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约翰·弥尔顿《利西达斯》

英国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利西达斯》(Lycidas),也译为黎西达斯,是约翰·弥尔顿的一首诗(1637年)。诗的题目源自维吉尔的《田园诗》中一个牧羊人的名字。《利西达斯》是一首田园挽歌,纪念一年前在爱尔兰海的一次海难不幸去世的爱德华·金(Edward King),他是弥尔顿在剑桥时的同学。同时弥尔顿这首诗还抨击了腐败的僧侣阶层。



Lycidas

BY JOHN MILTON


In this monody the author bewails a learned friend, unfortunately drowned in his passage from Chester on the Irish Seas, 1637; and by occasion foretells the ruin of our corrupted clergy, then in their height.


Yet once more, O ye laurels, and once more

Ye myrtles brown, with ivy never sere,

I come to pluck your berries harsh and crude,

And with forc'd fingers rude

Shatter your leaves before the mellowing year.

Bitter constraint and sad occasion dear

Compels me to disturb your season due;

For Lycidas is dead, dead ere his prime,

Young Lycidas, and hath not left his peer.

Who would not sing for Lycidas? he knew

Himself to sing, and build the lofty rhyme.

He must not float upon his wat'ry bier

Unwept, and welter to the parching wind,

Without the meed of some melodious tear.


      Begin then, Sisters of the sacred well

That from beneath the seat of Jove doth spring;

Begin, and somewhat loudly sweep the string.

Hence with denial vain and coy excuse!

So may some gentle muse

With lucky words favour my destin'd urn,

And as he passes turn

And bid fair peace be to my sable shroud!


      For we were nurs'd upon the self-same hill,

Fed the same flock, by fountain, shade, and rill;

Together both, ere the high lawns appear'd

Under the opening eyelids of the morn,

We drove afield, and both together heard

What time the gray-fly winds her sultry horn,

Batt'ning our flocks with the fresh dews of night,

Oft till the star that rose at ev'ning bright

Toward heav'n's descent had slop'd his westering wheel.

Meanwhile the rural ditties were not mute,

Temper'd to th'oaten flute;

Rough Satyrs danc'd, and Fauns with clov'n heel,

From the glad sound would not be absent long;

And old Damætas lov'd to hear our song.


      But O the heavy change now thou art gone,

Now thou art gone, and never must return!

Thee, Shepherd, thee the woods and desert caves,

With wild thyme and the gadding vine o'ergrown,

And all their echoes mourn.

The willows and the hazel copses green

Shall now no more be seen

Fanning their joyous leaves to thy soft lays.

As killing as the canker to the rose,

Or taint-worm to the weanling herds that graze,

Or frost to flowers that their gay wardrobe wear

When first the white thorn blows:

Such, Lycidas, thy loss to shepherd's ear.

      Where were ye, Nymphs, when the remorseless deep

Clos'd o'er the head of your lov'd Lycidas?

For neither were ye playing on the steep

Where your old bards, the famous Druids, lie,

Nor on the shaggy top of Mona high,

Nor yet where Deva spreads her wizard stream.

Ay me! I fondly dream

Had ye bin there'—for what could that have done?

What could the Muse herself that Orpheus bore,

The Muse herself, for her enchanting son,

Whom universal nature did lament,

When by the rout that made the hideous roar

His gory visage down the stream was sent,

Down the swift Hebrus to the Lesbian shore?


      Alas! what boots it with incessant care

To tend the homely, slighted shepherd's trade,

And strictly meditate the thankless Muse?

Were it not better done, as others use,

To sport with Amaryllis in the shade,

Or with the tangles of Neæra's hair?

Fame is the spur that the clear spirit doth raise

(That last infirmity of noble mind)

To scorn delights and live laborious days;

But the fair guerdon when we hope to find,

And think to burst out into sudden blaze,

Comes the blind Fury with th'abhorred shears,

And slits the thin-spun life. "But not the praise,"

Phoebus replied, and touch'd my trembling ears;

"Fame is no plant that grows on mortal soil,

Nor in the glistering foil

Set off to th'world, nor in broad rumour lies,

But lives and spreads aloft by those pure eyes

And perfect witness of all-judging Jove;

As he pronounces lastly on each deed,

Of so much fame in Heav'n expect thy meed."


      O fountain Arethuse, and thou honour'd flood,

Smooth-sliding Mincius, crown'd with vocal reeds,

That strain I heard was of a higher mood.

But now my oat proceeds,

And listens to the Herald of the Sea,

That came in Neptune's plea.

He ask'd the waves, and ask'd the felon winds,

"What hard mishap hath doom'd this gentle swain?"

And question'd every gust of rugged wings

That blows from off each beaked promontory.

They knew not of his story;

And sage Hippotades their answer brings,

That not a blast was from his dungeon stray'd;

The air was calm, and on the level brine

Sleek Panope with all her sisters play'd.

It was that fatal and perfidious bark,

Built in th'eclipse, and rigg'd with curses dark,

That sunk so low that sacred head of thine.


      Next Camus, reverend sire, went footing slow,

His mantle hairy, and his bonnet sedge,

Inwrought with figures dim, and on the edge

Like to that sanguine flower inscrib'd with woe.

"Ah! who hath reft," quoth he, "my dearest pledge?"

Last came, and last did go,

The Pilot of the Galilean lake;

Two massy keys he bore of metals twain

(The golden opes, the iron shuts amain).

He shook his mitred locks, and stern bespake:

"How well could I have spar'd for thee, young swain,

Enow of such as for their bellies' sake

Creep and intrude, and climb into the fold?

Of other care they little reck'ning make

Than how to scramble at the shearers' feast

And shove away the worthy bidden guest.

Blind mouths! that scarce themselves know how to hold

A sheep-hook, or have learn'd aught else the least

That to the faithful herdman's art belongs!

What recks it them? What need they? They are sped;

And when they list their lean and flashy songs

Grate on their scrannel pipes of wretched straw,

The hungry sheep look up, and are not fed,

But, swoll'n with wind and the rank mist they draw,

Rot inwardly, and foul contagion spread;

Besides what the grim wolf with privy paw

Daily devours apace, and nothing said,

But that two-handed engine at the door

Stands ready to smite once, and smite no more".


      Return, Alpheus: the dread voice is past

That shrunk thy streams; return, Sicilian Muse,

And call the vales and bid them hither cast

Their bells and flow'rets of a thousand hues.

Ye valleys low, where the mild whispers use

Of shades and wanton winds, and gushing brooks,

On whose fresh lap the swart star sparely looks,

Throw hither all your quaint enamel'd eyes,

That on the green turf suck the honied showers

And purple all the ground with vernal flowers.

Bring the rathe primrose that forsaken dies,

The tufted crow-toe, and pale jessamine,

The white pink, and the pansy freak'd with jet,

The glowing violet,

The musk-rose, and the well attir'd woodbine,

With cowslips wan that hang the pensive head,

And every flower that sad embroidery wears;

Bid amaranthus all his beauty shed,

And daffadillies fill their cups with tears,

To strew the laureate hearse where Lycid lies.

For so to interpose a little ease,

Let our frail thoughts dally with false surmise.

Ay me! Whilst thee the shores and sounding seas

Wash far away, where'er thy bones are hurl'd;

Whether beyond the stormy Hebrides,

Where thou perhaps under the whelming tide

Visit'st the bottom of the monstrous world,

Or whether thou, to our moist vows denied,

Sleep'st by the fable of Bellerus old,

Where the great vision of the guarded mount

Looks toward Namancos and Bayona's hold:

Look homeward Angel now, and melt with ruth;

And, O ye dolphins, waft the hapless youth.


      Weep no more, woeful shepherds, weep no more,

For Lycidas, your sorrow, is not dead,

Sunk though he be beneath the wat'ry floor;

So sinks the day-star in the ocean bed,

And yet anon repairs his drooping head,

And tricks his beams, and with new spangled ore

Flames in the forehead of the morning sky:

So Lycidas sunk low, but mounted high

Through the dear might of him that walk'd the waves;

Where, other groves and other streams along,

With nectar pure his oozy locks he laves,

And hears the unexpressive nuptial song,

In the blest kingdoms meek of joy and love.

There entertain him all the Saints above,

In solemn troops, and sweet societies,

That sing, and singing in their glory move,

And wipe the tears for ever from his eyes.

Now, Lycidas, the shepherds weep no more:

Henceforth thou art the Genius of the shore,

In thy large recompense, and shalt be good

To all that wander in that perilous flood.


      Thus sang the uncouth swain to th'oaks and rills,

While the still morn went out with sandals gray;

He touch'd the tender stops of various quills,

With eager thought warbling his Doric lay;

And now the sun had stretch'd out all the hills,

And now was dropp'd into the western bay;

At last he rose, and twitch'd his mantle blue:

To-morrow to fresh woods, and pastures new.


利西达斯


(在这首挽歌中作者悼念一位博学的友人,1637年他不幸在自切斯特城出发的旅程中溺毙于爱尔兰海。同时偶然地预言了彼时如日中天的我们的僧侣阶层的毁灭。)


然而再一次,噢汝月桂树,再一次

汝褐色的桃金娘,和永不枯涸的长春藤,

我来采摘你生涩粗糙的浆果,

被迫用粗鲁的手指

在醇熟之前将你的叶片揉碎。

辛酸的克制,悲愁的宝贵因由,

迫使我扰乱自然的节奏:

因利西达斯死去了,死在盛年之前,

年轻的利西达斯,未曾离开他的友伴:

谁不为利西达斯歌唱?他知道

他要歌唱,他修筑崇高的韵。

他不能漂浮于水质的棺椁之上

无人悲泣,或者混淆于炙热的风

而无甜美悦耳的眼泪回应。


那么开始吧,从朱庇特的宝座下涌起的

神圣泉眼的姊妹们,

开始吧,有几分响亮地拨扫弓琴。

因此带着徒劳的拒绝,和羞涩的辩解,

也许某位温柔的缪斯

会用幸运的言词恩惠我的命定之瓮,

如同他离去时那样,

赐我昏暗的寿袍美好的安宁。

因我们生长于同一座山峦,

在泉水、树荫和小河里放牧同一群羊群。


我俩一起,在高高的草坪显露之前,

在清晨张开的眼睑下,

我俩一起驱赶着田野,并同时听见

某一时刻灰翅翼的风的潮热号角

与夜晚的新鲜露水共同喂养我们的兽群,

常常直到傍晚,那升起的星辰

明亮地向着天堂的坡落倾斜它西下的车轮。

同时乡野小调并不沉静,

它呼应于牧羊神之笛,

粗暴的萨梯跳着舞,偶蹄的牧农神

不会在愉快的乐音中隐遁太久,

而年老的达摩艾达 斯喜悦我们的歌音。


但是噢沉重的改变,如今汝已离去,

如今汝已离去,再也不能回返!

汝乃牧羊人,汝乃树林,汝乃荒芜的洞穴

野生的百里香和漫游丛生的藤蔓,

它们的回声充满了哀音。

柳树与绿色的榛木林

已不复可见,

欢乐的叶片在你柔软的歌谣上簇成扇形。

那致命如同尺蠖之于玫瑰,

如同污虫之于牧场中健壮的牲畜,

如同严霜之于花朵,当白色的荆棘首次来袭,

磨损了它们鲜艳的衣衾;

如同这些,利西达斯,你的死亡之于牧羊人的耳际。


当无情的深渊在汝们钟爱的

利西达斯头上闭阖,宁芙们,汝们栖息何处?

因汝们既未嬉戏于峻峭悬崖,

那儿埋葬着汝们年老的歌者,著名的德鲁伊们 ,

亦未在安格西岛 植被蓬松的山巅,

亦未在德瓦河铺展它巫术的河流之地:

哎我,我愚蠢地发梦!

设若汝们在场——又能有何作为?

那产下俄耳甫斯的缪斯自己

缪斯自己,又能为她被魔法蛊惑的儿子做些什么,

整个的自然为他悲叹,

当那场引起可憎的咆哮的溃败

将他惨白的头颅顺流携下,

从敏捷的赫布鲁斯河一直到莱斯博斯岛海岸。


唉!用无尽忧心照料这平凡轻微的

牧羊人的行当,严格地冥思

忘恩寡义的缪斯,有何益处?

如旁人那样岂不更好,与阿玛瑞丽丝 

在阴影中玩耍,或戏弄尼亚艾拉 

缠结的卷发?

声名是清晰的精神举起的鞭策

(高贵头脑最终的弱点)

以蔑视欢愉,终日辛勤劳作:

却非我们希望找见的公正的报偿,

原以为它会爆发成突然的焰火。

盲眼的命运女神手持可憎的修剪,

撕裂这轻薄织就的人生。但是并非赞美,

阿波罗回答,轻触我颤动的耳朵,

声名不是生长在世俗土壤的植物,

亦不跟随闪亮的钝剑

飞向人间,亦非存在于广阔的传言,

却在审判者朱庇特纯洁的双眼

和完美的见证下高傲地生长和传播;

当他最终裁定每一件事迹,

天堂里你应得的酬劳便是如许声誉。


哦阿瑞梭斯泉 ,还有汝,光荣的河流,

光华流淌的敏西乌斯 ,以乐音的芦苇为你加冕,

我听到的曲调来自更宏伟的样式:

但此刻我的长笛继续吹奏,

倾听在海王的恳请下

前来的带喇叭的海洋使者,

他问询海浪,问询邪恶的风,

怎样残酷的厄运将这温雅的情郎判决?

他质问自每个鸟喙状的海岬吹来的

有着粗犷翅翼的气流,

它们不知晓他的故事,

智慧的风神带来它们的答案,

没有一阵强风从他的地牢里逃走,

空气静谧,在平整的海面上

肤色光洁的潘诺佩 和她所有的姐妹们在嬉戏。

乃是那致命而背信的三桅船

建造于月食之中 ,装配着黑暗的诅咒,

让你高贵的头颅如此地下沉。


接着是坎姆斯 ,尊贵的陛下,步履缓慢地离开,

他的披风参差多毛,他莎草的软帽

刺绣着昏暗的人形,而帽檐

就像红润的花朵 镌刻着悲愁。

啊;谁掠夺了(他说)我最宝贵的誓言?

最后到来,也最后离去,

加利利湖的引航员 ,

他带着一对厚重的金属钥匙

(金钥匙开门,铁钥匙急速地关门)

他摇动着束发带的发卷,严厉地说道,

我应该怎样保护你,年轻人,

这一切已足够满足他们的肚腹,

他们蹑手蹑脚,闯入、攀爬进羊圈?

他们很少有别的算计,

除了混入剪羊毛者的盛宴,

轰走值得邀请的客人。

盲目的嘴!他们不知道如何

举起一支羊钩,或者至少习得

最基本的牧羊人的技艺。

它与他们有何关系?他们有何所需?他们被

加速,而当他们愿意,那倾斜、闪光的歌谣

摩挲着毁败的稻草做成的刺耳长笛,

于是饥饿的羊儿抬起头来,不被喂养,

却在风里膨胀,他们描画的恶臭迷雾,

从内部腐烂,让恶病传染:

除了那阴森的教堂用它秘密的脚爪

终日一言不发,急速吞咽,

那两只手的引擎 伺在门边,

准备好了一次重创,就这一次。


回来吧,阿尔菲乌斯 ,让你的河流枯萎的

可怕声音已经消散;回来吧西西里的缪斯,

呼唤山谷,命令它们向此处抛掷

它们的秀美,以及一千种颜色的花蕾。

噢汝柔和低语的低矮山谷,

充满树荫和野性的风,奔腾的溪流,

天狼星极少照耀你洁净的膝部,

向这里抛洒你所有奇趣的珐琅之眼,

在绿色的草皮上吮吸甜蜜的阵雨,

并用春天的花朵们熏染所有土地。

带来那死于无名的含苞的樱草花。

成簇的野生风信子,憔悴的茉莉,

洁白的石竹,长着雀斑的三色紫罗兰,

和耀眼的紫罗兰。

麝香蔷薇,精心打扮的忍冬。

苍白的西洋樱草垂着多思的头颅,

以及悲伤的刺绣佩戴的每一种花儿:

让不凋花卸下她所有的美,

黄水仙在它们的杯冠里注满眼泪,

将荣誉的植物撒向利西达死去的地方。

这样便可介入片刻的安宁,

让我们脆弱的思想与错误的猜测游戏。

哎我!当你被海滩,被喧响的海洋冲走,

在那里你的骨骸曾被用力抛掷,

无论是否避过了赫布里底群岛的暴风疾雨;

那儿你许在吞没一切的潮汐下,

游访怪兽般世界的底部;

或者无论你是否否认我们泪湿的誓约,

沉睡在年老的贝利鲁斯 神话的身边,

那儿被护佑之山 的广阔视野

伸向纳曼科斯 和巴约纳 的地点,

天使啊,如今回望故乡,融化于悲悯。

哦汝海豚,推送这不幸的青春。


别再哭泣,悲伤的牧羊人别再哭泣,

因为利西达斯,你的悲痛,并未死去,

虽然他沉到水的土地之下,

正如白昼之星也会沉入海床,

但很快修复它低垂的头颅,

用金光闪烁的新矿装饰它的光柱,

再次燃烧在黎明的额头:

于是利西达斯沉得低,却攀登得高,

通过行走于波浪之上的亲爱的力量,

和别的果林,别的溪流一起,

用纯洁的花蜜洗涤他的卷发,

在喜悦和爱的被祝福的谦恭国度,

倾听无以言表的婚曲。

所有天上的神祗将他款待,

以庄严的部队,或甜蜜的陪伴,

他们唱诵,在他们光荣的行动中唱诵,

并永远地拭去他眸中的泪水。

如今利西达斯这牧羊人不再哭泣;

从此后你便是海岸的精灵,

这于你是巨大补偿,并且这对

所有徜徉在险恶洪水的人儿无比有益。


粗俗的少年这样对着芦苇和小河歌唱,

当寂静的清晨穿着灰色凉鞋离去,

他触碰芦笛上柔和的音孔,

在急切的思想中婉转唱出他的多利安谣曲:

此刻太阳已伸展至所有山峦,

此刻已坠入了西方的海岸;

终于他站起身来,扯动蓝色的披肩,

明天将有鲜美的树林,和崭新的草原。

H Q 译




解 读《 利 西 达 斯 》中

弥 尔 顿 的 诗 学 理 想


绝大部分评论家都承认,这部作品是英语作品中最优美的一首葬礼挽诗;而且除了《失乐园》之外,它也许是弥尔顿诗歌创作中最受评论家们青睐的作品。因挚爱的人夭折而带来的忧伤,或因人类生命的脆弱而引发的震惊和恐惧——这些自古以来便成为许多诗歌中的题材,尤其是墓志铭式的短诗和葬礼挽诗;然而弥尔顿所采用的却又是描写牧人们休闲生活方式的田园诗形式。这种表面的内在逻辑矛盾跟他的诗学理念有何关联,弥尔顿又如何能在诗中克服失去同学的悲伤,重新振作起来,以面对明天?本文将以作品中一些特殊的意象和引喻为线索,来探讨《利西达斯》这首挽诗的真正主题。



弥尔顿的《利西达斯》写于1637年,首次发表在一本题为《悼念爱德华·金的葬礼,公元1638年》,由剑桥学生们自己编辑并刊印的葬礼挽诗集之中。诗集中大部分都是拉丁语和古希腊语作品,只有少数是用英语写的。弥尔顿的英语诗歌被置于诗集的最后一篇,因为它篇幅最长,内容也最充实。弥尔顿本人对于这首诗作显然非常看重,他在1645年出版自己的早期诗歌集时,也将它作为殿后的力作。弥尔顿在1645年的《诗集》中为这首诗专门做了一个头注:在这首挽诗中,诗人为一位博学的朋友而哭泣,文学艺术沈弘:解读《后者于1637年从切斯特出发横渡爱尔兰海时,不幸溺水遇难。诗人借此机会预示了正处于巅峰时期的英国腐败教会阶层的没落。这个头注可以帮助读者澄清两个基本事实。首先,《利西达斯》》中弥尔顿的诗学理想169诗人写这首诗的直接起因是爱德华•金的溺水死亡。后者只是弥尔顿在剑桥大学的一位普通同学,而并非是像查尔斯·狄欧达蒂那样的密友。弥尔顿在两年之后也为狄欧达蒂写过一首声情并茂的拉丁语挽诗,然而那首诗的地位却无法与《利西达斯》相提并论。爱德华·金并非弥尔顿的密友这一事实也许恰好解脱了诗人,使他可以去探索意义更为普遍的主题。《利西达斯》固然蕴含了诗人最深沉的情感,然而诗中所表达的这些情感却并非是个人的悲伤和失落感。在弥尔顿看来,爱德华·金溺水身亡一事的重要性主要在于他跟弥尔顿本人一样,是一个未来的诗人和牧师。另一点值得引起人们注意的是,头注中提及了这首诗中一大段谴责教会腐败的文字。评论家们通常认为它只是诗人的借题发挥,跟该诗的主题并无直接的关系。克里斯托弗·希尔反其道而行之,在《弥尔顿与英国革命》一书中指出这才是这首诗的真正主题。弥尔顿之所以把这个主题用田园诗的外壳精心包装起来,是因为他与书刊审查官之间所产生的各种矛盾和麻烦所致。可是诗人在头注中明确指出了这一点,恰恰说明他并不想掩饰对于教会腐败的批判。正如罗斯蒙德·图夫在评论此诗时所指出的那样,死亡的问题造成了人类生活和宇宙中的混乱和毫无意义。当你正年富力强,可以在生活中大展鸿图时突然命丧黄泉,这意味着什么呢?这就是该诗所要试图面对的一个首要问题。爱德华•金的夭折对于年轻的弥尔顿来说意味着他将要面对同样的问题。一位意气风发,尚未领略成功和幸福的年轻人意外作古是一种最令人痛苦的死亡形式。这样一种死亡意味着生活被剥夺了所有的意义,无论是过人的才华、远大的抱负,或是崇高的理想,到头来皆会是虚幻一场。假如一个未来的诗人在还没有机会撰写伟大诗篇之前就被夺去了生命,那么他的多年寒窗苦读又有什么意义可言呢?作为一首典型的葬礼挽诗,人们期望弥尔顿的这首诗会包括下面这三个部分:对于故人的称赞;哀悼或痛惜;最后是得到安慰。几乎所有的挽诗中都会包含这些内容,因为这是文学传统。然而,弥尔顿在这首诗的头注中说得更加清楚:“在这首挽诗中,诗人为一位博学的朋友而哭泣。”也就是说,这是用诗人本人的声音所唱出来的一首哀歌。“利西达斯”这个名字同时向我们表明,这还是一首以田园诗为模式的葬礼挽诗。在弥尔顿之前,古希腊诗人忒奥克里托斯、古罗马诗人维吉尔以及一大群用拉丁语和各种民族语言来写作的文艺复兴时期诗人都写过同样体裁的诗歌。弥尔顿把我们跟这一悠久的文学传统紧密联系在一起,也唤起了读者对于田园诗中叙述者态度、题材惯例和特定意象、词语的期望。那么,田园诗模式又能提供一些什么样的期望呢?在文艺复兴时期,田园诗可以给人提供伊甸园黄金时代的那种纯真无邪的意象。诗中的背景通常表现一种充满了快乐、和平及春色妩媚的风景,例如起伏的丘陵、绿色的草地、吃草的羊群、习习的清风、潺潺的泉水。田园诗中的活动就是牧人们谈情说爱和放声歌唱。因而田园诗便成为了探索人与自然、艺术与自然、诗人与社会、诗人与想象等诸多关系的一种方式。它所表达的一种观点是人类应与自然和谐,人性与自然的节奏应保持一致。虽然它是一种理想化的境界,但田园诗中也可以包括死亡和人类生老病死等事实,因为这恰好跟自然界的季节变化与出生、成熟、死亡等人类生长发展过程相符合。作为一首田园诗,《利西达斯》开始也使读者有上述期望。然而一旦读下去,就会非常吃惊地发现,在整首诗中,田园诗的上述惯例全都受到了质疑和挑战。爱德华•金的夭折似乎违反了所有这些田园诗的惯例,它完全毁掉了田园诗的传统景观,而诗人却不得不面对非正常死亡这一令人难以接受的事实。尽管提出了上述质疑和挑战,但弥尔顿还是借用了一些早先田园诗体的葬礼挽诗中的特定传统,后者是从忒奥克里托斯、维吉尔到文艺复兴时期诗人世代传承下来的。传统之一是把死去的诗人和活着的哀悼者都描绘成在山坡和草坪上唱歌和放羊的牧人。传统之二是向上帝、缪斯或古代的天神提出质询,即他们为何不阻拦这样不幸的事情发生。传统之三是在诗中描述哀悼者的行列,让一些神话人物轮番上场,盛赞死去的诗人。此外还有对葬礼上各种花卉的描述等。文艺复兴时期的田园诗中还有将古典神话跟基督教圣经故事相混合的传统做法,例如在象征论的模式下,古希腊神话中的牧人俄耳普斯成为了基督的化身。《利西达斯》在囊括了整个西方田园诗传统的同时,又挑战和质疑了这个传统,从而使得该诗具备了一种深刻的张力和厚重的诗歌神韵。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上述挑战是通过诗歌体裁的中南大学学报2015年第21卷第1期170变换来加以表现的。田园诗的体裁被象征性地表现为一支“燕麦杆牧笛”,因为在田园诗中,牧人总是一边唱歌,一边吹奏他的燕麦杆牧笛,其音调舒缓而又抒情。然而这种牧笛的曲调在《利西达斯》中两次受到了严重的挑战,一次是描述俄耳普斯被害时出现了音阶激越高昂的史诗旋律,另一次则是在谴责以往田园诗的一大段诗中所出现的刺耳漫骂声。这些不同的曲调跟田园诗中的燕麦杆牧笛一起,造成了不同声部的和音效果。在古典时期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田园诗中也曾经有过这种不同声部相互混合的先例,但是在上述这些诗中的音调冲突远没有像《利西达斯》中表现得这么尖锐。在古典田园诗的传统中,牧人即诗人。所以说,田园诗体裁便成为了弥尔顿探索诗歌意义和诗人角色的一种特定方式。在《圣经》中,牧人还有牧师的含义,例如基督就被称作“好牧人”。所以说,田园诗还是探索牧师作为教诲者和先知这种社会角色的一种方式。《圣经》中的牧人摩西、以赛亚和大卫就是扮演了希伯莱民族的先知角色。值得指出的是,诗人跟先知均为上帝的代言人。因此,诗中的先知形象也是指诗人。《利西达斯》的开场白——“然而又一次”——在《圣经》的各种预言性和警告性的段落中不断地出现,其中比较引人注目的是《新约·希伯莱书》:“然而又一次,我不但要震动大地,还要震动苍天。”在《圣经》中使用这句话的语境是基督的首次和第二次来到人间。弥尔顿在诗的开头引用这句话,一下子就给《利西达斯》中作为中心人物的牧人形象赋予了一种先知和预言家的角色。这首长达193行的葬礼挽诗的主要格律形式是抑扬格五音部诗行,然而诗中也偶尔有一些短的诗行和很不规则的韵脚,这样就打破了诗歌表面上的平稳流畅。从结构上来分析,我们可以把这首诗分作六个明显的自然段落。在第一自然段落中,叙述者主要是介绍他为利西达斯而吟唱的职责所在。此处所表现的凋谢的月桂树和折断的爱神木的意象把爱德华·金的夭折与弥尔顿本人的处境互相交织在一起。众所周知,在文学传统中月桂树和爱神木等均是诗歌成就的象征:然而又一次,哦,你这月桂树,又一次,你这棕色的爱神木,带着永不枯萎的常青藤,我来采摘你们那些苦涩和不成熟的浆果,……因为利西达斯死了,在他风华正茂之时,年轻的利西达斯,他从未离开过伙伴们:谁又能不为利西达斯而痛哭和歌唱?……因为我俩从小就在同一座小山上长大,曾在喷泉边,树阴下和小河旁放过同一群羊。在这个自然段落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我们看到爱德华·金韶光年华的消逝,而作为诗人替身的叙述者必须要在失去自己诗歌才华前为朋友唱一首哀歌。这样,倘若弥尔顿本人在其诗歌才能得到公认前辞世时,也会有另一位诗人站出来为他歌唱,“这样,某个才华横溢的缪斯/也会用美言来称颂我命中注定的瓮”会传染的,我们在诗的开篇就看到了季节的扭曲,月。诗人所描绘的这种人生挫折甚至还是桂树、爱神木和常青藤的损毁,以及诗人的告白:“我来采摘你们那些苦涩和不成熟的浆果。”这些浆果本应在成熟的时候才会被采摘,但这儿的一切都已被扭曲或夭殇。这都是为了什么缘故呢?答案是因为“痛苦的重压,亲人的悲惨境遇,/迫使我来打乱你们应有的季节”,“因为利西达斯死了”,而且是在其风华正茂之时。既然爱德华•金已遭遇了这样的命运,那么其他所有人也都难以例外。这样,从一开始,葬礼挽诗的模式就已被确立。由于采摘苦涩的浆果和季节的颠倒,人与自然的和谐全都被打破。田园诗传统假定并依赖于一种自然而平和的季节进程,从幼年到成熟,最后才会是衰老和死亡;但是金的夭折却打乱了这种自然进程。读者们会注意到,诗中的叙述者别无其他的选择。他其实并不希望扰乱季节,但却不得不这样做。因此他向缪斯们吁请,请她们不要推辞,因为无论时辰不当或境遇逆反,他都需要她们的弹唱。随着诗人的安排,我们便进入了该诗的第二个自然段落,叙述者在此回忆起业已被毁的一种理想化田园风光。那是一段平静和充满欢乐的时光,令人回想起弥尔顿早先的一首诗歌作品《欢乐颂》。它完美地表现了年轻人的欢乐和无忧无虑,因为自然、人类及其雄心勃勃的抱负全都和谐地结合在一起,而且人们根本就不会想到,这些美好的事物有一天会灰飞烟灭。这段诗歌显然表现了诗人与爱德华·金一起在剑桥大学度过的那段学生生涯。他们早期学习和创作诗歌的经历被描述为在自然中尽情享受和歌唱的牧人生活,完全不受死亡这个念头的侵扰:因为我俩从小就在同一座小山上长大,曾在喷泉边,树阴下和小河旁放过同一群羊。每当没膝的草场依然暮色朦胧,我俩就会顶着晨曦,朝向那喷薄欲出的初阳文学艺术沈弘:解读《《利西达斯》》中弥尔顿的诗学理想171共同驱赶羊群,我们曾一起聆听闷热的中午那些牛蝇们嗡嗡的振翅声,并在晚间用晶莹的露珠来滋养羊群,经常等到明星升空,闪闪发光,到达天顶之后,又沿着轨迹向西倾斜。与此同时,我们还哼着乡村小调,和着燕麦杆牧笛那悦耳的声音;粗野的萨堤罗斯闻声起舞,还有法乌诺斯,尽管长着蹄子,依然不愿意闲坐。连老达摩塔斯也酷爱聆听我们的歌声。③剑桥大学的学生生活在此被转化成了田园诗中的习惯用语。这是一种轻松自如、无忧无虑和舒适安逸的生活,就连剑桥大学的教师也被描述成一位注视着大学生们成长的老牧人。这段描写充分地表现出了剑桥大学校园生活的那种理想氛围。所有好的和完美的因素都被弥尔顿用田园诗的术语表达得淋漓尽致。接着,叙述者描述了他如何从这个田园诗的背景中突然被惊醒,并且开始以尖锐和毫不妥协的方式质询人与自然和谐一致这个最基本的田园诗比喻。由于金的死亡,自然在他的眼里似乎充满了毫无逻辑的任意糟蹋和对于意义和美的无情毁灭,而并非是作为田园诗基础的春夏秋冬季节交替和生长、开花、结果的自然发展过程。请看该诗的下面这一段:而你却已离去,啊,一个令人沉痛的变化,现在你已永远地离去,永不复返!牧羊人、树林,还有荒野的洞穴野生的百里香,四处蔓延和繁茂的爬藤,以及所有的回响似乎都在为你哭泣。从今往后,人们再也不能够看见青翠杨柳枝和碧绿榛树林,那些绿叶也不会随着你的音乐翩翩起舞。就像锈病无情地侵蚀玫瑰那样致命,或像刚断奶的放养小羊羔肚子里长了蛆虫,或像严霜降落在花朵上,使鲜艳的花瓣凋谢,而当时白色的山楂花才刚刚绽放,利西达斯,你的死讯令牧人柔肠寸断。请设想一下这一段落最后几行中取自大自然的几个意象。它们到底暗示了什么?对于青春和自然的无序毁灭与田园诗的传统并不相符。它们表现了与之截然相反的事实。利西达斯的夭折就像所有这些反常的自然意象一样,反映了一种毫无任何意义的毁灭。所以诗人在此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人类生活究竟有没有任何秩序和意义?为何人们还要为一个特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大自然似乎给了我们一个否定的回答。事物往往不是按照自然规律和既定的田园诗传统来发展,在更多的情况下,事情似乎是反其道而行之。该诗的第三自然段落紧接着将问题锁定在了诗人的诗歌才能和抱负受到挫折、所预期的奖赏和名声化为泡影这一点上。爱德华·金是一位立志要成为诗人的剑桥学生,弥尔顿本人也不例外。诗中所要解答的正是诗歌创作的问题。叙述者质问在诗歌中经常出现的宁芙仙女们,为什么她们不保护自己的诗人。然而这显然是一个愚蠢的问题,因为叙述者马上就想到了希腊神话中作为诗人原型的俄耳甫斯,后者的母亲就是主管史诗的缪斯卡利俄珀,但她并不能挽救儿子的生命。诗人的口吻中显然带有一丝绝望:宁芙仙女们,当无情的深渊吞噬你们所钟爱的利西达斯时,你们在哪里?……唉,我简直就像是在痴人说梦!即便你们在那儿——又能为他做什么呢?就连那个亲自生下俄耳甫斯的缪斯,她又为自己迷人的儿子做了些什么呢?整个大自然都为他发出哀鸣,人群中爆发出可怕的呐喊声,而他那颗血淋淋的头颅顺流而下,从湍急的希布鲁斯河漂到了莱斯博斯岛海岸。这一段落中的内容对于本文的主题至关重要,因为其中对于希腊神话的引喻跟诗歌创作直接相关。俄耳甫斯是古典诗歌中的诗人形象,他的乐曲具有令石头跳舞的魔力,因此成为诗歌之开化力量压倒自然之野蛮力量的一个象征。正如弥尔顿在《欢乐颂》和《幽思赞》中向我们所显示的那样,俄耳甫斯的歌曲还具有令地狱之神普路托着迷,使之答应释放俄耳甫斯故妻欧律狄刻的魔力。然而俄耳甫斯并未因此逃脱被疯狂的酒神女祭司们撕成碎片,并将他的残肢断臂扔进河里的可怕命运。因为那些女祭司们用震耳欲聋的尖叫声淹没了俄耳甫斯的音乐。只要她们能够听到他的音乐,就对他束手无策,因为诗人的音乐具有不可抗拒的魔力。只有在她们用尖叫声压倒了诗人的音乐时,才能对他下此毒手。这是原始的野蛮力量压倒了文明的艺术力量的一个象征。通过这个引喻我们得知,弥尔顿对于生活现实与传统田园诗模式之间的距离显然是心知肚明的。至此,问题已经达到了一个尖锐化的程度。假如一个人的诗歌成就可以被不可预知的力量轻而易举地挫败,那么还有什么必要去努力学习和发展自己的诗歌才能呢?为什么不放弃自己的努力而去及时行乐中南大学学报2015年第21卷第1期172呢?这就是诗人在下面这一段落里所提出的问题:唉!为何人们还要去呕心沥血地去从事那不起眼和受人轻视的牧人职业,或面壁苦思冥想那忘恩负义的缪斯?难道我们不能像其他牧人那样生活,跟阿玛丽里斯在树阴下谈情说爱,或抚摸奈艾拉那被风吹乱的一头秀发?名声是激励诗歌想象力的一种动力,使人藐视安逸,甘愿过苦吟的生活;然而正当我们期望得到公正的报酬,并想要燃起熊熊燃烧的创作热情时,手持可怕镰刀的瞎眼复仇女神不期而至,割断了那细若悬丝的生命之线。这是一个极有震撼力的诗歌意象,字里行间传达了可怕的诗意效果。生命之线竟然是如此的脆弱,而死亡的意象不仅是个盲人,而且还是个复仇女神,随时随地都可能对我们发起攻击。最可怕的一点就是这个复仇女神不仅盲目,而且跟疯狂尖叫的酒神女祭司们也有关联。然而上面所引的诗行除了传达恐怖的死亡意象之外,也暗示了别的东西。因为俄耳甫斯之死的神话与死而复生的概念有关。俄耳甫斯“血淋淋的头颅”被扔进了河里之后,一路受到了诗神阿波罗的保护,“从湍急的希布鲁斯河漂到了莱斯博斯海岸”。与此同时,它也把诗歌的才赋带到了莱斯博斯岛,使得那儿产生了天才的女诗人萨福。另外,俄耳甫斯的诗歌才艺具有使大自然听命于他的魔力,即使在惨死之后他还下到地狱,想去救出已死的妻子。因此基督教的文学传统长期以来一直将俄耳甫斯认同于基督的形象。在其他语境下,他的形象还跟诗神阿波罗有关。弥尔顿用俄耳甫斯之死来比喻利西达斯之死,实际上是给读者提供了一个客观的参照物,其诗歌意象具有极其丰富的内蕴。当诗人提出上述那个尖锐的问题,并以一个可怕的意象结尾时,回答他的不是别人,恰恰正是诗歌之神阿波罗:“但割不断赞扬,”福玻斯④回答,抚摸一下我颤动的耳朵;“名声并非是扎根于俗世土地的植物,也不可凭借花里胡哨的陪衬物招摇过市,也不能依靠谣言来支撑,而是在评判一切的朱庇特的见证下,在那双清澈眼睛的注视下生长和扩展;他将最后就每一件事情做出评判,并告知你将获得多少天堂名声作为酬劳。”这是一种柏拉图式的论点:名声并非只是俗世间的事物,或是指多数人对某一人的赞许,而是那些最有能力和最有资格进行评判的人对于某一个人的赞许。阿波罗认为“评判一切的朱庇特”,即上帝的替身,最了解某一个人的品质和价值,而且只有上帝才能赋予人真正的名声。因此在这一方面,利西达斯并没有失去他的机会。我们尚未得到最后的结论,但我们已经得到了部分的结论。诗人的名声究竟是什么?是否值得做一名诗人?作为回答这类问题最有资格的发言人,阿波罗的回答既是肯定的,又是超脱俗世的:诗人的理想名声并非芸芸众生所能给予,而必须是在全能上帝注视之下才可获得。



在诗歌的第四自然段落中,焦点转向了爱德华•金所扮演的另一个角色,即与诗人相对应的教士这一角色。因为当时剑桥大学所培养的学生大多会成为教会的神职人员。诗人请出了各种不同的哀悼者来对他所扮演这个角色的价值做出证词和评价。除了要做诗人之外,利西达斯或爱德华•金本来还注定要成为教士,但这个角色他现在也无法担任了。在这段过渡性的诗篇中,诗歌主题似乎仍然围绕着神话题材。诗人宣称用“燕麦杆牧笛”吹奏的牧歌仍将继续。海神的传令官特里同首先站出来为海神尼普顿辩护,因为后者受指责要对利西达斯的死负责。特里同因而严厉地责问海浪和狂风,这样的事为什么会发生在利西达斯身上,为何“那圣洁的头颅会深深地沉入海底”。作为剑河之神的卡摩斯也出台亮相,他显然是作为剑桥大学的校长,而他所提出的责问是:谁偷走了他最心爱的一名学生?紧接着上场的是“加利利湖上的舵手”,即基督的大弟子和罗马天主教会的创始人圣彼得,在其所发表的长篇大论中,弥尔顿对英国教会展开了猛烈的攻击。圣彼得宣称他宁愿舍弃一些其他的教士,也不愿失去利西达斯,因为前者是一群不能胜任的牧羊人,他们本该替利西达斯去死。那些庸庸碌碌的牧羊人或主教们极端自私,他们挤入教堂,只是为了填饱自己的“肚子”;而他们“却连牧杖怎么拿都不知道”。实际上,他们甚至连牧羊最起码的知识都还没有掌握。换言之,英国教会的主教们并不了解该如何向英国人民提供精神上的引导。他们在劣等的芦笛伴奏下唱着走调的圣歌。而英国人民,即腐败主教们所照看的羊群,并没有得到适当的照顾,其文学艺术沈弘:解读《《利西达斯》》中弥尔顿的诗学理想173境遇十分悲惨:饥饿的羊群仰天求食,但却无人问津,肚子里灌饱冷风,并吸入了恶臭的雾霾。结果内脏糜烂,瘟疫也随之散布开来。这首诗中困扰了学者们数百年的最大谜团就是圣彼得在结束那番长篇大论时,提到了在教堂门口准备为结束教会腐败而对那只贪婪之狼发出致命一击的“双手柄刑具”。评论家们对于这个特殊刑具的象征意义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假说,如把“双手柄”解释为英格兰和苏格兰的联合王国、由上院和下院组成的英国议会,或是天堂加地狱等。可是并没有一种假说能够被大多数人所接受。无论如何,圣彼得所要传达的信息是:英国的教会已经腐朽不堪,如果不想被毁灭的话,就必须对自身进行改革。对于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人来说,这一段文字决不会显得文不对题,因为在当时的英语诗歌中,谴责教会的腐败已经成为了一个人们所熟悉的话题。例如在斯宾赛的《牧羊人的日历》中的“二月”“五月”和“九月”这三首诗是专门用以谴责这种腐败的。⑤此前的威廉·兰格伦在《农夫皮尔斯》一诗中也曾严厉谴责过教会的腐败:我也看到四大教团的游乞僧在为获取钱财而向人们布道:因偏爱华丽服装,他们任意剪裁《圣经》,以适合自己身材。许多神学大师都会打扮自己,由于布道兴盛,金钱滚滚而来。自打仁爱从商,做贵族忏悔牧师,几年来尽出些稀奇古怪的事。除非教会与游乞僧重归于好,世上最深重的罪孽就会降临⑥。乔叟在《赦罪僧的故事》中也以讥诮的口吻鞭挞了那个满嘴仁义道德但却一心想搜刮钱财的家伙。赦罪僧口口声声说:“贪婪乃万恶之源。”但他刚讲完他的训诫故事,马上就拿出赦罪卷来向那些香客们推销。相比之下,弥尔顿的《利西达斯》中那段文字甚至连借题发挥都算不上,因为它正是诗人在描写一位未来牧师夭折时所要探索的一个适当而又必要的主题。爱德华·金本来可以被培养成为一位称职的好牧师,以抗衡那些为了追求口腹之享受而亵渎其圣职的坏牧师。在第五自然段落中,弥尔顿又回到了他关于已故牧人利西达斯的讨论,一而再,再而三地请求在利西达斯的灵柩上盖满各种各样、品种和颜色不同的花朵,尤其是“每一种带有悲伤表情和图案的花朵”。他用夸张的口吻请求不凋花展现它所有的美,并请求水仙花在它们的花朵中注满泪水,“以点缀利西达斯长眠的月桂灵柩”。弥尔顿现在开始把葬礼挽诗跟爱国主义情绪混同起来,诗人的目光从英伦三岛最北端的赫布里底群岛一直扫描到了最南端的贝勒鲁斯。此时他说话的对象是圣迈克尔,即基督教传统中作为英格兰保佑神的大天使,他呼吁后者站在诺曼底海岸边上的圣迈克尔山顶上⑦再次注视一下英格兰由腐败教会所造成的混乱局面:“请将目光投往家乡,天使。”然而这一段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利西达斯的尸体在海中漂流的图景。爱德华·金的船是在威尔士的海边沉没的,因此弥尔顿猜想他的尸体也许已经北漂到了赫布里底群岛,或者已沉到了海底,以便去探访鬼域。也许这尸体已经南下,到达了由凯尔特人居住的英国西南角。诗人将利西达斯的溺水、英格兰的地理状况和它的保护神大天使这三件事联系到一起,目的就是要提请读者关注英格兰目前的严重局势。然而利西达斯的尸体在海中漂流这一鲜明的意象也使人同时联想起前面俄耳甫斯“血淋淋的头颅”漂流到莱斯博斯岛海岸的情景,它无疑也能给所经过的地方带来诗歌的振兴。在诗的最后一段中,弥尔顿再一次用声乐中的复调来标志诗歌中的一个转折点:“别再哭泣,悲伤的牧人别再哭泣。”利西达斯并没有真正死亡。就像夕阳西下,沉入海平面那样,他还会跟所有的天使们一起再次升起在清澈的晨空上。他的升空作为一个讽喻,雄辩地回答了在诗首所提出的问题:假如生命随时会夭折,那么写诗和信仰上帝还有什么意义?答案就在利西达斯的最终命运之中:真正的名声只能在天国获得,而只有在天国获得的荣誉才能真正地声名远扬。因为利西达斯最终被表现为“海岸边的守护神”,并在天国中获得了一席之地。这恐怕是一位诗人所能获得的最高名声。然而弥尔顿并没有把这个显而易见的命运作为诗歌的结尾,而是在诗的最后部分表达了自己对于诗学的一个坚定信念。他自嘲为“粗鲁的牧童”,或未经雕琢的年轻诗人,刚刚结束自己的吟唱。他承认自己所模仿的是古希腊多利安人的牧歌,即欧洲文学的古老传统。在诗歌的结尾中,他的心情豁然开朗,开始乐观地去放眼展望“明天”。虽然还会有更多的困难和障碍,但也总会伴有新的希望。与其说这是基督教的一个神学概念,还不如说它是一位年轻诗人永不泯灭的崇高诗学理想。( 沈 弘 )




俄 罗 斯 与 东 欧 流 亡 作 家

无 根 的 写 作


十月革命后流放的俄罗斯作家可以列出一张长长的名单来——思想家别尔嘉耶夫、舍斯托夫、布尔加科夫,诗人曼德尔施塔姆、茨维塔耶娃、布罗茨基,小说家蒲宁、纳博科夫、索尔仁尼琴……面对悲剧命运,俄罗斯流亡作家坚持三种主要的伦理和美学原则:追求极限、纯净和绝对境界的高贵激情,对祖国和时代的忠诚,以及对人类尊严、自由和未来的道义责任感。俄罗斯流亡作家在西方中心的活动,主要是从源头上沉痛反思极权主义的历史和文化根源,保留和延续俄国19世纪的人道主义传统,复兴支撑俄国1000多年的东正教神学和俄罗斯基督教哲学,探寻俄国与西方世界的未来关系。
对俄罗斯流亡作家或诗人的研究本身就可以写出一部超过本书篇幅的专著来,这里只能介绍其中最著名的四位。
十月革命后流亡国外的白俄作家中较早的一位是伊凡·蒲宁(1870—1953)。他出生于贵族世家,属于“那些在黑暗的时代渐行消失的世系”。1918年,蒲宁怀着恐慌、愤懑和悲戚的感情,从莫斯科逃亡到白俄控制的南方,之后流亡国外33年,大部分时间住在法国。但作家的寸心直到临终都为眷恋俄罗斯而日夕忧伤。在他花了整整7年写出的自传体中篇小说《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1927—1933)中,这位流亡作家对昔日的荣华不胜怀念:
在我毕竟已活了这么久的一生中,随着对生活的思考、读书、漂泊、幻想,我已经习惯认为:我仿佛已熟悉了广阔的空间和时间,已在想象中长久地过着别人的和遥远的生活,这使我觉得,我似乎已经历了许多世纪,游历了天涯海角。可是,我的实际与我的想象(要知道想象也是实际,是一种无疑存在的东西)之间的界线在哪里呢?
此刻,在普罗旺斯炎热的白天眺望窗外的棕榈树、橄榄树、树林后面蔚蓝色的辽阔的山谷、地中海以及在阳光的烟雾中闪烁着的埃斯狄尔山脉时,回忆这个起源,岂不非常荒诞!
半个世纪以前……
唐波夫的田野,圆木建造的、因时间久远而成了灰蓝色的旧草顶房,荒芜了的香椽园,杂草丛生的、中间有一个洗衣石槽的庭院,厨房,马厩,庄稼一直栽到后墙的住房……
从那时以来,不仅我的摇篮旷野的农民的俄罗斯,而且整个大地的面貌都改变了。对我来说,自那时以来已经过去了一千年。
出世。生活和死亡在同一间故居……可是我一生中变换过多少处住所?
难道这个已经取代了我的故乡的异域,就是我最后的避难所?
蒲宁是写作中短篇小说的高手。他的小说创作继承了俄罗斯古典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不注重情节与结构的安排,而专注于人物性格的刻画和环境气氛的渲染,语言生动和谐,富于节奏感,被高尔基誉为“当代优秀的文体家”。1933年,蒲宁“由于他严谨的艺术才能使俄国古典传统在散文中得到了继承”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符拉迪米尔·符拉迪米洛维奇·纳博科夫(1899—1977)出生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十月革命后随家人流亡欧洲,毕业于剑桥大学,四五十年代起任教于美国康奈尔等大学,教授托尔斯泰、普希金、契诃夫、卡夫卡、福楼拜、普鲁斯特等欧洲文学大师的作品,上课讲义后来编为《文学讲稿》一书。他业余爱好收集蝴蝶等鳞翅目昆虫,曾担任过哈佛大学比较动物博物馆研究员,并发表过数篇学术论文。1959年他辞去大学教职,移居瑞士直至1977年去世。
纳博科夫早年用俄语写作,出版过多部俄语小说和诗集。后来改用英语写了8部小说、7部短篇作品及诗文。纳博科夫流传最广、引起争议最多的作品是《洛丽塔》(1955)。整个小说基本上以男主人公自白的口气,描述了一个中年男子对一个12岁少女的畸恋。流亡欧洲的俄国学者亨伯特是一位恋少女癖者。他应聘到美国教书。为了接近房东太太12岁的女儿洛丽塔,而与房东太太结婚。之后,房东太太遭遇车祸身亡。亨伯特为了掩人耳目,不敢久居一地,带着少女从东部向西部游荡躲藏,最后得到了她。但洛丽塔是个任性多变、反复无常、物质欲极强的姑娘,最后想法逃离了亨伯特。三年后,亨伯特费尽周折,终于找到已经结婚怀孕的洛丽塔,但发现这个18岁的姑娘已失去往日光彩,成为一个平庸的女子。亨伯特在惋惜之余开枪打死了她的男友,被判死刑。
小说开创了现代两性文学的新视角,淡化了社会伦理与道德是非。一些评论者认为这部小说写的是一个“年少的美国诱惑衰老的欧洲”的寓言。洛丽塔的青春活力、任性多变和她具有的强烈的物质欲望代表了50年代刚刚步入经济高速增长期的美国。而中年的亨伯特则代表了历经500年文明发展和两次世界大战创伤、衰弱不堪的古老的欧洲。他在洛丽塔的诱惑下对后者疯狂的追逐,似乎象征着古老的欧洲想嫁接在年轻美国身上以焕发活力的欲望。还有一些作家认为,亨伯特的悲剧具有传统的莎士比亚式悲剧性。亨伯特是个受情欲驱使的普通常人。他的觊觎洛丽塔到了不把她当作人的地步,只把她看作梦想虚造的肉体——这种狂情达到了宇宙性的、历史永恒的极致。不过,综观整个小说,我们似乎可以说,造成亨伯特悲剧的不仅仅是他的情欲。时间才是真正的杀手。亨伯特的情欲对象永远可望而不可即。随着岁月的流逝,他注定会渐渐老去,而她则注定会发育成长。在永恒的时间面前,亨伯特注定成为一个失败者。然而,对于洛丽塔来说,情况也完全一样。她虽然能够逃脱亨伯特的手掌,但无法逃脱时间的巨掌。无情的时间注定要把一个纯真的少女变成一个庸俗的成年妇女。亨伯特无法理解和接受的正是这一点。他把早年恋人的变化归罪于她的丈夫。但他不知道,当他开枪企图杀死这位丈夫的同时,他实际上也向时间扣动了扳机。
上述两位作家由于较早自愿离开了动乱中的俄罗斯,没有成为极权时代的牺牲品。比他们晚出生的另外两位作家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1918— )生于高加索基斯洛沃茨克一教师家庭,曾为莫斯科哲学文学语言学院文学系函授生。1941年在罗斯托夫大学数理系毕业,同年应征入伍。因在与友人通信中指责斯大林而被捕,被判8年监禁。刑满获释后,又被流放到哈萨克斯坦的荒凉地区,担任了3年乡村教师。对于人类尊严在严酷生存条件下的消失有着刻骨铭心的体验:为了争夺一碗汤或一支烟,人可以像野兽一般互相厮打。在苏联文学短暂的解冻时期,他出版了《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1962),真实地记录了一个普通的冬日在斯大林劳改农场发生的事件。作品受到赫鲁晓夫的推崇,他从此出名。1970年,索尔仁尼琴“因他在追求俄罗斯文学不可缺少的传统时所具有的道德力量”而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但作家因不想冒永远与家人分离的危险而未去瑞典领奖。尽管如此,四年后,他还是因为创作了另一部揭露劳改营的写实性巨著《古拉格群岛》,并同意在西方出版而被剥夺了苏联国籍,流亡国外。在定居美国后,索尔仁尼琴继续激烈批评苏联政权,同时对西方社会的道德堕落和实利主义也毫不留情地加以抨击。在名为《为人类而艺术》的诺贝尔文学奖演讲词中,索尔仁尼琴曾阐释过自己一生的创作意图,他试图通过文学艺术,“把人生的经验,把整个民族数十年间备尝艰苦、历经辛酸所得来的宝贵教训,交付给另外一个民族。从最好的方面来看,这种经验可能拯救一个国家,使之不至于步及危险、错误与毁灭之途,并从而减短人类历史之曲折与重复”。苏联解体5年后,76岁高龄的索尔仁尼琴从美国佛蒙特返回物是人非的俄罗斯。他在远东登岸,坐火车向西横穿全俄,沿途发表激烈抨击腐败和贫穷的演说。但祖国的现状,令他的政治雄心折损大半。近年来他逐渐处于隐居状态。
约瑟夫·布罗茨基(1940—1996)是苏联流亡作家中最年轻的一位,出生于圣彼得堡一个犹太人家庭,在15岁那年就开始了“流亡”生活,只不过他那时尚未足够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据作家本人回忆,那时他还是个八年级的学生,一个冬日的上午,课才上了一半,他突然站起身大摇大摆地走出了校门,自动退学了,原因是由于“年幼,不得不受他人和环境的操纵而对自己产生的厌恶”,以及被“自由”和“那被太阳晒得暖洋洋的无尽头的大街所产生的隐秘的快感”所吸引。此后他浪迹社会,做过烧炉工、运尸工、地质勘探员等十余种工作,曾屡遭拘讯,多次入狱。1964年,布罗茨基被指控为“社会寄生虫”而被判5年强制劳动,在苏联北部阿尔汉格尔地区一个仅有14人的小村里服刑,具体的罪状是写诗和流浪。是阿赫玛托娃等一批诗人作家的四处奔走,才使他在服刑20个月后提前获释,恢复了自由。1972年,据布罗茨基自己说,他在没有得到合理解释的情况下被告知说,当局“欢迎”他离开,并且不由他分说,便将他塞进一架不知飞向何方的飞机(政府为他指定的去向是犹太人祖先居住的地方——以色列,被他断然拒绝)。从此就开始了不知何时为尽头的流亡国外的生活。最后定居美国,在大学执教、写作。
《小于一》(1986)是一部为布罗茨基带来巨大文学声誉的散文集,出版之后立即获得全美图书评论奖。这本散文集除了向西方读者展示俄罗斯现代诗的重要人物阿赫玛托娃、茨维塔耶娃和曼德尔施塔姆等的成就,还对一些20世纪诗坛重要人物如英国诗人奥登、希腊诗人卡瓦菲斯、意大利诗人蒙塔莱和加勒比诗人沃尔科特进行了眼光独到的评论。与此同时,作家也以冷峻的笔调记录了自己在极权时代留下的一些刻骨铭心的记忆片段。
作为一个现代诗人,布罗茨基既继承了普希金以来的俄罗斯古典诗歌传统,又融入了西方现代主义手法和观念,他的诗歌以诗体形式和风格的多样而著称。几乎所有大师试过、并取得成绩的形式和体裁都被他一一试过,包括哀歌、牧歌、十四行诗、十二行诗节、八行诗、三行诗节、圣坛形图案诗,等等。他的诗风既有深沉广阔的一面,又有轻松讽刺的一面;既有弗洛斯特般日常化的诗句,又有多恩式的玄思冥想。在诗行的安排方面,或工整严格,或长短不一;在意象的采集上,从鸡毛蒜皮到海阔天空,从天文地理到机械设备,几乎无所不包,又都运用自如。因此,选出任何一首诗歌作为代表作来分析都会有挂一漏万之感。完成于1972年的《蝶》或许能让我们稍稍认识一下布罗茨基的人生观和美学观。这首总共16节的诗歌写一只偶然落入诗人手中的蝴蝶,通过它的短暂的“少于一天”的生命,诗人深入挖掘了时间、空间、美与艺术等永恒主题。以下引的是该诗的第一节和最后一节。


I

我该说你死了吗?

你触摸到的一段时间

如此短暂。上帝开的这个玩笑中

有那么多悲哀。

我难以理解

“你活过”这样的字眼;

你的出生与你凋零

在我手中的日子

是同一个,而不是两个

因此算起来

你的期限,简单地说

少于一天


XIV

你比虚无好。

这就是说,你更近,

更可触摸,更清晰。

可你近于

虚无——

像它一样,你整个是虚空。

而且假如,在你生命的冒险中,

虚无获得了形体,

这形体就会死去。

而你活着的时候,你提供了

一个脆弱和不断变化的缓冲器

将它从我这里分离出去。


“我在寒冷中长大,把手指缠上/钢笔的四周,以温暖手掌”,这是布罗茨基对自己创作的概括,包含了诗人的辛酸和自信。这份自信终于在他47岁时得到了证明。1987年,布罗茨基以其“出神入化”、“韵律优美”,“如交响乐一般丰富”的诗篇和“为艺术英勇献身的精神”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20世纪第五名俄裔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诗人在瑞典皇家科学院的讲坛上感叹道:从彼得堡到斯德哥尔摩是一段漫长曲折的路程。
1996年1月28日,布罗茨基在纽约于睡梦中猝然去世。俄罗斯笔会中心的悼词说:“20世纪俄罗斯文学痛苦的历史,同布罗茨基一起,同他的诗歌和散文一起结束了。随着他的去世,我们时代俄罗斯诗人们的殉难史结束了。”
东欧各国自19世纪以来一直没能摆脱被大国集团宰割的命运。从奥匈帝国、沙俄帝国,到德意法西斯,再到苏联,都想把东欧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东欧地区不断变动的国界线折射出处在大国政治博弈下小国人民的屈辱和苦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接管了东欧地区,并强行推广它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压制具有独立思想的文化和文学的发展。尽管如此,还是有一些作家发出了自己的声音。20世纪,浪漫主义诗人密茨凯维奇的故乡波兰出现了一位大诗人切西瓦夫·米沃什(1911—2004)。米沃什生于当时在波兰版图内的立陶宛首府维尔诺,19岁开始写诗,在大学学法律。毕业后进入波兰电台文学部工作。1939年纳粹德国占领波兰,米沃什参加地下抵抗组织,同时从事秘密写作,编辑出版反法西斯诗集。“二战”结束后,他目睹了一系列触目惊心的变化,并为之深深触动。早年的信念破灭了,许多熟悉的人和城市消失了,德国法西斯的覆亡没有使和平真正到来,取而代之的却是新的极权和冷战。1951年,身为波兰驻法国大使馆文化官员的米沃什申请政治避难,居留法国。两年后,他出版了《被禁锢的头脑》,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也对他的选择做出了说明。他既对当局推行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表示出强烈的不满,也对本国知识分子表现出的软弱和麻木感到失望和痛惜。
由于不能适应在巴黎的波兰民族主义流亡者圈子,米沃什于1960年移民美国,次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担任斯拉夫文学教授。流亡使诗人脱离了自己的祖国,但没有割断他在精神气质上与它的联系。他虽自称是西方文化的追慕者,但内心怀有深刻的波兰情结。在强势语言的笼罩下的美国,他坚持用小语种波兰语写诗,自称是“波兰语的忠实仆人”。于是,正如后来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所说,在外在和内在的意义上,他都成为了“一个真正的被流放的作家”。但也正是这种双重流放使他坚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获得了超越民族、国界的全球视野和特立独行的批判意识。在流亡的岁月中,米沃什对欧洲(不仅仅是波兰)的历史和文化做了进一步的反思,同时考虑着诗歌的功用和诗人的角色,写下了《白昼之光》、《诗的论文》、《波别尔王和其他的诗》、《中了魔的古乔》、《没有名字的城市》、《太阳从何处升起,在何处下沉》、《诗歌集》等多部诗集。他的诗歌厚重,有力,处处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体现出诗人对道义的自觉承担和灵魂深处对人性、人类命运的关注。贯穿他诗中的一个重要主题是对往事的追忆和对时间的思索,其目的是为了反抗遗忘,拯救人类的良知。与此同时,他也不断对自己进行反思、自责甚至忏悔。在《使命》一诗中,他如此写道:


在畏惧和战栗中,我想我会完成我的生命,

只当我促使自己提出公开的自白书,

揭示我自己和我这时代的羞耻:

我们被允许以侏儒和恶魔的口舌尖叫,

而纯真和宽宏的话却被禁止。


1980年,米沃什由于“不妥协的敏锐洞察力,描述了人在激烈冲突的世界中的暴露状态”而被授予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米兰·昆德拉(1929— )是另一位来自东欧的流亡作家,生于捷克的布尔诺市。在他看来,生长于一个小国实在是一种优势,因为身处小国,“要么做一个可怜的、眼光狭窄的人”,要么成为一个广闻博识的“世界性的人”。青年时代,昆德拉曾在艺术领域里四处摸索,试图找到自己的方向,写过诗和剧本,画过画,搞过音乐并从事过电影教学。1967年,他出版了第一部长篇小说《玩笑》,获得巨大成功,小说连出三版,印数惊人,从而确定了自己在捷克当代文坛上的重要地位。但好景不长。1968年,《玩笑》被列为禁书,昆德拉失去了在电影学院的职务,他的文学创作难以进行。在此情形下,他携妻子于1975年离开捷克,移居法国。在写下《笑忘录》(1978)、《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1984)、《不朽》(1990)等一系列小说后,他很快就成为法国读者最喜爱的外国作家之一,引起世界文坛的瞩目。他曾多次获得国际文学奖,并多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除小说外,昆德拉还对欧洲小说叙事艺术进行了探讨,出版了《小说的艺术》(1986)、《被叛卖的遗嘱》(1993)等。他的作品在世界各地流传甚广,许多国家一次又一次地掀起了“昆德拉热”。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一译《不能承受的存在之轻》)是全世界最受欢迎的畅销书之一,成为《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法国《世界报》等盛赞的当代经典。这是一部以性爱阐发人生哲理、思考存在意义的小说。小说主人公托马斯是个离过婚的中年男子,职业是医生。他渴望女人而又害怕女人。他需要在渴望与害怕之间找到一种调和,便发明出一种所谓“性友谊”。他告诉情人们:唯一能使双方快乐的关系与多愁善感无缘,双方都不要对对方的生活和自由有什么要求。一次偶然机会,他在捷克的一个小镇上与一位名叫特丽莎的姑娘相识,两入呆在一起还不到一个钟头,她就陪他去了车站,一直等到他上火车;10天后她去看他,两人当天便做爱。不料夜里她发起烧来,是流感,她在他的公寓里呆了10个星期。于是托马斯不得不打破自己为自己定下的与女人幽会不超过三次的“原则”。他慢慢感到了一种莫名其妙的爱,却很不习惯。对他来说,特丽莎像个孩子;犹如被人放在树脂涂覆的草筐里顺水漂来的弃儿,而他在床榻之岸顺手捞起了她。与此同时,他与以前的女友萨宾娜继续保持着性伙伴关系。这样,他就陷入了轻与重、自由与责任、享乐与道德的矛盾之中:
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到地上。但在历代的爱情诗中,女人总渴望承受一个男性身体的重量。于是,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那么,到底选择什么?是重还是轻?
小说从性爱进入存在主义的“自由选择”观,以反讽手法和幽默的语调描绘人类境况,表面轻松,实质沉重;随意的笔法下深埋着精致的优雅;通俗的文字中处处透露深邃而又机智的思索。小说提出的一些概念,如“媚俗”、“永劫回归”等已经进入日常生活,成为人们思考人生境况的重要概念。
上述来自俄罗斯和东欧的小说家及诗人代表了20世纪那些出于政治原因而不得不流亡的作家,他们后来的创作大都超越了政治,进入对人类生存和命运的深层思考。




推荐阅读:

艾米莉·狄金森诗4首

狄金森《在冬季的午后》

狄金森《我是小人物》

狄金森《篱笆那边》

狄金森《成功》

王尔德《黄色交响曲》

王尔德《济慈情书被拍卖有感》

王尔德《林中》

狄金森诗20首

狄金森《灵魂选定她的同伴》

狄金森《晨昏》

狄金森《随着剧痛之后》

狄金森《我为美而死》

狄金森《我见过垂死的眼睛》

狄金森《因为我不能停步等死神》

狄金森《造一个草原》

叶芝《长久沉默之后》

叶芝《驶向拜占庭》

叶芝《丽达与天鹅》

叶芝《茵纳斯弗利岛》

叶芝《失去的东西》

叶芝《在学童中间》

叶芝《疯女珍妮与主教对话》

叶芝《白鸟》

费尔南多·佩索阿诗19首

泰戈尔《故事诗集》

拉塞尔《延续》

斯托尔尼诗9首

罗伯特·布里吉斯诗7首

奥斯卡·王尔德《晨的印象》

恰佑比《当我们还像树苗那样幼小的时候》

乌尔法特《自由的微风》

霍普金斯诗5首

斯温本诗6首

威廉·莫里斯诗2首

乔治·梅瑞狄斯《我们的船失事的日子里》

克里斯蒂娜·罗塞蒂诗3首

但丁·加百利·罗塞蒂诗6首

贡戈拉诗5首

泰戈尔《边沿集》

安德鲁·马韦尔诗9首

约翰·德莱顿诗6首

托马斯·纳什诗2首

托马斯·坎品诗12首

罗伯特·赫里克诗14首

乔治·赫伯特诗3首

苏尔达斯诗25首

斯宾塞诗4首

瓦尔特·雷利诗3首

锡德尼诗3首

马洛《大自然》

布罗茨基《以撒和亚伯拉罕》

黑塞诗20首

密尔诗2首

乔叟诗5首

华埃特诗3首

萨里伯爵诗2首

马修·阿诺德《相见恨晚》

伊丽莎白一世诗2首

司马特《为身材短小向某女士辩白》

索雷斯库诗25首

肯尼斯·帕钦诗5首

史蒂文斯诗5首

鲁米诗26首

泰戈尔《游思集》

纪伯伦《暴风集Ⅰ》

纪伯伦《暴风集Ⅱ》

荷尔德林诗15首


绵崄冒戈堞 乘峤架烽楼 燕兵歌越水 代马思吴州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