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尔基《少女与死神》

苏联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1892年,高尔基写了美丽的爱情诗《少女与死神》。他以轻快、鲜明、优美的文笔刻画了个形象:沙皇代表社会的黑暗势力,死神代表自然界的恶势力,而少女则是爱情的象征,是人的力量的象征。沙皇败了回来,路过一个村庄,听见一个正在恋爱的少女欢乐的笑声,他非常气愤,命令士兵把少女交给死神。但这个少女既不害怕沙皇,也不理睬死神,在爱情的力量下,死神终于让了步,允许少女继续留在人间。《少女与死神》歌颂了爱情战胜死亡,善良战胜邪恶。这首诗实际上歌颂了人的不可战胜的力量,捍卫了人间的不可剥夺的幸福权利。
高尔基3岁丧父,11岁起独立谋生,当过学徒、搬运工和面包师。1884年流落到喀山,19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两次漫游俄国各地,广泛了解民情;其间因参加秘密革命组织于1889年被捕,获释后行动仍受宪警监视 。1892年发表处女作《马卡尔·楚德拉》,不久开始在地方报刊当编辑、记者。1898年出版两卷集《随笔和短篇小说》,从此蜚声俄国和欧洲文坛。他只上过3年学 ,完全 靠自学成才。
早期创作多为短篇体裁。其中,《马卡尔·楚德拉》和《少女与死神》、《伊则吉尔老婆子》和《鹰之歌》等作品以黑暗与光明的强烈对比,歌颂向往光明及为人民大众的利益献身的 英雄人物,具有 鲜明的浪漫 主义特色。《切尔卡什》、《柯诺瓦洛夫》和《因为烦闷无聊》等小说,则着力真实具体描写下层人们的苦难生活,表现他们对现实的愤怒情绪,艺术上属 于现实主义 。收入两卷 集的短篇 小说《读者》和评论文章《保尔·魏尔兰和颓废派》等,还表现了作者一开始就重视文学的社会作用和鲜明的反颓废派艺术立场。

在19世纪和 20 世纪之交完成的《福玛·高尔杰耶夫》和《三人》两部中篇小说,通过较广阔的现实画面,着重揭示青年主人公人生探索的主题。
从1900年起,高尔基参加并主持知识出版社的工作,通过出版《知识》丛刊团结了当时俄国大批具有民主主义倾向的作家。1901年他在圣彼得堡写传单揭露沙皇政府镇压示威学生的暴行,号召推翻专制制度,同年发表的散文诗《海燕之歌》,充满革命激情,被认为是“革命的宣言书”;这一年他还受革命政党的委托建立秘密印刷所,为此第二次被捕、遭流放。
20世纪初高尔基接连写了几部剧本,其中的《小市民》揭露了资产阶级保守派与自由主义者的矛盾,塑造了活生生的工人形象;《底层》深刻批判对幸福的消极等待思想,剧中的一个人物宣布:“人这个字听起来多么自豪”《避暑客》、《太阳的孩子》和《野蛮人》三剧则及时揭示了当时俄国知识分子的分化,鞭笞抛弃革命理想的人。1905年革命爆发初期,他曾以目击者的身份写了讨伐沙皇政府枪杀请愿群众的传单,号召人民奋起斗争,同时积极参加社会民主工党的《新生活报》和《战斗报》的出版,多方努力为起义者筹划经费和武器。这期间他还发表大量政论,其中《谈谈小市民习气》一文深刻分析小市民习气的社会根源、心理特征及其对革命事业的危害。





怎 样 评 价 “ 现 代 评 论 ” 派


现代评论派是1920年代中期出现的一个文学与思想文化派别。就其思想倾向而言,现代评论派大都依凭英美文化与文学的滋养,信奉自由主义的政治与文化理念,同时也对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特别是中庸主义抱持同情甚至亲和的态度。就其文学观念而言,现代评论派主要试图确立和实践一种中正平和又带有某种贵族气质的散文文体,以一种精神优越的文化贵族与西化绅士的超然眼光观察社会人生、品评文坛人事。

现代评论派的主要代表是陈西滢(1896—1970)、徐志摩(1896—1931)、吴稚晖(1865—1953)等。其中,徐志摩如同在“新月”文学发展中所体现出的永不止歇的热烈才情一样,在现代评论派的散文创作中,同样以华美灵动的情思、自然流淌的笔韵体现着现代散文的一种审美境界。不过,就现代评论派在文学史上发生的实际影响而言,真正的思想与文学代表应该是陈西滢。这一派别的命名也正是源自陈西滢贡献了诸多“闲话”体文章的《现代评论》杂志。如果仅从文学创作角度考察,陈西滢的散文大多舒卷自如,富有智趣,其知识积累和文学修养以及绅士风神都可在行文中闪耀光彩。由于现代评论派与早期新月派的直接关联,陈西滢的散文也丰富和强化了这一中国现代自由主义作家群落的文学实绩。然而,对现代评论派又显然无法仅仅以其流利风趣的文章境界进行判断,我们很难绕开现代评论派与鲁迅以及“语丝派”的对立与争论。实际上,评价现代评论派的复杂之处并不在其文学创作的高下之分,而主要的在对其思想倾向与文化立场的复杂认识。从具体的历史事实上看,在当时诸如“女师大风潮”、“三一八惨案”等关节上,陈西滢与鲁迅所代表的反抗专制与强权的声音与力量确实形成了对立,冷眼旁观与保持“中立”的现代评论派在热忱为学生运动和民众反抗呐喊助威的语丝作家看来,很难摆脱成为北洋政府同谋者的指摘。在中国现代历史转型的进程已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以思想文化介入历史的方式演化为实际的社会物质实践的20年代中后期,陈西滢等的耽于知识学意义上的社会认知的局限的确表现得较为显豁。如何以现代知识分子的思想与良知作用于中国历史的现代转型,这在鲁迅与现代评论派那里实际上已经发生了根本的不同。鲁迅越来越倾向于以一个批判的知识分子角色做一只毫不松懈的社会的“牛虻”,而陈西滢等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虽也不乏特有的社会意识,但他们有意避开激进的理想主义式的文化与社会目标,严守避免去做非己所愿之事的消极自由观与号令民众去实践理想主义信念的积极自由观之间的分际,在实际上也就成为民众运动与社会革命的反对者。尽管如此,现代评论派以其较为精致的散文体式、追求中庸的文化企图在客观上为我们反省历史、考辨文学演进提供了某种参照。




推荐阅读:

连蒂尼《奇妙的爱情》

莱奥帕尔迪诗5首

比亚乔·马林诗3首

米开朗琪罗诗8首

蒙塔莱诗12首

薄伽丘《悼念彼特拉克》

迪诺·坎帕纳诗3首

卡尔杜齐诗7首

维多丽亚·科隆娜《无题》

加百列·邓南遮诗3首

斯泰纳尔诗8首

容·乌尔·沃尔诗5首

斯蒂芬斯诗2首

但丁《神曲一脔》

尼伯龙根之歌

布拉吉诗3首

西格福斯·达达松诗4首

古德蒙兹多蒂尔诗2首

斯诺里·夏扎逊诗2首

马格努松诗10首

罗伯特·勃朗宁诗11首

勃朗宁夫人十四行诗

曼德尔施塔姆《贝壳》

曼德尔施塔姆诗42首

曼德尔施塔姆诗15首

曼德尔施塔姆诗30首

艾略特诗选

艾略特《荒原》查

艾略特《荒原》汤

日拉希诗8首

亚里士多德《致荣誉》

叶赛宁诗20首

庞德诗33首

裴多菲诗49首

提尔泰奥斯诗2首

奥第·安德烈《在匈牙利荒原上》

奥洛尼·雅诺什《在市集上》

阿蒂拉·尤若夫诗5首

惠特曼诗50首

希克梅特诗32首

里索斯诗37首

萨福诗选

塞弗里斯诗16首

西摩尼得斯诗3首

梭伦诗2首

加里·施奈德诗40首

日本古典俳句选

伊比科斯诗2首

库里亚《花衣》

米姆奈尔摩斯诗首

品达罗斯诗2首

柏拉图诗3首

卡利诺斯《号召》

康斯坦丁·卡瓦菲诗6首

艾利蒂斯诗34首

希尼诗57首

希尼诗16首

希尼诗10首

希尼诗7首

阿那克里翁《向酒神祈求》

阿尔基洛科斯诗6首

彼翁《致晚星》

狄更生诗13首

狄金森诗7首

赫西俄德《神谱》

埃斯库罗斯诗2首

阿尔克曼诗3首


辇路夹垂杨 离宫通建章 日落横峰影 云归起夕凉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