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弗罗斯特诗9首

美国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 Frost,1874年3月26日——1963年1月29日)出生于美国旧金山,是20世纪最受欢迎的美国诗人之一。代表作品:《诗歌选集》《一棵作证的树》《山间》《新罕布什尔》《西去的溪流》《又一片牧场》《林间空地》和诗剧《理智的假面具》《慈悲的假面具》《诗歌全集》《未选择的路》。

他的诗对异常广泛的各式各样的读者都有吸引力,因为它可以用那么多的不同方式来欣赏。在诗歌创作手法上,同20世纪多数诗人截然不同。他不进行诗歌形式的试验与改革,而是反复声称满足于用“旧形式表达新内容”。他学习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用贴近普通男女使用的语言抒发感情,描述日常生活的事件与情景。因此,他的作品同第一次世界大战前风靡一时的矫揉造作和感伤悲切的诗歌相比似乎“毫无诗意”。他还受19世纪英国诗人勃朗宁的影响,在诗歌中运用戏剧独白或对话的手法。他对古希腊和古拉丁语作家,特别是忒奥克里托斯和维吉尔的研究,使他打下了写作牧歌的基础。他采用通俗上口的语言、人们熟知的韵律、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比喻和象征手法,描写新英格兰地区宁静乡村的道德风尚。然而,他的诗歌并不仅仅记录为人忽略的自然界事物或乡野村民的举止行为。他对大自然的描写常常蕴涵深刻的、象征性的、甚至是形而上学的意义。他的优秀诗篇常常超越个人的外观同内心世界、他人、大自然以及整个宇宙的直接关系,以某种方式说明他的深刻宗教信仰所依据的价值观。尽管他诗歌中相当一部分描写恐惧和疑虑,但总的倾向还是积极向上的。

弗罗斯特常被称为“交替性的诗人”,意指他处在传统诗歌和现代派诗歌交替的一个时期。他又被认为与托马斯·艾略特同为美国现代诗歌的两大中心。

弗罗斯特的著名诗集还有《山间》(1916)、《新罕布什尔》(1923)、《西去的溪流》(1928)、《又一片牧场》(1936)、《林间空地》(1962年)和诗剧《理智的假面具》(1945年)、《慈悲的假面具》(1947年)。1949年出版了《诗歌全集》,以后仍陆续有新作发表。1963年1月29日,弗罗斯特在波士顿去世 。







青 牛 白 衣 贺 知 章


中国历代文人大多命苦,贺知章却是异类。

其一生放旷纵诞、谑浪笑傲。如果以人间的人物相比,他就是洪七公;如果以天上的人物相比,他就是张果老。

这样率真赤诚的贺知章,我们想象中应是个闲云野鹤的世外高人,可他出入官场五十年,游刃有余,举重若轻。真怀疑他是个大隐于朝堂之上的神仙。

贺之章自695年中进士以后,当过的官名目繁多,看着头晕。重要的是,这厮一路高升,且一直在中央做官,从未被贬。

从后世记载贺知章的史料看,其为官期间,未曾有阿谀奉承,结党营私,贪赃枉法等劣行。《唐才子传》载其:“少以文词知名,性旷夷,善谈论笑谑。”

在官场能不凭龌龊手段,以本真待人,而仕途通达,可见贺知章的个人魅力了得。

当时的工部尚书陆象先常曰:贺兄言论倜傥,真可谓风流之士。吾与子弟离阔,都不思之,一日不见贺兄,则鄙吝生矣。

唐肃宗在追悼贺知章的诏书里说:士贺知章,器识夷淡,襟怀和雅,神清志逸,学富才雄,挺会稽之美箭,蕴昆冈之良玉。

看来贺知章是深得魏晋风骨的高士,在当时为世人所倾慕。

李白、杜甫当时都是他的粉丝。

李白第一次去到长安,曾去拜见贺老。李白当时才三十多岁,贺知道章已是八十有余。小李面对贺老很是恭敬,拿出《乌衣曲》和《蜀道难》给贺老师看。李白本就长得“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贺知章见之已是“奇其姿”,再看完两首诗,拉住小李的手,叹曰:子谪仙人也。非要和小伙子痛饮三百杯,没带钱也没关系,解下身上所佩金龟换酒。看来李白当时也真的是穷,贺老师没带钱,你就不会买单啊,眼睁睁看着老师拿手机抵押。当然,“金龟换酒”也成千古佳话。

李白对贺知章称呼其“谪仙人”的评语很是看重,多少次在诗里以此自称。这虽是有些自夸,也可见贺知章当时在世人心中的地位。

对这样的忘年知己,李白是真动了感情的。其一,我想是因贺知章不因地位年龄的悬殊,对其的欣赏提携,其二,是被贺知章谑浪笑傲的才学人品所吸引。李白后期的文风与性格,应是受了贺知章影响的。

744年贺知章告老还乡,李白深情难舍。作《送贺宾客归越》:

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

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贺知章回乡不足一年便仙逝道山,李白闻知后怅然作诗:

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

昔好杯中物,今为松下尘。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

狂客归四明,山阴道士迎。敕赐镜湖水,为君台沼荣。

人亡余故宅,空有荷花生。念此杳如梦,凄然伤我情。

——《对酒忆贺监二首》

后在《重忆》一首诗中,李白还念叨着贺知章:“欲向江东去,定将谁举杯?稽山无贺老,却棹酒船回。”

贺老慧眼识玉,他当初称为“谪仙人”的小伙子,自此在中国诗歌史上孤峰横绝,至今无人可超越。

贺知章和李白一样,也是个“醉里乾坤是吾乡”的酒仙。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曾写道:“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是多么醉态可掬的一个老头。

《唐才子传》记贺知章“善草隶”,每每牛饮之后,便索要纸笔狂写诗文,纸尽而止。很多人趁此机会,收藏了不少贺之章的字,就此发财了。可惜其草书作品只有《孝经》存世。

当时有个名士张旭,好酒,每醉后号呼狂走,索笔挥洒,变化无穷,若有神助,时人号为“张颠”。贺之章与此君是好友,时人也常以“贺张”称之。此二君臭味相投,每次相聚牛饮之后,只要看见别人家有好的墙壁和屏风,拿起笔就在上头一通狂草。知道的谓之“落笔惊绝”,不知道的非要脱下鞋子,把这两个“颠子”抽出去。如若二人结伴去到乡下,肯定要被视作村里二害——用不了几天,估计村里就没一面囫囵墙了。

可叹现代人就没有如此雅兴了,醉酒之后有冲大街撒尿的,有冒充交警的,就没见一个耍“醉草”的。

李白在《送贺宾客归越》诗中就将贺知章喻为王羲之。后世很多评论也非常称道贺知章的草书。大伙以后回乡下的时候,多看看家里老房子的墙上有没有字,没准你就发了。

贺知章和洪七公一样,还是个乐天知命的美食家。《答朝士》一诗让我口水直流。海鲜吃不起,一会去肯德基补偿下。

镇镂银盘盛蛤蜊,镜湖莼菜乱如丝。

乡曲近来佳此味,这渠不道是吴儿。

鉴赏人才,清谈论道,醉后草书,美食评点,都只能算贺老的副业,贺知章的各种才艺中,写诗才是最牛叉的。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

历代写柳树的诗歌,再无出其右的。

少小离乡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回乡偶书》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一句故乡小儿的笑语相问,言淡意深,道尽世事沧桑,近乡情怯。

主人不相识,偶坐为林泉。

莫谩愁沽酒,囊中自有钱。

——《题袁氏别业》

可爱的老顽童贺知章,跃然纸上。千年之后,我们尤想与此老畅饮!白酒没有,扎啤管够!

贺知章晚年请返乡里,舍宅为观修道,玄宗诏赐镜湖剡川一曲,太子以下百官应制和诗,出城饯行。尊荣无加。

其返乡不足一年辞世。八十六而终,别说和唐朝诗人比,在现代也可谓长寿。

贺知章曾任太子宾客,肃宗念侍读之旧,下诏追思,赠其为礼部尚书。诏曰:故越州千秋观道士贺知章......脱落朝衣,驾青牛而不还,狎白衣而长往......

他该是回到天上宫阙,白云之间去了吧。



推荐阅读:元曲六百首 清诗五百首₁ 

安德拉德《阳光质》

马林·索雷斯库诗25首

普希金诗21首

W.S.默温诗11首

W.S.默温诗7首

卡罗尔·安·达菲诗5首

卡图卢斯诗3首

威廉·布莱克诗20首

叶芝诗22首

叶芝《走过柳园》

叶芝《失窃的孩子》

叶芝《柯尔庄园的野天鹅》

叶芝《第二次降临》

卡·维耶任斯基诗3首

尤利杨·杜维姆诗8首

佩索阿诗21首

丁尼生诗17首

吉皮乌斯诗19首

叶芝诗11首

奥尔登·纳什诗22首

拜伦《唐璜》1

拜伦《唐璜》2

拜伦《唐璜》3

拜伦《唐璜》4

拜伦《唐璜》5

艾略特诗16首

豪斯曼《西罗普郡少年》

W.S.默温诗6首

W.S.默温诗2首

策兰《数数杏仁》

策兰《白昼》

卡·伊娃科维丘夫娜诗6首

日本俳句选:秋卷

罗伯特·彭斯诗11首

泰戈尔《病榻集》

古今和歌集:秋歌

阿赫玛托娃诗21首

洛尔迦诗20首

辛波丝卡诗23首

荷尔德林诗19首

W.S.默温诗6首

W.S.默温《日出时寻蘑菇》

威廉姆·威廉姆斯《俄罗斯舞》

珍妮特·查曼诗3首

冲腾如决胜 回合似相攻 委质任平视 谁能涯始终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