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伊瓦什凯维奇诗8首

波兰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雅罗斯瓦夫·伊瓦什凯维奇(Jaroslaw Iwaszkiewicz,1894-1980),波兰作家。作品有《红色的盾牌》、《荣誉和赞扬》等。作品《肖邦故国》选入高中教材。他战前的作品常表现出孤独感,以普通人的遭遇来反映时代的面貌,有时流露出悲观主义情调。
伊瓦什凯维奇(1894~1980),波兰诗人、小说家、剧作家。出身于乌克兰农村一个爱国家庭,1912至1918年在基辅一所大学学习法律和音乐。1919年发表第一部诗集,同时在华沙和杜维姆、斯沃尼姆斯基等组织“斯卡曼德尔”诗社。1927至1932年在外交部门工作,曾游历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等国。这期间发表的诗集《白天的书和黑夜的书》(1929)、《回到欧洲》(1931)、《1932年的夏天》(1933)等记述了诗人游历国外的各种感受,同时表达了作者的艺术观。长篇历史小说《红色的盾牌》(1934)以波兰11世纪社会为背景。剧本《诺汉特之夏》(1936)、《假面舞会》(1939)分别写肖邦和普希金的生平。他战前的作品常表现出孤独感,以普通人的遭遇来反映时代的面貌,有时流露出悲观主义情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曾任波兰议会议员、保卫和平者委员会主席和作协主席。
他的诗集《另外的生活》(1938)、《奥林匹克颂》(1948)揭露德国法西斯屠杀各国人民的罪行。《秋天的辫子及其他诗歌》(1954)、《阴暗的小道》(1957)、《明天收割节》(1963)、《一整年》(1967)等,表现了诗人对祖国、生活、大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热爱之情。中短篇小说集以《新的爱情及其他短篇小说》(1946)、《老砖瓦厂》(1946)、《意大利短篇小说》(1947)、《1918至1953年短篇小说集》(1954)、《菖蒲及其他短篇小说》(1960)、《关于狗、猫和魔鬼》(1968)等写得较为成功。中篇小说《圣女约安娜》(1943)描写17世纪波兰修道院的生活,1961年被改编成电影。长篇小说《荣誉和赞扬》(1956~1962)描写波兰贵族地主和其他阶层人物的命运,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波兰的生活。此外还著有关于肖邦和巴赫的评传等。他的作品语言朴质、流畅,情节引人入胜,心理描写细致入微。他曾三次获得波兰国家文学奖一等奖,1969年获得世界保卫和平委员会授予的约里奥·居里金质奖章,1970年获列宁奖金。






陆 游 与 “ 中 兴 诗 人 ”

中兴诗人中陆游、范成大、杨万里都是从江西诗派入手的,但在漫长的创作道路上又都逐渐摆脱了江西诗派的束缚,由在句法字法里讨生活转而直接面向广阔的社会生活,由迷信“无一字无来处”转而彻悟“纸上得来终觉浅”,最后完全冲破江西诗派的藩篱,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艺术风貌,创造了宋诗的又一度繁荣。尤、萧二人存诗既少艺术亦平,这里只阐述陆、范、杨的诗词创作。
在陆游近万首诗中,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像一根主线贯穿始终,对金用兵的撕心裂肝的呼号,对卖国贼义正词严的声讨,对朝廷屈膝求和的愤怒指责,对南北分裂的痛苦焦灼,对祖国统一的殷切期盼,是放翁诗歌最激动人心的主题;取材广泛而又创意新颖,富于鲜明的时代气息而又具有浓郁的浪漫色彩,是放翁诗艺术上的突出特点。《放翁词》的风格丰富多样,有“激昂慷慨者”,有“飘逸高妙者”,有“流丽绵密者”。
真正给范成大带来盛誉的是他的田园诗,《四时田园杂兴》真切地反映了农民劳动、农家风俗、农村景物和农民的喜怒哀乐,散发出泥土的气息,也洋溢着浓郁的诗情,在我国古代的田园诗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杨万里的诗歌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它们最突出的特点是机智、诙谐和幽默,以及语言的活泼轻快生动自然,因而形成了他那独具一格的诗风——诚斋体。

陆游是继苏轼之后的又一座宋诗高峰,他与尤袤(或萧德藻)、范成大、杨万里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在南宋前期抗金斗争的烽火中,中兴诗人——尤其是陆游——的诗歌汇聚了民族的痛苦、愤怒、忧虑与期盼,深刻地揭示了我们这个民族坚强不屈的灵魂;同时,在他们遭到投降派排挤后的赋闲期间,山水田园成了他们心灵最好的慰藉。因此,山水田园的清音一直伴随着抗金斗争的呐喊,如范成大对田园风俗的陶醉、杨万里对自然山水的亲近、陆游晚年对山水田园的流连。当然,抗金斗争的呐喊始终是这一时期诗歌的主旋律。
第一节 陆游的时代与经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市)人。他出生于一个文化气氛浓厚的仕宦家庭,祖父陆佃和父亲陆宰都有经学或文学方面的著作行世,他家“收书之富,独称江浙”(《跋京本家语》)。他出生后两年国家就遭受“靖康之耻”,从小随父亲一道四处逃难,《三山杜门作歌》中说:“我生学步逢丧乱。”幼小的心灵很早就从父辈那儿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父亲和他的朋友们“相与言及国事,或裂眦嚼齿,或流涕痛哭,人人自期以杀身翊戴王室”(《跋傅给事帖》)。民族的深重灾难与爱国志士的热血深深感染了他,因此他很小就立下了杀敌报国的宏愿。书香门第的家庭环境使他从小便养成了浓厚的文学兴趣。二十九岁赴临安考进士,取第一。后因秦桧孙子只列第二,招致这位奸相的忌恨,次年礼部复试时被黜落,直到三十八岁时才由孝宗赐进士出身。
乾道六年(1170)陆游出任夔州通判,一路上他饱览了大江两岸的名胜,凭吊了屈原、李白、杜甫等诗人的遗迹,并将沿途见闻写成《入蜀记》。两年任满,陆游应川陕宣抚使王炎之邀入幕襄理军务,这是他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身临前线的机会,他身着戎装往来于南郑前线。铁马秋风的生活激发了他的爱国豪情,也把他的人生和创作带入了新的境地,他在《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中说:“我昔学诗未有得,残余未免从人乞。力孱气馁心自知,妄取虚名有惭色。”“四十从戎驻南郑”才使他悟到了“诗家三昧”。由于川陕之行是他创作成熟的关键,后来他将自己的诗、文集分别名为《剑南诗稿》和《渭南文集》。可惜不到一年王炎就调离川陕,陆游改除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官,他怏怏不乐地离开了前线。
淳熙二年(1175)范成大镇蜀,陆游被邀担任帅府参议官。他与范成大本是友情很深的文字之交,因而不必拘上下僚属的礼法,后被同僚讥为恃酒颓放,他索性自号为“放翁”。川陕九年是他诗歌创作最旺盛勃发的时期。
离蜀东归后,他先后在福建、江西、浙江等地做地方官,后因他将抗金主张写进诗歌中,被议和派以“嘲咏风月”的罪名免职。此后他在山阴故乡度着安宁简朴的晚年,有时身杂老农间饮酒谈心,有时骑着驴去附近村子为人施药治病,有时自己参加一点劳动,这时他的生活和心境比较接近陶渊明,诗风也趋于闲适平淡,不过,至死他还念念不忘祖国的统一。嘉定三年(1210)年底,八十六岁的诗人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太息》)的隐痛与世长辞,临终的绝笔《示儿》催人泪下: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赵翼认为“放翁诗凡三变”:入川之前宗江西诗派,“虽挫笼万有,穷极工巧,而仍归雅正,不落纤佻,此初境也”;“自从戎巴、蜀而境界又一变”,摆脱江西诗派的束缚后诗风宏肆奔放;“及乎晚年,则又造平淡,并从前求工见好之意亦尽消除,所谓‘诗到无人爱处工’者,刘后村谓其‘皮毛落尽’矣,此又诗之一变也”(《瓯北诗话》卷六)。这种分期比较准确地勾画了诗人的创作历程。
第二节 陆游的诗歌创作
陆游是一位创造力惊人的诗人,他在《小饮梅花下作》中称“六十年间万首诗”,八十五卷《剑南诗稿》存诗九千三百多首,一卷《放翁词》存词一百三十多首。在这卷帙浩瀚的诗歌中,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像一根主线贯穿始终,对金用兵的撕心裂肝的呼号,对卖国贼义正词严的声讨,对朝廷屈膝求和的愤怒指责,对南北分裂的痛苦焦灼,对祖国统一的殷切期望,是放翁诗最“不可磨处,集中有此,如屋有柱,如人有骨”(纪昀《瀛奎律髓刊误》)。
金人的侵略给黄河两岸的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陆游是这一幕民族惨剧的历史见证人。侵略者蹂躏沦陷区人民自不必说——“赵魏胡尘千丈黄,遗民膏血饱豺狼”(《题海首座侠客像》),就是赵宋王朝统治下的人民也受尽了金人的欺凌盘剥:“中原昔丧乱,豺虎厌人肉。辇金输虏庭,耳目久习熟。不知贪残性,搏噬何日足!至今磊落人,泪尽以血续。”(《闻虏乱次前辈韵》)他用诗歌来抒写黄河两岸人民的心声,集中表现了全民族的意志,如《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二: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万里滔滔的江河与高耸入云的山岳,勤劳智慧的人民与光辉灿烂的文化,面对这些血肉相连的同胞与美丽如画的江山,任何一个有血性的人怎能容忍骨肉分离、山河破碎?怎能容忍侵略者继续恣意践踏和疯狂宰割?难怪陆游有那么多的“愤”要抒写了: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书愤》
白发萧萧卧泽中,只凭天地鉴孤忠。厄穷苏武餐毡久,忧愤张巡嚼齿空。细雨春芜上林苑,颓垣夜月洛阳宫。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书愤二首》其一
镜里流年两鬓残,寸心自许尚如丹。衰迟罢试戎衣窄,悲愤犹争宝剑寒。远戍十年临的博,壮图万里战皋兰。关河自古无穷事,谁料如今袖手看。
——《书愤二首》其二
这三首《书愤》诗分别写于六十二岁和七十三岁时,老来他追怀铁马秋风的往事仍然那么豪迈,环顾眼前“白发萧萧卧泽中”的现实又不禁辛酸,想起沦陷于敌的故国宫殿林苑更是心情沉痛。可是,诗中的情感不管是高昂还是郁闷,不管是回首往昔还是展望未来,陆游对祖国命运的关切一以贯之,虽然看到“镜中衰鬓已先斑”,“镜里流年两鬓残”,但他仍然“壮心未与年俱老”,仍然“寸心自许尚如丹”,对民族的“孤忠”昭昭可鉴,“死去犹能作鬼雄”的忠勇使人落泪,“忧愤张巡嚼齿空”的刚毅让人钦仰。爱国主义精神已经内化为他的一种存在本质,自然也就洋溢于他的整个创作中。他看到一把宝剑就起杀敌之念(《宝剑吟》),看到草书就幻想为国家“万里烟尘清”(《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观赏牡丹就引起了“故都”之思(《赏山园牡丹有感》);民族的分裂使他春天的游兴变成扫兴(《春日杂兴》),朝廷的怯懦苟安使他登赏心亭时却深感痛心(《登赏心亭》);白天意识清醒时盼望能尽驱胡虏,夜晚梦中也想着尽复“汉唐故地”:
天宝胡兵陷两京,北庭安西无汉营。五百年间置不问,圣主下诏初亲征。熊罴百万从銮驾,故地不劳传檄下。筑城绝塞进新图,排仗行宫宣大赦。冈峦极目汉山川,文书初用淳熙年。驾前六军错锦绣,秋风鼓角声满天。苜蓿峰前尽亭障,平安火在交河上。凉州女儿满高楼,梳头已学京都样。
——《五月十一日夜且半,梦从大驾亲征,尽复汉唐故地》
此诗写于孝宗淳熙七年(1180),时陆游五十六岁,已从偏远荒凉的福建建安调往靠近京师的抚州,个人的处境的确较从前有所改善,但他的情绪总是压抑低落,因为诗人从未耿耿于自己的升降沉浮,他牵肠挂肚的始终是恢复中原的宏图大业。现实中南宋对金的战争多以割地求和告终,杀敌复国的崇高理想只是在梦中才能实现。陆游这首记梦诗是对现实失望的一种补偿,也表达了全民族朝思暮想收复失地的心声。现实屡多失望,梦想便成奇葩。当他从凯歌高奏的梦中醒来时,眼前的一切更叫他痛心:
蜀栈秦关岁月遒,今年乘兴却东游。全家稳下黄牛峡,半醉来寻白鹭洲。黯黯江云瓜步雨,萧萧木叶石城秋。孤臣老抱忧时意,欲请迁都涕已流。
——《登赏心亭》
靖康之耻后,“扫胡尘”的呼声就不绝于耳,陆游与其他爱国主义诗人不同的是,他不仅仅表达对国事的忧虑,不是把自己置身事外来呼吁别人或请朝廷去靖国难,而是投身于这场抗金斗争的洪流中,期望自己能血洒疆场以建奇功。他最害怕的是“时平壮士无功老”(《春残》),一直希望自己“草罢捷书重上马,却从銮驾下辽东”(《秋声》)。诗人的这种心境和他诗歌中的这种意境在陆游前后的诗人中并不多见,如《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其二: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可恨的是南宋小朝廷并不理会陆游呼喊出来的这些代表人民的心声,他们为了一家的天下或个人的私利,宁可出卖千万人民和万里河山,种种倒行逆施使诗人极度心寒和愤怒: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关山月》
《剑南诗稿》虽然都是一些短峭的抒情诗,最长的也“从未有至三百言以外”(赵翼《瓯北诗话》卷六)。但陆游诗中表现的生活面广阔而又丰富,除了那些抒写抗金复地的爱国主义题材以外,还有许多描写农村生活、抒写闲适心境、咏叹爱情不幸的优秀篇章。
描写农村生活题材的诗歌,有的对农民的苦难表示了深厚的同情,如《农家叹》,也有的反映丰收后农民的喜悦,如《岳池农家》,而以沉醉恬静的田园风光及赞美淳朴的农村风俗的诗篇为多,艺术上这类诗也更令人回味: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游山西村》
乱山深处小桃源,往岁求浆忆叩门。高柳簇桥初转马,数家临水自成村。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一首清诗记今夕,细云新月耿黄昏。
——《西村》
他有不少诗慨叹生活的艰辛,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这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回味漫长人生的酸甜苦辣时,常于平凡琐屑的生活中寻觅浓郁隽永的诗情: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临安春雨初霁》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剑门道中遇微雨》
前首诗以流丽的笔触和清亮的音节生动地描写了江南明媚清新的春意,并含蓄地流露出厌倦仕途的情调,在闲适恬静的背后又蕴藏着感慨与牢骚。后一首以其诗情画意传诵不衰,诗人那“细雨骑驴入剑门”的潇洒形象是那样令人着迷,以致读者常常忽视了诗中隐含着“志士凄凉闲处老”的感伤。
宋人的爱情或艳情都被挤进词中,所以宋代很少有打动人心的爱情诗,陆游的几首爱情诗可谓宋诗中的瑰宝。他与原妻唐氏婚后感情和洽亲密,无奈陆母不喜欢这位本是其族侄的儿媳,硬是将小两口棒打鸳鸯散,这桩婚事是诗人终身难以治愈的精神创伤。唐氏改嫁后曾在沈园与陆游相遇,陆游七十五岁还难忘她的芳影前尘,写下了哀婉缠绵的爱情绝唱——《沈园二首》: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其一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其二
唐氏不仅早已改嫁他人,而且已经“梦断香消四十年”了,其事已无可挽回,其情却依然缱绻,诗人八十四岁时还忘不了前妻:“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春游》)这两首诗交织着他的挚爱、愧疚、悔恨与遗憾,陈衍在《宋诗精华录》中评论道:“无此绝等伤心之事,亦无此绝等伤心之诗。就百年论,谁愿有此事?就千秋论,不可无此诗。”
与其所抒写的情感博大深厚相应,陆游诗歌的艺术成就同样是非常杰出的。取材广泛和创意新颖是陆诗突出的特点。从抗金和迁都这样的国家大事到诸如喝茶饮酒这样的日常生活,从庄严的爱国主义到细腻的个人恋情,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摄入了他的诗中。除了晚年的创作偶有率笔,少数诗句在诗中重复出现以外,他近万首诗“每一首必有一意;就一首中,如近体每首二联,又一句必有一意。凡一草、一木、一鱼、一鸟,无不裁剪入诗”(赵翼《瓯北诗话》卷六)。
陆诗另一突出的特点是既富于鲜明的时代气息又具有浓郁的浪漫色彩。他诗集中没有杜甫《北征》、“三吏三别”那样较长的叙事诗,古体和近体都是篇幅短小的抒情诗,这便于他以强烈的激情与奇特的幻想来反映现实生活。现实中宋与金的对抗多以宋失地赔款告终,而在他诗中却是“熊罴百万从銮驾,故地不劳传檄下。筑城绝塞进新图,排仗行宫宣大赦”(见前),他以梦中的胜利补偿战场上的失败:“三更抚枕忽大叫,梦中夺得松亭关”(《楼上醉书》),“昼飞羽檄下列城,夜脱貂裘抚降将”(《九月十六日夜梦驻军河外遣使招降诸城觉而有作》)。据清人赵翼统计,《剑南诗稿》中记梦诗有九十九首之多,而他梦中所历多半是宋军收复失地和消灭敌人,这是他个人和民族心声的一种幻想反映。他诗中也常使用夸张的手法,如写报国无门的悲愤——“国仇未报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长歌行》),如写江中景象——“俊鹘横飞遥掠岸,大鱼腾出欲凌空”(《初发夷陵》)。
陆游以其诗歌的质高量多雄视诗坛,成为南宋前朝诗坛的一代盟主。他如此杰出的成就首先得益于他直接从生活中吸取源泉,其次得益于他能广泛地吸取前人和时人的艺术经验。他拳拳服膺的诗人有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岑参等,屈原深沉激烈的情感和九死不悔的爱国精神,是陆游爱国主义诗歌的先导,他从小读陶诗就废寝忘食,晚年闲适高洁的心境更深契渊明,他的奔放豪迈和飘逸洒脱酷似李白,深挚沉郁和忧国忧民又颇类杜甫,抗金诗篇的奇峭雄肆更近于岑参,而语言的明朗畅达则很像白居易。除此之外,他还师事同代的名诗人曾几,从他学习江西诗派的诗法;尽管他自己写诗重藻绘,却一直推重北宋平淡朴质的梅尧臣。当然,古代诗人中对他影响最大的还是屈原、李白、杜甫,陆诗像杜诗一样被人尊称为“诗史”,陆游本人则被时人誉为“小李白”。他的诗友杨万里在《跋陆务观〈剑南诗稿〉》中说:“重寻子美行程旧,尽拾灵均怨句新。”
陆游虚心学习前人但从不剽掠前人,在《次韵和杨伯子主簿见赠》中说:“文章最忌百家衣,火龙黼黻世不知。谁能养气塞天地,吐出自足成虹霓。”他熔铸百家而自成一家,形成了豪荡丰腴而又雄浑畅朗的艺术风格。诗风之“腴”来源于诗人情感之“丰”,诗境的雄浑来源于诗人气魄的宏伟。他的诗情豪宕感激,诗语又“清空一气,明白如话”(赵翼《瓯北诗话》卷六)。
陆诗各体都不乏佳作,其中七言律诗和七言古诗成就尤高。清人洪吉亮称七律发展至陆游“诗家之能事毕,而七律之能事亦毕”(《北江诗话》),沈德潜认为“放翁七言律”在当时“无与比埒”(《说诗晬语》),王士禛论七律宋代首推陆游。他的七言古诗最充分表现了他的激情与个性,它们“才气豪健,议论开辟;引用书卷,皆驱使出之,而非徒以数典为能事;意在笔先,力透纸背;有丽语而无险语,有艳词而无淫词;看似华藻,实则雅洁;看似奔放,实则谨严”(赵翼《瓯北诗话》卷六)。
陆游廓清了江西诗派的一些弊端,为宋诗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天地,稍后的“永嘉四灵”及“江湖诗派”无不受到他的影响。“四灵”诸人谙“用陆之法度”(《诗人玉屑》卷十九)众所周知,“江湖诗派”中的苏泂、戴复古更是陆游的亲炙弟子。近代帝国主义的入侵危及民族生存的时候,陆游的爱国主义精神激起洪亮的回响,梁启超曾在《读陆放翁集》中热情地称赞说:
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第三节 《放翁词》的艺术风貌
陆游对词心存偏见与鄙夷,自然更谈不上希望以词名世了。他在《长短句序》中说:“倚声制词,起于唐之季世。则其变愈薄,可胜叹哉!予少时汩于世俗,颇有所为,晚而悔之,然渔歌菱唱,犹不能止。”如果说他终身并力作诗的话,那么他只是以余力填词。不过,这并不妨碍他仍然是位有成就有个性的词人,他在《文章》一诗中就已说过:“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不屑于为词人正表明他不想以词人自限,所以其成就能高于一般词人。
宋代许多作家在诗中是正人君子,在词中却像风流浪子,诗境与词境相互割裂,但陆游的词境与诗境彼此印证和补充。爱国主义是其诗与词共同抒写的主题,他的许多词像其诗一样以强烈的激情抒写抗金卫国的壮志及壮志未酬的悲愤,如:
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阵云高,狼烟夜举。朱颜青鬓,拥雕戈西戍。笑儒冠,自来多误。  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漫悲歌、伤怀吊古。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叹流年、又成虚度。
——《谢池春》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诉衷情》
这些词主要不是哀叹个人的功名未就,而是痛惜祖国的山河破碎,在痛苦的呻吟中包含了丰富的社会内涵。尽管词人在哀怨呜咽、老泪横流,词却具有历史的深度和壮阔的气势。
陆游的一腔爱国衷肠往往不被别人理解,还多次遭到投降派革职罢官的打击。但他并不因此降节卖身以求荣,一生坚守自己的志向和节操,既是一位崇高的爱国志士,也是一位高洁坚贞的诗人词人。《卜算子·咏梅》生动地表现了他坚贞自守的品格与决不逢迎邀宠的傲骨: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他在受到排挤打击以后就在释、道中寻求安慰,以期解脱自己精神上的苦闷,因此,《放翁词》中有不少作品表现超脱出世的情怀。刘师培在《论文杂记》中曾将陆词比之于陶诗,但陆游那种强烈的使命感不可能让他真正超尘绝世,只是以潇洒旷达的外表掩饰国仇未报的悲哀罢了。如: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鹧鸪天》
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  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
——《鹊桥仙》
在陆词中最为人传诵的要算那首《钗头凤》,它写于与己仳离的原妻唐氏再度相逢于沈园之后,以一种凄恻的调子倾诉了夫妻被迫拆散后的痛恨,以及两人的眷恋和相思。此词以短句密韵奔泻而出,语气虽急促抒情却委婉,既一气贯注又韵味无穷: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刘克庄认为“放翁长短句……其激昂感慨者,稼轩不能过;飘逸高妙者,与陈简斋、朱希真相颉颃;流丽绵密者,欲出晏叔原、贺方回之上”(《诗话续集》)。刘说虽未免过誉,但他指出了陆词艺术风格丰富多彩的特色:有些词激昂慷慨一如其诗,如《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等;有些词又写得放旷飘逸,如《好事近》(“湓口放船归”)、《鹧鸪天》(“家住苍烟落照间”)、《鹧鸪天》(“懒向青门学种瓜”)等;有些词则写得深情绵丽,如《沁园春》(“一别秦楼”)、《钗头凤》等。
放翁词在艺术上的佳境是雄快处别具盘旋顿挫之姿,飘逸时又不乏沉郁深婉之至。在艺术上的缺陷是他以诗人的怀抱和诗歌的笔法填词,有时不免伤于真率浅露,王国维《人间词话》论其词说:“剑南有气而乏韵。”
第四节 田园诗的集大成者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市)人。其父范雩为宣和六年(1124)进士。范成大出生于金兵铁骑南侵的靖康元年(1126),四岁那年故乡苏州遭金兵焚掠,当他十四五岁时连遭父母之丧。他的青少年是在凄寒、黯淡、动荡中度过的。二十九岁时中进士,随即出任徽州司户参军近七年,后入京任秘书省正字、吏部员外郎等职。孝宗乾道六年(1170)奉命使金。这次出使范成大一改宋使在金人面前卑躬屈膝的媚态,保持了民族的气节和尊严,并在往返途中写了七十二首纪行诗。回朝后,他以不辱使命迁中书舍人,随后历任静江、成都、明州、建康等地行政长官。淳熙五年(1178)一度拜参知政事。淳熙九年(1182)归隐苏州灵岩山南的石湖别墅,一直到逝世。
范成大虽然是一位官品很高的诗人,但有强烈的爱国心和正义感,并一直与下层人民保持广泛的联系,迷恋乡村淳朴的风情。他不管是为官还是赋闲都一直关注农民的冷暖,不断以诗来揭露乡绅横行乡里的霸道行径,对人民的苦难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如:
输租得钞官更催,踉蹡里正敲门来。手持文书杂嗔喜:“我亦来营醉归耳!”床头悭囊大如拳,扑破正有三百钱。“不堪与君成一醉,聊复偿君草鞋费。”
——《催租行》
他最享盛名的诗篇是六十首《四时田园杂兴》,它是中国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之作,范成大也因此赢得了“田园诗集大成者”的称号。这一组诗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组,每组各十二首七言绝句,诗前有一则小序说:“淳熙丙午(1186),沉疴少纾,复至石湖旧隐。野外即事,辄书一绝,终岁得六十篇,号《四时田园杂兴》。”田园诗在我国传统悠久,范成大之前已出现了陶渊明这样以田园诗名世的大诗人,《四时田园杂兴》何以成为诗人定身价的作品,并为他带来如此盛誉呢?这是由于该组诗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新的突破和创造。
范成大之前的田园诗从没有像《四时田园杂兴》那样以组诗的形式集中、全面、系统地描绘田园生活。《诗经》中的《七月》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田园诗,叙述了从年头到年尾农民辛劳艰苦的生活,但这首诗在以后的诗歌发展中没有产生多大影响,后来的田园诗基本以陶渊明的“田家语”为样板。陶的田园诗虽写了一些“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躬耕”劳作,可他主要是将田园的淳朴对抗官场的污浊,这容易不自觉地将田园生活理想化。自此而后,田园与隐逸就相伴相随,诗人们将田园作为心灵的安息之所,他们描写的只是自己心灵中的田园。王维、孟浩然、储光羲等人的田园诗中虽然点缀了不少“鸡犬”“桑麻”“牛羊”“墟落”,实际并没有多少田园的乡土气息,只是“桃花源”的再版。中唐以后倒是出现了不少反映农民辛苦、贫穷和受压榨的诗歌,如大量的《悯农》《田家词》《怜农》之类,但它们传统上又不能称为“田园诗”。
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则融汇了《诗经》中《七月》,陶、王等的田园诗以及《悯农》一类的作品,它们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农民劳动、农家风俗、乡村景物和农民的喜怒哀乐,真正散发出泥土的芳香,也洋溢着浓郁的诗意——不是像王、孟等人那样以士大夫的眼光诗化现实中的田园生活,而是从现实的田园生活中提炼诗情:
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
——《春日田园杂兴》其二
高田二麦接山青,傍水低田绿未耕。桃杏满村春似锦,踏歌椎鼓过清明。
——《春日田园杂兴》其三
蝴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到田家。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买茶。
——《晚春田园杂兴》其三
垂成穑事苦艰难,忌雨嫌风更怯寒。笺诉天公休掠剩,半偿私债半输官。
——《秋日田园杂兴》其五
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秋日田园杂兴》其八
放船开看雪山晴,风定奇寒晚更凝。坐听一篙珠玉碎,不知湖面已成冰。
——《冬日田园杂兴》其六
每一首绝句摄取一个生活画面,六十首绝句就组成了一幅田园风俗画的长廊,从年初到年终,从春播到秋收,从农闲到农忙,从农民的艰辛到乡绅的盘剥,从儿童的天真到老翁的慈祥,从村姑的灵巧到乡民的幽默……看了真叫人眼花缭乱。内容琳琅满目,形式别开生面,传统的田园诗在范成大手中焕发出了新的光彩。
他七十二首使金纪行诗也是以短小的七言绝句组成,它们描写了沦陷区的秀丽山河,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收复失地的决心;借古人遗迹以抒愤,提出“谁遣神州陆地沉”的质问(《双庙》);表现沦陷区人民的盼望与失望,如天街上“年年等驾回”的父老,沿途争看“汉官”的白头翁媪;描写金国的风土习俗,揭露金人统治区的贫穷落后和残破荒凉。它们在内容上包罗万象,而所抒写的主题却始终贯穿着爱国情怀。如:
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州桥》
女僮流汗逐毡軿,云在淮乡有父兄。屠婢杀奴官不问,大书黥面罚犹轻。
——《清远店》
梳行讹杂马行残,药市萧骚土市寒。惆怅软红佳丽地,黄沙如雨扑征鞍。
——《市街》
看到侵略者洗劫后的汴京如此荒凉破败,遇见自己的同胞骨肉惨遭蹂躏,听到父老“几时真有六军来”的询问,诗人的心在痛苦地滴血,但他的爱国之情没有像陆游那样澎湃而出,而是通过画面和细节的描绘来表现,显得深沉而含蓄。
受时代风气的影响,他开始写诗也是学江西诗派,后来中晚唐诗人如元稹、白居易、张籍、王建、皮日休、陆龟蒙对他的影响更大。由于他在艺术上取径较广,诗歌的风格自然也就多样,前人曾以“清新妩丽”“俊伟奔逸”“秀淡”“婉峭”“流丽”评其诗,在这多种风格的统一中所呈现的主要特征是:明净流美,轻巧便婉。他的古近体诗用字轻巧自然,毫无江西诗派的艰涩生硬之态;语言明净而音调流美,无论写景抒情都富有情韵,如七律《早发竹下》:
结束晨装破小寒,跨鞍聊得散疲顽。行冲薄薄轻轻雾,看放重重叠叠山。碧穗吹烟当树直,绿纹溪水趁桥弯。清禽百啭似迎客,正在有情无思间。
这首诗风调之流利一如行云流水,诗人那种轻灵秀丽的诗风借此可以尝鼎一脔。
可是,范成大也染上了江西诗派掉书袋的老毛病,喜欢在诗中搬弄冷僻的典故。显然,范成大的艺术成就不能与陆游抗衡,但可以和杨万里齐驱并驾。
第五节 独创新格的诗人杨万里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县)人。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历任太常博士、宝谟阁学士等职。他青年时代曾从王庭珪和胡铨求学,任永州零陵丞时又拜谒谪居永州的名将张浚,张以正心诚意之学相勉励,此后对张浚终身奉之为师,他将自己的书房名为“诚斋”,并以“诚斋”为号。他的诗文虽然写得风趣幽默,但立身大节却严肃不苟。韩侂胄专权时他家居十五年不出,而且拒绝为韩侂胄的南园作记,当陆游为韩写了《南园记》和《阅古泉记》后,他还特地写诗去批评陆游。当他得知韩为巩固权位对金仓促用兵时,即忧愤而卒。
他曾自编诗集九种,收诗四千多首。在《江湖集》和《荆溪集》的自序中,他详细叙述了自己的创作历程:最初学江西诗派诸君,接着学陈师道的五律,继而学习王安石的七绝,转而又学习晚唐诗人的绝句,最后才“忽若有寐”,晚唐、王、陈、江西诸君都不学,“携一便面,步后园,登古城,采撷杞菊,攀翻花竹,万象毕来,献予诗材”(《诚斋荆溪集序》)。杨万里始终没有公开批评过江西诗派,但以自己的创作和诗论破除了人们对江西诗派的迷信,他在《跋徐恭仲省干近诗》中说:
传派传宗我替羞,作家各自一风流。黄陈篱下休安脚,陶谢行前更出头。
这表明了他要在诗坛上独树一帜的雄心,他的诗歌创作是宋代诗风转变的枢纽:由依赖诗法转向重视诗兴,由只求诗形诗格转向重视诗味,由资学问以为诗转向因性情而为诗。他认为“学诗须透脱,信手自孤高”(《和李天麟二首》其一),他的同辈和后辈都称赞他的“活法”,佩服他创作中“生擒活捉”的本领,他写诗是从师法前人逐渐转向师法自然的。
“活法”本是后期江西诗派诗人吕本中提出的,本意是要诗人不破坏江西诗派的诗法又不株守其诗法,使创作中既有规矩又灵活自如,杨万里的“活法”比吕本中更彻底,它更强调必须括掉诗法的翳障,让自己直接从自然中寻觅诗情,“郊行聊着眼,兴到漫成诗”(《春晚往永和》),“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下横山滩头望金华山四首》其二)。所谓“生擒活捉”的本领是指杨万里对自然的敏感和他才思的敏捷,像摄影机一样能“抢拍”下大自然中瞬息万变的“镜头”和画面。江西诗派对古书的敏感造成了对大自然的迟钝,杨万里则跳出古书而投身于大自然,从而与自然建立起一种新的审美关系,并形成了他那独具一格的诗风——“诚斋体”。
“诚斋体”突出的特点就是风趣。他各种题材的诗都充满了机智、诙谐和幽默,即使是严肃的主题也出之以诙谐嘲讽,如《嘲淮风进退格》:“絮帽貂裘莫出船,北窗最紧且深关。颠风无赖知何故,做雪不成空自寒。不去扫清天北雾,只来卷起浪头山……”借淮风来嘲骂议和派无能抗击北方金兵,只会在朝中搅得国无宁日。至于那些写山水和日常生活的诗歌更充满喜剧色彩,读来简直叫人捧腹,真的是“不笑不足以为诚斋之诗”(吴之振《宋诗钞·诚斋诗钞序》),如:
篙师只管信船流,不作前滩水石谋。却被惊湍漩三转,倒将船尾作船头。
——《下横山滩头望金华山四首》其一
雨里船中不自由,无愁稚子亦成愁。看渠坐睡何曾醒,及至教眠却掉头。
——《嘲稚子》
“诚斋体”的另一特点是大量运用拟人手法。他之前的山水诗中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以人消融在自然中为前提的,在静观的诗境中人齐同于山水万物,而杨万里的山水诗则使自然变成人,山水万物被赋予了人情世态:
过尽危矶出小潭,回头失却石峰巉。春寒料峭元无事,知我犹藏一布衫。
——《出真阳峡十首》其一
岭下看山似伏涛,见人上岭旋争豪。一登一陟一回顾,我脚高时他更高。
——《过上湖岭望招贤江南江北四首》其二
碧酒时倾一两杯,船门才闭又还开。好山万皱无人见,都被斜阳拈出来。
——《舟过谢潭三首》其三
“诚斋体”的又一特点是语言活泼轻快、生动自然,由于他的诗直接酝酿于社会生活和大自然,所以广泛吸收活在口头的俚语谣谚入诗。他只求诗语的自然生动,很少像江西诗派的诗人那样去过问语言是否有“来历”,如:
野菊荒苔各铸钱,金黄铜绿两争妍。天公支与穷诗客,只买清愁不买田。
——《戏笔二首》其一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词》其一
“诚斋体”的再一特点就是它的奇趣。杨诗的奇趣不是来于怪字、僻典和拗句,而是来于他那奇幻丰富的想象和新颖的构思,如《重九后二日同徐克章登万花川谷月下传觞》前半部分:
老夫渴急月更急,酒落杯中月先入。领取青天并入来,和月和天都蘸湿。天既爱酒自古传,月不解饮真浪言。举杯将月一口吞,举头见月犹在天。老夫大笑问客道:“月是一团还两团?”
月落酒杯是因为它比“老夫”渴得更急,青天也被月亮领来映入杯中,自己明明“举杯将月一口吞”,怎么“举头见月犹在天”呢?请问到底“月是一团还两团”……一连串的奇思异想使人目不暇接,用笔同样曲折多变,诗境奇峰迭起,层次一笔一转,“他人诗只一摺,不过一曲折而已,诚斋则至少两曲折”(陈衍《陈石遗先生谈艺录》)。
尽管他的艺术个性偏爱陶、谢、王、孟一路的山水田园诗,诗集中大部分为“追琢风月”之作,但他同时又是一位极有爱国心和同情心的诗人,不仅在山水诗中寄寓忧国忧民的情怀,讽刺上层权贵残暴而又无能的本性,如“大江端的替人羞,金山端的替人愁”(《雪霁晓登金山》),“翠带千条束翠峦,青梯万级搭青天。长淮见说田生棘,此地都将岭作田”(《过石磨岭,岭皆创为田,直至其顶》),而且还写了不少直抒爱国之情的作品,如《初入淮河四绝句》:
船离洪泽岸头沙,入到淮河意不佳。何必桑乾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
——其一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其三
中原父老莫空谈,逢着王人说不堪。却是归鸿不能语,一年一度到江南。
——其四
《插秧歌》是农忙季节插秧情景的生动写生,以朴实而又诙谐的笔触写出了农民的勤劳与辛苦;《竹枝歌》七首充分表现了诗人“生擒活捉”的本领,以快捷的镜头为我们“抢拍”了一组纤夫拉纤图;《悯农》则以沉痛的心情反映种稻谷的人没有稻谷“度残岁”的惨象。
可能是他过于看重风趣,他抒写爱国情怀的作品不如陆游的慷慨激烈,同情人民疾苦的作品不如范成大的悲切深沉,读者对他创作的机智幽默报以会心的微笑,但他的诗情难以深深地打动人心。他得心应手的“活法”为他的诗歌带来了活泼轻巧,又正是这个“活法”造成了他创作的滑快草率。当然,这些无损于他是一位优秀诗人,他那幽默诙谐的艺术个性,他那轻巧活泼的诗歌风格,将永远给人以审美的愉悦。从诗歌发展来看,他的诗风给诗坛注入了新的活力,对同时和后来的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他齐名的范成大尚且有《枕上二绝效杨廷秀》,“四灵”和江湖派诗人得益于他的就更多了。




推荐阅读:

洛尔娜·克罗齐诗13首

普拉斯诗3首

萨拉·基尔施《乡村之行》12首

塔尔科夫斯基诗6首

保罗·穆顿诗27首

穆罕默德·达维什诗7首

安娜·斯维尔诗3首

米沃什诗15首

帕沃·哈维科《冬日宫殿》

穆罕默德·达维什《爱德华·赛义德:一种对位的阅读》

根纳季·艾基诗3首

露易丝·格利克诗5首

翁贝托·萨巴《山羊》

凯瑟琳·巴内特7首

安娜·斯维尔《夜间一场悲哀的对话》

阿尔·珀迪诗11首

安娜·斯维尔诗12首

布伦达·希尔曼诗10首

凯瑟琳·巴内特诗4首

玛丽亚·科钦诗3首

莎朗·奥兹诗7首

翁贝托·萨巴诗4首

阿尔冯西娜·斯托尼《伤感》

阿米亥诗16首

阿方斯娜·斯托尔妮十四行诗4首

罗伯特·哈斯诗3首

尼克拉斯·尼尔松《乌托邦》

萨巴诗5首

莎朗·奥兹诗7首

西奥多·罗斯克诗7首

约翰·阿什贝利诗4首

博尔赫斯诗92首

杰佛瑞·希尔诗5首

雅典娜·法罗赫扎德诗3首

扬尼斯·里索斯诗4首

约翰·阿什贝利诗5首

约翰·阿什贝利《凸镜中的自画像》

华莱士·史蒂文斯《弹蓝色吉他的人》

杨·瓦格纳诗6首

保罗·策兰诗4首

玛丽琳·海克尔诗13首

曼努埃尔·德·巴罗斯诗5首

乔·夏普科特诗5首

谢默斯·希尼《格兰莫组诗》


调丝曲房下 援镜绮窗西 粧罢金星出 歌残壁月低
留欢夜未足 恨杀汝南鸡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