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1月利率或延续第三阶段下行

刘郁 郁言债市 2022-11-11


摘 要   


伴随国庆假期之后资金面转松,10月利率曲线整体下移;10月下旬税期流动性波动较大,不过央行逆回购投放加量,呵护市场情绪,因而利率由上转下。10月28日相对9月末,10年国债、国开债收益率分别下行9bp、15bp。展望11月,综合经济高频数据和资金面来看,中长端利率或延续第三阶段下行。
经济方面,从高频数据来看,10月经济延续结构分化特征,体现为基建较稳、地产偏弱、出口放缓、贷款需求可能偏弱。第一,沥青开工率小幅回落,指向基建和地产投资等建筑需求较为温和,未较9月进一步加快;第二,地产30大中城市销售仍低于去年同期;第三,出口运价指数继续回落,分航线来看,地中海、欧洲和美西航线10月运价环比跌幅大于20%,指向美欧需求明显放缓;第四,临近月末,1个月期票据利率大幅回落,指向融资需求仍然较弱。
11月资金面预计相对平衡,但波动或延续。从节奏来看,11月资金利率的波动,或集中在15-17日税期,以及跨月前夕。一是11月初资金面受益于财政支出,但同时面临大额逆回购到期,重点观察大行融出金额能否恢复。二是月中面临大额MLF到期。11月15日MLF到期量达到1万亿元,为全年各月的最高水平。此外,缴税和政府债发行规模不大,预计对资金面影响偏温和。
重点关注11月中旬发布的金融数据,10月28日1个月票据利率大幅回落至0.1%,指向10月贷款和社融可能转弱。如金融数据明显弱于预期,可能引发货币宽松预期升温。11月15日MLF续作,是货币宽松是否兑现一个重要观察时点。
5Y和10Y利率债兼顾性价比和流动性。单从比价角度来看,与815降息前对比,5Y国开、以及接近10Y的国开次新券和老券,具有相对性价比;国债方面也较为类似,5Y、7Y和10Y国债具有相对性价比。考虑到当前处于债牛偏尾部阶段,也需要兼顾流动性,5Y国开债、接近10Y的国开次新券、10Y国债是可选的拉久期券种。
风险提示。流动性出现超预期变化;国内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



在我们四季度利率策略报告《长端利率或迎第三阶段下行》中提到,“中长端利率的下行,有可能回到8月低点附近,继续向下突破可能需要额外助力,比如经济基本面变化再次引发货币政策宽松预期升温。节奏上,重要会议闭幕后,11-12月长端利率更容易继续向下突破。”10月利率恢复下行,展望11月,综合经济高频数据和资金面来看,中长端利率或延续第三阶段下行。




1
10月利率行情回顾


9月末,流动性因跨季边际收敛,叠加地产政策三连发,中长端利率明显上行,10年国债收益率上行至2.76%,超过1年期MLF利率2.75%。



10月虽然面临重要会议带来的政策不确定,不过市场对利空因素反映相对钝化,影响债市的主线仍是流动性。伴随国庆假期之后资金面转松,利率曲线整体下移。10月下旬税期流动性波动较大,不过央行逆回购投放加量,呵护市场情绪,因而利率由上转下。10月28日相对9月末,1年国债、国开债收益率分别下行11、1bp;3年国债、国开债收益率均下行9bp;5年国债、国开债收益率分别下行15bp、10bp;10年国债、国开债收益率分别下行9bp、15bp。10Y与1Y国债的利差为90bp,9月底为91bp;10Y与1Y国开债的利差为93bp,9月底为104bp。




从具体影响因素来说,第一,流动性转松,且央行呵护税期,是利率下行的基础。国庆假期之后,至税期前夕,流动性趋于宽松,隔夜利率DR001介于1.1-1.4%区间。17日,MLF等额续作,相对于8-9月的缩量续作,是偏利好的操作,但市场降准预期落空,而且担忧银行负债压力上升,因而利率先下后上,尾盘收平。20日,LPR维持不变。21日下午,流动性有所收敛,1年期AAA同业存单收益率从此前的2.0%升至2.03%,对流动性担忧的情绪,引发中长端利率小幅上行1bp左右。


24-27日,流动性因税期而明显收敛,市场一度产生担忧,但央行于25-27日逆回购投放量增至每日2000亿元以上,呵护了市场情绪,周度投放逆回购量达到8500亿元。从银行间回购成交量来看,税期下滑明显,隔夜回购从前期的6万亿元降至不足4万亿元,债市杠杆快速下行,短端利率上行幅度大于中长端。28日,月末前倒数第二个工作日,1M票据利率跌至0.1%,反映票据冲贷款的情况可能再现,指向10月贷款需求仍较弱,推动长端利率继续下行,10年国债收益率回落至2.67%。


第二,疫情防控方面,预期扰动退去。10月10-12日,人民日报连发3篇署名“仲音”的疫情防控文章,市场对于疫情防控放松的预期有所降温。防控方面的预期扰动,对债市的影响相应退去。20日,彭博消息称境外回国隔离天数将缩短,再度引发疫情放松管控预期,不过未被证实,仅引起日内利率先上后下。


第三,经济数据方面,对债市影响相对有限。11日晚间,央行发布社融数据,新增社融3.53万亿元,预期2.80万亿元。但市场的反映是利空出尽,12日中长端利率下行1-2bp。14日,统计局发布的通胀数据不及预期,CPI未达到3%,年内破3%的可能性明显下降。进出口数据、经济数据发布时间罕见推后,延期至重要会议结束之后的24日。尽管工业增加值、GDP超出市场预期,但零售和出口放缓,数据呈结构分化特征。而且,市场较为关注的30大中城市住宅销售数据,整体仍不及去年同期,地产链修复还需要时间,中长端利率小幅下行。


第四,外部因素方面,汇率贬值无碍宽松。美联储加息预期先升温后降温,19日离岸汇率一度达到7.27,24日一度贬至7.3+,25日开始进入震荡。与9月形成对照,10月汇率贬值对债市冲击有限,原因可能在于,9月市场对流动性的担忧、以及地产政策频发,在10月未与汇率贬值同时出现。



2

10月高频数据指向利率下行概率较高

通过10月高频数据,看需求端的边际变化:第一,沥青开工率小幅回落。今年10月沥青开工率平均值为42.1%,较9月的43.7%小幅回落。水泥价格方面,10月环比上涨1.6%,是2016年以来各年10月的最小环比涨幅。10月沥青开工率和水泥价格的表现,指向基建和地产投资等建筑需求较为温和,未较9月进一步加快。



第二,地产30大中城市销售仍低于去年同期。今年10月30大中城市(截至29日)商品房销售面积34.08万平米,同比下跌18.7%,较9月的同比跌幅13.5%有所扩大;环比来看,10月较9月下跌22.3%。9月末地产政策三连发,仍有待政策效果进一步释放。同时9-10月LPR均保持不变,后续存在MLF利率下调,引导LPR下调的可能性。



第三,出口运价指数继续回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10月28日相对9月30日下跌20.0%,9月环比跌幅为19.8%。分航线来看,地中海、欧洲和美西航线10月运价环比跌幅大于20%,指向美欧需求明显放缓。



第四,临近月末,1个月期票据利率大幅回落,指向融资需求仍然较弱。10月28日,1个月期票据收益率下行115bp至0.1%,3个月票据收益率下行55bp至0.70%。类似的情况在今年2月、4月和7月也曾出现过,对应后续发布的社融和贷款数据均出现了明显偏弱的情况。我们在《疫情脉冲,10Y国债或继续下行》中分析,月末票据利率下行,与月末银行以票据冲贷款额度有关,对应融资需求偏弱,也往往意味着社融数据偏弱。临近10月末,票据利率大幅下行,指向部分银行可能以票据冲贷款,对应贷款、社融数据或转弱。



整体而言,从高频数据来看,10月经济延续结构分化特征,体现为基建较稳、地产偏弱、出口放缓,票据利率大幅下行,指向贷款需求可能偏弱。在这种环境下,中长端利率下行概率较高。



3
预计11月资金面相对平衡,波动或延续


10月税期资金利率波动较大。10月资金面大致分为两个阶段,一是8-20日,国庆假期后,受益于9月末财政支出释放资金,资金面整体较为宽松,隔夜利率DR001多介于1.1-1.2%。二是21-28日,受税期以及跨月因素叠加的影响,资金利率有所上行,DR001一度上行至1.7-1.8%,同时回购成交量明显下降,主要是大行融出资金明显减少。为对冲税期,央行于25-27日逆回购投放量增至每日2000亿元以上,市场对税期资金收敛的担忧得到缓和,28日DR001回落至1.32%。通过10月资金面的表现来看,资金面延续了9月中枢小幅抬升、波动放大的特征,指向资金供需进入了相对平衡阶段(详见《流动性怎么看》)。


从同业存单利率和SHIBOR利率来看,10月以来,3个月期限的SHIBOR趋于上行,而1年期同业存单利率仍相对平稳,这并非流动性趋紧所致,而是因为从10月起,3个月期限也可以跨元旦,因而其利率向着6个月及以上期限靠拢。



11月资金面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11月初资金面受益于财政支出,但同时面临大额逆回购到期。10月末财政支出释放资金,对流动性形成补充。10月为财政支出常月,参考往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在1.4万亿元左右,明显小于9月的2.5万亿元。而且11月1-4日,面临8400亿元逆回购集中到期。因而11月初的资金充裕程度,有可能不及10月国庆假期之后的状态。重点观察大行融出金额能否恢复。


二是月中面临大额MLF到期。11月15日MLF续作,MLF到期量达到1万亿元,为全年各月的最高水平。10月MLF进行等额续作之后,市场对降准置换MLF的预期有所降温。如11月10-15日发布的社融和信贷数据转弱,可能使得降息降准预期升温,MLF续作是一个关键时间节点。


三是政府债发行。5000多亿元追加的地方债额度,多在10月发行,11-12月政府债发行品种以国债为主。11月国债到期规模为3469亿元,参考以往各月的国债发行量,净发行可能在5000亿元左右。此外,11-12月还有两只特别国债到期,可能也会续发,不过体系内续发对资金面的影响较为有限。


四是财政因素,主要是中旬缴税和月末财政支出。11月是缴税常月,参考往年,缴税规模在8000-9000亿元。15日是纳税申报截止日,16-17日缴税走款,15-17日是缴税对资金面影响较大的阶段。财政支出方面,11月财政支出规模较大,参考往年同期,约1.6-2.0万亿元,支出释放的资金主要在11月最后一个工作日,主要影响12月初资金面,对11月资金面影响较为有限。


综合来看,11月资金面预计相对平衡,但波动或延续。从节奏来看,11月资金利率的波动,或集中在15-17日,以及跨月前夕。相对10月税期和跨月的资金需求叠加,11月税期和跨月时段间隔较远,对资金面的影响不再重叠。针对税期、跨月等时点,央行有可能加量投放逆回购。




4

利率策略:中长端利率或继续下行,5Y、10Y占优

短期内关注两点,一是10月PMI数据,为10月经济数据提供一些初步的信息;二是海外方面,11月3日(周四)美联储议息会议结束,市场预期加息75bp概率较高。重点关注此次会议给出的12月加息预期是75bp还是50bp,近期海外市场的定价倾向于12月加息步伐放缓。如12月加息预期为75bp,可能推动美元指数上涨,给人民币汇率带来短时的被动贬值压力。参考10月汇率和利率走向,即使出现短暂贬值压力,对中长端利率的影响预计相对有限(详见《汇率贬值之下,债券无熊市》)。


重点关注11月中旬发布的金融数据,10月28日1个月票据利率大幅回落至0.1%,指向10月贷款和社融可能转弱。如金融数据明显弱于预期,可能引发货币宽松预期升温。11月15日MLF续作,是货币宽松是否兑现一个重要观察时点。当然市场也比较担心,除了货币政策之外的其他稳增长政策,我们倾向于8-9月稳增长政策比较密集,10-11月可能都处于政策效果的观望期,再迎密集政策出台的概率小。


11-12月长端利率的下行幅度,可以观察两个角度,一是10年国债与1年MLF的利差,为中长端利率交易提供“坐标”。今年初至8月15日降息之前,10年国债收益率在2.675-2.850%区间波动,与降息前的1年期MLF利率之差介于[-17.5bp,0bp]。8月18日至9月末,10年国债收益率与1年MLF的利差介于[-17bp,1bp],与降息前较为接近。10月28日,10年国债活跃券收益率在2.67%,与1年期MLF的利差为-8bp,接近区间的中间位置。在经济增长回到潜在增速之前、货币政策相应保持宽松,10年国债收益率中枢有望保持与1年MLF利率的负利差,利差低点可回到-17bp。


二是10年国债与1年同业存单的利差,反映长端利率与中期流动性之间的偏离程度,今年7月以来,介于[50bp,82bp],10月28日为66bp,也接近区间的中枢位。后续流动性转松、或货币宽松预期升温,两个中达成至少一个,长端利率可能就会继续下行。能否突破现有的区间下限,将取决于后续货币宽松是否超出市场预期。


5Y和10Y利率债兼顾性价比和流动性。单从比价角度来看,与815降息前对比,5Y国开、以及接近10Y的国开次新券和老券,具有相对性价比;国债方面也较为类似,5Y、7Y和10Y国债具有相对性价比。考虑到当前处于债牛偏尾部阶段,也需要兼顾流动性,同期限国开债流动性好于国债,国开10Y次新券也可纳入考虑,而国债中10Y流动性相对较好。综合性价比和流动性来看,5Y国开债、接近10Y的国开次新券、10Y国债是可选的拉久期券种。






风险提示:

流动性出现超预期变化。本文假设流动性维持近期的充裕状态,但假如国内经济数据持续超预期,流动性相应出现超预期变化。
国内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本文假设国内货币政策维持当前力度,但假如国内经济超预期放缓、或海外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变化,国内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


相关文章:

之一:《杠杆低、久期短,利率能下否?》

之二:《10Y美债又上1.6%,外资会从债市流出吗?》

之三:《4月债市怎么看?怎么配?》

之四:《国企债务风险演化路径猜想》

之五:《“资产慌”与“资产荒”》

之六:《2016-2021,山西煤企债的轮回》

之七:《地方债发行高峰,央行怎么对冲?》

之八:《税期流动性意外宽松,能否延续?》

之九:《这一轮城投政策收紧不一样》

之十:《地方债,等不来的发行高峰》

之十一:《流动性正在起变化》

之十二:《从流动性起变化到阶段性防御》

之十三:《2021下半年,城投“抱团”进行曲》

之十四:《城投政策收紧,万变不离其宗》

之十五:《从超预期收紧到超预期宽松,越来越窄的利率区间》

之十六:《信用收加货币宽,2018重现?》

之十七:《地方债发行高峰真的要来了吗?》

之十八:《1Y山西煤企和津城建4.5%+,值得挖掘吗?》

之十九:《MLF+政府债约6.5万亿,基础货币缺口为何不大?》

之二十:《安邦、海航和包商,往事并不如烟》

之二十一:《泰禾、蓝光和华夏幸福,化债路漫漫》

之二十二:《“类滞胀”往事》

之二十三:《细数历次债务“恳谈会”》

之二十四:《10年国债利率可能下行突破2.8%》

之二十五:《疫情,出口和利率》

之二十六:《复盘2021,峰回路转》

之二十七:《细数历次货币政策拐点的信号》

之二十八:《宽信用,从总量到结构的三阶段》

之二十九:《10年国债2.85%,利率或阶段顶部》

之三十:《从地产放松到利率拐点的往事》

之三十一:《疫情脉冲,10Y国债或继续下行》

之三十二:《多空交织,市场在博弈哪些民企地产债?》

之三十三:《2018年中美利差倒挂启示录》

之三十四:《中美2Y利差倒挂16bp,流动性或受约束》

之三十五:《62地已放松地产政策,何时由量变到质变》

之三十六:《汇率贬值下的利率往事》

之三十七:《疫情之后,债市的两种可能情景》

之三十八:《资产荒演化论》

之三十九:《6月流动性或有波动,但仍宽松》

之四十:《债市仅剩期限利差》

之四十一:《财政增量工具猜想》

之四十二:《10年国债利率或向下突破》

之四十三:《721国常会给出的信号》

之四十四:《长端利率或挑战前低》

之四十五:《回调或是机会》

之四十六:《30年国债,距低点一步之遥》

之四十七:回购存单票据利率齐上行,未到拐点

之四十八:9月继续久期策略

之四十九:流动性怎么看

之五十:汇率贬值之下,债市无熊市

之五十一:同业存单量价齐升,传递信号?



   

已外发报告标题债市周思录之五十二:11月利率或延续第三阶段下行

对外发布时间:2022年10月31日报告作者:

刘   郁,SAC 执证号:S0260520010001,SFC CE No.BPM217,邮箱:shliuyu@gf.com.cn


法律声明


请向下滑动参见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有关微信公众平台推送内容的完整法律声明: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供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广发证券”)客户参考,相关客户须经过广发证券投资者适当性评估程序。其他的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微信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推送内容的适当性,若使用本微信号推送内容,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解读及指导,广发证券不会因订阅本微信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微信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
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广发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完整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广发证券认为可靠,但广发证券不对其准确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报告内容亦仅供参考。
在任何情况下,本微信号所推送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除非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在任何情况下广发证券不对因使用本微信号的内容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读者不应以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做出决策。
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反映广发证券研究人员于发出完整报告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
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广发证券所有,广发证券对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广发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者承担。

                                               

您的星标、点赞和在看,我都喜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