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威廉·华兹华斯《不朽颂》

英国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Ode

Intimations of Immortality from Recollections of Early Childhood

by William Wordsworth


Begun on March 27, 1802 and finished before 1806, possibly in early 1804. Wordsworth stated that "two years at least passed between the writing of the four first stanzas and the remaining part."


The Child is father of the Man;

And I could wish my days to be

Bound each to each by natural piety.'

 


I


There was a time when meadow, grove, and stream,

The earth, and every common sight,

To me did seem

Apparelled in celestial light,

The glory and the freshness of a dream.

It is not now as it hath been of yore;—

Turn wheresoe'er I may,

By night or day,

The things which I have seen I now can see no more.



II

The Rainbow comes and goes,

And lovely is the Rose,

The Moon doth with delight

Look round her when the heavens are bare;

Waters on a starry night

Are beautiful and fair;

The sunshine is a glorious birth;

But yet I know, where'er I go,

That there hath past away a glory from the earth.



III

Now, while the birds thus sing a joyous song,

And while the young lambs bound

As to the tabor's sound,

To me alone there came a thought of grief:

A timely utterance gave that thought relief,

And I again am strong:

The cataracts blow their trumpets from the steep;

No more shall grief of mine the season wrong;

I hear the Echoes through the mountains throng,

The Winds come to me from the fields of sleep,

And all the earth is gay;

Land and sea

Give themselves up to jollity,

And with the heart of May

Doth every Beast keep holiday;—

Thou Child of Joy,

Shout round me, let me hear thy shouts, thou happy

Shepherd-boy!



IV

Ye blessed Creatures, I have heard the call

Ye to each other make; I see

The heavens laugh with you in your jubilee;

My heart is at your festival,

My head hath its coronal,

The fulness of your bliss, I feel— I feel it all.

Oh evil day! if I were sullen

While the Earth herself is adorning,

This sweet May-morning,

And the Children are culling

On every side,

In a thousand valleys far and wide,

Fresh flowers; while the sun shines warm,

And the Babe leaps up on his Mother's arm:—

I hear, I hear, with joy I hear!

— But there's a Tree, of many, one,

A single Field which I have looked upon,

Both of them speak of something that is gone:

The Pansy at my feet

Doth the same tale repeat:

Whither is fled the visionary gleam?

Where is it now, the glory and the dream?



V

Our birth is but a sleep and a forgetting:

The Soul that rises with us, our life's Star,

Hath had elsewhere its setting,

And cometh from afar:

Not in entire forgetfulness,

And not in utter nakedness,

But trailing clouds of glory do we come

From God, who is our home:

Heaven lies about us in our infancy!

Shades of the prison-house begin to close

Upon the growing Boy,

But He beholds the light, and whence it flows,

He sees it in his joy;

The Youth, who daily farther from the east

Must travel, still is Nature's Priest,

And by the vision splendid

Is on his way attended;

At length the Man perceives it die away,

And fade into the light of common day.



VI

Earth fills her lap with pleasures of her own;

Yearnings she hath in her own natural kind,

And, even with something of a Mother's mind,

And no unworthy aim,

The homely Nurse doth all she can

To make her Foster-child, her Inmate Man,

Forget the glories he hath known,

And that imperial palace whence he came.



VII

Behold the Child among his new-born blisses,

A six years' Darling of a pigmy size!

See, where 'mid work of his own hand he lies,

Fretted by sallies of his mother's kisses,

With light upon him from his father's eyes!

See, at his feet, some little plan or chart,

Some fragment from his dream of human life,

Shaped by himself with newly-learned art;

A wedding or a festival,

A mourning or a funeral;

And this hath now his heart,

And unto this he frames his song:

Then will he fit his tongue

To dialogues of business, love, or strife;

But it will not be long

Ere this be thrown aside,

And with new joy and pride

The little Actor cons another part;

Filling from time to time his "humorous stage"

With all the Persons, down to palsied Age,

That Life brings with her in her equipage;

As if his whole vocation

Were endless imitation.



VIII

Thou, whose exterior semblance doth belie

Thy Soul's immensity;

Thou best Philosopher, who yet dost keep

Thy heritage, thou Eye among the blind,

That, deaf and silent, read'st the eternal deep,

Haunted for ever by the eternal mind, —

Mighty Prophet! Seer blest!

On whom those truths do rest,

Which we are toiling all our lives to find,

In darkness lost, the darkness of the grave;

Thou, over whom thy Immortality

Broods like the Day, a Master o'er a Slave,

A Presence which is not to be put by;

To whom the grave

Is but a lonely bed without the sense or sight

Of day or the warm light,

A place of thought where we in waiting lie;

Thou little Child, yet glorious in the might

Of heaven-born freedom on thy being's height,

Why with such earnest pains dost thou provoke

The years to bring the inevitable yoke,

Thus blindly with thy blessedness at strife?

Full soon thy Soul shall have her earthly freight,

And custom lie upon thee with a weight,

Heavy as frost, and deep almost as life!



IX

O joy! that in our embers

Is something that doth live,

That nature yet remembers

What was so fugitive!

The thought of our past years in me doth breed

Perpetual benediction: not indeed

For that which is most worthy to be blest;

Delight and liberty, the simple creed

Of Childhood, whether busy or at rest,

With new-fledged hope still fluttering in his breast: —

Not for these I raise

The song of thanks and praise;

But for those obstinate questionings

Of sense and outward things,

Fallings from us, vanishings;

Blank misgivings of a Creature

Moving about in worlds not realised,

High instincts before which our mortal Nature

Did tremble like a guilty Thing surprised:

But for those first affections,

Those shadowy recollections,

Which, be they what they may,

Are yet the fountain-light of all our day,

Are yet a master-light of all our seeing;

Uphold us, cherish, and have power to make

Our noisy years seem moments in the being

Of the eternal Silence: truths that wake,

To perish never;

Which neither listlessness, nor mad endeavor,

Nor Man nor Boy,

Nor all that is at enmity with joy,

Can utterly abolish or destroy!

Hence in a season of calm weather

Though inland far we be,

Our Souls have sight of that immortal sea

Which brought us hither,

Can in a moment travel thither,

And see the Children sport upon the shore,

And hear the mighty waters rolling evermore.



X

Then sing, ye Birds, sing, sing a joyous song!

And let the young Lambs bound

As to the tabor's sound!

We in thought will join your throng,

Ye that pipe and ye that play,

Ye that through your hearts today

Feel the gladness of the May!

What though the radiance which was once so bright

Be now for ever taken from my sight,

Though nothing can bring back the hour

Of splendour in the grass, of glory in the flower;

We will grieve not, rather find

Strength in what remains behind;

In the primal sympathy

Which having been must ever be;

In the soothing thoughts that spring

Out of human suffering;

In the faith that looks through death,

In years that bring the philosophic mind.



XI

And O, ye Fountains, Meadows, Hills, and Groves,

Forebode not any severing of our loves!

Yet in my heart of hearts I feel your might;

I only have relinquished one delight

To live beneath your more habitual sway.

I love the Brooks which down their channels fret,

Even more than when I tripped lightly as they;

The innocent brightness of a new-born Day

Is lovely yet;

The Clouds that gather round the setting sun

Do take a sober colouring from an eye

That hath kept watch o'er man's mortality;

Another race hath been, and other palms are won.

Thanks to the human heart by which we live,

Thanks to its tenderness, its joys, and fears,

To me the meanest flower that blows can give

Thoughts that do often lie too deep for tears



永生的信息


1

还记得当年,大地的千形万态,

绿野,丛林,滔滔的流水,

在我看来

仿佛都呈现天国的明辉——

赫赫的荣光,梦境的新姿异彩。

可是如今呢,光景已不似当年:

不论白天或晚上,

不论我转向何方,

当年所见的情境如今已不能重见。


2

虹霓显而复隐,

玫瑰秀色宜人;

也空澄洁无云,

明月怡然环顾;

满天星斗荧荧,

湖水清亮悦目;

旭日方升,金辉闪射;

然而,不论我身在何方,

我总觉得:大地的荣光已暗淡减负。


3

听这些鸟儿,把欢乐之歌高唱,

瞧这些小小羔羊

应着鼓声而蹦跳,

惟独我,偏偏有愁思来到心间;

沉吟咏叹了一番,把愁思排遣,

于是乎心神重旺。

悬崖上,似号角齐鸣,飞泻着瀑布;

再不许愁思搅扰这大好时光;

听回声此起彼伏,响彻山冈,

清风睡醒了,从田野向我吹拂,

天地间喜气盈盈;

海洋和陆地

都忘情作乐,似罪如迷,

鸟兽也以五月的豪情

把佳节良辰欢庆。

快乐的牧童!

高声喊叫吧,让我听听你快乐的叫声!


4

我听到你们一声声互相呼唤——

你们,幸福的生灵!我看到:

和你们一起,天庭也开颜喜笑;

我心中分享你们的狂欢,

我头上带着节日的花冠,

你们丰饶的福泽,我一一耳濡目染。

这样的日子里怎容得愁闷!

温馨的五月,明丽的清晨,

大地已装扮一新,

四下里远远近近,

溪谷间,山坡下,

都有孩子们采集鲜花;

和煦的阳光照临下界,

母亲怀抱里婴儿跳跃;

我听着,听着,满心喜悦;

然而,有一颗老树,在林间独立,

有一片田园,在我的眼底,

它们低语着,谈着已逝的往昔;

我脚下一株三色堇

也在把旧话重提:

到哪儿去了,那些幻异的光彩?

如今在哪儿,往日的荣光和梦境?


5

我们的诞生其实是入睡,是忘却:

与躯体同来的魂魄——生命的星辰,

原先在异域安歇,

此时从远方来临;

并未把前缘淡忘无余,

并非赤条条身无寸缕,

我们披祥云,来自上帝身边——

那本是我们的家园;

年幼时,天国的明辉闪耀在眼前;

当儿童渐浙成长,牢笼的阴影

便渐渐向他逼近,

然而那明辉,那流布明辉的光源,

他还能欣然望见:

少年时代,他每日由东向西,

也还能领悟造化的神奇,

幻异的光影依然

是他旅途的同伴;

及至他长大成人,明辉便泯灭

消溶于暗淡流光,平凡日月。


6

尘世自有她一套世俗的心愿,

她把世俗的欢娱罗列在膝前;

这保姆怀着绝不卑微的志向,

俨若有慈母心肠,

她竭尽权利,诱使世人

(她抚育的孩子,收留的居民)

忘掉昔年常见的神圣荣光,

忘掉昔年惯往的天国殿堂。


7

瞧这个孩子,沉浸在早年的欢乐里,

六岁的宝贝,小不点,玲珑乖巧!

小手做出的玩意儿摆布在周遭,

母亲的频频亲吻叫他厌腻,

父亲的灼灼目光向他闪耀!

他身边有他勾画的小小图形,

那是他人生憧憬的零星片断,

是他用新学的手艺描摹的场景:

一场庆典,或一席婚筵。

一次葬礼,或一番悼念;

这些,盘绕于他的心灵,

这些,他编成歌曲哼唱;

尔后,他另换新腔

去谈论爱情,谈论斗争和事业;

过不了多久时光,,

他又把这些抛却,

以新的豪情和欢悦,

这位小演员,把新的台词诵读,

出入于“谐剧舞台”,演各色人物

(全都是人生女神携带的臣仆)

直演到老迈龙钟,疯瘫麻木,

仿佛他一生的业绩

便是不停的模拟。


8

你的外在身形远远比不上

内在灵魂的宏广;

卓越的哲人!保全了异禀英才,

你是盲人中间的明眸慧眼,

不听也不说,谛视着永恒之海,

永恒的灵智时时在眼前闪现。

超凡的智者,有福的先知!

真理就在你心头栖止

(为寻求真理,我们辛劳了一世,

寻得了,又在墓穴的幽冥里亡失);

“永生”是凛然不容回避的存在,

它将你抚育,像阳光抚育万物,

它将你荫庇,像主人荫庇奴仆;

在你看来,

墓穴无非是一张寂静的眠床,

不知白昼,不见阳光,

让我们在那儿沉思,在那儿等待。

孩子呵!如今你位于生命的高峰,

因保有天赋的自由而享有尊荣,

为什么你竟懵然与天恩作对,

为什么迫不及待地吁请“年岁”

早早把命定的重轭加在你身上?

快了!你的灵魂要熬受尘世的苦楚,

你的身心要承载习俗的重负,

像冰霜一样凌厉,像生活一样深广!


9

幸而往昔的余烬里

还有些火星留下,

性灵还不曾忘记

匆匆一现的昙花!

对往昔岁月的追思,在我的心底

唤起了历久不渝的赞美和谢意;

倒不是为了这些最该赞美的:

快乐和自由——孩子的天真信仰;

不论他是忙是闲,总想要腾飞的

新近在他心坎里形成的希望;

我歌唱、赞美、感谢,

并不是为了这些;

而是为了儿时对感官世界、

对世间万物寻根究底的盘诘;

为了失落的、消亡的一切;

漂泊不定的旅人的困惑犹疑;

为了崇高的天性——在它面前

俗骨凡胎似罪犯惊惶战栗;

为了早岁的情思,

为了迷蒙的往事——

它们,不论怎样,

总是我们整个白昼的光源,

总是我们视野里主要的光焰;

有它们把我们扶持,把我们哺养,

我们喧嚣扰攘的岁月便显得

不过是永恒静穆之中的片刻;

醒了的真理再不会亡失:

不论冷漠或愚痴,

成人或童稚,

世间与欢乐为敌的一切,

都休想把这些真理抹煞或磨灭!

因此,在天郎气清的季节里,

我们虽幽居内地,

灵魂却远远望得见永生之海:

这海水把我们送来此间,

一会儿便可以登临彼岸,

看得见岸边孩子们游玩比赛,

听得见终古不息的海浪滚滚而来。


10

唱吧,鸟儿们,唱一曲欢乐之歌!

让这些小小羊羔

应着鼓声而蹦跳!

我们也想与你们同了,

会玩会唱的一群!

今天,你们从内心

尝到了五月的欢欣!

尽管那一度荧煌耀眼的明辉

已经永远从我的视野里消退,

尽管谁也休想再觅回

鲜花往日的荣光,绿草昔年的明媚;

我们却无需悲痛,往昔的影响

仍有留存,要从中汲取力量:

留存于早岁萌生的同情心——

它既已萌生,边永难消泯;

留存于抚慰心灵的思想——

它源于人类的苦难创伤;

留存于洞察死生的信念——

他来自富于哲理启示的童年


11

哦!流泉,丛树,绿野,青山!

我们之间的情谊永不会中断!

你们的伟力深入我心灵的中心;

我虽舍弃了儿时的那种欢欣,

却更加亲近你们,受你们陶冶。

我喜爱奔流的溪涧,胜过当初

我脚步和它们同样轻快的时节;

一日只始的晨光,纯净澄洁,

也依然引我爱慕;

对于审视过人间生死的双眸,

落日周围的霞光云影

色调也显得庄严素净;

又一段征途跨过了,又一曲凯旋高奏。

感谢人类的心灵哺养了我们,

感谢这心灵的欢愉、忧惧和温存;

对于我,最平淡的野花也能启发

最深沉的思绪——眼泪所不能表达。

飞 白 译



颂诗:忆幼年而悟不朽

(不朽颂)


儿童既然是成人的爸爸:

我就能希望天然的敬爱

把我的一生贯穿在一块。


1

曾几何时,牧草地、树丛和小溪,

这世界和每一种普通景物,

在我的眼睛里

似乎都有神圣的光辉射出,

显得壮观瑰丽和梦样的新奇。

现在,同以往那个时候不一样——

无论朝哪个方向看,

不管黑夜白天,

我再也看不到以前看见的景象。


2

彩虹照旧来又去,

玫瑰依然惹人喜,

满脸高兴的月亮

环顾着周围的长天一无遮蔽,

星夜里的一片汪洋

仍旧是漂亮又美丽;

太阳的光芒是一种辉煌的出世;

但不管我在哪里,我知道,

有一种辉煌已从地球上消失。


3

如今,鸟雀们这样高兴地歌唱,

一只只小羊儿蹦蹦跳跳,

像随着手鼓声舞蹈。

只有我,在心中生出一缕愁思:

但是我及时的抒发使它消失,

并使我又变得坚强:

悬崖冲下的瀑布发出号角声:

我的愁思不再把这季节辜负;

我听见回声在山间来去奔突,

从睡乡中吹来的风朝我直送,

整个儿世界都欢乐:

陆地和海洋

沉浸于这一片喜气洋洋,

怀着五月之心一颗

每头牲畜都像在过节日——

你欢乐之子呀,

在我四周叫,让我听你叫,你这

快活的放羊娃!


4

你们这些有福的生灵,我听见

你们在互相呼唤;我看到

天空同乐陶陶的你们一起欢笑;

我的心同你们一起尽欢,

我头上戴着自己的花冠,

我感到——全感觉到你们福分的圆满。

啊,这日子将多么使人生厌!

要是我绷着脸,大地却亲自

把这甜蜜的五月清晨装饰,

千百个山谷的八方四面,

儿童们到处在

把那些鲜艳的花朵采摘;

在这明亮温暖的阳光中,

婴儿在母亲的怀里频频跳动——

我听,我听,我高兴地听着!

——但是,许许多多树中有棵树,

有我曾经观看过的一片壤土,

它们总在把那一件往事追诉:

三色堇在我的脚边

把同样的话儿叨念:

眼前那缥缈的光辉去了哪里?

那种辉煌和梦想如今又在哪里?


5

出生后,我们只是在睡眠和遗忘;

与我们俱来的灵魂,这生之星辰,

已落下在别的什么地方,

现在又向我们走近:

我们并不是完全地忘却,

并不是抛却所有的一切,

而是追随模糊的光辉,从上帝,

从我们那家园来到这里:

婴幼时,天堂展开在我们身旁!

在成长中的少年眼前,这监房的

阴影开始在他周围闭合,

而他却是

看到了灵光和发出灵光的地方,

他见了就满心欢乐;

青年的旅程得日渐地远离东方,

可仍把大自然崇拜、颂扬,

在他的旅途上陪伴他的

有那种瑰丽的想象力;

这灵光在成人眼前渐渐黯淡,

终于消失在寻常的日光中间。


6

大地使怀里兜满自己的欢快;

她也有自己的各种自然向往,

而且,带着一种慈母的心肠,

和并非无聊的目标,

这淳朴的保姆尽其所能

使她哺育的孩子——她收容的人——

使他把见过的辉煌忘怀,

把他由之而来的堂皇宫殿忘掉。


7

看这洋溢着初生时幸福的孩子,

一个六岁的宝贝,小精灵般大小!

就躺在他的手创造的东西间,瞧,

母亲一次次袭来的吻惹他发急,

而他父亲的目光把他周身笼罩!

瞧,他的脚边是小小的图画一张,

是他的人生之梦中的某个片断,

刚学来的技艺使他把这图想象;

是一场婚礼或一个节日,

是一次丧事或一回葬礼;

现在这事在他心上,

他为这事唱他自己作的歌;

以后他还会使舌头

去适应事务、恋爱或斗争的交谈;

可是,过不了多久

这就会全给抛弃——

带着新的自豪、欣喜

这位小演员要把另一种台词默念;

他时时出现在他有着各种角色的

“变幻舞台”上,直到哆嗦的年纪——

而这些角色都在生命女神的行囊里;

似乎他天职是模仿,

是无穷无尽的模仿。


8

你呀,你这副外在的形相同你

宏大的灵魂确实不一;

你这最好的哲人,你还保持着

传得的财富,你是盲人中的明眼人,

虽听不见、不出声,却看清永恒的深奥——

那儿,永远有永恒的智者去寻问——

灵验的先知!有福的观察者!

那些真理就由你掌握着,

而我们则花了毕生的精力在找寻,

迷失在昏黑,墓穴般的昏黑里;

你呀,你的不朽笼罩在你身上。

像白天的日光,像主人之于奴隶

这种存在可不容被弃置一旁;

你这小孩呀,在你这样的身材上

还有着天生自由的光辉的力量,

可为什么做出这样热切的努力

要岁月带来那无从避免的压力,

竟这样同你的福分盲目地开仗?

你灵魂很快就有其人世的重担,

沉甸甸压在你身上的还有习惯,

深得几乎像生命,重得像冰霜!


9

高兴啊!我们的余烬里,

竟还留有一些活力,

人的天性还能回忆起

那样容易消逝的东西!

想起我们过去的岁月,总会在

我心中引起感恩之情:这实在

并不是为那最值得受祝福的事;

童年的简单信条是欢快和自在。

不管是在忙碌还是在歇息之时,

而希望像新长的翅膀扑动在心里——

我并不是为了这些

而唱出赞美和感谢;

而是为那些对外界事物

和感官所作的顽强探求,

为周围的那些消失和殒灭;

为在有点缥缈的世界上活动的

生灵所感到的茫然的惧怕——

在这强烈的本能前,我们凡人的

天性曾颤抖得像罪人受了惊吓:

而是为那些第一次的感情,

为那些回忆中的隐约情景,

那都是些什么且不管,

可还是我们整个一生中的光源,

是我们所见一切中的主要亮光;

它们鼓励和珍爱我们,有能力

使我们喧闹的岁月看起来就像

永恒寂静中的瞬间:苏醒的真理,

永不会消灭:

不论是倦怠,或是疯狂的努力

是成人或孩子,

也无论是任何同欢乐为敌的一切,

都无法把它们完全消除或毁弃!

所以,在风静天高的季节里

尽管在内陆,离岸很远,

那把我们带至此地的不朽海域

我们的灵魂能够看见,

能在霎时间去往那里,

去看孩子们在海滩上嬉戏玩耍,

去听永远在翻腾的浩瀚的海洋。


10

唱吧,鸟雀儿,唱吧,把歌唱得欢!

让小羊儿蹦蹦跳跳

像随着手鼓声舞蹈!

我们的心真想来到你们中间,

你们这些啼叫的、玩耍的,

你们这些今天从心底里

体味着五月中的欢愉的!

那一度如此光明灿烂的景象

虽然已永远在我们眼前消失,

那草美花荣的时期

虽然已一去不回,这又有何妨;

我们将不会悲伤,倒是要

在剩下的部分中把力量寻找;

寻找在根本的感应中间——

它既存在过,当留驻久远;

寻找在出于人间苦难的

那种给人慰藉的思想里;

寻找在看透死亡的信念中,

寻找在带来通达心灵的岁月中。


11

啊,泉水、草地、山丘和树丛,

别说我对你们的爱会告终!

我在内心深处感到你们的威力;

我只是放弃了一种欢愉,那就是

生活在我更习惯的你们的影响下。

我爱流去的小溪——它把河床冲刷,

比我以前同它们一样轻快时还爱;

一天刚诞生,它的光纯洁无邪,

仍十分可爱;

一片片云霞在落日的周围聚集,

在一直观察人生无常的眼睛前,

把一种沉静素朴的色彩呈现;

又跑完一程,赢得了别的棕榈枝。

感谢我们赖以生存的人心,

感谢这心中的柔情、欢乐和恐惧。

对于我,最微贱的花朵常能给人

深刻得眼泪也无法表达的思绪。




不朽颂

文|莱 昂 内 尔·特 里 林

译|严 志 军、张 沫



我们知道,批评永远都必须关注诗歌本身。但一首诗的存在并不总是局限于其本身之内;有时,它能非常活跃地存在于假象或局部的表象之中。文学批评必须考虑真实诗歌内容的这些虚幻属性;有时,为了发掘诗歌的真实属性,批评还必须允许这种虚幻属性至少在批评实践的起始阶段占据主导地位。在论及华兹华斯的作品《颂诗:忆幼年而悟不朽》,我应该首先讨论一下人们对这首诗的普遍阐释。根据这种阐释——为简便起见,我选择了迪安·斯佩里的评价,他能代表其他许多备受推崇的批评家的观点——这首颂诗说明“华兹华斯有意识地向自己的艺术生涯作别,这是一首哀叹才华消逝的挽歌”。
这种阐释——在我看来,它充满了谬误——是如何产生的呢?人们的确可以通过引用该诗的内容来证明其中的观点,但我认为这种阐释并非是从诗作本身直接产生的。当然,这首颂诗的内容并不是直白易懂的。华兹华斯本人似乎也认为这部作品很有难度,因为在芬威克的笔记中,他指出,读者需要具备较高的理解力和注意力。作品的难度并不在于他的用词,因为里面的词语都很简单,也不在于句法,尽管时有难以揣摩的句子;真正的难度在于诗中某些矛盾的表述,以及一些关键词语的含混意义。但我要讨论的这种错误阐释并非产生于该诗本身的内在难度,而是产生于某种外部的、没有公开表述的想法,即某些读者关于思想的本质所得出的观点。
如今,我们不难理解这种关于思维过程的默许观点为何能隐藏在我们诗歌评论的深层结构之中。通常,尽管我们普遍觉察到这些观点的存在,但我们仍需要做出巨大的努力才能将这些观点以明显的方式带至有意识的层面。但是,在讨论华兹华斯的过程中,有一种最普遍的隐含观点已经上升到了近乎表露的程度,我们要做的,只是将其加以把握,并为其命名。我所提及的这种观点认为,诗歌是通过某种特殊的诗歌天赋创作出来的,而且这是一种可以分离和界定的天赋。
正是这种完全建立在假设基础之上的观点,才构成了批评家所有推断的基础,他们试图以此向我们解释华兹华斯的诗艺为何会走下坡路,并将其归咎于他人生中的某些特定事件。事实上,所有这些解释都是在为华兹华斯的诗歌天赋提供各自的定义:从事传记研究的批评家告诉我们,华兹华斯创作伟大诗歌的天赋要依赖于他与安妮特·瓦隆之间的关系,或者说他的天赋要以他对法国大革命的崇拜为发挥的条件,也可以说它要通过某种特定程度的、充满青春气息的感官知觉才能得到蓬勃的发展,或取决于他对杰弗里的批评所持的态度,抑或取决于他和柯勒律治之间的关系。
现在,没人能提出合理的意见来反对普遍意义上的心理决定论思想,而我当然也不打算提出下面这种观点,即诗歌创作是一种不受任何限定的活动。这种特定的心理决定论思想给出了这样的暗示:华兹华斯的才华枯竭是因为他失去了某种单方面的情感寄托;但这种推测过于简单,过于机械,以至于我认为我们必须反对它,除此以外,别无他法。当然,根据我们所掌握的诗歌知识,我们无权将诗歌的创作归结为某种单一的天赋。只有完整的思想、完整的人格,才能成为诗歌的充要源泉。而这一点正是华兹华斯本人的诗歌创作观。
在对这首诗所作的传记性阐释中,还有另一种未经证实的假设。这种观点认为,诗歌天赋和我们用以感知和理解普遍思想的天赋之间存在着必然的、不可避免的冲突。华兹华斯本人并不相信这种对立论——确切地说,他的观点恰恰相反——但柯勒律治认为哲学侵占并摧毁了他自己的力量,而那些揣测华兹华斯艺术命运的批评家似乎更青睐柯勒律治的心理分析,却不愿接受华兹华斯本人的观点。他们在这首颂诗中发现,在所谓的“幻想的灵光”和所谓的“哲学思想”之间存在着对立的关系,因此他们就急于得出结论,认为在这首颂诗里,华兹华斯有意识地向自己的艺术生涯作别,因此这是一首哀叹才华消逝的挽歌。
我完全不同意这种结论,我认为这首颂诗不仅不是哀叹才华消逝的挽歌,相反,它是寻求新才华的宣言。确切地说,华兹华斯并没能实现追求这些新才华的希望,但这已经属于另一个需要讨论的话题了。



正如许多诗歌一样,在我们开始对全诗有所了解之前,《不朽颂》中任何一部分的理解难度都是很大的。因此,我想直截了当地讨论一下这首诗的主要内容。这是一首关于成长的诗;有人认为这是一首关于衰老的诗,但我认为它是关于成熟的诗。同时,它也涉及了视觉的感知能力,随之也不可避免地涉及到认识论的内容;它关注人类的观察方式,随之也关注人类的认知方式。最终,它还关注人类的行为方式,因为华兹华斯的一贯立场告诉我们,知识就意味着自由和权力。《不朽颂》这首诗只是在一个很有限的意义上才涉及到“不朽”的主题。
无论是从形式来看,还是从创作过程来看,这首诗都可以被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包括四节,呈现了一种与光学有关的现象学内容,并对此提出了质疑。第二部分包括七节,回答了上述的问题,并可以被细分为两个部分,其中上半部分表达了绝望的态度,而下半部分则充满了希望。在提问和回答这两个部分的创作之间存在着一段时间差;德·塞林科特教授对这段间隔的最新考证是两年。
诗中第一部分提出的问题是:

眼前那缥缈的光辉去了哪里?
那种辉煌和梦想如今又在哪里?

整个第一部分都指向了这一问题,但是尽管它只有一个发展方向,它却历经了不止一种情绪。在该问题达到高潮之前,它已经至少历经了三种情绪。
第一节提出了一个相对简单的观点。“曾几何时”,当所有平凡的事物都笼罩着一层“神圣的光辉”,呈现出“壮观瑰丽和梦样的新奇”。在一首表面上描写“不朽”的诗中,我们也许应该停下来思考一下“神圣”这个词的意义,但目前所用的这个精致的标题却是写完之后很久才加的,而且我们可以推测出,在华兹华斯开始创作该诗的第一部分时,他并没有产生关于不朽的想法。“神圣之光”或许仅仅意味着某种不同于普通之光、世俗之光或科学之光的东西;它是思想之光,即使沦落黑暗之境,它也能熠熠生辉——“不管黑夜白天”——也许这就是类似于《失乐园》第三卷所赞颂的灵光。
第二节继续发展第一种情绪,论及普通的、物理意义上的景象,进一步揭示出“神圣”一词的意义。我们必须注意到,在这个诗节里,华兹华斯根本没有评论他自己生理感官机能的衰弱,其实他曾公开地肯定过这些感官的活力。他费尽心机地告诉我们,他能清清楚楚地看见彩虹、玫瑰、月亮、星辰、水面、阳光。我之所以要强调这一点,是因为有些将《不朽颂》视为丧失诗歌天赋的哀歌的人坚持认为,这种丧失的过程是伴随着华兹华斯感官能力的衰弱而发生的。的确,尽管华兹华斯活到了八旬高龄,但据说他从中年开始就看上去比实际年龄更为苍老。不过,当他在三十二岁开始创作《不朽颂》第一部分时,他的感官机能还远远不至于发生重大的衰竭。我们在此可能注意到,正如其他人在其他方面可能注意到的那样,华兹华斯从未拥有过他的妹妹或柯勒律治曾经拥有过的那种特殊的,或许带有现代特征的敏感性,不能像他们那样清楚地意识到细枝末节的特点。他所写过的最精致的文章也是具有道德性、感情色彩和主观意识的;这些文章所具备的任何视觉强度都来自于他对客体的反应,而不是他对客体的细致观察。
在这首诗的第二节里,华兹华斯不仅肯定了自己的感官机能,而且肯定了自己对于美的感受能力。他向我们讲述了自己如何因玫瑰的柔美而心动,如何因水面的繁星倒影而沉醉。月朗星稀的夜晚,他可以用幻想的方式去感受月光产生的喜悦。他可以在大自然中发现道德的品性。在他的笔下,阳光变成了一种“辉煌的出世”。但此时他却转而分析了“辉煌”这个有趣词语的不同含意:尽管他将阳光视为辉煌的出世,他也意识到“有一种辉煌已从地球上消失”。
现在,到了第三节,诗歌开始变得复杂起来。就在此刻,华兹华斯意识到了自己在“视觉”感知方面发生的变化,以及“辉煌”的泯灭,于是他产生了“一缕愁思”。我之所以强调“就在此刻”这个词,是因为我想要表明,我们必须理解这样一个道理,即有一段时间,华兹华斯的确意识到了自己“视觉”方面的变化,但并没有因此感到悲痛。那么,这种悲痛可能是碰巧在这段时间出现的,而非必然由这种变化所引发。另外,这种悲痛并没有持续很长的时间,因为我们可以从下面的诗句中得到证据:

但是我及时的抒发使它消失,
并使我又变得坚强。

我们要明白此处“及时的抒发”的含意,这一点不仅有趣,而且有用,我也该作出大胆的猜测;但首先我想继续讨论《不朽颂》的发展脉络,只是简短地中断一下,说明此处之所以提及“及时的抒发”,是因为诗人要暗示出,尽管他的悲痛并没有持续很久的时间,但我们所讨论的并不是片刻的内心体验,也不是一次清晨的散步,而是一段足以发展和改变情绪的时间;也就是说,这首诗的戏剧性时间并不恰好等同于它的感情时间。
第四节告诉我们,诗人在听到“及时的抒发”之后感到一阵欣慰,我们暂且不管他到底听到了什么内容,但我们知道华兹华斯可以和谐地享受春天大自然的愉悦。这一节的笔调是狂喜的,甚至让某些读者感到紧张而不快,觉得其中的真挚性令人生疑。这里用了两次停顿与反复的写作手法,用以表达一种痛苦的反应强度:“我感到——全感觉到”,以及“我听,我听,我高兴地听着!”华兹华斯的视觉、听觉和触觉都很健全——而且能感受到愉悦,他和柯勒律治都认为这是诗人必备的能力。但是尽管他的感官作出了反应,尽管他感受到了愉悦,那种狂喜的感觉却通过一种神奇的调节作用变成了悲伤的情绪,这一点证实了之前出现的高调的肯定语气:

——但是,许许多多树中有棵树,
有我曾经观看过的一片壤土,
它们总是把那一件往事追诉:
三色堇在我的脚边
把同样的话儿叨念。

而且它们所提出的是一个可怕的问题:

眼前那缥缈的光辉去了哪里?
那种辉煌和梦想如今又在哪里?



现在,有人将《不朽颂》理解为一首挽歌,哀叹才华的消逝,同时也将其理解为诗人对艺术有意识的诀别。这种阐释想当然地认为“眼前那缥缈的光辉”以及“辉煌和梦想”就是华兹华斯用以为他的诗歌才华命名的词语。这种阐释为这首颂诗在华兹华斯的人生中安排了一个位置,就如同《惘赋:一首颂歌》在柯勒律治的生命中所占据的位置一样。众所周知,这两首诗是紧密相连的;它们的创作环境使它们具有了共生的关系。可以肯定的是,柯勒律治在他的诗中的确说过,他的诗歌才华已经消逝或正在消逝:他的语气非常直白,而且他所用的语言也非常接近华兹华斯的语言。他告诉我们,面对着“这个毫无生机的冰冷世界”,灵魂深处一定会释放出“一道灵光,一种辉煌,一片美丽的祥云”,而这种辉煌正是“愉悦”,但他自己却无法再次拥有了。但是,尽管柯勒律治的诗歌与华兹华斯颂诗的第一部分形成了呼应,它却并非是后者的简单概述。相反,柯勒律治恰恰用自己的境遇来反衬华兹华斯的境遇。正如德·塞林科特教授在评论《惘赋》第一版时所说的那样,这种对比构成了柯勒律治那首颂诗的“思想根源”。1802年4月,离华兹华斯迎娶玛丽·哈奇森还有五个月的时间,此刻他正试图营造一种幸福而有秩序的生活,这已经成为了他的一种天分。与此同时,柯勒律治却陷入了绝望的低谷,因为他自己婚姻不幸,追求华兹华斯未婚妻的妹妹也没有成功的希望。在柯勒律治看来,这两位友人在人生境遇方面的差异可以代表他们各自诗歌创作才能的优劣之别。
柯勒律治明确地将自己诗艺的衰竭归咎于自己人生的不幸,这种想法在两个方面对他是有害的——一方面,它迫使柯勒律治逃避感情生活,转而在知性的抽象世界里寻求庇护;另一方面,它破坏了愉悦感,而这种感觉可以释放出“一道灵光,一种辉煌,一片美丽的祥云”,它可以普照世界,使之成为适合想象力塑造的对象。但是华兹华斯向我们讲述的个人情况却截然不同。他告诉我们,他拥有力量,享受愉悦,但他仍然无法取得辉煌。简而言之,我们没有理由得出这样的推断:当他在第四节末尾提出那个问题的时候,他想要表明:“我的创作才能去往何方?”华兹华斯告诉我们他是如何写诗的;他说自己是根据感官体验进行创作的,同时借助自己具有沉思特点的知性,但他根本没有告诉我们他所借助的是“眼前缥缈的光辉”、“辉煌和梦想”。
可以肯定的是,他曾多次提到“光辉”。这个词是他钟爱的字眼,我们只要浏览一下莱恩·库珀编写的词语索引,就能确信这种印象,即每当华兹华斯灵光闪现或幸福萦绕时,他都会使用与光有关的语言来形容。他那些伟大的诗作都是关于思想获得启迪的时刻的,其中这个词的隐喻意义和字面意义合二为一了——在他的笔下,“辉煌”具有抽象的现代意义,但他总能意识到天空中也会出现满目的乌云,如同古老的图像一般冷峻而真实。但这种片刻闪现的特殊光亮成为了他诗歌创作的主题,而不是他的诗歌才华。这些时刻带来了内心的领悟,但是华兹华斯并没有说它们能减少诗歌创作的难度。确切地说,在《序曲》第一卷的第59至131行,他明确地表示,这些顿悟的时刻并非永远都能带来诗歌创作能力的提高。
至于梦想和诗歌,人们对华兹华斯所说的“梦想”一词的意思有所怀疑,因为它其实是个隐喻。在《规劝与回应》中,他似乎说过梦想——“在梦想中打发时日”——是一桩好事,但他用了反讽的语气,通过对话者的口吻道出了这个词的贬义含义,而且他的真实意思根本不是“梦想”。在与《不朽颂》紧密相关《皮尔城堡》系列诗歌中,他论及了“诗人的梦想”,并把它当做“光辉”的同义词,等同于那种“从未显现过的灵光,无论是海洋还是大地”,也等同于“神圣的仪式”。但这些著名诗句的美感常让我们忘记将它们和后面的诗句相联系,因为华兹华斯说过,“光辉、灵光、神圣仪式和梦想”将形成一种“幻象”,或者,在1807年版本中,它们将成为一种“错觉”。贝蒂教授提醒我们,在1820年的版本中,华兹华斯破坏了这些诗句的美感,以便澄清自己的目的。他写道:

增添了光辉
它光彩熠熠,大海和陆地都不曾见过。
因为它发自年轻诗人的梦想。

这就是说,根据华兹华斯对人类三个年龄层次的表述方式,年轻的诗人为“幻想”效力,而他本人也曾有权这样做,因此他眼中的大海是宁静的。但华兹华斯本人此刻已经无法再用“幻想”的目光来看待世界;他说自己已经“服从于一种新的控制力”。这一点似乎既是损失,又是收获。损失在于:“力量已逝,无以弥补”。收获则在于:“铭心之痛,让我的灵魂更具人性”;之所以说它是一种收获,是因为没有“人性化”的幸福“是可悲的,因为它一定是盲目的”;“只能栖身于梦境之中”就等于“远离了人类”。在《致玛特蒂斯的信》中,他将“幻想”当做“梦想”;而我们知道,在华兹华斯的等级划分中,“幻想”属于较低档次的知性,而且是年轻人所特有的。
然而,在我们看来,尽管华兹华斯用“梦想”一词来表示幻想,但我们必须记住,他认为幻想也可能有非常大的用处。它们常常能引领他产生合适的态度,并帮助他成功地应付现实的问题。在《序曲》中,他告诉我们,他的小说阅读经历是如何使他变得坚强,以至于在看着溺水者变形的面孔时竟能感觉不到太大的恐惧;他对自己的力量具有一种迷信的坚定信念,这一点对他也是非常有用的;确切地说,他童年教育中许多最为关键的时刻其实都是充满重要幻想的时刻;在《远游》中,他非常明确地说明了迷信的有益影响。但是,他对梦想所产生的兴趣并非出于梦想本身的缘故,而是因为现实的缘故。人们或许会将梦想和诗歌联系起来,但是现实和诗歌之间的关联却是确信无疑的;对华兹华斯而言,想象力能使现实达到最完整的境界,因为想象力是成熟的能力。“梦想”的灭失是痛苦的,但它并不一定意味着诗歌的终结。



现在,我想做一个短暂的停留,返回刚才关于“及时的抒发”的讨论,因为我认为对这个词语的理解有助于我们消除下面这种想法,即华兹华斯对诗歌作出了诀别。加罗德教授认为,这种“抒发”的内容应该是《目之所见,我心跃动》一诗的内容,这首诗是在华兹华斯开始创作《不朽颂》的前一天写下的。当然,这首诗和《不朽颂》是紧密相连的——该诗的主题在于孩童时代给成人时代留下的有益影响,这一点也是《不朽颂》的中心思想,而且华兹华斯将该诗的最后几行用做《不朽颂》的题记。但是,我想我应该指出,此番“抒发”应该另有内容。华兹华斯在《不朽颂》的第43行写道:“啊,这日子将多么使人生厌!”其中“生厌”一词扑面而来,令人震惊,而这却是诗人精心挑选的词语。华兹华斯在另一首诗中曾提到自己感到“厌烦”心理,那就是《决心与自立》。
我们知道,华兹华斯于三月二十七日开始创作《不朽颂》的第一部分,就是他完成“彩虹”诗歌的第二天。六月十七日,他为《不朽颂》增加了少量篇幅,但我们并不知道这些篇幅的具体内容。在这两个日期之间的时间里,华兹华斯和多萝西前去拜访了柯勒律治,当时后者正在湖区的凯西克小住。在这段探访期间,柯勒律治于四月四日创作了《惘赋》,这时他很可能已经阅读了《不朽颂》已写成的部分内容。当时柯勒律治的心态非常糟糕——当然,尽管如此,他还能创作出伟大的诗作——因此华兹华斯夫妇也感到很沮丧。一个月以后,也就是五月三日,华兹华斯开始创作《蚂蟥收集者》,后来改题为《决心与自立》。我认为,所谓的“及时的抒发”正是这首诗的内容。
《决心与自立》是一首关于诗人命运的诗作。同时,它也涉及到抑郁的情绪,就像但丁说过的那样,属于“第五层地狱”的人都是性格抑郁的:“‘我们在那阳光普照的温和空气里,曾是那么抑郁寡欢,因为我们把郁怒的烟雾带到里面:现在,我们就该在这黑水污泥当中自艾自怨。’他们的喉咙里咕哝着这赞歌似的怨言。因为他们无法把话讲清说全”——这就是说,他们此刻也不能因为“及时的抒发”而获得宽慰,一如他们在人世间的情形。我觉得,“抑郁”的实质就在于人为地制造困难,等于用想象力来进行自我伤害,现代的心理医生一眼就能将其识别为神经疾病的症状。华兹华斯的诗歌涉及到一种突发的、自发产生的焦虑心理,而之前他则经历了极为强烈的兴奋情绪。在论及这种情感逆转现象时,他认为自己之前也曾有所体验,而且也是人所共知的。在这种情绪状态下,他饱受煎熬,遭遇了“恐惧和幻想”、“隐约的忧伤”以及“盲目的思想”。这些情感与两种想象中的灾难有关。其中之一——这是男人在婚前压力的影响下自然会产生的,因为当时的华兹华斯即将在十月份结婚——便是经济上的窘迫。他责备自己以前忽视了营生手段的重要性,并担心这种无忧无虑的生活方式可能导致的后果:“孤独、心痛、不幸和贫困。”他的这些黑色念头让他联想到了诗人的命运——“悲惨的亡故”——其中包括查特顿和彭斯。第二个具体的恐惧则是心理的抑郁:

我们诗人年轻时代曾心怀欢乐;
但最终却充满了失望和疯狂。

我们一定能想到,在凯西克的伤心之旅结束之后,华兹华斯当然会联想到柯勒律治,但他当然主要是关心他自己的状况。我们要记住这首诗的结尾部分,他在沟通有障碍的情况下迫使自己和一位老迈的“蚂蟥收集者”交谈,并从老人的决心和自立中获得了信心,再次变得“坚强”。
在华兹华斯的一生中,这首伟大的诗作并没有被赋予特别重要的意义。它利用了我们每个人都偶尔会受其影响的情绪,当然也包括每一个有创作力的人。在我看来,更有可能的情况是,这种情绪就是《不朽颂》所论及的那种“及时的抒发”,而非《彩虹》一诗,因为在这首诗中——而不是在《彩虹》中——出现了一种抑郁的情感,之后又得到了缓释。但是,无论它是否的确就是“及时的抒发”的内容,它也是一首具有自传性和真挚情感的诗歌,而且它的创作时间和《不朽颂》恰好重叠,并和后者的第一部分具有情感上的关联。(他和老人的会面发生在两年以前,重要的是,此时他的脑海中已经形成了这首诗的主题。)它精确而直率地描述了一种充满极度恐惧的情绪,并用非常显露的方式对待困扰诗歌生涯的危险因素。然而,尽管华兹华斯敦促自己去思考所有可能会发生在诗人身上的厄运,并提到了孤独、心痛、不幸和贫困、冷漠、痛苦和辛劳、肉体的疾病,甚至还有心灵的狂乱,但他却从未说过诗人会面临失去天赋的危险。我们似乎有理由认为,如果华兹华斯真的在《不朽颂》中对他的天赋作出了诀别,那么在《决心与自立》这首诗中就应该流露出天赋受到损害或即将消失的痕迹。但那首诗里什么也没有提及;在该诗的结尾处,华兹华斯对诗歌创作充满了信心。
这样一来,难道我们不应该用怀疑的眼光来看待下列对《不朽颂》的阐释吗?它们不加质疑地认为“光辉”、“辉煌”、“梦想”构成了诗歌创作的才能。我们可以想起,三年之后,华兹华斯又将在《序曲》中表明自己已经成为了一个“具有创造力的灵魂”(第十二卷,第207行;着重标记是华兹华斯自己所加的),而事实上,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第十三卷,第281行),他“现在只能管窥一斑了”。



《不朽颂》的后半部分大体可以分为两个发展阶段,每一个阶段都为前半部分结束时提出的问题给出了答案。这两种答案似乎是相互抵触的。前者发出了绝望的声音,而后者则充满了希望;前者使用的是极具超自然主义色彩的语言,而后者则完全是自然主义的语气。这两个部分甚至在有关事实的陈述方面也有所不同,因为前者说“光辉”已经消失了,而后者则指出“光辉”并没有消失,只是被改变了。我们有必要理解这种矛盾性,但又没有必要去化解它,因为从这两个极端之间的循环关系出发,可以产生诗歌的巨大力量。
上述两种答案中的第一种(第五节至第八节)通过揭示“缥缈的光辉”的来源,从而告诉我们它的去向。它是我们前世的生存状态的残余物,那时我们可以享受视觉和认知的乐趣,可是这一切几乎已经全然从我们生活中消失了。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之时,我们的思想并不是白纸一张,而是伴随着一种灵光,那就是关于我们前世经历的残存记忆。在婴儿期和童年时代,这种记忆相对强烈,但随着我们不断陷入世俗的生活,记忆也日渐模糊。人的成熟会带来各种习惯和关注,导致我们不断远离自己神圣起源,因此它就能磨灭回忆之光。诗歌这一部分的结尾显得无比的忧伤,其中最后一行尤其显得深沉厚重——华兹华斯就荣光犹存的儿童发表了感慨:

你灵魂很快就有其人世的重担,
沉甸甸压在你身上的还有习惯,
深得几乎像生命,重得像冰霜!

在此处的绝望情绪和下文充满希望的情绪之间,并不存在着明显的联系,只有相互之间的矛盾关系。但是,在上述问题本身和充满希望的情绪的发展之间却存在着明显的言语关联,因为问题的内容是:“眼前那缥缈的光辉去了哪里?”而充满希望的情绪的发展则给出了这样的答案:“人的天性还能回忆起/那样容易消逝的东西。”
《不朽颂》后半部分的第二条发展主线再次告诉我们“缥缈的光辉”所发生的情况:它并没有完全逃离,因为它存在于我们的记忆之中。童年时期的这份记忆已经成为一种遗产被传递给儿童的继承人,即成年人;正如“彩虹”诗的题记所言,思想是唯一的,而且是连续的,因此童年时期的强烈光芒变成了“我们整个一生中的光源”和“我们所见一切中的主要亮光”,也就是说,它能照耀我们的成人岁月和成熟的视野。儿童对天国家园的回忆也存在于成人的记忆中。
然而,这种“光源”和“主要亮光”究竟是何物呢?我可以确定的是,当我们明白它的真相时,我们就能发现,华兹华斯所谓的“辉煌”迥异于柯勒律治的“辉煌”——后者认为“辉煌”就是“欢乐”。华兹华斯认为,他所记得的童年往事一直指引着自己,而这种记忆根本就不是童年的欢乐。它不是“喜悦”,不是“自由”,甚至连“希望”都不是——他说,“我唱起/感恩与颂扬的歌曲”,但并不是针对上述情感的。那么,他歌颂的又会是什么呢?那应该是童年的实际体验:

……而是为那些对外界事物
和感官所作的顽强探求,
为周围的那些消失和殒灭;
为在有点缥缈的世界上活动的
生灵所感到的茫然的惧怕。

他提到了其他需要感激的原因,但此刻我不打算将它们一一列出。
华兹华斯告诉我们,“灵光”和“辉煌”至少包括下列成分:“探求”、“消失”、“殒灭”,以及“茫然的惧怕”,而这些成分都存在于一个尚未成为现实的世界里,因为华兹华斯所说的“实现”一词,其实是最字面的意义。在他为该诗写的附注中,他讲述了他所提及的这次经历:

……我经常无法将外部事物和它们的外部存在属性联系起来,而我可以和所见的一切事物进行交流,似乎它们不是身外之物,而是我自己肉身的固有因素。有很多次,在我上学的路上,我得扶着墙或抓着树,才能想起我的本原,脱离这个理想主义的深渊,重返现实。这种时刻,我很害怕这样的过程。

他指出,这种经历并不是他独有的,这一点的确是对的,而且他说这样的经历与他思想中的一种精神潜能有关,他因此就相信自己可以永生不死。
华兹华斯在讨论自己的童年经历时使用了精确的、具有自然主义特征的语气,这一点必然会令我们怀疑加罗德教授的说法,即华兹华斯的的确确相信前世的概念,而那种关于“殒灭”的经历恰好与此概念相关联。华兹华斯在界定信仰范围时是很谨慎的;他说,这个信仰“过于虚无缥缈,因此不能用做一种信念”来证明不朽的真实性。他说,他只是用这个概念来启发另一个概念——如他所言,用它来“达成我的目的”,以及“代表我的诗人身份”。对他而言,这个概念的有效度不亚于任何一种“盛行的”宗教概念,这就是说,它具有一种暗示性的有效度。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对华兹华斯而言,前世是一种严肃的想法,具有相对的信仰价值,旨在为有关“殒灭”的自然体验赋予高度的价值。
华兹华斯的注解所带有的自然主义语调表明,如果我们用科学的方法去考虑这种关于“殒灭”的经历,那么我们就不应该对它采取暴力的行为。在一篇题为“现实感的发展阶段”的著名文章里,名声显赫的心理分析家费伦奇论及了儿童的心理,称他们不愿意将自我与世界区分开来,他同时还论及了儿童客观意识的缓慢发展过程,这种意识可以对自我与外部事物加以区分。弗洛伊德本人也分析过“与宇宙融为一体”的“大洋般的”感受,有一位文学界的朋友曾告诉他,这种感受就是所有宗教情感的源头;而弗洛伊德则推断出,这其实是婴儿尚未学会区别自我感受的刺激和外部世界的刺激之前的感觉状态的残存记忆。在《文明及其不满》中,他写道:

自我最初包括一切事物,后来它从自身分离出了一个外部世界。因此,我们当前的自我感觉仅仅是先前更为广泛的——确切地说,一个包罗万象的——感觉经过收缩的残余,而那种先前的感觉对应着自我与周围世界之间更为紧密的联系。如果我们可以假设,这种原始的自我感觉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于许多人的心理生活中,那么这种感觉就和更狭窄、有更明显界线的成熟的自我感觉并存于他们的生活中,而且两者就如同对等物一样存在。在这种情况下,与它相适应的观念性的内容就恰好是那些有关无限延伸和宇宙统一的观念——这与我那位朋友所描述的“大洋”般的感觉是一样的。

这种感受显然和华兹华斯所谓的“尚未实现的世界”有关。和弗洛伊德一样,华兹华斯关注有关现实的概念,而且他和弗洛伊德还有另外一个相似之处:他知道,在自然状态下,儿童的理解方式只是一个注定要被其他阶段取代的一个特定阶段。如果我们明白华兹华斯所论述的阶段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阶段,那么我们就容易发现,我们无法用他那种独特的诗歌力量来明鉴关于这个阶段的图景。
然而,除了关于“殒灭”的经历,华兹华斯还感谢自己的童年给他带来的另一种经历,我相信,后者和“殒灭”一道构成了“主要的亮光”,即“光源”。我所指的并不是——

在这强烈的本能前,我们凡人的
天性曾颤抖得像罪人受了惊吓

我指的是华兹华斯所说的“那些最初的感情”。
我倾向于认为,华兹华斯用这个词语来形容儿童发展的一个后期阶段。在早期阶段,外部世界被融入儿童的自我之中,与此相似的是,这个后期阶段也在发育过程中的思想上留下了印记。在《序曲》中,有一段著名的诗句描述过这个阶段,其中,儿童在母亲的怀抱中了解周围的世界:

福哉黄口婴!倦来投母臂。
以彼灵感心,餐母眼中意。
自此鞠育恩,牅启大智慧。
万物以超举,识觉蕴深粹。
彼非若弃儿,彷徨兼疲颓。
自然入彼身,浸浸沦孱髓。
牵引与眷顾,乃与世联系。
如指一花朵,弱腕折则否;
眼发爱泉洁,能令此花美。
柔绪生悯怜,沛然从此始。
造化与颠沛,感心不能止。
生质贬柔弱,动止惟赖人;
既禀大化生,即为灵智民;
既赋创造力,乃兼创与因。
彼心观群动,并作如要盟。
此乃诗精魂,与生而俱生。
芸芸愚者众,长而昧不明。
亦有二三士,增长几历更。
卒能化腐朽,终古长晶莹。

这段诗句表明,儿童在感知事物时,并不是将它们仅仅当做一般客体来对待;因为他进行感知的条件是母爱,所以他首先将事物视为客体和判断的综合体,视为有价值属性的客体。他并不了解花的普遍意义,他只了解好看的花,即“我想要,并且母亲可以给我拿来的那朵花”;他并不了解鸟的普遍属性,也不知道断翅的意义,他只知道有一只“断翅的可怜小鸟”。母亲有意识的慈爱营造出一种安全、温暖、美好的氛围,这就是他最初的学习环境。简而言之,他的视野充满了“辉煌”;他本人不仅不是像《不朽颂》所描写的那样“彻底赤裸”,而且连他所看见的客体也不是“彻底赤裸”的。《序曲》中的那段诗句用自然主义的语言表达了《不朽颂》第五节中神学隐喻所表达的内容。无论是《序曲》中的那段诗句,还是《不朽颂》本身,它们都对流放阶段和安全舒适的如家阶段进行了区分;(正如《序曲》中的诗句所言)其中存在一种“孝道的纽带”,或者是(根据《不朽颂》第十节的说法)一种“根本的感应”,这种关系使人们不会成为“困惑而沮丧的……被遗弃者”。
《不朽颂》和《序曲》的不同点在于各自的“根本感应”和“孝心纽带”的来源之间存在着差异。《不朽颂》将天国的前世当做来源,而《序曲》则将母爱当做源头。但是,心理学家们告诉我们,关于天国前世的概念通常反映了出生前的生理记忆——作为胎儿生活的环境,母亲的子宫具备最完备的条件,与它相比,所有其他的生活环境似乎都是“被遗弃者”(这个词的字面意义也很贴切)的“流放之地”。母亲的怀抱充满了安全感,让儿童觉得重返了出生前的旧环境,但即便如此,这种舒适的程度也逐渐减弱了。如果我们考虑到华兹华斯所说的那种经历,即关于“殒灭”的经历,并把它当做儿童对过去状态的记忆,回想起方式近乎天人合一的情景,那么我们就不难理解华兹华斯为何要将两种经历结合在一起,而且将它们放在同一个隐喻中进行表述:辉煌的天国前世。
我讨论了华兹华斯的童年经历,以及这些经历所产生的柏拉图式理念,在此过程中,我尽可能使用了自然主义的思维方法。我相信,自然主义在这里是很贴切的,因为我们现在必须注意到,华兹华斯所探讨的人其实是我们每个人都共有的东西,即现实感的发展过程。每个人都曾经有过一种灵光一现的思想,觉得自己与宇宙形成了完美的统一,这一点对我们的人性而言是至关重要的,而且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与诗歌创作也是相关的。但是,这种灵光一现的思想本身并不是创作诗歌的才能,它的逐渐消失是正常的,也是不可避免的。
华兹华斯对这种逐渐消失的过程采取了既爱又恨的矛盾态度,这是很自然的,而第五至第八节,以及第九至第十一节给出的两种答案既是对成长的抵制,又是对成长的接受。我们都不可避免地拒绝改变,用充满激情的怀旧心理思念被我们抛在身后的人生阶段。然而,我们只有选择痛苦、艰难、必要的事物,才能实现自我的价值,只有朝着死亡进发,才能不断成长。简而言之,生物体的发育是一种艰难的悖论,华兹华斯在《不朽颂》第二部分给出的两种有分歧的答案中对此进行了阐释。在我看来,那些将《不朽颂》与华兹华斯本人某些具体而独特的经历相比照,并使之仅仅与诗歌才能相联系的批评家,他们忘记了自己的生活,结果才会使他们对《不朽颂》的理解远低于它的真实价值,因为这首诗本来就不是关于诗歌的,而是关于生活的。既然这些批评家犯了这个错误,那么他们就会不可避免地误解“哲学思想”的意思,同时也会否认华兹华斯爱恨矛盾心理的真诚性。毫无疑问,如果华兹华斯真的对诗歌作出了诀别,那么这就不可能是一种真诚的矛盾心理,而只能是一种自我慰藉的尝试。但他并没有对诗歌作出诀别,他只是告别了伊甸园,而他爱恨矛盾的心理堪比亚当的感受;出于同样的原因,也可以说他与弥尔顿有同感。
用自然主义的方式讨论这些半神话性的童年经历,这根本不会对华兹华斯为其赋予的价值提出质疑,因为虽然《不朽颂》充斥着神学隐喻,但它在意图方面却主要是自然主义的。通过理解第六节中的词语“堂皇”所具有的力量,我们可以开始发现诗人的意图。这一节是四个诗节中的第二节,华兹华斯在其中表达并发展了关于天光残照的主题,同时指出它会随着人的成熟而逐渐消退。在第五节,我们可以读到,婴儿就沐浴在这片天光之中;等他长成了男孩,他还能看到天光,“满心欢乐”地看着;到了青年阶段,天光仍伴其左右;可是“这灵光在成人眼前渐渐黯淡,终于消失在寻常的日光中间”。第六节简要描写了世俗生活为了产生自然的且不可避免的失忆而所作的努力:

大地使怀里兜满自己的欢快;
她也有自己的各种自然向往,
而且,带着一种慈母的心肠,
和并非无聊的目标,
这淳朴的保姆尽其所能
使她哺育的孩子——她收容的人——
使他把见过的辉煌忘怀,
把他由之而来的堂皇宫殿忘掉。

此处的“堂皇”一词表示宏伟、尊严和壮观的意思,这一切都截然不同于华兹华斯在《远游》一诗中所说的“渺小”。而导致“渺小”的原因,则是因为对人性和人与宇宙的关联产生了错误的理解;由此产生的结果便是“死亡”。《远游》中“孤独者”的忧郁和绝望就是这种死亡气息的迹象,因为他发觉人的价值已经降低到“堂皇”之下的水平。华兹华斯关于“雄伟力量”的观点被他用于反对那些限制和贬低思想的所有观点。在他看来,思想和宇宙之间存在着一种紧密的关联,而且两者相互适应,因此他认为人具有某种尊严的地位,这一点是无法通过平凡生活的现实状况来获得的,它在商业、道德和政治中也得不到体现。
但是,我们在此必须承认华兹华斯具有双重视角。我们必须意识到人的“堂皇”属性,但同时也必须观察人在生活方面的现实表现。具有“天国”或“堂皇”性质的禀赋无法在人世间这样的环境里发现栖身的居所。华兹华斯认为,人类曾经的“堂皇前世”因为亚当的堕落而蒙上了阴影,但他同时也用普通的半宗教性语气,使用“世间”和“世俗”这样的词语来形容此生的凡人事物。他并没有将“世间”当做“自然”的同义词,因为尽管人类也许的确是“自然”的亲生子女,但他也只能是“世间”的“养子”。不过,我们应该注意到,人类的养母却是位慈爱的母亲,她的品性至少具有“准母亲”的特点,而且她的目的至少不是没有价值的;简而言之,作为人类的养母,她的形象经常出现在关于“英雄”的传说中,而英雄的亲生父母却不为人知,高贵而神圣。
简而言之,华兹华斯在用一种双重视角来看待人,既看到他的理想属性,又注意到他的世俗活动。这两种视角并不构成矛盾,相反,它们形成了较强的互补关系。如果华兹华斯在该诗第五节至第七节里告诉我们,生活就意味着江河日尽,那么他在第九节至第十一节又告诉我们,在逐渐衰老的个人和他自己的理想人格之间存在着永恒的关联。儿童阶段将“堂皇的”属性移交给感觉迟钝的成人阶段,让后者继承“根本的感应/它既存在过,当留驻久远”,达到思想和宇宙彼此适应的境界。到了成人阶段,这种同情心不再像童年时期那么纯粹而强烈,但这只是因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之外,又产生了另一种关系——人与人之间在充满困苦的道德世界里产生的关系。考虑到华兹华斯的认识论,这种新的关系一定会改变“自然”本身的属性:在一直关注人类的“凡人属性”的人眼中,云也会蒙上一层严肃的色彩,不过即使是严肃的色彩,它终究也还属于色彩的范畴。
《不朽颂》里也有悲伤的成分,而产生这种不可避免的悲伤的原因,是因为需要放弃旧的视觉习惯,并用新的来取而代之。华兹华斯将他的兴趣中心由自然转向道德范畴里的人,因而他也实现了他对人生三个阶段的理解,对此,贝蒂教授曾有过精辟的论述。他将这种兴趣的转移称为“哲学思想”的形成,但是此处的“哲学”一词并不带有它通常所具备的两层含义——它既不意味着抽象,也不意味着冷漠。华兹华斯并没有说他变成了感觉能力低下的人,也没有说自己的诗人气质有所削弱,而如果我们硬要这么认为的话,就会显得故作多情,缺乏想象力。他只是说他已经不再年轻。确切地说,《不朽颂》根本不是对艺术的诀别,也不是因才华消逝而唱起的挽歌,它的含义恰恰相反——它表达了对新力量的欢迎态度,以及对新的诗歌主题的投入精神。因为,如果敏感性和感应能力属于诗歌天赋的一部分,那么在这首诗的结尾华兹华斯已经清楚地表明,自己的敏感性和感应能力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大,除此以外,难道他还有别的意思吗?“哲学思想”并没有削弱感觉的能力,相反,它起到了增强的作用。

一片片云霞在落日的周围聚集,
在一直观察人生无常的眼睛前,
把一种沉静素朴的色彩呈现;
又跑完一程,赢得了别的棕榈枝。
感谢我们赖以生存的人心,
感谢这心中的柔情、欢乐和恐惧,
对于我,最微贱的花朵常能给人
深刻得眼泪也无法表达的思绪。

这里,“最微贱的花朵”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不仅是因为它像小小的“白屈菜”那样代表了年岁、痛苦和死亡,而且因为对一位意识到人类的“凡人属性”的人而言,世界开始具有重要意义和宝贵的价值。对人类“凡人属性”的认识——人们都以为这首诗是关于不朽的,所以我们对这一点要格外注意——取代了“辉煌”,成为使事物具有重要意义和宝贵价值的媒介。我们再次回到了关于视觉感受的问题上——其实我们一直都没有真正离开过这个问题——《不朽颂》用一种非常诚实的方式完成了一个完整的轮回。
敏感性和感应能力所具有的这些诗歌力量之所以成为新的力量,其原因并不在于程度,而在于类别属性;因此,它们似乎要求出现一种新的诗歌主题供它们来展开实践。关于这些新力量的定义似乎暗示着应该出现何种新的主题——理想状态下,那些深藏不露、让人流泪的思想都是由悲剧所引发的思想。只有通过夸张而不荒唐的阅读才能发现《不朽颂》是华兹华斯对他的诗歌的特有模式所作出的诀别,即济慈所说的“个人主义的崇高”所具有的模式,主要致力于创作悲剧性的作品。但是华兹华斯的诗歌不可能是悲剧模式的。他不具备“否定的能力”,而济慈却认为这种能力是莎士比亚才华的来源,是使人满足于“一知半解”的天赋,它让人放弃“那种令人愤怒的追求,不再找寻事实和理由”,停留在“不确定性、神秘性,以及怀疑性”之中。在这一点上,华兹华斯属于浪漫主义运动以及之后的诗人群体——他们不可能获得否定的能力,而且它们不适合创作悲剧性的作品。不过,尽管华兹华斯没有意识到,他所感知到的新力量其实暗示着新的艺术类别,但还是大胆地宣称,他已经获得一种新的感受方式,因为这一点,我们就不能再继续说《不朽颂》是“华兹华斯有意识地向自己的艺术生涯作别,是一首哀叹才华消逝的挽歌”。
那么,在完成《不朽颂》的创作之后,华兹华斯的天赋有没有走下坡路呢?根据《不朽颂》所记录的重要转变,我们是否能产生这样的关联呢?可以肯定的是,他的天赋的确有所削弱,但我们必须注意到,削弱的程度并不像人们通常认为的那样剧烈,同时,它也不是突然发生的,也不是在写完这首诗的前四节之后就发生的——它和关于丧失“缥缈的光辉”的诗句无关;相反,华兹华斯有一些非常惊人的诗作正是在这个阶段写成的。另外,我们还必须记住,他在另一首题为“丁登寺”的作品里说到了“缥缈的光辉”的丧失,此后他却迎来了佳作不断的“伟大十年”——有时,人们会如此回应这种反对意见:华兹华斯借助有关“光辉”的近期记忆来完成他的最佳诗作,随着他日益衰老,离“光辉”越来越远,他的记忆开始变得模糊,因此他也失去了他的力量:这种解释表明,对那些希望华兹华斯走下坡路的人而言,有关思想和诗歌创作过程的机械而简单的概念具有极大的诱惑力。考虑到关于这种伟大力量的事实,急于解释其相对衰退的渴望无疑永远都是不可阻挡的。但是我们必须意识到,无论打算如何进行这种解释,如果我们想解释华兹华斯为何写不出伟大的诗作,那么我们也必须同时解释他为何曾经能佳作不断。以我们今天的知识水平来看,我们还没有能力去提供后一种解释。




推荐阅读:

马克·斯特兰德诗4首

狄金森《我为美而死》

托马斯·胡德诗2首

秋曼·哈笛诗4首

葛瑞夫诗7首

奥登诗10首

和泉式部短歌22首

华莱士·史蒂文斯诗5首

维庸诗4首赏析

维奥诗2首赏析

马莱伯诗2首

巴列霍诗4首

龙沙《致埃莱娜的十四行诗》

罗伯特·弗罗斯特诗17首

艾米莉·狄金森诗5首

帕斯捷尔纳克诗13首

史蒂文斯《弹蓝色吉他的人》

阿吉·米斯赫尔诗17首

詹姆士·梅瑞尔诗7首

加尼埃《犹太姑娘》

龙萨诗6首赏析

辛波丝卡诗39首

瓦烈赫诗23首

雪莱《致云雀》

詹姆士·梅瑞尔诗14首

史蒂文斯《望过田野,观察鸟群飞翔》

罗伯特·布莱诗5首

丁尼生诗2首

尤金·菲尔德诗3首

聂鲁达诗30首

博尔赫斯诗8首

露易斯·格吕克诗2首

约翰·瑞博坦兹诗2首

莫里哀《情诗》

布瓦洛《致莫里哀》

拉贝诗3首赏析

塔契娅娜·莫塞耶娃诗选

特朗斯特罗默诗107首

策兰罗马尼亚语诗16首

吉增刚造诗5首

埃斯普马克诗4首

麦克里希诗3首

华莱士·斯蒂文斯《素初若圆》

保罗·德尔坎《向巴西的朋友们问好》

勒热夫斯基诗2首赏析

史耐德诗2首

泰德·休斯诗21首

施家彰诗7首

瓦科特诗7首

波格丹诺维奇诗2首赏析

拉季舍夫诗2首赏析

涅列金斯基-梅列茨基诗2首赏析

卡拉姆津诗3首赏析

莎士比亚诗7首

菲利普·拉金诗15首

茨维塔耶娃诗3首

佩脱拉克诗4首

卡萝·莫朵诗2首

波洛茨基诗3首赏析

苏马罗科夫诗2首赏析

毕尔格诗2首赏析

博尔赫斯诗5首

短歌行咏掌旗官基道霍·里尔克之爱与死

特列佳科夫斯基诗3首赏析


拜手明光殿 摇心上林苑
种落逾青羌 关山度赤坂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