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黑塞诗18首

德国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1877年7月2日~1962年8月9日),德国作家,诗人。出生在德国,1919年迁居瑞士,1923年46岁入瑞士籍。黑塞一生曾获多种文学荣誉,比较重要的有:冯泰纳奖、诺贝尔奖、歌德奖。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62年于瑞士家中去世,享寿85岁。爱好音乐与绘画,是一位漂泊、孤独、隐逸的诗人。作品多以小市民生活为题材,表现对过去时代的留恋,也反映了同时期人们的一些绝望心情。主要作品有《彼得·卡门青》、《荒原狼》、《东方之旅》、《玻璃球游戏》等。
1901年,黑塞的自传体小说《赫尔曼·劳谢尔》出版。此时的黑塞虽然勤勉写作,但他的创作不受功利的驱使,有些作品他自己复制,只为在朋友们圈子中传看,所以他还没引起公众和媒体的特别注意。然而,是金子总会要发光,才华迟早要显露。这时黑塞应柏林菲舍尔出版社之邀,把自己的新作《彼得·卡门青》寄往柏林。随着1904年新作的出版,黑塞的命运改变了,他一夜之间成为文坛上一颗耀眼的新星。
从此,黑塞的名字彪炳文学史册,一响就是一个世纪。
黑塞不仅在文坛上稳稳站住了脚跟,而且也找到了爱情的归宿。就在《彼得·卡门青》发表的同年,他与长他9岁的钢琴家玛丽亚·贝尔奴依喜结良缘。婚后第二年,黑塞的长子布鲁诺降生。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彻底摧毁了黑塞的家庭生活,平和安康的日子笼罩在战争阴霾中。小儿子缠绵于病榻,也给黑塞夫妇带来沉重的负担。他的妻子承受不了生活之重,精神与身体被生活打败,患上了严重的精神病。一家人的生活也陷入了困境,金钱短缺,各种供应跟不上,有时连电也没有。黑塞现在面临的是荒凉、寂寞、孤单、绝望。
但正是恶劣的环境才能彰显一个人的品格和操守,与德国国内鼓吹战争的作家们不同,黑塞坚持“作家的良知是作家唯一须遵循的法则,违背这个法则将有害于他及他的创作。”也正是这种作为作家的正义感和作为人的良知不可能让他沉默,于是他在德国、奥地利和瑞士报刊上发表了许多政论、公开信和呼吁书,如《致国务大臣的信》,《战争与和平》等。战争爆发的当年,黑塞就在《新苏黎世报》上发表了《朋友们,别唱这个调子!》的反战文章。
但黑塞的所作所为却在德国掀起一阵轩然大波,黑塞因反战的理智立场而孤立。一时间“叛徒”的帽子向黑塞飞来,诽谤的匿名信纷纷寄来。德国二十多家报刊开始围攻他,把他骂作“卖国贼”,称他是“没有祖国的家伙”,是“信念流氓”。出版商也中断了与他合作的关系,声称“一个具有如此卑鄙意识的作家”他们完全不需要。更可怕的是,黑塞的个人生活也受到了严密监控,他被窃听,被监视,被侦查。战争不仅在用枪炮进行,也用语言文字。



推荐阅读:

彭斯《友谊地久天长》

兰波《奥菲莉娅》

荷尔德林《海德堡》

兰波《醉舟》

策兰诗15首

兰波《黄昏》

聂鲁达《女人的身体》

特拉克尔《给孩子埃利斯》

波德莱尔《感应》

策兰诗88首

里尔克诗选

蒲伯《隐居颂》

罗赛蒂诗2首

麦克尼斯诗2首

梅贵《短短的烟袋》

敏杜温诗2首

佐基诗2首

露斯·玛洽多诗2首

帕斯托里诗2首

里瓦斯诗2首

伊萨科夫斯基诗3首

叶夫图申科诗7首

谢维里亚宁诗19首

黎萨尔《我最后的告别》

乔卡诺诗2首

普拉达诗3首

布伦南诗3首

道伯森《鸡鸣》

坎贝尔诗4首

兰纳依沃《恋歌》

雷倍里伏罗诗2首

阿古斯蒂尼诗4首

伊巴博罗诗3首

狄布诗2首

扎卡里亚《请作证》

马蒙索诺《飞升》

桑托斯《归来》

辛波斯卡《在一颗小星下》

但丁·罗赛蒂诗3首

司各特《青春的骄傲》

斯宾塞诗13首

斯温伯恩诗4首

施皮特勒诗4首

曼德尔施塔姆《马蹄铁的发现者》

纪伯伦《我曾有七次鄙视自己的灵魂》

玛丽·奥利弗《黑水塘》

奥基格博诗3首

迈耶诗2首

马雅可夫斯基诗7首

克塞尼娅·马列尼科娃诗11首

特雷西·K·史密斯诗4首

希梅内斯诗24首

辛波斯卡《万物静默如谜》

吉皮乌斯诗50首

梅列日科夫斯基诗10首

洛赫维茨卡娅诗20首

安年斯基诗13首

阿利耶娃《请把你的忧愁给我》

叶赛宁抒情诗选105首

特朗斯特罗姆诗37首

诺德布兰德诗20首

叶赛宁《波斯抒情》

俄罗斯英雄史诗《伊戈尔远征记》

安德烈·别雷诗4首

贝拉·阿赫玛杜琳娜诗44首


妾住越城南 离居不自堪 采花惊曙鸟 摘叶喂春蚕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