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数迹」C刊公号热文——艺术学、民族学与文化学(二季度)

公众号热文标题高频关键词

融合发展是出版业在互联网时代的新方向,微信公众平台的蓬勃发展也为学术期刊探索新型融合出版模式,满足不同受众群体的新型阅读需求,推动学术成果应用转化提供了新路径。许多学术期刊计划开通或已建设运营微信公众号,以拓宽学术期刊传播渠道,增强学术期刊传播影响力。

本次调研以CSSCI(2021-2022)(含扩展版)收录的39种艺术学来源期刊与26种民族学与文化学来源期刊为样本,通过公开渠道全面采集了2022年第二季度期刊相关微信公众号的相关数据,并从公号简况、总体表现和本刊论文三个方面进行简要分析,供各位刊界同仁参考。




公号简况


调研发现,有1种艺术学来源期刊在2022年第二季度新开通微信公众号,艺术学来源期刊的微信公众号开通率为85%1,民族学与文化学来源期刊在2022年第二季度并未新开通或变更微信公众号,开通率为88%。

本次调研主要对29种艺术学来源期刊和21种民族学与文化学来源期刊的相关微信公众号进行统计研究,包括49个期刊和期刊社独立公众号以及1个推文主要围绕期刊相关信息的主办单位公众号2

2022年第二季度,在计入统计的50种期刊的微信公众号中,有46种期刊的公众号推送了图文信息,有2种艺术学期刊和2种民族学与文化学期刊的公众号未推送图文信息。


总体表现


2022年第二季度,艺术学期刊的微信公众号共推送1022篇图文,累计阅读人次为159.37万余次,平均每篇图文阅读人次为1500余次3。与第一季度相比,艺术学期刊的微信公众号的推文篇数和累计阅读人次均有所提高,而图文篇均阅读人次有所下降。

艺术学期刊微信公众号的主要数据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艺术学

注:阅读人次、在看人次和点赞人次达到1000保留至百位数,下同。


2022年第二季度,民族学与文化学期刊的微信公众号共推送200篇图文,累计阅读人次为21.18万余次,平均每篇图文阅读人次为1000余次。与第一季度相比,民族学与文化学期刊的微信公众号的推文篇数、累计阅读人次和图文篇均阅读人次均有所提高。

民族学与文化学期刊微信公众号的主要数据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民族学与文化学


从推文类型来看,期刊微信公众号的推送的图文内容主要包括本刊论文、非本刊文章、目录摘要、栏目专辑和其他类型五个类型。

2022年第二季度,在计入统计的27种艺术学期刊的微信公众号中,有25种期刊的微信公众号推送了本刊论文476篇次,累计阅读人次为84.77万余次4。26种期刊的微信公众号推送了60篇次目录摘要,累计阅读人次为23.85万余次。

艺术学期刊的微信公众号推送本刊论文和目录摘要的数据情况如表3所示:


表3 艺术学

注:阅读人次、在看人次和点赞人次达到1000保留至百位数,下同。


2022年第二季度,在计入统计的19种民族学与文化学期刊的微信公众号中,有13种期刊的微信公众号推送了本刊论文131篇次,累计阅读人次为10.69万余次。18种期刊的微信公众号推送了42篇次目录摘要,累计阅读人次为7.37万余次。

民族学与文化学期刊的微信公众号推送本刊论文和目录摘要的数据情况如表4所示:


表4 民族学与文化学


本刊论文


2022年第二季度,在艺术学期刊公众号中,《中国音乐》期刊公众号在本刊论文篇次、本刊论文累计阅读人次和热文篇次方面均位居前列;在民族学与文化学期刊公众号中,《中国藏学》在本刊论文累计阅读人次、本刊论文篇均阅读人次和热文篇次方面均居于首位。


1.论文篇次

在艺术学期刊公众号中,推送本刊论文50篇次及以上的为《中国音乐》和《美术观察》期刊公众号,其推送本刊论文篇次分别为82篇次和55篇次,有10种期刊公众号推送本刊论文在10篇次以下。

各公众号推送本刊论文数量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

图1

●50篇次及以上:中国音乐、美术观察

●20-49篇次:民族艺术研究、文艺研究、美术、人民音乐、电影艺术、中国文艺评论、艺术探索、戏剧艺术(上海戏剧学院学报)

●10-19篇次:装饰、民族艺术、当代电影、艺术百家、艺术设计研究

在民族学与文化学期刊公众号中,推送本刊论文最多的为《西藏研究》期刊公众号,其推送本刊论文为20篇次,有8种期刊公众号推送本刊论文在10篇次以下。

各公众号推送本刊论文数量分布情况如图2所示:

图2

●20篇次及以上:西藏研究

●10-19篇次: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民俗研究、中国藏学


2.论文累计阅读人次

在艺术学期刊公众号中,本刊论文累计阅读人次10万及以上的为《中国音乐》期刊公众号,其本刊论文累计阅读人次为12.92万余次,有5种期刊公众号的本刊论文累计阅读人次在1万次以下。

各公众号推送本刊论文累计阅读人次分布情况如图3所示:


图3

●累计阅读人次10万及以上:中国音乐

●累计阅读人次5万-10万(不含):美术观察、文艺研究、装饰、美术、中国文艺评论

●累计阅读人次1万-5万(不含): 电影艺术、人民音乐、建筑学报、民族艺术研究、戏剧艺术(上海戏剧学院学报)、当代电影、北京舞蹈学院学报、北京电影学院学报、音乐研究、艺术探索、建筑遗产、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艺术百家、民族艺术

在民族学与文化学期刊公众号中,本刊论文累计阅读人次2万次及以上的为《中国藏学》期刊公众号,其本刊论文累计阅读人次为2.23万余次。有6种期刊公众号的本刊论文累计阅读人次在1万次以下。

各公众号推送本刊论文累计阅读人次分布情况如图4所示:

图4

●累计阅读人次2万及以上:中国藏学

●累计阅读人次1万-2万(不含):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民族研究、民族教育研究、西北民族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民俗研究


3.论文篇均阅读人次

在艺术学期刊公众号中,本刊论文篇均阅读人次5000次及以上的为《中国书法》期刊公众号,其本刊论文篇均阅读人次为8400余次。有8种期刊公众号的本刊论文篇均阅读人次在1000以下。具体情况如表5所示:


表5

注:以上列出篇均阅读人次达到1000的期刊微信公众号,数字保留至百位数,下同。

在民族学与文化学期刊公众号中,有5种期刊公众号的本刊论文篇均阅读人次在1000次以上。

具体情况如表6所示:


表6


4.最热论文

在上述25种艺术学期刊和13种民族学与文化学期刊的微信公众号推送的本刊论文中,有319篇次艺术学论文和44篇次民族学与文化学论文获得了较高的阅读人次(以下统称“热文”)。热文的篇均字符数约为12200,篇幅最长的热文字符数达到32700。其中,77%的热文为独著论文。

这些热文标题的高频词如图5所示。

图5

●词频40及以上:中国

●词频20-39:音乐、艺术、电影、设计

●词频10-19:民族、历史、传统、文化、美学、创作、叙事、文艺、实践、共同体


从单篇热文阅读人次来看,艺术学期刊的微信公众号阅读人次最高的热文为刘沛的《音乐教育的目标》,阅读人次为1.18万余次,由《中国音乐》期刊公众号推送;民族学与文化学期刊的微信公众号阅读人次最高的热文为郑堆 等的《试论藏传佛教中国化历史进程》,阅读人次为2900余次,由《中国藏学》期刊公众号推送。

从推送热文篇数来看,艺术学期刊中推送热文篇数最多的为《中国音乐》期刊公众号,共推送55篇次热文;民族学与文化学期刊中推送热文篇数最多的为《中国藏学》期刊公众号,共推送10篇次热文。

热文数量达到2篇的第一作者有13位,分别是中国美术家协会的尚辉(3篇)、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的于平(2篇)、浙江音乐学院的申波(2篇)、中国艺术研究院的李镇(2篇)、暨南大学的施畅(2篇)、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姜宝昌(2篇)、中央音乐学院的梁茂春(2篇)、星海音乐学院的任达敏(2篇)、原南京艺术学院的管建华(2篇)、中国艺术研究院的简其化(2篇)、音乐评论家李凌(2篇)、音乐理论家周大风和音乐理论家李西安(2篇)

在363篇次热文中,阅读人次达到3000的29篇热文如表7所示:


表7

注:按照热文阅读人次排列,阅读人次保留至百位数。


(每刊至多列入五篇热文,依次按照期刊名称音序和单篇热文阅读人次排列,以下共129篇热文,点击篇名可直达“原文阅读”)

艺术学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张小迪 | 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的“第六代”电影

◆刘帆 | 中国电影学派的“苦情”传统、悲剧感与温情美

◆王杰泓 等 | 作为一种人造风景的“心象”影像论

◆李隽 | 斯蒂格勒的“电影时间”:从时间现象学到意识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罗伯特·C.艾伦 等 | 后影院观影时代下重新想象电影体验的历史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肖苏华 | “不管编什么舞,一定要有中国文化的底子——肖苏华谈中国舞蹈创作

◆于平 | 佟睿睿大型舞剧创作述评

◆陶冶 等 | 陶身体教室:“关注更多人的身体”——陶冶访谈

◆黄龙光 | 祖先的鼓舞:彝族花鼓舞的身体叙事与历史记忆

◆赵大鸣 | 现实题材与现实主义方法之于舞蹈创作

当代电影

◆贾磊磊 等 | 再议中国电影理论的建构

◆王垚 | 新冠疫情、流媒体崛起与国际电影节新秩序

◆薛精华 等 | 中国故事、中国想象与技术美学表达——“中国科幻电影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学术研讨综述

◆李镇 | 中国电影与“象喻”思维

◆郑汉民 | 角色·剪辑师·观众——恐怖片剪辑手法研究

电影艺术

◆胡亮宇 | 距离之外,空间之内:奥斯卡、电影与今日世界——戴锦华访谈

◆杨佳凝 | 嗅觉电影:技术景观、叙事奇观与差异史观

◆王小鲁 | 《隐入尘烟》:高台叙事与土地史——李睿珺访谈

◆杨北辰 | 山脉、地层与矿物:实验影像中的地质转向

◆杨晓林 等 | 论多重人格电影的创伤叙事

建筑学报

◆宋晔皓 等 | 整体思维的可持续设计——海南生态智慧新城数字市政厅设计

◆田思俭 等 | 通向永恒之路:路易·康作品中的拱形母题来源及其设计演化

◆刘妍 | 挑战跨度:中国与欧洲传统木结构的建构思维

◆王骏阳 等 | “作为工坊的校园建筑”丁蜀成校创作品谈会

◆曹婷 等 | 构理性的艺术呈现:一个力流的抽象视角

建筑遗产

◆黄印武 等 | 设计的消失——榆林窟管理及辅助用房的设计

◆何依 等 | 陶公山村,行走在山湖之间

◆江攀 | 湖广基型 巴蜀衍化——移民视角下巴蜀风土宅院类型与特征

◆冯棣 等 | 阙然为道以通墓——四川石阙设计规律总结

◆李辉 | 不一样的“密斯柱”

美术

◆刘佳妮 | 如将不尽 与古为新——刘明波的艺术经历和绘画风格

◆尚辉 | 换种角度

◆马刚 | 时空·记忆——当代主题性美术创作的探索历程

◆陈金华 等 | 新时代漆画艺术特征

◆尚辉 | 2021中国百家金陵画展挥写的百年华彩

美术观察

◆周涛 等 | 大美气象——何家英谈壁画语言在工笔画创作中的转化

◆刘艺菲 等 | 色墨交响——林若熹谈当代花鸟画创作

◆黄国锋 | 浑沌美神的呼唤——刘巨德专访

◆张敢 | 短暂与永恒——对艺术与科技的关系的反思

◆吴洪亮 | 延月梳风——对丘挺笔、墨、情、境的思考

民族艺术

◆施爱东 | 《寻梦环游记》的角色配置与游戏规则

◆吴宁华 | 民族音乐研究的守望者——冯明洋学术生涯述评

民族艺术研究

◆徐梅 | 民族民间舞蹈的多元一体发展格局——以云南德宏民族民间舞蹈为个案研究

◆魏美仙 | 沉默、焦虑与想象的祛魅:民族艺术现代话语建构的反思

◆赵书峰 等 | 历史民族音乐学

◆唐白晶 | 2021年中国舞蹈热点现象述评

◆慕羽 | 文艺思潮衍变下的中国当代舞剧

人民音乐

◆吴姗 | 并行不悖,一切且相连——评纪念马勒逝世暨丁善德诞辰110周年艺术歌曲音乐会

◆杨婷婷 | 秀外慧中 英声美妙——2021年“大师公益”系列之李秀英独唱音乐会有感

◆李航 | 忆魏廷格先生

◆李吉提 | 在融会贯通中出新——郭文景《C大调钢琴协奏曲》听后随笔

◆杨银波 | 心灵所属与生命回归 ——乔建中藏书捐赠、“乔建中档案馆”揭牌仪式及研讨会侧记

书法研究

◆顧工 | 楊維楨《壺月軒記》所附元人詩詠考證

文艺研究

◆赵稀方 | 何种“想象”,怎样“共同体”?——重估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

◆赵柔柔 | 降噪世界中的耳语:ASMR亚文化与大众文化中的声音转向

◆陈文波 | 黄庭坚与北宋后期的金石鉴藏世界

◆薛龙春 | 王铎、周亮工的文艺交与清代书史“字体杂糅”现象

◆丛涛 | “别有狂言”与“但开风气”:赵之谦的学术身份与金石审美趣味

戏剧艺术(上海戏剧学院学报)

◆颜海平 | 布莱希特与中国古典戏剧中的“剧场性”

◆伊天夫 | 迎接新趋势——数字化时代的整体设计

◆陈世雄 | 俄罗斯戏剧的新趋势

◆常佩婷 | 论皮斯卡托的叙事戏剧创作

◆胡佐 | 创造“运动中的视觉”——罗伯特·勒帕吉导演的舞台空间探索

艺术百家

◆顾颖 | 2016-2020年南京艺术展览研究

◆周星 等 | 廓清与辨析:中国艺术学理论疑难问题再辨析

艺术设计研究

◆李军 | 正面像的新美学:达·芬奇绘画作品《救世主》再研究

◆郑伊看 | 绘画的灵光——评达尼埃尔·阿拉斯的《维米尔的野心》

艺术探索

◆闫爱华 | 地图、风景与航运:晚清至民国三峡航道图知识考古

◆陈婧莎 | “伪画致祸”与明中晚期的文史语境

◆杨帆 | 论段玉裁的学术理路对其书法的影响

◆余媛 等 | 从乐谱分析到以表演为中心的研究范式转型:基于中国学者音乐表演民族志的分析与研究

音乐研究

丁承运 | 《广陵散》本末辨正

◆李玫 | 再次解译《白石道人歌曲》自度曲的史学意义

◆贾达群 | 后调性音乐音高组织发展引论

◆任达敏 | 和声理论的早期历史及其在中国的传播

◆项阳 | 雅乐观念的成熟与元典认知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姚恒璐 | 五声性线性思维和声在泛调性、无调性技法中的实践

◆孙晓烨 | 基于中国文化元素的后调性音乐技法探索——以陈怡的《龙韵》为例

◆姜芷若 | 张千一器乐作品创作

◆肖璇 | 中国声乐的建构与展望

◆宫宏宇 | 清华学校首批庚款留美女学人中的音乐人

中国书法

◆丛文俊 | 苏轼与传统书法大文艺观

中国文艺评论

◆高建平 | 中国传统美学进入当代主流意识形态的历程

王杰 | 中国审美现代性的一个理论特征: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艺术创新

◆郑小瑛 等 | 《中国文艺评论》专访指挥家郑小瑛: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潘鲁生 | 民间文艺发展的现代化创构之路:两次文艺座谈会的理论与实践导向

李震 | 论中国文艺批评价值体系的思想文化根基

中国音乐

◆刘沛 | 音乐教育的目标

◆杨荫浏 | 谈中国音乐的特点问题

◆俞人豪 | 世界音乐专业的扩容与发展

◆冯文慈 | 释“宫商角徵羽”阶名由来

◆李西安 | 走自己的路——关于建立中国音乐教育体系的构思

装饰

◆黄德荃 等 | 造心中所想:刘力丹与她的工具世界

◆孙琬淑 | 设计学视阈下宋建本版面范式系统设计研究

◆钟芳 等 | 从制作走向实践——从适老化改造设计看社会设计的实践内涵

◆周子书 | 社区作为方法——用社会设计建构城乡融合协作平台

◆王筱竹 等 | 伦敦设计节“相聚的喜悦”——对未来设计的重新思考


民族学与文化学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方李莉 等 | 后农业文明视野中的人类生物、文化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刘晓春 | 接续“自然之链”——在人类纪追问民俗学的“现代”

◆彭兆荣 | 我的学术归去来

◆朱靖江 | 同途殊归:庄学本与林耀华凉山彝族调查之比较研究

◆廖明君 等 | 驱傩仪式中傩面具的可能世界叙事

民俗研究

◆菅丰 | 民俗学的悲剧——学院派民俗学的世界史纵览

◆李向振 | 面向“民众的知识”和知识生产的现代民俗学

民族教育研究

◆魏亚丽 等 | 自我民族志的原理及其对教育研究之观照

◆青觉 等 | 认知、情感与人格: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政治心理建构

◆王瑜 等 | 民族地区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辩证关系与主要原则——基于“意识三态观”分析框架

◆后慧宏 等 | 东部地区汉族大学生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于族际交往态度影响因素的扎根理论研究

◆孙雪荧 | 中国共产党百年农村学前教育政策的历史逻辑

民族研究

◆赵令志 | 乾隆二十一年土尔扈特赴藏熬茶使团探析

◆朱军 |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同性的现代性转化及发展

◆朱尖 | 论严尤的民族观与边疆思想

◆罗强强 等 | 基层治理中的情感沟通与和谐民族关系建构——基于新疆哈密一个多民族社区的田野考察

任建敏 | 族类标签的产生与形塑:以宋末至明初广西的“撞”与“獞”为例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汪雪 | 敦煌壁画中的吐蕃乐舞元素考论——以翻领袍服的长袖舞为中心

◆才贝 等 | 人类学视野下三江源生态保护模式探究——以玉树昂赛为个案的民族志考察

◆朱建军 | 唐风蕃韵:乌兰泉沟一号墓前室壁画初探

西北民族研究

◆姚大力 | 河西走廊的几个古地名

◆王明珂 | 历史与神话:一些认知性探讨

◆孙九霞 等 | 跨越时空的旅游“新村民”:他者的数字化自我呈现

◆王铭铭 等 | 东亚文明中的

◆崔明德 等 | 十六国时期各民族共创中华的形式及路径

中国藏学

◆郑堆 等 | 试论藏传佛教中国化历史进程

◆阿旺嘉措 等 | 从敦煌文献看苯教宇宙观的形成及演变

◆杨毛措 | 吐蕃王权研究海外学术史钩沉

石硕 | 多民族交汇地区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区域——康区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的历史基础、独特地位及示范作用

◆拉先加 | 中国化视野下藏传佛教各教派形成的历史及本土特点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史金波 |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典型例证——中国古代合璧文字文献刍论

◆励轩︱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相关概念的翻译——基于汉文、藏文、维吾尔文版《毛泽东选集》的研究


注:

1. 在56种期刊的相关微信公众号中,有53种期刊的相关微信公众号为订阅号,《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和《艺术设计研究》的微信公众号为服务号。

2. 根据微信公众号运营主体的类型不同,样本期刊的微信公众号可分为期刊或报纸独立公众号、期刊社独立公众号、主办单位公众号、综合学术平台公众号四种类型。《中国文艺评论》依托主办单位公众号“中国文艺评论”。

3. 统计数据以下方“数据说明”中数据采集时间页面显示数据为准,区别于今日页面显示数据,因数据未能实时同步,在此特别说明。

4. 同一篇论文分条推送或多次推送,论文篇次按照实际推送次数统计。


数据说明

数据来源:各综合学术平台、主办单位、期刊社、期刊和报纸微信公众号、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21-2022)来源期刊数据库。

文章发布时间:2022年3月1日——2022年6月30日

数据采集时间:2022年4月15日——2022年7月15日(当月数据次月中旬采集,即4月中旬采集3月数据,以此类推)

欢迎有意加入的微信公众号通过邮箱zhpj@nju.edu.cn联系我们。

往期推荐

数迹

C刊公号热文——艺术学、民族学与文化学(一季度)

数迹

C刊公号热文——中国文学、外国文学和语言学(二季度)

刊界

学术研究中使用率较高的社会科学类期刊(2019-2021)

方圆

五部委通知:给青年科研人员减负

书简

中华优秀传统典籍中的学术智慧

观点

书评是繁荣史学的有效手段

智汇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负责人就《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答记者问

撷英

高被引期刊公号热文(5月)

声明:推文基于更好更多传递信息之目的,限于视野和能力,可能会有疏漏及不足之处,请随时指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致信zhpj@nju.edu.cn,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按以下格式注明来源 ↓ ↓ ↓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研究院”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第一时间获得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动态与研究资讯。

觉得“好看”请点赞或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