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狄金森《篱笆那边》

美国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诗歌写“我”看到篱笆那边的一颗草莓后的心理活动,是以一个孩童的口吻写的,写得天真稚气、惟妙惟肖,却又不乏理趣。诗人以一颗年轻的心在感受着世界,因而写出了这样鲜活动人的文字。
读<篱笆那边>觉得这是一首清新美丽的小诗。
一个惊喜地发现了篱笆那边有一棵草莓的孩子,心中充满想要采摘的欲望,“如果我愿/我可以爬过”明明是心中的渴望,却因为怕“脏了围裙”而犹豫;一句“草莓,真甜”,又把小孩子的天真可爱刻画得真实甜美。如果Dear God和自己一样是个孩子,他是不是和自己的想法一样呢?
似乎在大自然面前,狄金森就是一个淘气的孩子。这首诗里跳跃着一颗单纯的童稚的心,那心跳跃着对“篱笆那边”鲜红欲滴的“草莓”的渴望。这极具诱惑力的“草莓”,在诗中已不仅仅是一种水果了,它已被诗人抽象为孩子追求的世间美好事物的象征。于是,世界也就在一瞬间浓缩成小的小的“草莓”。爬过那“篱笆”,“草莓”定会甜透所有的日子。
接下来的文字:“如果我愿/我可以爬过”,却有别样味道,让人体味出你的渴望中,竟有一种叫着“怕”的东西,意外地阻止了你爬过篱笆。怕“脏了围裙”?怕“上帝”的苛责?那矮矮的“篱笆”也似乎突然间成了一堵难以逾越的墙,它规范着你的行为,它抑制住你那缘于心灵深处的甜蜜的冲动。就象现实一样,追求个性的自由却不得不受着传统道德的束缚,追求事业的创新却不得不受着传统观念的禁锢。
然后,你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想,要是“上帝”也是一个“孩子”,他也会禁不住草莓的诱惑,也会想着爬过那“篱笆”,一亲“草莓”的芳泽?!但Dear God不是小朋友,他早失去了那只属于孩子的单纯的冲动。
你是否会因为“篱笆”的阻隔,轻易地放弃“草莓”的甜美呢?这是你留给世人参不透的问号。
喜欢这种在简单生活中融入的思考,“草莓”似乎还在篱笆那边,作着永远未完成的梦~!
篱笆那边的草莓,触发了诗人无限诗情。“草莓”是这首诗的诗眼所在。如何理解草莓这一意象的内涵与外延,就成了解读这首诗的关键。从内容上看,诗中的“草莓”仿佛引领着诗人回到了童稚时光,回想起了爬过篱笆采摘草莓并为此而担心家长责骂的往事。然而经历了情感挫折与人生孤苦的女诗人此时言说的则不仅仅是对往事的回忆了。“草莓”似乎代表着某种诱惑,某种隐秘的期盼,而这种诱惑与期盼恰恰是不被上帝允许的,或者说是不被传统的势力所允许的。然而,这种诱惑确实太强烈了,诗人无法抗拒。她多么希望上帝也是个孩子,可是上帝真会爬过去吗?这其中的复杂的心理感受与人生期待或许才是诗人想要表现的主题吧!
这首诗只有短短两节,却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令人浮想联翩。第一节写一棵草莓在篱笆那边,那么香甜诱人!“我”多么想爬过篱笆采得草莓呀!第2节写"我"站在篱笆这边左思右想,到底该不该过去呢?如果过去就会脏了围裙,上帝也会骂我;可如果不过去,又不舍放弃那香甜的草莓。在这种矛盾心情的支配下,诗人不禁幻想上帝也是个孩子--像孩子一样抵受不住诱惑,像孩子一样为得到草莓不惜爬过篱笆,弄脏围裙。而上帝真会是个孩子吗?
在这种表面化的解读之后,我们或可对草莓有多样的解读,"草莓"即被赋予了象征意义。那么,“篱笆”、“围裙”、“上帝”等事物也就有了其各自的象征意义。顺此思路赏析此诗,更可获得一种独特的心灵体验。
狄金森的诗意象奇特,不循章法。她的诗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对人生、死亡爱情等都有独特的观点。她善于揭示人们心灵深处的爱恨情愁,其作品就像一幅幅灵魂的风景画,她本人被称为"灵魂的风景画家"。
狄金森的诗歌大都短小精悍,语言也单纯简朴。但这并不影响她诗歌主题的阐释,相反却给人以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和回味的余地。
《篱笆那边》是首形式短小却意味深远,令人遐思的诗歌。在教学中应提倡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或人生感悟作多样解读。只要学生能理清"草莓"、"围裙"、"上帝"等意象的关系,教师就应予以充分地肯定和鼓励。



Over the fence

Strawberries grow
Over the fence
I could climb if I tried, I know
Berries are nice!
But - if I stained my apron
God would certainly scold!
Oh dear, I guess if he were a boy -
He'd - climb - if he could!



篱笆那边

篱笆那边
有草莓一颗
我知道,如果我愿
我可以爬过
草莓,真甜!
可是,脏了围裙
上帝一定要骂我
哦,亲爱的,我猜,如果
他也是个孩子
他也会爬过去,如果他能
爬过!

童趣横生,纯真扑面,这首小诗带给读者的第一感觉就是愉悦。谁又能忘记童年呢,童年未必是幸福的,但它确实有纯真有梦想有诱人沉迷的美好。草莓真甜,童年真好,如果上帝是个孩子的话,他也禁不住这诱惑。这首小诗,是作者对美好、单纯心灵的向往,是经过时光沧桑的老人孜孜以求地走进梦中的童年。
不,只读出这些还不够。一位诗人写到:“篱笆那边就是童年。爬过篱笆,我一下抛下了20岁、30岁、40岁的成熟,抛下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从谁那里学来的对上司的假笑,对同事的假话,对坏人的假愤慨、对情人的假殷勤。我把长大的一切都抛在了篱笆这边。”
我们已无心也无力爬过篱笆,我们只能欣赏草莓而不会去品尝。
“如果我愿,我可以爬过。”是的,假如,愿意,“我”有能力爬过;可是,“我”不会像孩子一样不假思索地爬过去。因为我害怕损失——怕“弄脏了围裙”,怕“上帝……骂我”——怕压力的折磨。
人们总会面对无法选择的选择。贾政来到稻香村谈归隐,可是他能抛弃显赫的高官与华美的大观园吗?巨富向往所谓清淡自由,可是他能割舍舒适与排场吗?明星渴望放松,可是他能拒绝欢呼与吹捧吗?你梦想闯世界,你能丢下已经到手的工作吗?你急需发展自己,你能忘记抚育孩子的责任吗?你想追求更美的生活,你忍心扔下辛劳半世的妻子吗?不会,因为上帝会骂你,如果你弄脏了本来洁白的围裙。
上帝就是高官、巨款、声誉、职责、良知,上帝就是社会压力就是已挖进篮子里的菜,“如果我愿”——如果愿意抛弃这一切——你会爬过篱笆吃到草莓的。可是你不会爬过,因为你不可能抛弃这一切,因为你害怕上帝骂你。你只好带着遗憾走了,“草莓,真甜。”
“草莓,真甜。”这种向往,连上帝也会被诱惑的,“如果他也是个孩子。”可惜他不是孩子,我也不是孩子,我们都不是孩子。我们长大了。
“如果他也是个孩子/他也会爬过去,如果,他能爬过。”这不是事实,只是“如果”,难道无所不能的上帝还不能爬过小小的篱笆吗?可是他“不能”爬过,他不会放弃神圣的地位、神圣的外衣来到人间爬篱笆,虽然“草莓,真甜。”但上帝也会忍住不合身份、不合实情的愿望的。
狄金森的诗之所以被发掘出来并日益受到重视,正是在于在商品时代,(不仅仅是商品时代)我们顾忌很多,不能割舍的很多。而狄金森正是用这种短小的形式(太长了人们没时间看)、轻松稚趣的风格,(太沉重人们没心思看)向你说明一个不算道理的道理,让你久久回味,让你选择后的心灵多一些单纯与宁静。( 白 坤 峰 )



读这首诗,我们首先要卸掉身上一些沉重的东西、苍老的东西、复杂的东西,使自己变得轻松一点、年轻一点、简单一点,用一个稚气未脱的孩童纯净的眼光打量世界,这时,你就是诗中那个天真可爱的孩子了。于是你惊喜地发现,篱笆那边,有一颗红红的草莓诱惑着你,是的,草莓真甜!那是你眼中最甜美的符号,是你心中最热切的渴盼,只要你愿意,爬过篱笆就可采摘,只要你愿意!可是你担心脏了围裙,害怕上帝责骂,现实生活中有那么多世俗的羁绊和传统观念的束缚,这些源自物质及精神层面的双重忧惧会将你阻隔在篱笆墙外、让草莓就此成为心中最隐秘的疼与伤吗?诗中没有答案。也许不是所有人,都有冲破篱笆的勇气。至此,我们便会明白诗人笔下的草莓、篱笆、围裙、上帝等事物,具有深刻的、多重的象征意味。
诗的最后两节做大胆的猜想,如果上帝也是个孩子,他一定也经不住草莓的诱惑爬过篱笆去;换言之,如果每个人不失孩童般的率真与单纯,就能享有一颗红红的甜草莓——这或许只是一个美丽的期许。
美国杰出女诗人狄金森这首短小精悍的《篱笆那边》,以一个孩子的口吻写得清新别致、童趣盎然,寓深邃于浅里的意象,又使得诗句意蕴深刻,不乏理趣。




推荐阅读:

歌德《漫游者的夜歌》

希尼《阳光》

勒韦迪《一切都是黑暗》

彭斯《友谊地久天长》

兰波《奥菲莉娅》

荷尔德林《海德堡》

兰波《醉舟》

策兰诗15首

兰波《黄昏》

聂鲁达《女人的身体》

特拉克尔《给孩子埃利斯》

波德莱尔《感应》

策兰诗88首

里尔克诗选

蒲伯《隐居颂》

罗赛蒂诗2首

麦克尼斯诗2首

梅贵《短短的烟袋》

敏杜温诗2首

佐基诗2首

露斯·玛洽多诗2首

帕斯托里诗2首

里瓦斯诗2首

伊萨科夫斯基诗3首

叶夫图申科诗7首

谢维里亚宁诗19首

黎萨尔《我最后的告别》

乔卡诺诗2首

普拉达诗3首

布伦南诗3首

道伯森《鸡鸣》

坎贝尔诗4首

兰纳依沃《恋歌》

雷倍里伏罗诗2首

阿古斯蒂尼诗4首

伊巴博罗诗3首

狄布诗2首

扎卡里亚《请作证》

马蒙索诺《飞升》

桑托斯《归来》

辛波斯卡《在一颗小星下》

但丁·罗赛蒂诗3首

司各特《青春的骄傲》

斯宾塞诗13首

斯温伯恩诗4首

施皮特勒诗4首

曼德尔施塔姆《马蹄铁的发现者》

纪伯伦《我曾有七次鄙视自己的灵魂》

玛丽·奥利弗《黑水塘》

奥基格博诗3首

迈耶诗2首

雅各泰诗8首

凯勒《冬夜》

马丁松诗10首

布罗茨基《黑马》

卡明斯《我喜欢我的身体》

布鲁诗3首

阿芳西娜·斯托尼诗3首

阿尔贝托·路易·庞索诗7首

卢贡内斯诗5首

埃尔南德斯诗3首

弥尔顿《斗士参孙》

威廉·斯塔福德《秋风》

卡波维兹《沉默的一课》

伊斯拉姆诗5首

马托斯诗4首

鲁文·达里奥诗10首

马克西莫维奇诗6首

爱斯基摩诗2首

阿米亥《人的一生》

博尔赫斯《我用什么才能留住你》

茨维塔耶娃《我想和你一起生活》

塞内亚《致燕子》

马蒂诗10首

埃雷迪亚《流亡者之歌》

谢甫琴科诗3首

弗兰科诗3首


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