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奥尔良诗2首赏析

Duc d'Orléans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奥尔良,C·法国诗人。法国文学史上通称夏尔·道雷昂,贵族出身。13岁时其父奥尔良公爵被仇人勃艮第公爵所暗杀。14岁结婚,次年,新婚夫人去世。家庭的不幸,在他诗歌中留下忧郁的阴影。1415年,这位青年贵族被迫与仇人的军队交战,被仇人的同盟者英国军队俘获。英国人把他作为人质,拘留了25年。他的一部分诗歌是在英国当俘虏期间所写。1441年,他的家族用重金将他赎回。他为人性情温和,专心致志地喜爱文艺。从英国回来后经常住在堡垒式的府邸中,不问世事,供养许多诗人文士,终日谈论诗文。他也写了许多优美的小诗,文辞清丽,音调铿锵,虽然缺乏豪壮之气,却给人以欣赏精致的艺术品的乐趣,是中世纪宫廷文学的珍品。他的作品一直只有手稿,到18世纪中叶才印刷出版。




谣曲:我的心啊,忧郁悲哀


我的心啊,忧郁悲哀,

你已沉睡得太久太长,

今天,你能不能醒来,

我们一同去收获五月,前往

那片森林,一如既往。

鸟儿的鸣唱,我们听见

在森林中回响,

这五月里的第一天。

爱神已习惯,总是在

这一天大讲排场,

它设盛宴款待

情人的心,心儿渴望

为它服务。所以它让

鲜花满树,绿野无边,

把盛宴点缀得更为漂亮,

这五月里的第一天。

我的心啊,我很明白

假蔑视使你痛苦悲伤,

因为它使你远远离开

你渴盼的那个姑娘,

所以你得寻求欢畅。

我不能给你更好的意见

以减轻你的悲哀忧伤,

这五月里的第一天。

夫人啊,只有你我念念不忘,

这折磨着我的心的哀伤

这几个月我可没有时间

(的确是真的,)跟你讲,

这五月里的第一天。


胡 小 跃 / 译


查尔·德·奥尔良是中世纪后期法国最有影响的抒情诗人之一。他出身名门贵胄,乃王族后裔,却一生命运坎坷。13岁时,他的父亲遭政敌暗杀。青年时代,他又先后失去了妻子和母亲。1415年,他战场失利,被英军俘虏,带回英国,成为伦敦塔里的阶下囚。饱尝25年的铁窗之苦后,他的家族以重金将他赎回,但此时他已年近半百,青春尽逝,无法再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便退居布卢瓦城堡。在这座著名的城堡里,奥尔良广收诗人墨客,吟诗作文,切磋诗艺,以达观的态度安享余生。
奥尔良的诗歌主要抒发个人的心情。他常常把生活的挫折、铁窗的经历、自然的变化与当时的心境相统一,趣味高尚,文辞隽永。家庭的不幸和个人的磨难,不可避免地在他的诗歌中留下忧郁的阴影,但同时,他也深知岁月无情,覆水难收,所以很少在诗歌中述说痛苦。中世纪文学专家巴黎斯(G. Paris)曾经高度赞誉他的创作:“从无诗人对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温情可以表达得更加细致入微。”这首谣曲,是奥尔良的名篇之一,集中体现了奥尔良抒情诗的这种柔和的气质。
在这首爱情谣曲中,奥尔良以“我的心啊,忧郁悲哀”引领我们进入他的抒情世界。诗中的“我”,即是“你”(“我的心”),“我”与“你”的对话,也就是诗人与内心的对话。他的心灵因为“忧郁悲哀”而“沉睡得太久太长”,那么,为什么“忧郁悲哀”呢?我们还不知道忧郁的确切内容,却能够从诗人冷静的言语中体会到忧郁的深沉。它就像一张巨大的网,网住了诗人的心灵,让时间停止在伤感的气息中,让思维停留在凝固的窒闷中。外部世界的分分秒秒,无法有所作为,也无法点醒他没有声息、没有色彩的内心世界。终于,诗人的理智不能忍受这份忧郁、这份沉闷了,它要唤醒“沉睡”的心,要让心灵出去踏青。
在“五月里的第一天”,诗人携带“心”,前往熟悉的森林。那是爱神的“盛宴”,鲜花点缀了森林的绿衣、大地的翠毡,它们红艳、紫明、黄亮、白妍,它们香馥、芬芳、清冽、甘甜,它们醉蜂、引蝶、招虫、戏鸟,它们将五月的春天组合成恋爱的温床,让心儿“渴望”坠入爱神的怀抱。但是啊,有多少萌动的心灵、多少炽烈的爱意、多少缠绵的思念,就会有多少苦楚的等待、多少痛彻的失望、多少锥心的遗恨。这是爱神的圈套,她点燃了爱情的火焰,却从来没有承诺燃烧的回报。诗人便是曾经不小心闯进爱神圈套的可怜虫,爱过、伤心过,到头来只留下一颗“忧郁悲哀”的心。
如今,森林虽然“一如既往”,却已经没有“渴盼的那个姑娘”的相伴。虚假的“蔑视”并不能够引领心灵走出“忧郁悲哀”,反而使它“痛苦悲伤”。诗人的理智权衡再三,最终想到了一个办法:“寻求欢畅”,以“减轻你的悲哀忧伤”。这就像治理水患,阻塞的办法治标不治本,甚至可能引来更大的后患,疏通的办法则可以引导水流的方向。诗人的爱之流,深沉而浓烈,假装蔑视只会愁上加愁,那么,继续爱吧,承认爱吧,接受“这折磨着我的心的哀伤”。但是,暂时地,稍微地,“我的心”,你也去看看春天的容颜,去领略春天的底蕴,去感受春天的温暖吧,因为这样可以让你“欢畅”一些。
诗人的目的,是要唤醒爱而不得、忧郁悲伤的心灵,却止于发现爱的强烈和深沉。这份细水长流的单相思,令他“念念不忘”,使他只能向大自然寻求慰藉和庇护。这样复杂的心理转换过程,诗人处理起来,却是细腻温柔,优美流畅。诗中的自然景色,不仅冲淡了诗人的忧郁悲伤,也带给我们一丝春天的生动活泼,的确起到了“哀而不伤”的辅助作用。( 蔡 海 燕 )




谣曲:爱的炎热常常光临


爱的炎热常常光临,

穿过我眼睛的窗,

如今我已年近七旬,

为了让我的思想之房

能在夏季保持清凉,

我将把窗关上,以免

白天的炎热入屋进房,

在我打开窗户之前。

同样,在雾雪蔽目遮睛、

风雨交加的冬天,常常

有爱情之气,带菌带病

穿窗入户,进屋进房;

我得把所有破口堵上,

免得心遭风刀霜剑;

天空将已明朗放亮,

在我打开窗户之前。

从此,我让我的心

呆在卫生安全的地方,

让我的医生,漫不经心,

这最好的医生给我导航;

如果爱情来敲门叩窗,

想接近我的心,首先

它得给我安全与保障,

在我打开窗户之前。

爱情啊,你过去曾经

平安地来敲击我的心;

现在我已把住所修建,

固若金汤,无人能进,

在我打开窗户之前。


胡 小 跃 / 译


奥尔良深受150年前的《玫瑰传奇》的影响,喜欢写典雅的爱情诗歌,并且大量效仿《玫瑰传奇》的艺术手法,用隐喻来表达抽象的概念和复杂的思维。通过赏析奥尔良的这首谣曲,我们既可以领略到上述的艺术风格,也可以体会到他晚年的心境。
全诗的点睛之笔在于重复出现了四次的“在我打开窗户之前”。这个“窗户”,是留在墙上通气透光的具体装置?还是具有深层的含义?通观全诗,我们恍然大悟,原来这里的“窗户”,指的是诗人的眼睛,而窗户的载体“房”或“屋”,则是诗人的思想。中国的大儒孟子曾说:“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大画家达·芬奇也留下过这样一句名言:“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他们强调的是眼睛的传神作用,即人的思想情绪与眼神变化的密切关系,但诗人在此所要表达的概念不同,他强调的是眼睛作为视觉器官的感受作用。正如俗话所说,眼不见为净,诗人也认为,眼睛不去看,不去感受,就能保持心境洁净,没有烦扰。所以,他小心翼翼地关紧“思想之房”的“眼睛的窗”。
那么,诗人不想看见什么?不想让什么东西闯进他的“思想之房”?答案是爱情。在烈日炎炎的夏天,爱情并不能够带给心灵“清凉”的慰藉,相反,它的“炎热”会比外面的空气更加严厉地考验心灵对热度的承受能力。到了风雪交加的冬天,爱情又“带菌带病”地“穿窗入户,进屋进房”,让原本就因为寒冷而战战兢兢的心灵变得愈加脆弱。爱情啊,它做不到冬暖夏凉,它不会适时地满足心灵的需求,它只会火上浇油、雪上加霜。
正如窗户、房屋都具有隐含的意义,夏天和冬天也不仅仅是季节上的指称。夏的炎热,可谓爱的高潮部分。一个人陷入爱河之后,心灵便掉进了焦灼的陷阱。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对爱情的渴望,对恋人的期盼,让心灵涨满激情。冬的雾雪,可谓爱的低潮部分。一个人掏心挖肺地热爱着对方,却不一定得到等值的回报。心伤了,心痛了,乃至心碎了,所有由爱情导致的伤害,就仿佛冬天的“风刀霜剑”,让人无法招架。
诗人“年近七旬”了,关于爱的欢乐与痛苦、希望与忧愁、狂喜与孤寂、炽热与绝望,他已经看得太多,也经历了很多。他的心灵不愿意再去承受这样极端的情感体验,平和安逸的生活足矣。所以,他要“呆在卫生安全的地方”,安守思维的房间,以“漫不经心”的态度来应对“敲门叩窗”的爱情。即使世界上还有“安全与保障”的爱情,诗人也决心把心灵的住所修建得“固若金汤”,因为这样的爱情他曾经体验过,不需要她再次光临。
奥尔良对于爱情的“漫不经心”,恰恰也是他处理人生其他欲望的态度。生活残酷地剥夺了他25年的光阴,致使他无法完成自己作为封建领主的政治职责,也不可能行使原本属于自己的权力。无奈之下,他只能退隐到美丽的布卢瓦城堡,将生命最后的光辉托付给诗歌艺术。宠辱不惊,坐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笑对天上云卷云舒。奥尔良在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之后,以一颗平常心安享晚年。( 蔡 海 燕 )



Louis-Philippe-Joseph, duc d'Orléans


Louis-Philippe-Joseph, duc d’Orléans, also called (1752–85) duc de Chartres, byname Philippe Égalité, (born April 13, 1747, Saint-Cloud, France—died November 6, 1793, Paris), Bourbon prince who became a supporter of popular democracy during the Revolution of 1789.


The cousin of King Louis XVI (ruled 1774–92) and the son of Louis-Philippe (later duc d’Orléans), he became duc de Chartres in 1752 and succeeded to his father’s title in 1785. Orléans’s hostility to Louis XVI’s queen, Marie-Antoinette, caused him to live away from the royal court of Versailles.


During the conflicts that arose between Louis XVI and the nobles over financial policies in 1787, Orléans was temporarily exiled to his estates for challenging the king’s authority before the Parlement of Paris (one of the high courts of justice). He was elected a representative for the nobles to the States General, which convened on May 5, 1789. Orléans supported the unprivileged Third Estate (bourgeoisie) against the two privileged orders (nobles and clergy). On June 25 he and a small group of nobles joined the Third Estate, which had already (June 17) proclaimed itself a National Assembly. His Paris residence, the Palais-Royal, became a centre of popular agitation, and he was viewed as a hero by the crowd that stormed the Bastille on July 14.


On returning from a mission to England in July 1790, Orléans took a seat in the National Assembly. He was admitted to the politically radical Jacobin Club in 1791. After the fall of the monarchy in August 1792, he renounced his title of nobility and accepted the name Philippe Égalité from the Paris Commune, one of the popular Revolutionary bodies. Elected to the National Convention (the third successive Revolutionary legislature), which convened in September 1792, Égalité supported the radical democratic policies of the Montagnards against their more moderate Girondin opponents. Nevertheless, during the trial of Louis XVI by the Convention, the Girondins attempted to confuse the issues by accusing the Montagnards of conspiring to put Égalité on the throne. Égalité voted for the execution of Louis, but he fell under suspicion when his son Louis-Philippe, duc de Chartres, defected to the Austrians with the French commander Charles-François du Périer Dumouriez on April 5, 1793. Accused of being an accomplice of Dumouriez, Égalité was arrested on April 6 and was sent to the guillotine in November. The duc de Chartres reigned as King Louis-Philippe from 1830 to 1848.



推荐阅读:

尼采诗7首

诺瓦利斯诗3首

汉斯·萨克斯诗2首

内莉·萨克斯诗6首

拉斯克·许勒诗9首

丽萨·札苒诗20首

黑塞诗90首

特拉克尔诗56首

玛丽安·摩尔诗32首

丽泽穆勒诗15首

秀陶:绿原译《里尔克诗选》读后

朱迪斯·赖特诗21首

布考斯基诗112首

罗莎·奥斯兰德诗28首

罗伯特·勃莱诗33首

巴列霍诗33首

梁宗岱译诗集

徐志摩译诗集

默里克诗5首

缪勒诗4首

赫迪·赫芭娜诗4首

丹妮斯·莱维托芙诗22首

露易丝·博根诗19首

戴望舒译诗集

阿莱杭德娜·皮扎尼克诗31首

阿方索·科斯塔弗雷达诗20首

詹姆斯·K·巴克斯特诗7首

卡尔·克罗洛夫诗6首

李利恩克龙诗2首

歌德诗15首

克洛普斯托克诗2首

君特·格拉斯诗4首

葛瑞夫诗5首

法勒斯雷本诗3首

艾兴多尔夫诗5首

冈特·艾希诗11首

尼古拉斯·纪廉诗47首

西蒙·达赫《塔劳的安馨》

李立扬诗27首

丘特切夫诗8首

汉斯·卡罗萨诗4首

普莱维尔诗19首

卢斯达维里《虎皮武士:序诗》

布莱希特诗2首

波勃罗夫斯基诗5首

朋霍费尔诗10首

贝歇尔《奇迹》

荷尔德林诗40首

荷尔德林诗50首

维尼诗6首

保尔-让·图莱诗选

瓦雷里诗5首

维庸诗2首

瓦尔莫诗8首

阿波里奈尔诗25首

洛特雷阿蒙诗选

苏佩维埃尔诗16首

龙沙诗3首

勒韦迪诗12首

雷尼埃诗3首

普吕多姆诗7首

马拉美诗全集

亨利·米修诗2首

弗·米斯特拉尔诗3首

缪塞诗4首


人世间熙熙攘攘 到处都是人人人 我的身体不在那里
天堂里拥拥挤挤 到处都是魂魂魂 我的灵魂不在那里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