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龙萨诗6首赏析

Ronsard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龙萨(Pierre de Ronsard)是一位法国著名的爱情诗人,出生于1524年,于1585年去世,享年61岁。龙萨是最早用法语写作的诗人之一,他为后世留下了一部古典与爱情完美结合的诗集。
法国诗人。贵族出身。从少年时代起,就出入宫廷,给王太子当侍童。后因病听觉失灵,改变从事外交和军务的志愿,决定写诗,希望以诗成名,获得荣显地位。他曾刻苦学习希腊罗马古代文学知识,并以希腊罗马文学为借鉴,来革新法国诗歌。1550年发表《颂歌集》 4卷,声誉大著。
1552年,《龙萨的情歌》问世,收入表达他对意大利姑娘加桑德爱慕之情的 183首十四行诗。1555年发表《情歌续集》。1556年又发表一部《情歌再续》,它歌唱的是诗人对另一个名叫玛丽·杜班的农村姑娘的怀恋之情。1555至1556年发表一系列《赞美诗》;1558至1563年发表若干篇《演说诗》,都是政治诗歌。1572年发表长诗《法兰西亚德》,是摹仿荷马史诗之作,全诗24唱,发表的只是头 4唱,其余部分没有完成。这部作品的目的在于歌颂法兰西民族建立统一王国的英雄事迹。年已50岁的龙萨写给他新爱恋的爱兰娜姑娘的情诗《给爱兰娜的十四行诗》,被认为是他的情诗中的最佳作品。
龙萨的作品有很大一部分是宫廷诗,包括向国王祝寿、庆贺王后得子之类的应酬之作;另一部分是爱情之歌。他的传世之作都是爱情诗。
龙萨是法国最早用本民族的语言、而不是用拉丁文写诗的桂冠诗人,但是他的诗歌在欧洲各大国的宫廷中也传诵一时。他曾经和友人以及门生组织“七星诗社”,提倡以法国民族语言写诗。



悼玛丽之死


就像看到蔷薇枝头,在五月里,

那青春的鲜花,朵朵含苞初开,

黎明在破晓时用露水去灌溉,

使天空也嫉妒它鲜艳的丽色;

它使庭园和树林充满了香气,

在它花瓣里休憩着优美和爱;

可是,想不到酷暑和暴雨袭来,

花瓣片片零落,它竟枯萎而死。

你的娇滴滴的青春也是如此,

当天和地都在赞颂你的美丽,

死神攫去了你,你已化成了灰。

这满壶的牛乳,这满篮的鲜花,

还有祭奠之泪,全都请你收下,

让你生前死后都像一朵蔷薇。


钱 春 绮 / 译


这又是一首龙萨将情人比喻成蔷薇(也就是蔷薇科玫瑰花)的名诗。玛丽于1572年至1578年间夭折,龙萨为此写了一系列的诗歌来祭奠芳魂,后来补入《龙萨的情歌》续篇中。有些研究者认为,这些诗歌中的玛丽可能并不是那位安茹的牧羊女,而是亨利三世的情人玛丽·德·克莱夫。后者于1574年夭折,年仅21岁。对于我们读者来说,无论龙萨的缪斯女神是哪一位,他通过诗篇所传达的爱慕之情、悼亡之情都是相通的。
诗歌一开始,龙萨便开门见山地为我们引出本诗的喻体:蔷薇。在龙萨的心目中,五月的蔷薇正是“青春的鲜花”,它们一朵朵含苞初开,娇艳欲滴,散发出迷人的光彩,连“天空”也黯然失色,嫉妒它们的美丽。事实上,龙萨不但在诗篇中偏爱蔷薇这个意象,在生活中也对蔷薇情有独钟。查理九世逝世以后,龙萨便隐居到卢瓦尔河边的修道院里,每天面对流水潺潺,以及无数朵风中摇曳的蔷薇科玫瑰花,他的才能在历尽了宫廷的繁华和喧嚣之后又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在第二诗节中,学识渊博、精通古典的龙萨为我们安插了这样一个典故:在希腊传说中,玫瑰是花神克罗斯创造的。玫瑰原本只是森林中一粒尚无生命的种子,花神克罗斯偶然发现了它。于是,克罗斯请求爱神阿佛洛狄特赋予它美丽的容貌;请求酒神狄俄尼索斯浇洒神酒,使它拥有芬芳的气味;又请求美惠三女神将魅力、聪颖和欢乐赐予它;最后,西风之神吹散了云朵,太阳神阿波罗得以照耀它,并使它开花。玫瑰就这样诞生了,并立即成为花中之皇后。当龙萨写到蔷薇科玫瑰花的“香气”、“优美”和“爱”的时候,我们不难看出龙萨灌注其间的良苦用心。
然而,完美总是转瞬即逝,世间普遍存在的状态是平凡和残缺。蔷薇的艳丽早已使“天空”产生了嫉妒之心,它终于按捺不下可耻的欲望,引来“酷暑”和“暴雨”,摧毁了蔷薇的生命。玛丽的“娇滴滴的青春也是如此”。她正值蔷薇般的花期,风华正茂、美秀动人,所到之处,赢得一片片赞美和倾慕,却过早地被无情的死神“攫去”了生命,从此香消玉殒。
不过,龙萨的比喻并没有就此完结。在诗歌的最后,龙萨深情地写道:“让你生前死后都像一朵蔷薇。”玛丽活着的时候,因为自身的美貌和青春而常常让人联想到完美的蔷薇,那么死后,她凭借什么让人们记住她蔷薇般的美好?是龙萨的痴情,是龙萨的泪珠,是龙萨的诗篇。龙萨以其独特的气质,赋予这不结果实的爱情一种超凡脱俗的情调,使我们读罢诗歌,仍然念念不忘那位蔷薇般的玛丽。( 蔡 海 燕 )




给卡桑德蕾


爱人,我们去看看蔷薇,

今晨,映着太阳的光辉,

她解开了红色的衣衫,

看看她在这黄昏时分,

可曾丧失红衫的褶纹

以及像你一样的红颜。

爱人,你看看,曾几何时,

唉!她已经是落英委地,

唉,唉,她的花瓣已飘零!

大自然真像一位晚娘,

这样的花也活不久长,

从早晨维持不到黄昏!

因此,假如相信我的话,

爱人,趁你的大好年华

正在青春烂漫的时光,

采下、采下你青春之花;

别让老年,像这蔷薇花,

使你的玉容黯淡无光。


钱 春 绮 / 译


比埃尔·德·龙萨被誉为“诗王”,是法国最重要的抒情诗人之一。他原本梦想成为军人,像自己的父亲那样远征意大利,通过建功立业声名远扬。然而,过早的失聪让他年少的梦想破灭了。在经历了一段消沉期后,他决心离开战神的剑盾,投向缪斯的怀抱。他的诗歌之路可谓一帆风顺,去世后由国王主持葬礼,足以说明他是当时最有影响力的宫廷诗人。然而,他的诗名在之后的两百多年间无声无息,直到19世纪浪漫派为这位一代诗宗平反正名,他才恢复了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龙萨写过很多深奥的长诗,却以致卡桑德蕾、玛丽、爱兰娜的颂歌和抒情诗誉满诗坛。这首《给卡桑德蕾》,便是龙萨早期的杰作,先收入《龙萨的情歌》,后归入《颂歌集》。卡桑德蕾是一位意大利银行家的女儿。1545年4月,在宫廷当侍从的龙萨遇见了年仅13岁的卡桑德蕾,从此终生难忘,同时婉丽动人的抒情诗篇也缓缓拉开了帷幕。虽然卡桑德蕾翌年与他人成婚,但是她留给龙萨的美好回忆已经成为这位多情诗人不绝的灵感源泉。他先后创作了二百余首颂歌和情诗献给她,抒发对她的柏拉图式的爱慕之情。
在这首颂歌中,龙萨用蔷薇花的生命周期来比喻卡桑德蕾的美丽容颜,感叹韶光易逝、青春短促,奉劝心上人及时行乐、享受人生。事实上,这里的蔷薇花,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蔷薇科玫瑰花,本来就是完美事物难以长久的传统象征,比如萨福在《哪儿去了,甜的蔷薇》中,就写下了“一旦逝去,永难挽回”的诗句。而及时行乐的主题,也是流传已久,同样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的诗歌作品。但是,龙萨就是能够妙笔生花,将这种有本有源的诗歌主题和意象重新诠释,写得情真意切、含蓄内敛。
全诗共三节,每节六行。在第一诗节中,龙萨用轻快的笔调描写蔷薇绽开的红花在清晨太阳的光辉下灿烂夺目,就像美丽的少女慢慢解开身上“红色的衣衫”,又像姑娘迷人的“红颜”。这个时候,蔷薇花鲜艳美丽,少女正值青春,一切都那么完美。可惜,花儿只能存在一天,到了黄昏时分便渐渐枯萎,最终“落英委地”。大自然啊,是一位无情的“晚娘”,匆匆夺去了花儿的生命,正如时间之于少女的青春。龙萨写到这里,已是感慨万千,连用三个“唉”来抒发心中的无限惋惜。到了最后一个诗节,龙萨的良苦用心终于浮出水面。他热忱地呼吁心上人珍惜眼前的美丽,赶快采摘自己的“青春之花”,接受爱情,投身爱情,因为青春仿若过眼烟云,衰老很快就会来临。倒数第三句的两个“采下”,集中体现了龙萨的这份心情。
龙萨在这样一首玲珑精致的颂歌里,既赞美了卡桑德蕾的美丽,又表达了自己的爱情,并且辅以谆谆教诲,启发她乘这如花年月享受人生,含蓄中透露点点热情,委婉中彰显丝丝催促。全诗语调温馨,节奏舒缓,含义深远,不仅在当时为人倾倒,也为后人所青睐。( 蔡 海 燕 )




但愿我


啊,但愿我能发黄而变稠,

 化作一场金雨,点点滴滴

 落进我的美人卡桑德蕾怀里,

趁睡意滑进她眼皮的时候;

我也愿发白而变一头公牛

 趁她在四月走过柔嫩的草地,

 趁她像一朵花儿使群芳入迷,

便施展巧计而把她劫走。

啊,为了把我的痛苦消减,

我愿做那喀索斯,化作清泉,

让我整夜在泉中沉醉,

我还求这一夜化作永恒,

我还求晨曦不要再升,

不再重新点燃白昼的光辉。


飞 白 / 译


龙萨出身贵族,自幼就是宫廷近侍,后来与同学一起创立七星诗社。所谓“七星”,就是昴宿星团,肉眼观察起来其中有六七颗星较为明亮易见。龙萨的诗社由七人组成,故名。
龙萨青年时代曾多次出国旅行,受到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影响,他的早期诗作师承古代的阿那克雷翁、贺拉斯和近代的彼特拉克。他写作的“光谱”特别宽广,写抒情诗、哲理诗、牧歌、颂歌,此外还写大型史诗《法兰西亚德》,但未成功。他学识渊博,熟谙古典,以在法语诗歌中重现古典文学的光辉风采为己任,在当代被尊为诗圣。
在诗律方面,龙萨作过种种试验,而其主要功绩是改进了每行12音节的亚历山大诗律,使之成为法国诗的基本诗律。
在龙萨的各种诗歌中,以抒情诗最负盛名,其风格清新亲切,尤其是他的爱情诗受到历代读者的传诵。
这首十四行诗《但愿我》选译自龙萨第一本爱情诗集《龙萨的情歌》,这本诗集是献给意大利姑娘卡桑德蕾的,出版于1552年。
这首诗古典色彩浓郁,全诗建立在三个希腊神话典故上。
第一个典故是宙斯与达娜厄的故事:阿尔戈斯国王阿克里西俄斯得到神谕,说他必将死于外孙之手。于是阿克里西俄斯决心不让女儿出嫁,把公主达娜厄囚禁在一座铜塔之中,塔里只有一扇天窗。但没料到众神之王宙斯却化作一场金雨自天而降,来与达娜厄相配,结果生出了珀尔修斯。尽管国王阿克里西俄斯把公主与外孙都钉入木箱抛进大海,他们仍然遇救,珀尔修斯长大后还成了一位英雄,可是在一次运动会上,他掷出的铁饼终于在无意中击中了外祖父,导致他死亡。
第二个典故是宙斯与欧罗巴的故事:阿革诺耳国王的女儿欧罗巴和女伴们在海滨草地上摘花玩耍,众神之王宙斯看见了她,为她的美貌而动心,便施巧计,化作一头白色的公牛诱使欧罗巴来乘骑,然后驮着她跑到海里,从位于亚洲西部的阿革诺耳(即腓尼基)游过大海,到达欧洲的克里特岛,并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欧罗巴为宙斯生了三个儿子,欧罗巴洲的名字即从她而来。
第三个典故是那喀索斯爱上自己倒影的故事:那喀索斯是河神与林泽仙女之子,生得非常美,因为他对追求他的女子不屑一顾,她们要求神惩罚那喀索斯。于是,他出猎时在清泉中看见了自己的倒影,立即如痴如醉地爱上了自己的形象,守在泉边,顾影自怜,寸步不离,直至憔悴而死,死后化为水仙花。
这首恋歌虽然建立在典故的基础上,但诗人用典十分自然贴切,这几个神话故事在欧洲又为人们所熟知,不会因用典生僻而影响抒情。再加上作者语言清丽,兼用条件式句型“但愿我……”贯串全诗,一气呵成,愈增缠绵之情。( 飞 白 )




送你一束鲜花


送你一束鲜花,我刚从

盛开的花丛中选出来:

晚祷时谁要是不去采摘,

它们明天就会凋零泥中。

这对你绝对是个明鉴,

你的美貌,不管有多俏,

它很快就会消逝衰老,

就像这花,枯萎瞬眼间。

时间飞逝,时间飞逝,我的小姐;

啊,不是时间,而是我们在走,

时间的锋刃将砍倒一切:

当我们临死的时候,

我们所谈的爱将不再新鲜:

所以,快快爱我吧,趁它还艳。


胡 小 跃 / 译


很多人认为,龙萨所有的传世之作都是爱情诗。而在这些脍炙人口的爱情诗中,他不厌其烦地表达着一个文学主题:及时行乐。他总是倾向于歌颂人生的青春,迷恋这个时期的尽善尽美。如果说,人生呈现的状态是一条抛物线结构图,它的横坐标的单位是时间,纵坐标的单位是完美度,那么在龙萨的眼中,我们的青春时期便是这条抛物线上的至高点。然而,生命亘古以来的规律为青春有限、时间无限。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青春变成了回忆,我们的完美渐渐地流逝,取而代之的,是灰白的头发、皱皴的皮肤、伛偻的躯干。与其在衰老中哀叹青春白白地被时间偷走,不如乘着青春年华好好享受。在这首十四行诗《送你一束鲜花》中,龙萨便表现了这样一个主题。
这里,龙萨赠送“鲜花”的对象已经不是卡桑德蕾,而是玛丽·杜班。1555年4月,龙萨在家乡遇见了一位名叫玛丽的牧羊女,一朵15岁的安茹之花。此时,龙萨对卡桑德蕾已经感到绝望,就把自己的感情寄托在这位纯洁朴实的少女身上。玛丽年轻貌美,性情温柔,龙萨感慨于她“15岁天使般的花季”,为她创作了许多爱情诗篇,最后编辑成册,成为《龙萨的情歌》的续集。
龙萨将鲜花赠送给俏美的玛丽,显然不仅仅为了讨取玛丽的欢心。他仿佛若无其事地向玛丽述说一个大自然的普遍现象:清晨时分,鲜花绽放,娇艳欲滴;黄昏时分,它们垂下了高傲的头颅,枯萎失色;等到第二天,它们便从枝头落入冰冷的泥土,再也不见芳踪。花开花落,只在一朝一夕。花期如此短暂,正如“你的美貌”。到了诗歌第二节,龙萨快人快语,直接将玛丽的青春、玛丽的美貌与鲜花的生命挂钩,奉劝玛丽以花期为“鉴”,正视时间的残酷。
紧接着,龙萨发出由衷的感慨:“时间飞逝,时间飞逝,我的小姐……”在时间的飞逝过程中,我们也在一条通往衰老的道路上行走。时间没有尽头,衰老延伸的方向却是死亡。其中“时间的锋刃”这一意象,显然借用了古希腊的神话传说:克洛诺斯是古希腊之前的丰产之神,他的象征物是镰刀。后人混淆了他和时间的化身克洛诺斯的名字,于是他就成为手执镰刀的时间之神。龙萨如文艺复兴时期的其他诗人一样,把挥动镰刀的克洛诺斯看成残忍、恐怖的破坏力量,生命在镰刀的“锋刃”面前,如此弱小、如此狼狈。正因为如此,龙萨渴望玛丽能够认识到这一切,并且欣然接受他的爱,与他共享短暂的人生乐趣。
龙萨的道理讲得并不复杂,以花比人的手法也早已不再新鲜,但他还是能够通过精湛的诗艺和工整的诗行将真情实感呈现给他的情人、他的读者,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被诗歌语言驯服,进入他所营造的意境。这也是龙萨诗歌为人们所珍爱的原因之一吧!( 蔡 海 燕 )




当你衰老之时


当你衰老之时,伴着摇曳的灯

 晚上纺纱,坐在炉边摇着纺车,

 唱着、赞叹着我的诗歌,你会说:

 “龙萨赞美过我,当我美貌年轻。”

女仆们已因劳累而睡意蒙眬,

 但一听到这件新闻,没有一个

 不被我的名字惊醒,精神振作,

祝福你受过不朽赞扬的美名。

那时,我将是一个幽灵,在地底,

在爱神木的树荫下得到安息;

 而你呢,一个蹲在火边的婆婆,

后悔曾高傲地蔑视了我的爱。——

听信我:生活吧,别把明天等待,

 今天你就该采摘生活的花朵。


飞 白 / 译


龙萨以多样的艺术尝试在抒情诗方面的突出成就而丰富了法兰西语言,为法国民族诗歌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当你衰老之时》一诗,是《致爱兰娜十四行诗集》中流传最广的名篇。
首先,该诗的主题集中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思想特征。龙萨在诗中表现出抛开天国的幻想,追求现世生活,追求现世爱情,享受现世幸福的人文主义思想。这种思想的集中体现是“生活吧,别把明天等待”这一诗句。这一“及时行乐”的口号可溯源到古罗马诗人卡图卢斯的《生活吧,爱吧》,更影响到17世纪英国玄学派诗人的创作。龙萨借老婆婆之口,发出了人文主义“及时行乐”思想的警句:“听信我:生活吧,别把明天等待,/今天你就该采摘生活的花朵。”珍惜时光,及时采摘生活的花朵,这是对中世纪宗教来世主义思想的强烈的反叛,闪烁着绚丽的人文主义的思想火花。
其次,该诗在构思方面是以火炉旁阅读或赞叹诗篇的虚拟意境,但着眼点是对爱情本质特征的感悟和理解。而一个“蹲在火边的婆婆”的形象,总是用来表述年老的妇人,与中古法国诗人维庸的《美丽的制盔女》一脉相承,也与20世纪抒情诗人叶芝的《当你老了》存有血性联系。当叶芝的《当你老了》所着重表述的是对恋人忠贞不渝、超越时空的恋情,所表现的思想颇像玛格丽特·杜拉斯《情人》中的名言:“比起你年轻的容颜,我更爱你现在饱经沧桑的脸。”而龙萨的《当你衰老之时》更多的是强调珍惜时光,享受现世生活、追求现世爱情的意义以及年老体衰之后心灵记忆的珍贵。因为青春易逝,美颜难留,但重要的是看一个人的灵魂是否依旧圣洁,思想是否依然真挚。这种不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黯淡的真切的思想和情感,总是涤荡着人们的心灵,震撼着人们的灵魂。
最后,类似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诗歌艺术与时间抗衡的思想也在该诗中明显地表现出来。龙萨在该诗中设置了一个典型的戏剧情境:将来的某日傍晚,一个年老的婆婆在摇曳的灯光下纺纱。几个女仆因劳累而昏昏欲睡。这时,老婆婆突然自豪地宣称:“龙萨赞美过我,当我美貌年轻。”几个女仆顿时睡意全无,精神振作起来,对于老婆婆曾经获得的殊荣,无不感到羡慕。虽然龙萨那个时候已经识趣,安息在维纳斯“爱神木的树荫下”,但是他的诗作依然震撼着人们的灵魂,给人们带来无穷的愉悦以及深刻的启迪。( 吴 笛 )




吊迦斯丁树林


樵夫,樵夫,你听着(停一停你的胳膊);

那都不是树木啊,你在那儿砍倒的;

在硬的树皮下面生活着树的精灵,

你没看见她们在点点鲜血往下淋?

你,渎神的凶手啊,一个普通的强盗,

随便抢了点什么就要送到台上绞,

像你这样险恶的,杀害我们的天仙,

你又该当何罪呀?万死也难赎罪愆!

你,树林呵,你这座藩篱雀的华屋,

从此那轻的獐麂和那幽栖的麋鹿,

都不再来吃草,来托庇于你的清阴,

你的绿鬓也不再遮断夏日的光明。

从此多情的牧人也不再倚着树干,

悠悠然吹着他那穿着四孔的箫管,

脚旁边卧着牧犬,腰旁边靠着鞭箠,

诉说他如何热爱他那美丽的贞妮;

一切将变成喑哑;伊珂也无声无息,

你将会变成田野,再不见你那茂树,

慢吞吞地摇动着参差错落的浓荫,

将来你所感到的只是犁、犁刃、犁棱。

你失去你的清幽,潘神和羊脚仙侣

都将不来光顾了,避开你唯恐不速。

永别了,老树林呵,你芮菲儿的乐园,

当初我在你这里第一次调理琴弦,

第一次我听到那阿波罗神的响箭

来叩我的心扉,使我整个心灵惊颤:

第一次我欣赏着那美丽的迦了蒲

因而爱上了她那九位一体的仙姝,

她亲手在我头上撒着千百朵玫瑰,

欧苔普喂养我,用她亲身的乳汁。

永别了,老树林呵,别了,神圣的梢头,

当初你们披挂着还愿的花和画图,

现在呵,却只落得过往行人的轻蔑,

因为他们在夏天苦于阳光的炎烈,

再也找不到你那柔青软绿的阴凉,

责怪你的砍伐者,咒骂他们的疯狂。

别了,你们,橡栎树,勇敢公民的冠冕。

你们,多顿的灵苗,朱必特神的征验,

人类最初依靠你们才能获得生存,

他们不知道报恩,真正是负义忘恩,

而且还恩将仇报,真正是冥顽愚鲁,

才会这样地屠杀他们的养身之父!

人信赖现象世界是多么不幸,可怜!

天呵!多么真实啊,这句哲学的箴言!

箴言说:任何物类到头来都是一死,

物的形式是变的,死是换一个形式。

汤碚谷地有一天会变成峻岭崇山,

阿多斯的最高峰会变成广阔平原,

泥浦君有时也会平铺上一层菽麦:

物质才是常住的,形式则随时幻灭。


范 希 衡 / 译

龙萨不但是爱情诗的圣手,也是景物诗的高手。他从小便在乡村生活,家乡的一草一木时刻触动着他那颗善感的心灵,带给他审美的体验。他曾在一首诗歌中这样写道:“十五岁时,自然山川、林木的风韵/比王室的宫殿更深地打动着我。”这种对大自然真挚的爱恋之情,一直贯穿着龙萨的日常生活,促使他反复吟咏大自然中的花草虫鸟。这里节选的一段《吊迦斯丁树林》,正是龙萨非常著名的景物诗。
迦斯丁树林位于龙萨的家乡。1573年,未来的国王亨利四世出卖树林抵债,导致大量树木被砍伐。龙萨得知此事以后,义愤填膺,约于1574年写出了这篇感人肺腑的杰作。在这首诗歌中,龙萨不仅回忆了迦斯丁树林的迷人风采,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依恋,也透露出一份睿智的哲学思想,抒发自己对生命的体悟。
在龙萨的笔下,迦斯丁树林已经远远不只是相对于人类环境而言的自然环境。它林木茂密,花草繁盛,是“藩篱雀的华屋”,是“轻的獐麂和那幽栖的麋鹿”的美好家园。它拥有生命,会呼吸,会欢笑,会哀愁,会流血,会死去。它就像一座神秘的宫殿,森林女神、山林之神以及各种各样的精灵们在其中自由自在地生活。不仅如此,这里也渗透着人类的足迹。多情的牧人“倚着树干”,向树林中的生灵 “诉说他如何热爱他那美丽的贞妮”。过往的行人在“神圣的梢头”挂上“还愿的花和画图”,来感谢这片树林在烈日炎炎的时候所馈赠的“柔青软绿的阴凉”。还有那些像龙萨般拥有一颗善感的心灵的人,正是老树林给予他们源源不断的艺术灵感:他们徜徉在老树林所呈现的美丽画卷中,被文艺之神阿波罗的响箭叩开心扉,从此献身给九位缪斯女神。这是植物和动物的家园,是神灵活动的场所,也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精神乐园。
然而,这么美妙、这么丰富、这么博大的迦斯丁树林正在被砍伐、被毁灭!是谁亵渎了神灵,“杀害我们的天仙”?是谁犯下滔天大罪,“万死也难赎罪愆”?是樵夫。他们眼睁睁地看着“点点鲜血往下淋”,还继续挥动臂膀,夺取众多的生命,人类的乐园。他们不但如此“险恶”,还“负义忘恩”,“冥顽愚鲁”。这片老树林里生长着一棵棵茁壮的橡栎树,它们曾是人类最初赖以“获得生存”的食粮,因为根据古希腊传说,人类在神赐小麦之前,食橡栗为生。如此而言,这些樵夫正在“屠杀他们的养身之父”!龙萨写到这里的时候,忧愤的心情已经溢于言表。他的哀思、他的叹息、他的愤怒紧紧扣住了我们的心弦,让我们一起进入他对老树林的热爱和怀念、对樵夫的诅咒和谴责。
最后,龙萨将炽热的情感化作冷静的思索,以一句箴言收缩澎湃的激情:“任何物类到头来都是一死,/物的形式是变的,死是换一个形式。”这里,龙萨显示出泛神论的倾向。在他看来,自然的形式和生命的形式千变万化,只有物质本身永恒不灭。“汤碚谷地”“会变成峻岭崇山”,“阿多斯的最高峰会变成广阔平原”,泥浦君,即大海,“会平铺上一层菽麦”……这样看来,迦斯丁树林的毁灭也是符合宇宙变化、自然常理之事。龙萨的这番议论,言之凿凿,确可信据,一方面平息了我们先前对于迦斯丁树林被毁灭的愤怒以及因为无力挽回迦斯丁树林被毁灭而产生的无奈,另一方面将我们的情感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心胸也顿时开阔旷达起来。
值得注意的是,龙萨在爱情诗中总是发出生命短暂、青春转瞬即逝的感叹,奉劝情人及时“采下你青春之花”(《给卡桑德蕾》),“别把明天等待”(《当你衰老之时》),充满了宿命论的色彩,而在景物诗中惯于宣扬“物质才是常住的,形式则随时幻灭”,流露出泛神论的倾向。人生(物质的一种形式)短促,自然(物质本身)永恒,人生只不过是自然千姿百态中的一种形式,两者之间是被包含与包含的关系。我们无法断定来生的存在形式,因此对于此生的把握就在于充分发掘此生的意义。这种对于现世生活的关注与传统的基督教思想格格不入,也恰恰是龙萨作为人文主义者的思想火花。从这个角度来说,“及时行乐”的生命哲学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这首《吊迦斯丁树林》,向来以其情景交融、立意新颖为人称颂。迦斯丁树林早已不复存在,龙萨的诗名在历史的长河中也有一番波折,但龙萨通过诗篇所传达的对大自然的热爱、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期盼,在我们今天看来仍然是那么生动、那么具有教化意义。人类文明发展至今,更多像迦斯丁树林这样的自然环境已经遭到破坏和毁灭。我们还能用“物质才是常住的,形式则随时幻灭”这样的箴言来自我安慰吗?还是该咒骂自己“负义忘恩”、屠杀“养身之父”?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已经清楚地说明了答案。( 蔡 海 燕 )



推荐阅读:

辛波丝卡诗39首

瓦烈赫诗23首

雪莱《致云雀》

詹姆士·梅瑞尔诗14首

史蒂文斯《望过田野,观察鸟群飞翔》

罗伯特·布莱诗5首

丁尼生诗2首

尤金·菲尔德诗3首

聂鲁达诗30首

博尔赫斯诗8首

露易斯·格吕克诗2首

约翰·瑞博坦兹诗2首

莫里哀《情诗》

布瓦洛《致莫里哀》

拉贝诗3首赏析

塔契娅娜·莫塞耶娃诗选

特朗斯特罗默诗107首

策兰罗马尼亚语诗16首

吉增刚造诗5首

埃斯普马克诗4首

麦克里希诗3首

华莱士·斯蒂文斯《素初若圆》

保罗·德尔坎《向巴西的朋友们问好》

勒热夫斯基诗2首赏析

史耐德诗2首

泰德·休斯诗21首

施家彰诗7首

瓦科特诗7首

波格丹诺维奇诗2首赏析

拉季舍夫诗2首赏析

涅列金斯基-梅列茨基诗2首赏析

卡拉姆津诗3首赏析

莎士比亚诗7首

菲利普·拉金诗15首

茨维塔耶娃诗3首

佩脱拉克诗4首

卡萝·莫朵诗2首

波洛茨基诗3首赏析

苏马罗科夫诗2首赏析

毕尔格诗2首赏析

博尔赫斯诗5首

短歌行咏掌旗官基道霍·里尔克之爱与死

特列佳科夫斯基诗3首赏析

德尚诗2首赏析

吕特伯夫诗2首赏析

阿拉玛农《破晓歌》

加米涅夫《梦》

德米特里耶夫《一只灰鸽在呻吟》

汉斯·埃贡·霍尔特胡森《里尔克传》①  

克尼亚日宁《黄昏》

勒热夫斯基《诗章》

康捷米尔《致智慧》

里尔克俄语诗6首

博尔赫斯《雨》

歌德诗12首赏析

罗蒙诺索夫诗4首赏析

席勒诗6首赏析

赫尔蒂诗2首赏析

赫尔德诗2首赏析

博尔赫斯《献给贝阿特丽斯·比维洛尼·韦伯斯特·德布尔里奇》

丽泽·穆勒诗6首

希尼《挖掘》

希尼《在外过冬(1966-1996)》41首

克劳狄乌斯诗2首赏析

莱辛《卫生》

马丁·路德《上帝是座坚实的城堡》

维兰德《哀悼玛丽雅·泰莱希雅女皇 1780年11月29日》

采尔提斯《致阿波罗,诗歌艺术的创造者,愿他从意大利莅临德国》

博尔赫斯诗2首

雷沙德·卡普钦斯基诗2首

哈菲兹诗6首赏析

格吕菲乌斯诗4首赏析

胡腾《一曲新歌》

胡什哈尔·哈塔克《雄鹰第一次刚冲出窝巢》

哲利尔《昨天拉米斯带着一个坏消息》

波莉·克拉克诗3首

博尔赫斯诗5首

斯坦尼斯拉夫·巴朗扎卡诗2首

鲁达基诗4首赏析

瓦尔特诗4首赏析

阿塔希叶《善与恶在习惯与欲望中间连为一体》

哲米勒《布赛娜!你占有了一颗忠贞的心》

马杰农《有人对我说》

沃尔肯施泰因《我心在极度快乐中年轻》

赛莉玛·茜尔诗4首

尼约丽·米里奥斯凯特诗7首

内扎米诗5首赏析

萨迪诗3首赏析

艾德温·摩根诗11首

博尔赫斯《IN MEMORIAM A.R.》

戴夫·史密斯诗4首

琳达·格蕾格诗5首

普希金《寄西伯利亚》

雅努什·苏伯尔诗9首

阿米亥诗27首

杰玛·戈尔加诗9首

瑾·瓦伦丁诗2首

亥每·沙丙士诗5首

迈克尔·朗利诗6首

帕斯卡·葩蒂诗8首

沙比尔·巴努海《are you the river oram i》

约翰·古什洛夫斯基诗5首

弗兰克·奥哈拉诗17首

唐纳德·霍尔诗30首

帕斯卡·葩蒂诗2首

乔伊·哈尔乔诗2首

莎朗·奥兹诗2首

塔杜施·鲁热维奇诗9首

约翰·海恩斯诗2首

汉斯·马格努斯·恩岑斯贝格尔诗7首

佩索阿诗22首

托尼·巴恩斯通诗10首

唐纳德·霍尔诗歌8首

卡罗尔-安·达菲诗3首

弗兰克·奥哈拉诗5首

布罗茨基《静物》

扎加耶夫斯基诗3首

马克因·森德茨基诗7首

谢默斯·希尼诗29首

帕韦泽诗4首

尼娜·凯瑟诗3首

罗伯特·明希尼克诗4首


时间像一只藏在黑暗中温柔的手
在你一出神一恍惚之间物走星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