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阿米亥诗15首

Yehuda Amichai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傅 浩 / 译



让我们再来看看诗歌与世界的关系。当然,只有极少、非凡的诗歌,通过它们,大诗人评判我们时代的耻辱。难道不是吗?整体上,诗歌并不拥有那样的认知手段,可以充分理解平庸、卑鄙、厌倦(我不是指艺术家那种优雅的厌倦、波德莱尔的坏脾气,而是指我们的城市,在寻常的星期天下午那种昏昏欲睡的厌倦),可以认识那个暴戾的理着平头的、毫无灵魂的官僚艾希曼。
当然,存在某种避开诗歌的恶,那是小说家——也许只有陀思妥耶夫斯基——能够处理的恶。我们可以把这叫作“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恶”,斯塔夫罗金和卡拉马佐夫兄弟的恶,以及年轻的的弗克赫文斯基的恶,那种既是心理学意义上的,也是神学意义上的恶。在涉及希特勒和斯大林强而有力的恶时,诗歌主要将它限制在,有时甚至是非常出色地限制在牺牲者的悲恸上,就像在策兰、米沃什、赫伯特、阿赫马托娃的诗中那样。但是,诗歌在企及这种恶的来源时,是极其困难的。(必须马上加一句的是,在这方面,那些最伟大的哲学头脑也并没有提供更多的东西。)
这并不简单地只是一个对于恶的认知问题。我同时关心的还有诗歌的现代定义,不是理论上的定义,因为并没有那么一个理论上的定义存在,我关心的是实际上的定义,它甚至为那些最杰出的大师所使用,一个能够精确反映那些发生在现代头脑里的变化的定义。二十世纪最广受崇敬的诗人赖内•马利亚•里尔克,在这一个迷住过古代诗人的话题上,也几乎无话可说:应该如何在人类中间、在何种社群之中生活?虽然关于如何在存在的隐秘之中、在孤独中、在孤独的爱中生活,以及在如何去死这些方面,他都说得很好。
也许抒情诗有两只翅膀,两个主要的关切。第一个是庄严的任务,它也许是每一代抒情诗绝对的中心:这是连续性的需要,承担精神生活的需要,或者更可以说是,为了给内心生活提供形式。因为在诗歌里,就像在气象学上,两种大气的前锋总要相遇并引起冲突:我们内省的暖气流总要遇到形式的、沉思的冷气流。我几乎不屑一顾提到过(为了教学目的!)“那些抒情灵感的次要宝藏”,以及它们实际的使用也有其巨大的意义,无论它们被赋予了怎样的哲学意义。
什么是精神生活?真是令人气恼,竟然还要提这样的问题;但是,无论何时,在我说出这些单词的时候,也许尤其是在美国,我的交谈者就会犹疑地斜视我一眼,好象是要说:把你送到修道院去吧!然而,精神生活并不需要藏到西多会修士们的习惯之下;它甚至只是跟我们以想象之眼,对世上事物的观察紧紧相联。它也可能只是在宗教追求上的一种方式,但是,这在当代诗歌里还剩下多少,真是很难说:诗歌难道不更是一种神秘主义入门?天主教的哲学家雅克•马利坦也曾力劝诗人全神贯注于物质和诗艺。
诗歌是一门艺术,因此不能减少到只是精神活动。但是,无论如何,我们需要记住,就像在破碎的镜子里一样,惟有在精神生活中,我们才偶尔得以一见“永恒”小小的、移动的火焰,不管嘲讽(或不嘲讽)的读者如何理解这一点。
然而,与此同时,精神生活也必须被隐藏,它不能被炫耀于大庭广众。就如霍夫曼斯塔尔著名的宗教神秘剧《每一个人》里可怜的司炉工,它必须被限制在船甲板下。它不能走出来,有两个理由:首先,它是不适合上照的;它就像五月的空气一样透明。其次,一旦决定引起公众的注意,它就变成了一个自恋的小丑。但是——与那个司炉工的比照仍然适用——这种无形的、单独的内在生活,在其激情方面,在其质朴的性质方面,在其苦涩方面,以及在其不知疲倦、生气勃勃的热情方面,是推动诗歌与人的最后的与不可缺少的力量。
当下的大众文化,也许是令人愉快的,有时是无害的,它的显著标志就是对于内心生活的彻底无知。它不仅不能创造内心生活,它还使内心生活枯竭、腐蚀和败坏。科学,遇到的是另外的问题,却同样忽视内心生活。因此,惟有少数艺术家、哲学家和神学家还在捍卫这一脆弱、受到围攻的城堡。
捍卫精神生活,不只是扔给激进的唯美主义者的一块小面包片。我认为,精神生活,以波兰语、英语、俄语或希腊语对我们讲话的那种内在的声音,也许有时只是低声细语的声音,却是自由的支柱和基础,是沉思与独立的不可或缺的领地,保护我们免受强大的打击和现代生活的诱惑。
在另一方面,诗歌的第二只翅膀,其明显的特征是更多智性、认知的特性。它勇敢地关注我们世界变化的表面,它寻找关于我们自身的真理,它不知疲倦地执行对现实这一没有尽头的走廊进行勘察的任务,它反对谎言。诗歌必须为历史守望;正如英国诗人和哲学家凯思琳•雷恩理解的那样,它不能仅仅依赖纯个人的经验,也就是,一种非历史性的回归,回到英语传统中由少数诗人(布莱克,济慈,叶芝)创立的基本格局中,它的主要模式和主题。意识到历史的变化、在总统府前面的广场上站立的卫兵、沉思我们的文明逐渐或迅速的变形:这一切也很重要。对历史世界全然冷静地注视,因此构成了诗歌的第二只翅膀,另一边则是我们内在的经验,它来自某个不为我们所知的源泉。
有时候对真理的追求采取了更为不同的形式:试图创造一个普遍尺度的尝试。每个作家,每个诗人也是一个人类世界的法官(他偶尔也裁决自己);一首诗的每一行,给世界一份建立在更早的沉思之上的裁定。每一行都隐藏着柬埔寨和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苦难(我知道这听起来似乎言过其实,但愿是那样)。每一行也包含着一个春天的日子的欢乐。悲剧和欢乐碰撞在每一行之中。
还有另一个问题。在诗歌里,我们必须总是考虑至少两件事:事物之所是,与我们之所是。我们必须清楚地看见人类的喜剧和残酷,我们必须看到我们自己和我们周围之人的虚荣和愚行。但是,我们也不应匆忙地放弃对于更高世界、更高秩序的愿望,即使人类愚行的障碍可能使我们沮丧。我们不缺乏提醒我们人类贫困的出色记者;但是,有谁同时也能提醒我们,那些使我们道德向上的事物呢?这两方面的洞察力的确会一前一后地发生作用。仅仅描述人类的堕落——无论多么小心谨慎——只会导向沉闷的自然主义。一旦离开了冷静的裁断,那么,对生活潜力的狂喜,它的神学的维度,只会带来一种不可忍受的、充满不恰当傲慢的修辞。但是,同时维持两种观点是极其困难的;最终诗歌也成为不可能的(正如人类的生活是不可能的,按西蒙娜•薇依的说法)。
也许诗歌的这两只翅膀彼此正相妨碍——就像一个富于同情心的诗人笔下描写的信天翁,笨拙地行走过船甲板上。有时它们甚至似乎互相矛盾。蜜蜂似的精神收集活动,是界于表达和认知之间的哀伤的、纯冥想性的活动(几乎是消极的,近似于佛教徒式的),而对于诗歌的智性的理解,要求头脑警觉、思维敏锐,属于一种不同的内心定位的形式。它们互相干扰,他们寻找在不同的方向,它们好奇于不同的事物。
在某个限定的意义上,抒情诗这二只相互妨碍的翅膀,可以比之于“理性与启示”的经典象征,即“雅典与耶路撒冷”(这就是列夫•舍斯托夫和列奥•斯特劳斯看到的两难困境,舍斯托夫选择了耶路撒冷,斯特劳斯却发现其中存在不可解决的冲突。)因此,诗人——以及一定比例的思想者——注定生活在一种雅典与耶路撒冷之间的裂缝中,生活在最终不能企及的真理与美之间,在惊奇与虔诚之间,在思想和灵感之间。
“诗人应如何生活?”有人可能会问。“他们是否真的辗转反侧于信仰与沉思之间?”我猜想,他们通常生活得很不一样。他们活着捍卫着诗歌。诗人生活着,就像被围攻的城堡里的守卫者,查看着敌人是否正在靠近以及敌人来自哪里。这不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它常常导致慷慨大度和自我批评的缺乏。它致使诗人不能进行对自我的反思——以及对时代的思考,时代通常被误解。

他们寻求真理吗?他们难道不是很容易沦为轻浮预言家和混乱哲学家(这些人,既让人不能理解,又不能与其断绝联系)的猎物么吗?诗歌的贫困,正在于它对今天那些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者——还有政治家——过度的信任。这毕竟都是在上个世纪之中发生过的事情,他们沉重的眼睑仍然紧压着我们。被巨大的情感占据的诗人,屈从于天赋的能量,不再懂得现实。布莱希特为什么会服务斯大林?戈特弗里德•贝恩为什么曾有那么几个月会信任希特勒?法国诗人为什么会相信结构主义者?美国的年轻诗人为什么那么在意直系亲属而忽视更为深刻的现实?为什么会有那么多陈腐得令我们绝望的平庸的诗人?为什么当代的诗人——成千上万的诗人——热衷于精神的冷淡,热衷于那些小小的、俏皮的玩笑,热衷于优雅、有时甚至是令人愉快的虚无主义?
最后,我承认(正如读者已经想到的),我并不完全反对一种自由的、明智的、优美的诗歌,一种力图联结起近与远、低与高、凡俗与神圣的诗歌,一种力图记录灵魂的运动、情人的争吵、城市街景,同时还能注意到历史的脚步、暴君的谎言的诗歌,一种经得起时间审判的诗歌。我只是恼怒于那种小诗歌,精神贫瘠,无智慧,一种谄媚的诗歌,卑躬屈膝地迎合这个时代的精神刺激,那种懒惰的职业官僚似的东西,在一团幻觉的污浊的云里迅速地掠过地面。



推荐阅读:

阿米亥诗12首

阿米亥诗11首

阿米亥诗8首

阿米亥诗10首
阿米亥诗25首

阿米亥诗33首

阿米亥诗歌15首

阿米亥诗25首

阿米亥诗37首

阿米亥《人的一生》

卡波维兹诗4首

卡缅斯卡诗7首

科诺普尼茨卡诗6首

米沃什《和珍妮谈天》

米哈尔斯基《随时随刻》

华莱士·史蒂文斯诗36首

柯尔律治诗选

爱伦·坡诗14首

阿伦茨诗9首

耶可布森诗3首

阿斯内克《呼声》

易卜生《索尔薇格之歌》

普希金诗集

保罗·穆尔顿诗13首

弗尔克·布劳恩诗11首

戈特弗里德·贝恩诗29首

普希金抒情诗选-上

普希金抒情诗选-下

波波夫斯基诗5首

豪格诗9首

林德纳诗5首

里斯·安德森《致心灵》

埃弥尔·伯依松《晚年》

惠特曼《草叶集》1

惠特曼《草叶集》2

惠特曼《草叶集》3

翁加雷蒂诗11首

梅热拉伊蒂斯诗13首

亚·达·托迪《欢乐的心声》

兰斯敦·休斯诗7首

梅里尼诗4首

萨巴诗22首

斯卡马卡诗5首

塞雷尼诗4首

塔索诗3首

石川啄木《可悲的玩具》

洛尔迦诗26首

夸西莫多诗19首

帕斯科里诗3首

帕韦塞诗3首

彼特拉克诗6首

普利埃泽《甜蜜而惹人爱的脸儿》

莱蒙托夫诗36首

屠格涅夫诗28首

连蒂尼《奇妙的爱情》

莱奥帕尔迪诗5首

比亚乔·马林诗3首

米开朗琪罗诗8首

蒙塔莱诗12首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

亚里士多德《修辞学》

薄伽丘《悼念彼特拉克》

迪诺·坎帕纳诗3首

卡尔杜齐诗7首

维多丽亚·科隆娜《无题》

加百列·邓南遮诗3首

拜伦诗选

拜伦抒情诗70首

荷马史诗《奥德赛》

斯泰纳尔诗8首

容·乌尔·沃尔诗5首

斯蒂芬斯诗2首

但丁《神曲一脔》

尼伯龙根之歌

布拉吉诗3首

西格福斯·达达松诗4首

古德蒙兹多蒂尔诗2首

斯诺里·夏扎逊诗2首

马格努松诗10首

罗伯特·勃朗宁诗11首

勃朗宁夫人十四行诗

曼德尔施塔姆诗30首

艾略特诗选

艾略特《荒原》


谁不是从一个心地善良的孩子被现实折磨成一个心机深重的疯子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