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阿米亥诗16首

Yehuda Amichai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傅 浩 / 译




诗人不仅要按照诗人的要求来教育自己,还必须思考自己将如何谋生。理想地说,他必须有一份工作,这份工作决不牵涉到语言运用。在过去的某个时期,将被培养成拉比的孩子也学一些需要技能的手工工作。对于父母亲来说,只要他们知道他们的孩子将会成为诗人,那么他们所能做的最好的事情便是让他早点加入某种手工行业团体。不幸的是,他们并不能预先知道这一点,于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在他们的孩子到了二十一岁的时候,这位未来的诗人所能胜任的唯一的非文学性的工作只是无需技能的人力劳动。在谋生的时候,一般的诗人不得不在翻译、教书、文学记者或是广告撰写人之间进行选择。可是在这些选择当中,除了第一项之外,其它各种选择都会直接损害他的诗歌——即便翻译也不能将他从过于封闭的文学生活中解放出来。
我们目前的“世界观”(Weltanschauung)有四个方面使得艺术职业比过去更为困难:
1) 人们丧失了对物理世界的永恒性的信仰。在某个人的面前,如果从来没有一个似乎永恒不变的物——比如地球,海洋,天空,太阳,月亮,星星,等等——的宇宙,与人类生活的短暂形成对照,那么,他或许就不可能成为艺术家,创造出长久存世的事物,其生命比其创造者还要长久。
物理学、地质学和生物学现在已经使这种永恒的宇宙成为过去,它们展现出一幅新的自然的图景,其中的自然是一个过程,一切既非它过去的样子,亦非它未来的样子。今天,基督徒和无神论者一样都具有末世思维。当现代艺术家没有一个持久的标本作为参照的时候,就很难让他相信他能够创造出持久的东西——他比他的前辈们更容易放弃对完美的追求,觉得这只是浪费时间。他们会满足于速写和即兴创作。
2) 人们丧失了对感觉现象的意义和存在性的信仰。路德(Luther)拒绝承认任何主观信仰和客观工作之间存在可以理解的关系,笛卡儿(Descartes)则遵循第一特性和第二特性的信条。自他们二人以来,人们丧失了对感觉现象的意义和存在性的信仰,这是进步的。迄今为止,关于现象世界的传统观念一直与圣典相似,感观所感知到的东西,乃是内在的、不可见世界的外在的、可见的显迹,但是,这两者都被认为是真实的、有价值的。现代科学业已击碎了我们对自己感官的天真观察所持有的信念——它告诉我们,我们并不知道物理世界其实像什么样子,而只能怀有与我们特定的人类目标相适应的某种主观观念。

这就破坏了将艺术当作模仿的传统观念,因为再也没有一个“外在”的自然可供真实地或虚假地进行模仿了。艺术家所可以忠实于它的,不过是他自己的主观感觉和感受罢了。布莱克(Blake)说过,有些人把太阳看作是几尼金币大小的圆圆的、金黄色的盘子,而他却将之视作一个圣饼。具有意味的是,布莱克和他所憎恶的牛顿学说的信仰者一样,接受了物理世界和精神世界之间的区分,但是,他也反对他们的一些观点,将物质世界看作是撒旦的栖身之地,因此并不认为他的肉眼所看到的东西具有什么价值。
3) 人们丧失了对人性规范——它要求人所制造的同一种世界应该是熟悉的——的信仰。在工业革命之前,人的生活方式鲜有改变,任何人在设想他的曾孙的时候,都可以想象他们将会过着和他自己一样的生活,有着和他自己一样的需求和愉悦。然而,科技加速改变着人的生活方式,它令我们无法想象即便是二十年后的生活将是什么样子。
而且直到最近为止,人很少了解、也很少关注远离他们自己的时间或空间的文化。人们所说的人性指的是他们自己文化当中所展现的行为。人类学和考古学已经击碎了这种狭隘的观念:我们知道人性如此易变,它能展现出各种各样的行为。如果是在动物王国中,这些行为应该是不同的物种才能展现出来的。
这样一来,艺术家就无法再来保证他的作品能够得到即便是他的下一代人的欣赏和理解。
他不禁想着要得到迅速的成功,尽管这样的成功之中包含着损害他的完整性的危险。



推荐阅读:

阿米亥诗15首

阿米亥诗12首

阿米亥诗11首

阿米亥诗8首

阿米亥诗10首
阿米亥诗25首

阿米亥诗33首

阿米亥诗歌15首

阿米亥诗25首

阿米亥诗37首

阿米亥《人的一生》

卡明斯诗14首

彭斯诗15首

乔叟诗3首

道生诗3首

布罗茨基诗14首

波德莱尔《信天翁》

哈菲兹《世上的蔷薇千朵万朵》

威廉·布莱克《爱的花园》

帕斯捷尔纳克《哈姆雷特》

卡图卢斯《生活吧,蕾丝比亚,爱吧》

沃伦《世事沧桑话鸣鸟》

沃尔科特《黑八月》

惠特曼《啊,船长!我的船长!》

华兹华斯《孤独的刈麦女》

魏尔伦《月光》

吉普林《如果》

布莱希特《诗人的流亡》

扎加耶夫斯基诗12首

巴列霍《只信你》

狄更生《如果记住就是忘却》

雪莱《给云雀》

布考斯基《蓝鸟》

弗罗斯特《丝绸帐篷》

曼德尔施塔姆《列宁格勒》

特兰斯特罗默《果戈理》

拜伦《雅典的少女》

黑塞《雾中》

博尔赫斯《我的一生》

莎士比亚诗8首

威廉·布莱克《老虎》

阿赫玛托娃《安魂曲》

约翰·弥尔顿《时间啊…》

弥尔顿《我仿佛看见》

D·H·劳伦斯《钢琴》

徐志摩译李清照词

徐志摩译哈代诗3首

徐志摩译曼殊菲尔诗3首

普希金《青铜骑士》

艾略特《四个四重奏》

R·S·托马斯诗30首

狄兰·托马斯《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约翰·弥尔顿《哀失明》

赫塞《梦》

马丁松《三月的夜晚》

曼德尔施塔姆《干草堆》

扎加耶夫斯基《房间》

叶赛宁《我记得》

辛波斯卡·扎加耶夫斯基·布罗茨基《云》

张枣译史蒂文斯诗13首

张枣译马克·斯特兰德诗5首

叶芝《茵尼斯弗利岛》

辛波斯卡《种种可能》

托马斯·哈代《对镜》

张枣译希尼诗6首

米沃什《第二空间》

休姆《秋》

歌德《漫游者的夜歌》

希尼《阳光》

勒韦迪《一切都是黑暗》

彭斯《友谊地久天长》

兰波《奥菲莉娅》

荷尔德林《海德堡》

兰波《醉舟》

策兰诗15首

兰波《黄昏》

聂鲁达《女人的身体》

特拉克尔《给孩子埃利斯》

波德莱尔《感应》

策兰诗88首

里尔克诗选


我在你手中放进我全部的幻想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