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狄兰·托马斯《没有太阳,光就降临》

英国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英国诗人狄兰·托马斯有一首诗:《没有太阳,光就降临》,我估计这首诗不会有人能理解它究竟说的什么。我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判断呢?是因为我初看此诗,完全不知所云。我知道,一首诗如果能有一句两句能得到理解就很不错了。但是,这首诗恰巧让我碰上了可解释的机缘。几乎每一句都能串起来加以理解。这首诗是一连串的意象,这些意象的特点是悖谬和诡异。
第一句,没有太阳,光就降临,第二句,没有大海/心潮就掀起波涛。第一句不能理解第二句也不能理解。没有太阳,光就降临,是什么意思?这一句是必须定性的。我1999年去过芬兰,北欧国家。由于离北极近,大概晚上应该天黑的时候,感觉好像是下午三四点钟,我也是记得当时我感觉很恐怖,好像世界末日要来临似的。作者在英国,感觉同芬兰是一样的。这是一个不祥的意象。这样一来,没有大海/心潮就掀起波涛,就好理解了。没有能掀起波涛的东西大海,你还掀起波涛,那不是瞎胡闹吗?接下来,再搞明白这两句:思想在雨中发霉腐烂/光降临在神秘之骰和闪念的指尖;当逻辑死亡/土地的秘密通过眼睛透露。逻辑死亡,思想发霉,学术繁荣。
总之,诗人狄兰·托马斯,在给人类思想界画了一幅素描:人类思想之树,枝繁叶茂,但是,它的根却腐烂了。一副诡异的假象。



没有太阳,光就降临


没有太阳,光就降临

没有大海

心潮就掀起波涛

破碎的鬼影头顶着萤火虫

没有血肉装饰的枯骨

光的手却抚爱它的肌肤

大腿上的烛火

温暖着青春,却烧焦了岁月的蓓蕾

没有种子

人的果实在星光下平滑圆润

像无花果一样辉煌

没有蜡,烛光展示它的柔发


黎明升起在瞳孔之后

呼啸的热血贯透全身

海流般地滑动

天空毫无顾忌地倾斜着

将呕物喷满魔杖——

正微笑着探寻泪水的矿藏


夜在眼圈四周积聚

像漆黑的月亮,限制着眼球的扩张

白昼照亮尸骨

没有寒冷,侵肌的风

解开冬天的衣裳

春的柔发在眼睑飘荡

思想在雨中发霉腐烂

光降临在神秘之骰和闪念的指尖

当逻辑死亡

土地的秘密通过眼睛透露

那时,血就会在阳光下飞扬

黎明止息在荒废的机缘之上

孟 猛 译




狄兰·托马斯(Dylan Thomas)的诗歌代表了诗歌创作的精髓——即使其诗本身并非成就有多大。
从曼哈顿医院狄兰·托马斯(Dylan Thomas)死亡的病房出来以后,思绪紊乱的约翰∙贝里曼(John Berryman)高喊道,“诗歌已死”。在酒精麻痹,吗啡作用下,狄兰有四天毫无知觉。最后他的诗歌也在护士清洗下最终死去了——通过女人双手的看护得到永生,生命最后那点苍白之力唤起它当初的模样。

诗歌已死。贝里曼自己也是一位诗人,他真的这样说过吗?对于这点的记载并不清楚。这也许只是传闻而已。不过,1953年11月9日那天,他的确在曼哈顿圣∙文森特医院床边,且情绪过度紧张;因此如果他真的这样说过,他的话——正如沃尔福德∙戴维斯(Walford Davies)在他那关于狄兰·托马斯的出色研究新编中指出的那样——“已经不仅仅是部传奇剧了”。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并未给予我们什么标准,可是倘若狄兰是个媒介,那么他的诗歌就是讯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浪漫主义的蠢蠢悸动与即将到来的大众传媒繁荣的碰撞之际,在那个受大众喜爱的英国广播电台上,在齐柏林飞艇乐队(Led Zeppelin)式的阅读之旅和城市道路的宣传等一系列活动中,他早已在全美声名远播了。这名威尔士人是电子媒体的名人,他那所汇集起来凌乱的个人形象所散发出来的各种亮点和讯息都诠释了他诗人的身份。讲经台上那打着蝴蝶结的小丑,低音吟唱走调;狂欢会后的放荡不羁;朝那盆栽中撒尿;定期到酒馆喝喝小酒,侃侃而谈几个小时,到处称兄道弟;雕琢着他那深沉而又遍地鳞伤的缄默;火尾鸟般的诗人;彗星似的凯尔特人。所有这些都是狄兰的形象,所有这些都体现在他的诗歌中,即使在他死后,这些都陪伴在他左右。他之所以是最后一位摇滚诗人,是因为当真正的摇滚诗人出现时——电流的嗡鸣声、药物作用下的鼻音声——诗人会变成为一个矛盾体。
然后是诗歌本身。在这点上,在他的百年周年纪念,对于狄兰的诗篇,我们是作何感想的呢?他那伟大的后期作品并不是那么完美。索然无味的《蕨山》(Fern Hill);《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里对死神将可爱的人们带离这个世界的愤怒。他早期的素材更是不可能,一个年纪轻轻的人,他那沸腾激涨的朝气和他那源源不断的词藻——都使我黯然失色。倘若你确信他会再看诗歌,你可以把这类的诗歌给不读诗歌的读者看。与此同时,旋动的微观机制节拍、双声叠韵和内韵,托马斯所有这些富有盛名的艺术技巧现在看来是有点疯狂的作品。(他的诗好似一个患了强迫症的布谷钟,午夜时分,诗人自会蹦出来吹嘘一声。)
我真的讨人嫌。可是我确实带着伤痛写出来的:对于少年时代的我来说,托马斯是个奇才;在中年时期,自负的我再次遇见了他,对于他60%不可读、朴实无华的诗歌,我感到震惊、恼火。我们残缺的梦想,在光明前均无果而终。这诗歌究竟讲的是什么呢?他如何使我如此神魂颠倒呢?好吧,可以用他这样的诗句来表达:尽管他们疯狂,像硬瘤一般僵死,一个个人物的头颅在雏菊丛中崭露。(此句出自狄兰的诗歌And Death Shall Have No Dominion)这听起来很优美,两句悦耳的陈词滥调——像硬瘤一般僵死、在雏菊中崭露——这些都传达出了诗人直视死亡的胜利姿态。希薇亚·普拉斯(Sylvia Plath)这样写道,“热血喷发才是诗歌”,“所向披靡,不可阻挡。”对于狄兰来说,诗歌就是“通过绿色导火索催开花朵的力量”(出自狄兰的诗歌 The Force that Through the Green Fuse Drives the Flower)——多美的诗句!那种产生出来热湿的嘶嘶声,那种表达的灵光一现,他把自己献给了艺术。在某种程度上,他的诗歌一无是处。他的诗歌错综复杂、富有音律、时而欢快明亮时而触目惊心,都在诉说我现在活着,很快我将死去,这才是诗歌。
这是你、我、整个美国对这位诗人作出的回应。这一个魅力四射的男人,活力四射的男孩,摇头晃脑天使般的巨魔,嘴里叼根烟、口袋里装着褐色啤酒瓶从伦敦到斯旺西摇摇摆摆地一路走来。爬过威尔士那笨重坚硬的地壳/我极为震惊。捷克小说家简∙德尔达(Jan Drda)于1949年间陪同狄兰游历布拉格,他发现狄兰“看起来并不是一点都不能走路,他欢欣雀跃、嬉戏打闹,还向空中抛出一只小熊娃娃,这是他印象最深刻的。”狄兰的状态总是喝酒、喝酒再喝酒;写诗、不写诗;放荡不羁;奄奄垂绝。大声朗读他的诗作,让人如痴如醉;朗读他人的诗作,却又让人茅塞顿开。然而,事实又不总如此:他录制爱德华∙托马斯(Edward Thomas)的诗作“鸮”(The Owl)的录音就像米特洛夫(Meatloaf)朗诵史蒂维∙尼克斯(Stevie Nicks)的诗作“山崩”(Landslide)一样。但是狄兰给人有点重金属般感觉,就像劳伦斯录制(D. H. Lawrence)的“鲸鱼不哭!”(Whales Weep Not!)一样的语调感情抚平了听众。
在他三十几岁的时候,他的名望达到了全盛时期,但是他的诗歌、魄力、精力却干涸了。1952年,他对采访他的时代周刊记者坦承,他六年里只写了六首诗。他并不是思维停滞,而是他已筋疲力尽了。是不是他挥霍自己的天赋呢?自1943年,他就开始为英国广播公司工作(BBC)“写脚本”和“广播播报”,还要制作另外100种广播,其中包括“散文作家沃尔特·德·拉·米尔瑞(Walter de la Mare as a Prose Writer)”以及讲述自己的故事。这些都使他无法进行他“真正的”工作——诗歌创作。
可是天生我才必有用,事实是狄兰在他的拙作和受雇工作之间重新创造了另一种风格:颠覆性的超级散文诗歌,爱吹牛和灵活变通,反吟游诗人,他那欣喜中带点逆流的讽刺诗集离经叛道。现在他没有写作,我看到了涔涔泪下的疲惫/在阴阳交汇的黄昏。他书写着“走在黄昏汇总城镇,马伊玫瑰村舍(Mae Rose Cottage),依然静卧在三叶草上,聆听母山羊的吃草声,在她那乳头上转动着唇膏。”这是他最后一篇伟作的诗句《牛奶树下》(Under Milk Wood)的“演奏之声”。一个威尔士村民睡着了,他梦到了上帝、两性和杀戮;一个威尔士村民醒来,清晨在病态的地下河上漂浮着,我们都是如此。这种新的语言——他的文学作品和对话书信的语言如此相近:已经可以被大多数人理解。
太迟了。在托马斯为《牛奶树下》在纽约首演前所做的最后润色前,他的身体就垮了:他得了痛风、患了胃炎、急性神经紧张。约翰∙马尔科姆∙布林宁(John Malcolm Brinnin)在他《狄兰∙托马斯在美国(1955)》(Dylan Thomas in America (1955))书中记载了整件事。(约翰∙马尔科姆∙布林宁(John Malcolm Brinnin)也是一位诗人)在书中不列宁思考托马斯徘徊在死亡边缘,盘旋在摇摇欲坠的房间里思绪全无而又极其理智的状态。《时代周刊》不顾托马斯不断恶化的身体健康状态,刊发了一篇很无礼的文章(“托马斯借钱不想还,不守时,于友人泛泛之交,又于家人麻烦不断”)当有人威胁要起诉托马斯时,该杂志还雇了侦探在纽约到处跟踪他,做记录。在文中写到“有人看到他服用了迷幻药”,这是跟踪记录下来的。
麦克卢汉(McLuhan)说,媒体只是传递信息,他从前的一个学生、杰出的休∙米肯纳(Hugh Kenner)为我们翻译了一些最有用的东西,正如你认为理所当然的比你思维中固有的想法一直以来都更重要。对狄兰∙托马斯的放荡不羁行为吹毛求疵;赞扬这又指责那;可是这又能怎样呢,他还是原来他,他还是在那,诗歌的象征,诗歌本身就是如此。尽管被批判得体无完肤,全世界因他的诗歌以他为荣,因为无处不在的“存在”就是胜利。他是《牛奶树下》堕落的村民、疯子,他在动物温柔里养成恶习。他是诗作“一个威尔士孩子的圣诞“(A Child’s Christmas in Wales)里喜欢港口的姑母汉娜(Auntie Hannah)站在被大雪封住的后院中央,像一只大肺活量的画眉鸟高声歌唱。”威尔士不哭;威尔士不哭,尽管它包含恐怖和吗啡,带着哭腔的约翰∙贝里曼(John Berryman),这就是当中要展现的,在你出生前你就得到宽恕了。




狄兰·托马斯(DylanThomas,1914年10月27日-1953年11月9日),威尔士诗人、作家。生于英国南威尔士,其父是一位中学校长。托马斯很早就表现出对于文学的特殊兴趣,他中学的时候曾担任学校刊物的主编,并发表了一些诗作。
人称“疯狂的狄兰”,生于英国威尔士一个很有教养的中产阶级的家庭,而他本人天生就是一个顽童,而后又成为酒鬼、烟鬼。他很早就预感他活不长,自称要创造一个“紧迫的狄兰”,一个有着自我毁灭激情的诗人。他从本质上讲是一个浪漫主义者。他十九岁时出版了第一本诗集,立即引起了诗界的注意,接着他移居伦敦,两年后又以第二本诗集赢得了许多著名诗人的赞扬,1946年出版的《死亡与出场》更为不同凡响。这时他不仅轻而易举地走进了英国当代大诗人的行列,而且催生了摹仿他的“新启示”诗派(又称为“天启派”)。托马斯前后三次访美,并以其狂放的朗诵才能在美国引起轰动。第三次去美国,他打算会见大音乐家斯特拉文斯基,并共同创作一部歌剧,结果却在纽约醉酒而死。
圣经、弗洛伊德、威尔士的风光和民俗,是他灵感的源泉。他以强烈的本能拥抱生命,在一种神秘的经验中将生与死、人与自然合为一体。因此他的诗中往往洋溢着一种神秘原始的力量,且超越文化的意义。尤其使人惊叹的是他那种天生把握语言的能力,斯蒂芬·斯本德曾称他为“着迷于词汇的诗人,一个语言天才。他的诗有一种古代行吟诗人的原始本质,同时在这种本质之上还有一种现代心理学的意识”。诗人过早地夭亡了,而他那点石成金的语言魔法,至今仍在吸引着、迷惑着人们。
狄兰·托马斯的诗歌围绕生、欲、死三大主题;诗风精犷而热烈,音韵充满活力而不失严谨;其肆意设置的密集意象相互撞击,相互制约,表现自然的生长力和人性的律动。狄兰·托马斯的诗歌掀开了英美诗歌史上的新的篇章。




推荐阅读:

缪塞诗4首

奈瓦尔诗12首

佩吉诗2首

拜斯诗8首

埃雷迪亚诗2首

雅姆诗5首

拉马丁诗3首

李勒诗2首

法尔格诗4首

保尔·福尔诗7首

戈蒂埃诗11首

安德烈·纪德诗6首

伊凡·哥尔诗9首

古尔蒙诗11首

兰波《地狱一季》

安德列·谢尼埃《青年女囚》

克洛岱尔诗3首

高乃依诗选

德斯诺斯诗6首

勒内·夏尔诗15首

布洛东诗2首

博斯凯诗3首

博纳富瓦诗9首

贝特朗诗4首

杜·贝莱诗3首

海涅诗9首

阿拉贡诗选

马克·阿兰诗3首

卡·瓦拉诗2首

索德格朗诗14首

索尔维格·冯·绍尔茨诗5首

雪莱诗选

艾拉·梅里罗奥托诗5首

帕沃·哈维科诗选

贡纳尔·比约林《唯一的词是我去寻找的》

夏德《我的年轻的爱人》

沙尔维格诗2首

波德莱尔诗23首

雪莱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里夫贝亚《柳树下》

鲍伦诗2首

安徒生诗3首

塞弗尔特诗10首

扬·聂鲁达诗3首

兰波诗25首

魏尔伦诗22首

马哈诗2首

赫鲁伯诗21首

哈列克诗选

爱尔本诗2首

贝兹鲁奇诗5首

雨果诗9首

马拉美诗14首

米赫里奇诗5首

瓦普察洛夫诗8首

列夫切夫诗3首

盖尔马诺夫诗选

伐佐夫《丁香为我送芬芳》

哈代诗33首

伊丽莎白·毕肖普诗60首

大卫·奥瓦迪亚《因为我爱你》

凡尔哈伦诗5首

雨果·克劳斯诗11首

巴格利亚娜《昏昏沉沉》

莱瑙诗4首

辛波丝卡诗28首

伊萨克扬诗2首

A·萨阿强诗选

普罗佩提乌斯诗4首

奥维德诗2首

贺拉斯诗3首

勃罗夫卡诗选

爱默生诗24首

巴赫曼诗16首


采药谒东海 芝石被神陼 借问此何乡 乃是眞人所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