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西奥多·罗斯克诗7首

Theodore Roetnke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西奥多·罗斯克(一译:西奥多·雷德克 Theodore Roetnke 1908-1963)美国诗人。多次得奖,获密西根大学硕士,在多所大学任教。认为诗人要善于观察,纪录客观世界的一切细节。他的诗表达了他对客观物质世界的敬畏。他对诗人提出高于普通人的品质。他的诗还流露他对生存中所遇的绝望与超越毁灭的希望间的张力。主要著作约十种。
罗斯克受其父影响,热爱大自然。曾自建温室,视其是“一切生命现象的象征、发祥地和乐园”。罗特克曾就读于密执安大学和哈佛大学,后从事大学教学工作。赋诗乃是业余爱好,但成就和影响却很大。诗集《醒来》、风之歌、《远方的土地》等,曾获美国普利策文学奖和全国图书奖。其诗多以大自然为题材。把物化为诗歌,烛照人生。




醒来


我醒来为了去睡,我慢慢地醒。

我感到应无所惧,乃是我的命运。

我了解,通过去往那必去之地。


我们在感受中思考。有什么须知晓?

我听见我的存在在耳畔舞蹈。

我醒来为了去睡,我慢慢地醒。


那如此贴近于我的事物中,何者是你?

上帝赐福土地!我将轻柔前往那里,

并了解,通过去往那必去之地。


光攫紧树木:谁能告诉我们它如何做到?

卑微的蠕虫爬上旋转的楼梯;

我醒来为了去睡,我慢慢地醒。


伟大的自然还有别的事情要做

对于你和我,呼吸这鲜活的空气吧,

并愉快地了解,通过去往那必去之地。


这颤抖使我站稳。我知道。

逝者永逝。又近在身边。

我醒来为了去睡,我慢慢地醒。

我了解,通过去往那必去之地。




内心的旅程


走出自我的旅程是漫长的,

充满了弯路,被洪水侵蚀、迂回曲折的疼痛处

那里片页岩危险地滑下来

而车的后轮几乎悬挂在悬崖边缘

方向突然改变,刹那间的转身。

更亲密地拥抱,同时警惕着瓦砾和石头砸下来。

干涸的溪涧使道路开裂,风啮咬着山尖,峡谷,

被盛夏的山洪涨满的溪流咆哮着注入狭窄的山谷。

芦苇在风雨中低伏,

它们有来自漫长冬天的灰色,和在夏末烧焦的根部。

——或是道路变窄,

蜿蜒向上通往那石子锋利的溪水中,

那赤杨树和桦树的高地,

穿过那流沙湮没的沼泽,

道路最终被一棵倒下的冷杉阻挡,

丛林变暗,

沟壑丑陋狰狞。




在黑暗的时刻里


在黑暗的时刻里,眼睛开始看清,

在加深的阴影里我遇见我的身影;

在回声的树林中我听见我的回音——

自然之主对着一棵树哭泣。

我活在苍鹭与鹪鹩之间,

活在山林兽和洞中蛇之间。


何为疯狂,若非灵魂的高贵

它与环境格格不入?日子着了火!

我懂得那纯而又纯的绝望,

我的影子钉在一堵出汗的墙上。

那岩石中的空间——是洞穴抑或

蜿蜒的道路?我拥有的只是边缘。


万物契合如持续不变的暴风雨!

夜晚随飞鸟流逝,月色阑珊,

午夜于光天化日下再度来临!

有人远走以探究他之所是——

探究漫长、无泪的黑夜自我之死,

一切自然形体都闪耀着非自然的光芒。


黑暗,我的光黑暗,更黑暗我的欲望。

我的灵魂,像夏天热疯了的苍蝇,

在窗台上嗡鸣。哪个我是真我?

一个堕落者,我爬出我的恐惧。

思想进入它自身,而上帝进入思想,

此一就是唯一,在狂风中自由无羁。




根窖


没有什么会在那地窖里睡去,那里潮湿得像阴沟。

鳞茎冲破盒子的束缚寻找黑暗里的丝丝光亮,

嫩芽悬挂着,低垂着,

懒洋洋淫秽地伸出发霉的板条箱,

耷拉着邪恶的黄色的脖颈,像热带的蛇。

还有各种异味的大杂烩!——

根成熟如古老的诱饵,

柔软多汁的茎干,繁茂,肥沃,

腐叶土,肥料,石灰,堆积在滑溜溜的木板上。

没有什么会放弃生长:

甚至灰尘也在小口地呼吸。




插枝


这迫切的冲动,这搏斗,这渴望复活的干枯树枝,

被切下的茎努力放下它们的脚,

何方圣人经受如此折磨,

这被截肢的玫瑰想获得新生?

我能听见,那在大地之下的,吮吸和啜泣,

在我的血管里,在我的骨头中我能感知它们——

细小的水珠向上渗透,

紧密的颗粒最终分散。

当新芽长出,

光滑如鱼,

我胆怯地,俯向这些新的开端,像潮湿的叶鞘般。




兰花


它们俯身于小径之上,

毒蛇般的嘴,

摇曳着贴近面庞,

突出,柔软,给人以假象,

倦怠无力而潮湿,娇嫩若幼鸟的舌头;

它们羽毛初生的唇飘扬着

缓缓移动,

吸入温暖的空气。

夜里,

当朦胧的月光透过刷白石灰的玻璃,

热度下降

它们的麝香味变得更浓郁,

从长满青苔的摇篮里飘散出来:

这么多贪婪的婴孩!

这些发着冷光的温柔手指,

这既非死者也非活人的唇,

松弛的幽灵的嘴

在呼吸。




敞开的房屋


我的秘密大声哭泣。

我不需要舌头。

我的心是敞亮的房屋,

房门全都洞开。

一部眼睛的史诗

我的爱,没有伪装。


我的真相全被预知,

这痛苦的自我揭示。

我赤身裸体到骨头,

赤裸是我的盾牌。

我穿着自我的衣裳:

把灵魂当作备用。


愤怒将持续,

行动将说出真理

用严厉纯洁的言语。

我停止说谎的嘴:

怒火将我清晰的哭泣

扭曲成无知的痛楚。


乔 亦 娟 / 译




后皮亚杰时代的心理学,自称经历了“语用转向”、讲述转向,甚至一度把“存在”称为“文在”,而法律上有过“阐释转向”但最后归结到叙述转向,因为叙述包含了所有这些成分。而最重要的是叙述转向与所谓“伦理转向”的关系。有不少学者指出,只有用叙述,才能在人类经验中贯穿必要的伦理冲动:叙述的目的是意义,但首先是道德意义。 
叙述转向,与同时出现的其他转向(尤其是“伦理转向”)是什么关系?怎么会有那么多“转向”同时发生?实际上这是同一个转向的几种不同说法。这听起来这有点奇怪:叙述转向似乎是个形式问题,伦理转向是内容或意识形态问题。实际上,它们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正是因为叙述化,才彰显了伦理问题。1995年,文学批评家牛顿的名著《叙述伦理》已经提出两者的合一。这点在神经心理学家加扎尼加2005年的著作《伦理头脑》中总结得比较清楚。这本书跨越了科学、哲学、人文学的界限,引起广泛的轰动。叙述学家费伦在与中国学者唐伟胜的对话“伦理转向与修辞叙述伦理”中,也提出这两者是同一个转向的两个方面。费伦指出:读者的伦理判断是阅读(读者的“叙述化”)过程中不可能减省的部分。 
可以看到,从叙述转向中得益的科目,基本上都是以追求“真相”为己任,也就是不可能摆脱伦理考量的科目。关于“真相”独立存在的观念早就过时,但一般心理学、历史学等,依然认为被追寻出来的“真实性”中包含着“有效性”。当社会学变成“讲故事的社会学”,叙述就成了直接建构自我的手段;真相有效性问题,也就被自我的有效性所替代,“真实性”就变成了“故事的可信度”问题。 
20世纪社会科学领域的主导方法,是量化的调查,其支撑理论是实证主义,认为世界是一种客观现实,人作为认识主体,渐渐总能接近这个客观现实,其原因是语言作为研究工具,本身是透明的、中立的,能够指涉客观世界的:语言转向的根基建筑于此信念。 
叙述转向之所以产生,是因为人们开始认识到人的生存方式无法经由语言来掌握,因为语言无法超越经验的历史性,而历史性本身就是叙述性。怀特说:“叙述作为一种形式从来不是中立的。”叙述转向召唤一种新的具体化,语言的具体化,通过叙述,才能获得把握存在经验“有意义地联系”的方式。为什么叙述能达到这个目的?因为叙述不可能“原样”呈现经验事实。在情节化过程中,意识不得不进行挑选和重组。生活经验的细节之间本是充满大量无法理解的关系,所谓“弄不懂”的事情,所谓“叙述化”,即在经验中寻找“叙述性”,就是在经验细节中寻找秩序、意义、目的,把它们“情节化”地构筑成一个具有内在意义的整体。 
一旦情节化,事件就有了一个时间序列,人就能在经验的时间存在中理解自我与世界的关系。因为获得了时间中的意义,叙述就起了一般讲述所不能起到的作用:叙述是构造人类的“时间性存在”和“目的性存在”的语言形式。用哲学家顿奈特的话来说:人脑不是按计算机的方式构成的,而是按讲故事人的方式构成的[10](P23),叙述本质上是人与世界的中介,即叙述给予存在以意义和可掌握的时间形式。 
“计算机”与“讲故事人”究竟有什么不同?叙述性认知试图理解的是人类的思想和行动:人类行动是过去的经验、当下的情境压力和预期的目标之间交互作用的产物,人类行动是独一无二的,无法完全重复。环境问题研究学者指出,叙述才能凸显环境问题中的道德问题,靠科学或经济学的量化研究,永远无法解决为何要保护环境这个伦理问题[11]。 
科学式认知关注的是自然客体,是社会行动中的共同一面,叙事性认知则专注于每一行动的独特性。所以,叙述性思维通过人类行为的多样性,将之放在特定的时间脉络中,抓住的是人类经验中意义的丰富性和微妙差别。这是无法通过概念界定或者抽象命题来表达的。只有叙述才能做到这一点:情节将特定行动的诸种要素连为一体,构成道德意义。叙述性并不提取抽象原则,不可能把意义从时空背景中抽离出来,因为人与世界的特殊联系植根于个别故事的体验之中[12](P4-13)。 
由此,某些论者认为叙述转向是“二十世纪语言学范式相继更迭的结果:从结构主义语言学(经典叙述学)、生成叙述学(文本语法)、语义学和语用学(言语行为理论)、文本语言学(会话分析,批评话语分析),到现在的认知语言学(认知叙述学)”[13](P44)。这话实际上是说叙述转向是语言转向的最新一环。我个人认为认知理论与叙述理论已经超越了语言学,叙述转向与伦理转向的密切结合就是明证。叙述转向实际上为被后现代理论所摧毁的自我找到了一个替代品:自从后结构主义把主题视为零散碎裂不可复原之后,学界进入了一个虚无主义时代,无主体的话语成为虚空中的声音,而后现代人的自我也就无从整合。叙述转向后,至少自我现在处于叙述的中心,叙述给了自我暂时立足的一个支撑点。哪怕叙述无法够及“真理性”,至少叙述为人构筑了一个从自身通向世界的经验形式。这个“后门进来”的自我,至少比完全没有着落的破碎主体令人有一些依持。 
虽然故事内部情节的前后一致并非世界的规律性,但至少能成为想象或行动的一个凭据。叙述形式取代论辩,成为道德变迁的主要方式。哲学家罗蒂在近20年前出版的《偶然、反讽与友爱》中就看到了这层转变的重大意义:基于“客观真实”的分析方法已经无法处理当代文化的困境。他所谓的“友爱”,是从实用主义出发接近社群主义,是一种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而要在当代社会达到这个伦理目标,只能通过“类似普鲁斯特、纳博科夫、亨利·詹姆士小说”的叙述。[14](Pxvi)这恐怕是现代思想界对叙述寄托的最大伦理希望。 


推荐阅读:
西奥多·罗斯克诗8首

沃伦诗19首

涅美洛夫诗13首

布罗茨基诗8首

劳伦斯诗16首

阿多尼斯《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

巴尔蒙特诗40首

埃雷拉诗2首

莫娜·范·杜恩诗9首

熙德之歌

特雷西·K·史密斯诗4首

希梅内斯诗24首

辛波斯卡《万物静默如谜》

吉皮乌斯诗50首

梅列日科夫斯基诗10首

洛赫维茨卡娅诗20首

安年斯基诗13首

阿利耶娃《请把你的忧愁给我》

叶赛宁抒情诗选105首

特朗斯特罗姆诗37首

诺德布兰德诗20首

叶赛宁《波斯抒情》

俄罗斯英雄史诗《伊戈尔远征记》

安德烈·别雷诗4首

贝拉·阿赫玛杜琳娜诗44首

阿赫玛托娃诗54首

罗伯特·哈斯诗9首

尼扎尔·格巴尼诗65首

菲利普·莱文诗2首

特德·库塞诗10首

凯·瑞恩诗17首

霍华德·奈莫洛夫诗12首

查尔斯·赖特诗43首

丽塔·达夫诗8首

斯坦利·库尼茨诗9首

罗伯特·品斯基诗8首

比利·柯林斯诗13首

唐纳德·霍尔诗15首

查尔斯·西米克诗23首

罗伯特·潘·沃伦诗14首

罗伯特·潘·沃伦诗32首

罗伯特·潘·沃伦诗选

尼娜·卡西安诗2首

奈古列斯库《多瑙河的歌声》

托马诗3首

马林·索列斯库诗8首

斯特内斯库诗9首

聂鲁达诗42首

巴科维亚诗70首

尼娜·凯瑟诗9首

考什布克诗2首

多伊纳什诗5首

阿列克山德里《爱》

阿尔盖齐诗2首

阿拉乌若诗28首

扎加耶夫斯基诗30首

阿莱克桑德雷·梅洛诗28首

布罗茨基诗19首

扎加耶夫斯基12首

布洛茨基诗10首

约翰·阿什贝利诗11首

马雅柯夫斯基《穿裤子的云》

阿门斯《柯森斯海边小湾》

安妮·塞克斯顿诗21首

谷川俊太郎诗24首

大冈信诗22首

柴田丰《人生别气馁》42首

图象与花朵

狄兰·托马斯诗20首

蒙塔莱诗20首

萨巴诗18首

萨拉蒙诗25首

小野小町:短歌21首

索菲娅·安德雷森诗8首

辛波斯卡诗40首

辛波丝卡诗25首


我的灵魂像夏天热疯了的苍蝇 在窗台上嗡鸣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