪家作客,带上时鲜瓜菓豆荚之类,笑语喧腾地叙家常,谈年景。使平时相当清静的家庭,增加了活跃的气氛。這一切,在生豪的记忆里,似乎已是遥远的太古时代,但印象却是深刻的。


幸福的童年生活,在生豪的身世中极为短暂。资产阶级虽然完成了民族革命,但并未改变腐败、贫穷、落后的社会本质。军阀混战,外敌垂涎,生产凋敝的局面,影响到各个阶层,各个家庭。地处沪杭道中点的嘉兴小城,也不可能例外。生豪父亲经营的小布店及织袜工场,由于主客观的各种因素,一再亏损。不到几年,就将为数不多的祖遗资金全部耗尽。家庭经济,每况愈下。炎凉的世态,似乎是无情的魔影,影响着家庭的气氛。亲友的往来逐渐疏远了,妈妈的叹息逐渐增多了。妈妈不止一次地哭着对生豪说,“长大了一定要争气啊!”当时的生豪,虽则还不能理解这句话的全部意义,但在幼小的心灵中,却也感到了沉重的份量,刻下了永不磨灭的烙印,成为他自幼刻苦学习,努力向上的动力。长大以后,始终认真工作,洁身自好,以不辜负母亲的期望。


当时城区小学中,要数嘉兴第一高小教学条件比较好,因此生豪初小毕业之后就决定去考一高。但一高离家远,走读不便,家里商议结果,让生豪寄宿在梓桥街大姑母家里,只在每星期六回到南门家中团聚,有时母親也特地来姑母家探望。其时父亲经营的小布店、小袜厂,已先后倒闭。母亲长期心情悒郁,日见憔悴,据大姑母说是得了“弱病”(也许是肺结核)。多方医治,未见转机,终于在一九二二年十二月的一天,悲惨地去世。病重的时候,始终不能忘怀的是儿子的前途。她把由曾祖母洪氏太太留赠的金银饰物,全部交给大姊(生豪大姑母)保管,嘱托她日后作为生豪继续读书的用途。另有珠花一朵,留待赠给儿媳。大姑母受了重托后,也就负起了教育照顾的责任。后来朱生豪主要也是依赖这批遗物,读完了中学大学。母亲的弃养,在生豪一生中是最早的也是最沉重的打击。童年的幸福,家庭的温暖,都跟着妈妈一起埋葬了。人生的悲苦,开始压上了他的心头。那一年,生豪才十岁。


挨过了凄凄惨惨的年底,生豪父亲为生活所迫,不得不丢下三个孩子,到嘉善一家布店当店员。财破人亡,穷途潦倒。不到两年,因病回家,医治无效,不几天去世。又过了不到两年,家中唯一的老人叔祖母也长辞人世。从此,三个孤儿的生活、家务,全都由大姑母照顾。那时,生豪十四岁。


朱生豪进入一高后两年,文振弟也在初小毕业后进入一高,一同寄宿在姑母家里。


曹家原系嘉兴望族。姑父曹寒生是秀才,曾在天津做过文吏,不幸早逝,没有成就功名。大姑母有二女一子。长女早已出嫁,子曹思泳,北伐时期参加国民革命军,转辗湖南江西一带,很少回家。幼女曹思濂,比生豪年长十多岁,始终未曾婚嫁。大姑母老年时期,照料生豪兄弟辈家务等等,主要由表姊曹思濂协助。星期、假日,生豪兄弟回南门家中时,一般也由表姊陪同。


姑母家人多,房屋不很宽畅。生豪弟兄辈,作为客人,处处自觉,难免拘谨。加以自幼循规蹈矩,从不吵闹,受到全家的称赞。生豪一向沉静的性格,自从家庭迭遭丧患,成了孤儿之后,更加寡言少语。放学回家之后,总是躲在楼上读书,甚至废寝忘食。在一高时的成绩仍然名列前茅,特别受到语文老师的赞赏。据当年同学回忆,生豪曾有儿歌类作品,经语文老师介绍在《小朋友》上发表过。但已无从考查。


一九二四年暑假,朱生豪又以第一名优秀成绩,毕业于高小。这一年,正值学制改革。原来是小学分初、高两阶段七年制,改为六年一贯制;中学阶段由原来的四年一贯制改为初、高中两阶段六年制;大学除医科外,取消预科,改为一般本科四年制。朱生豪投考私立秀州中学,插入初中二年级。仍寄居姑母家。入学之后,对于新的学习环境,新的课程,一时难于适应。特别是因为没有读过初一,存在一定困难。如果说,过去在学习方面总是一帆风顺,现在却遇到了挫折,期中考试竟然出现了不及格。这对于一般学生来说,是一个相当严重的考验。外貌柔弱的朱生豪,在困难面前,不是垂头丧气,消极畏难,而是加倍努力,多读多练,逐渐缩短距离,跃居前列。实际上,这也体现了他一生中的性格特征:择善固执,或者说是:坚持正确,锲而不舍。根据朱文振的回忆,说是生豪从小就被长辈们称为“梗固头”,或“耿固头”(嘉兴方言,意谓“固执”或“执着”)就是指他幼年所表现出来的这种脾气:倾向于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合理的行为或意见,但也并不是一般的所谓“倔犟”。也正是这种性格特征,始终体现在他对待学习,对待工作,对待译莎事业等等方面。


中学阶段,是他不断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的阶段。虽则根据当时同学的印象,朱生豪在学校里总是独来独往,似乎怀着隐痛。那是因为家庭的境遇,父母的弃养,确实给他留下了难以愈复的创伤。但是,随着知识的增进,视野的扩大,他的思想感情渐渐不再局限于个人的得失悲欢。那年代,五四运动掀起的革命浪潮,一步步深入发展,由李大钊、胡适等人为先导,以鲁迅为旗手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动摇了顽固的封建堡壘,唤醒了民族意识。站在运动前哨的总是青年学生。每逢国耻纪念日(五月九日,日帝强迫袁世凯签订辱国丧权的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的日子),学校都放假,学生上街宣传游行,使国家大事,家喻户晓。特别是一九二五年发生在上海的日本纱厂女工顾正红被害事件,轰动全国,京沪一带罢工罢市的斗争风起云涌。大中小学生都走向街头宣传日帝暴行,提倡抵制日货,高呼“誓雪国耻”口号。这对一代青少年,起到了培养爱国思想的作用,激发了为挽救民族危机而奋发图强的志气。从那时起,在生豪的思想深处,埋下了誓为民族争光的奋斗目标。


秀洲中学是教会学校,教学抓得很紧。初时,校长是美国人窦维斯博士,全校每天早操,他都亲自带领。窦师母曾经是朱生豪的英语教师,教学认真,要求严格。由于基础扎实,秀州学生的英语水平一般都比较高。生豪对英语的兴趣极其浓厚。放学回家之后,总是反复诵读,也唱英文歌,音调铿锵,歌声嘹亮。姑母说他讲话象蚊子叫。可唱起歌来,那股劲头儿不知是从哪儿来的。


北伐战争胜利之后,为了整顿教育事业,国民政府明令教会学校一律向教育部门登记注册,并改由中国人担任校长。因此,窦维斯退居教职,由黄式金先生任秀州校长。当时高中阶段,从二年级开始,分设文、理科(有的学校还有商科、美术科、师范科等),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任意选读。朱生豪选读了文科。主要是因为他英文、语文的成绩都属优秀,而且也比较突出,经常受到老师的赞誉。两年中,朱生豪开始窥见了文学的宝库。在英语课上,他读到了不少英国诗人的名篇,脍炙人口的小说故事,也读到了莎士比亚。那时一般学校高中阶段采用兰姆姊弟改写的Tales from Shakespeare(莎氏乐府本事)作为课本,也选读过原作Hamlet和JuliusCaesar的片段。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极大地引起了他的兴趣。语文老师是曹之竸先生,他和胡山源都是1923年在上海出版的《弥洒》杂志的小说作者,鲁迅先生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中所提到的曹贵新就是他。他教的《文学概论》课程,把近代的西方文艺观点传播给同学,也讲授白话诗。因此,朱生豪在高中时期,不但熟悉了《论语》《孟子》《诗经》《楚辞》,李、杜、欧、苏等等,也接受了新文学,新思想。徐志摩、郭沫若、闻一多等当时照耀新诗坛的灿烂群星,使他心神向往。由于触动契机,爆发灵感,他自己也开始写起诗来,内容一般是纯朴的想象,美好的理想,抒发少年情怀,生活感受。大多是小诗。逐渐地形成了他那诗人的气质,也显现了他在诗歌方面的才华。可惜这些早年的诗篇,在多次战火劫难中已全部遗失了。


每逢暑假寒假,弟兄们照例回南门老家。为了丰富假期生活,朱生豪采取了多种措施,初时,一回家就布置学习环境,仿效图书馆,陈列和悬挂各种图书杂志,如《小朋友》《儿童世界》《三国演义》《唐诗三百首》等书。后来几年,又办起了《家庭小报》,朱生豪当仁不让地负起了主编的责任。他精心设计报头,擘划栏目,分“常识”“故事”“诗歌”“谜语”“新闻通讯”“论坛”等,发动大家供稿,实际上多数稿子由他自己写,抄录更是一手包办。朱生豪在《家庭小报》上发表的诗歌,署名常用“笑鸿”。版面字体多样,也用各种套色,颇有艺术意味。后来装订起来成一巨册,可惜也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毁。这种假期活动,无疑地起到了巩固知识,丰富生活,相互学习的作用。至于大部分时间,朱生豪还是有计划地读书,冬夜不畏寒冷,夏夜不怕蚊虫,总是伴着油灯,孜孜矻矻,直至深夜。


毕业前夕,生豪学业成绩,仍冠文科之首,但由于平时不爱活动,体育不及格,不能领受文凭。学校领导爱惜她的才华,答应如果升学可以借给他毕业证书。大姑母遵守生豪母亲的嘱咐,盼望他不辱没母族的门望,加以生豪成绩出类拔萃,也积极支持生豪升学深造。但是,所遗财物,虽则撙节使用,也已所余不多。那年国立浙江大学开始创办。如果能够考入浙大,比之进私立大学费用可以大大减轻。可是生豪报名之后,体检不及格,就被取消了投考资格。所以,正当校园中同班同学们惜别依依,畅谈理想,准备各奔前途的时候,却不见了朱生豪踪影。校长黄式金感到诧异,各处查访,才发现在校园角落里,朱生豪独自低头踯躅,神情黯淡,似有难言隐痛。经耐心长谈,才了解到生豪的困难处境以及继续升学的渴望。黄校长出于爱惜才华的心意,为国育材的责任,毫不犹豫地答应他由学校保送进入正在那年复校的杭州私立之江大学。而且提出向之江申请助学金,用以补助读书费用。在之江校史上,一个非基督徒而能享受巨额助学金的,也许仅朱生豪一人。之江大学和嘉兴秀州中学同属美国基督教长老会,有一定的关系。在朱生豪进入之江后不久,前校长窦维斯去之江教授哲学,黄式金校长也去之江担任教务主任及教育系主任多年。


这一年 —— 一九二九年,文振弟也在秀州初中毕业。大姑母听说邮电部门工作待遇条件好,有前途,就托人介绍文振去嘉善电话局当接线生。一年之后,文振渴求继续升学,才离开电话局考入之江大学附中,弟兄们仍朝夕相见。


(未完待续)





在众多莎士比亚的译本中,小编推崇朱生豪先生的译本。如果您知晓了朱生豪先生翻译的过程,自然也就理解了小编的想法。


朱先生的译本现在已经是公版了,那么是不是意味着哪个出版社的都差不多呢?当然不是。


朱生豪的译本,以人文社为佳。小编这么说,当然有根据。首先,1954年,大陆首次出版莎士比亚戏剧集的时候,人文社就使用了朱生豪先生的译本,七十年代大陆第一次出版莎士比亚全集时,大部分作品也沿用朱生豪先生的译本(朱先生并没有全部译完就去世了)。另有重要的一点,当时请了专家给朱先生的译本做了校订,同时那一代老编辑们也和朱先生的家人沟通过,确认了当时翻译的细节,这是别的版本无法比拟的。您打开人文社版的莎士比亚,会看到"朱生豪译、XX校"的字样。


如果完全用的是朱先生的公版内容,应该来自民国时期的世界书局版本。至于某些社连人文社校订的部分都一模一样的“公版”,小编也不知道那是怎么来的。


2014年人文社出版了11卷本的平装本《莎士比亚全集》。如果觉得太贵太多,以下这两本书相信非常合适: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年


精选莎翁最有代表性的五部喜剧《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第十二夜》《无事生非》《皆大欢喜》和五部悲剧《哈姆莱特》《罗密欧与朱丽叶》《李尔王》《麦克白》《奥赛罗》,皮面精装,还有彩色插图哦。






人民文学出版社外国文学

shijiewenxue



识别二维码关注



点击 关键词 查看更多内容



文学琅琊榜

史上最伟大的100部小说

新书速递

2015单行本 | 2015丛书

海与毒药 | 我似猫 | 狄更斯的圣诞故事 | 断背山

中国翻译家

丰子恺 | 叶君健 | 朱生豪 | 查良铮 | 罗大冈 | 纳训

名家读本

D.H.劳伦斯 | 索尔仁尼琴 | 里尔克 | 芥川龙之介 | 高尔基 | 华盛顿·欧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