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金子美铃诗10首

日本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金子美铃是日本国民童谣诗人,被著名诗人西条八十称为“童谣诗的彗星”,去世时年仅二十六岁。她的诗是留给世界的宝贵文化遗产,却被湮没近半个世纪才终于重见天日,如今已被收录于日本的小学国语课本,被翻译成包括中、英、法、韩等多国文字。
她的诗歌短小隽永,清新灵动中 闪烁着深刻的哲 思,讲求韵律的同时富有童趣,洋溢着绚丽的幻想,充满对光明和美好的希冀。美铃的每一首诗都唤醒我们早已失却的天真和感伤,引领我们回到纯净而唯美的世界。
金子美铃生于明治三十六年(1903年)。她作品里经常歌咏故乡——山口县大津郡仙崎村——这个美丽小镇的景物和生活。她被西条八十赞赏为童谣 “巨星”,作品洋溢着绚丽的幻想。这位天才的诗人在1930年离婚,女儿归她,但半个月之后,前夫又来要女儿,孤立无援的美铃以死抗争,服安眠药自杀。
金子美铃只活了二十六年,死后作品也被人遗忘,像是流星一闪而过,直到1984年,三卷本的《金子美铃全集》才问世。
1903年出生,1930年去世,1984年著作出版。日本童谣诗人金子美铃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慢热”的作家之一了。但她留下的500多首美如天籁的童谣,2007年在中国结成《向着明亮那方》出版。它独特的地方在于,一群素不相识的粉丝们,以感动传递感动,用了三年时间,最终促使它在中国顺利“诞生”。


向着明亮那方

向着明亮那方,

向着明亮那方。

哪怕一片叶子,

也要向着阳光洒下的方向。

灌木丛中的小草啊。

向着明亮那方,

向着明亮那方。

哪怕烧灼了翅膀,

也要飞向灯火闪烁的方向。

夜里的飞虫啊。

向着明亮那方,

向着明亮那方。

哪怕只是分寸的宽敞,

也要向着太阳照射的方向。

住在都市里的人们啊。

这条路

这条路的尽头,

有一片茂密的森林。

孤独的朴树呀,

走这条路吧。

这条路的尽头,

有一片辽阔的海洋。

莲花池里的青蛙呀,

走这条路吧。

这条路的尽头,

有一座大大的都市。

寂寞的稻草人呀,

走这条路吧。

这条路的尽头,

总会有些什么吧。

大家一起,大家一起去吧,

一起走这条路吧。

船帆

抵达海港的船儿的帆,

全都又黑又旧,

驶向大海的船儿的帆,

却都洁白闪亮。

遥远的海上的那艘船啊,

请你不要靠岸,

请你一直在海天之间,

向着前方,一路远航。

闪闪发光,一路远航。

春天的早晨

麻雀喳喳叫,

天气真正好。

呼噜噜,呼噜噜,

我还想睡觉。

上眼皮想要睁开,

下眼皮却不愿醒来。

呼噜噜,呼噜噜,

我还想睡觉。

日光

太阳神的使者,

排好队从天空出发。

途中遇见了南风,

南风问他们去干吗?

一位使者回答:

“我去把光粉撒向大地,

让大家能顺利地工作。”

一位使者看起来很高兴:

“我去让花儿们绽放,

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另一位使者温柔地说:

“我去为纯洁的灵魂们

架一座能攀登的拱桥。”

最后一位使者看起来很寂寞:

“为了创造出阴影,

我也得一同前行。”

幸福

 

穿着粉红衣衫的幸福,

正独自悄悄地哭泣。

深夜里无论它怎样敲响窗户,

也无人应答,孤零零的它

往屋里瞧,看见昏暗的灯光下,

憔悴的母亲以及她生病的孩子。

幸福悲伤地来到另一户人家门前,

它又敲响了房门,依旧无人应答。

它在小城里转了一圈,

却没人为它开门。

月色明亮,深夜的陋巷里,

幸福在独自悄悄地哭泣。

好事

破旧的泥墙

坍塌了,

于是可以看见

墓顶。

道路右侧的

大山影子里,

第一次可以

看见大海。

这个曾经

发生过好事的地方,

每次路过这儿,

我都感到很高兴。

明天

我走在大街上,

偶然听见

一对母子在说

“明天”。

大街的尽头

被夕阳染红,

春天的到来

指日可待。

不知为什么,

我也高兴起来,

想起了

“明天”。

花瓣的海洋

茅屋檐上的花落了,

山丘上的花也落了,

全日本的花都落了。

把全日本散落的花瓣,

收集起来撒向大海吧。

然后,在寂静的黄昏,

乘一艘红色的小舟,

在美不胜收的

花海中轻轻摇曳,

驶向遥远的他方。

编草帽的童谣

我编的草帽,

会变成什么样呢?

会被染成深蓝色,

系上红丝带,

放在远方大都市的橱窗里,

被璀璨聚光灯照着,

不久,就戴在一个留娃娃头的,

可爱的小姐姐头上吗……

我也好想跟着它,一起去看看呀。

闫 雪 美 铃 译



乐 府 的 建 立 和 乐 府 诗 的 兴 起

乐府诗,人们又常简称为乐府,但最初却是两个既互相关联又各不相同的概念。乐府是封建朝廷的音乐官署;乐府诗,汉代叫“歌诗”,原是指由乐府采集并演唱的歌曲。因两者的关系如此密切,所以“后人乃以乐府所采之诗名之曰乐府”了。
由朝廷设立专门的音乐机关管理乐曲,这在汉代以前已经开始。周代的太司乐,秦代的太乐令、太乐丞,都是专职的司乐官员,负责管理朝廷郊庙朝宴的乐章。西周春秋时代的《诗》三百零五篇,就是经官方之手整理的古代乐歌。古代诗、乐不分,乐须配诗,诗必合乐,即所谓“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2] 。因此,如仅从合乐可歌的角度看,乐府诗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很远。但这些古代乐歌,在音乐系统上属于先秦雅乐,同汉代新兴音乐有别,相应管理它们的机关的性质也不同于乐府,所以,它们还不是文学史上的乐府诗。
乐府诗是随着汉武帝时代乐府署的建立而兴起的。作为音乐机关,乐府一名的出现还要早一些。一九七七年在陕西秦始皇陵附近出土的秦代编钟即镌有秦篆“乐府”两字,可惜没有留下有关秦乐府的任何史料,因而也无法推究它的实际情况。汉初有无乐府,一向为学者所聚讼;但即使有,规模也比较小,其职责仅是演奏一些汉代贵族制撰的乐歌,与民间俗曲还没有联系,很可能即隶属于掌管先秦雅乐的太乐署。而武帝创立的乐府则与此有很大不同,据《汉书·礼乐志》记载:
至武帝定郊祀之礼,乃立乐府,采诗夜诵,有赵、代、秦、楚之讴,以李延年为协律都尉,多举司马相如等数十人造为诗赋,略论律吕,以合八音之调,作十九章之歌。
又据《汉书·艺文志》:
自孝武立乐府而采风谣,于是有赵、代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厚薄云。
从《汉书》的记载看来,乐府是在统治者“定郊祀之礼”的背景下建立的,它的具体职掌是:管理秦汉以来日益流行的新兴俗乐;为贵族、文人的诗歌配乐演唱;派专人从全国各地广泛搜集民歌俗曲;大量培养能演奏、演唱各地俗曲的人才。在这些职责中,最有意义的是广泛搜集民歌。当时,乐府采诗的范围很广,《汉书·艺文志》所说的赵(山西)、代(河北)、秦(陕西)、楚(湖北、湖南),还只是举其要,从《艺文志》所载篇目看,实际上当时采诗地区几乎遍及黄河、长江流域。由于各地民歌被大量采入乐府,于是以民歌为中心的乐府诗在文学史上便崭露头角,显示出夺目的光彩。
乐府的建立和乐府诗的兴起,都不是偶然的,与当时音乐的发展有密切的联系,顺应了音乐变迁的趋势。西汉是古代音乐的一个激变时期。盛极一时的先秦雅乐早已走了下坡路,至汉代更加衰落不振,连世代供职于太乐署的专门乐家,也“但能纪其铿锵鼓舞而不能言其义” [3] ,失去了当年吸引人们的艺术魅力。与此相反,新兴的俗乐俚曲,尤其是以丝竹为乐器,凄清哀怨、新鲜活泼的清商乐却犹如春云乍展,方兴未艾。同时,由于西汉王朝打通了与西域的交通,异域音乐也陆续输入,同内地音乐相互影响,相得益彰。这些新兴乐曲,声调与先秦雅乐有异,所用乐器也大不相同,曲调繁复曲折,新奇悦耳,本来主要流行于民间,乐府建立后迅速进入宫廷,很快形成“内有掖庭才人,外有上林乐府,皆以郑声施于朝廷” [4] 的局面。配合这些俗乐的歌辞,正是凭藉了音乐的强大声势而得到广泛的流传和发展。所以,说乐府诗是古代音乐繁荣变化的产物,是并不过分的。
汉武帝“立乐府而采风谣”,固然是出于追求享乐的需要,他“观风俗,知厚薄”的目的,也是为了掌握民隐、巩固统治。但此举却在客观上适应了俗乐发达的现状,使分散的民歌得以集中保存,并为汉魏六朝乐府诗的繁荣提供了条件。后世的历代王朝在其影响下,也大都设置类似的音乐机关,使乐府诗得以持续不断的发展。




推荐阅读:

克莱芒·马罗诗2首赏析

与谢野晶子《乱发︰短歌选》

史蒂文斯《蒙眼障的懵姨丈》

伊丽莎白·毕肖普诗5首

伏尔泰《致吕兰夫人》

让·拉辛《一个基督徒的诉怨》

圣-阿芒诗2首赏析

史蒂文斯诗11首

狄金森诗3首

华兹华斯诗2首

叶芝情诗2首

阿米尔·欧尔诗4首

阿尔阿札威诗5首

丹雅·蜜凯尔诗4首

史蒂文斯诗10首

巴列霍《人类的诗篇》21首

杰克·吉尔伯特诗6首

马克·斯特兰德诗4首

狄金森《我为美而死》

托马斯·胡德诗2首

秋曼·哈笛诗4首

葛瑞夫诗7首

奥登诗10首

和泉式部短歌22首

华莱士·史蒂文斯诗5首

维庸诗4首赏析

维奥诗2首赏析

马莱伯诗2首

巴列霍诗4首

龙沙《致埃莱娜的十四行诗》

罗伯特·弗罗斯特诗17首

艾米莉·狄金森诗5首

帕斯捷尔纳克诗13首

史蒂文斯《弹蓝色吉他的人》

阿吉·米斯赫尔诗17首

詹姆士·梅瑞尔诗7首

加尼埃《犹太姑娘》

龙萨诗6首赏析

辛波丝卡诗39首

瓦烈赫诗23首

雪莱《致云雀》

詹姆士·梅瑞尔诗14首

史蒂文斯《望过田野,观察鸟群飞翔》

罗伯特·布莱诗5首

丁尼生诗2首

尤金·菲尔德诗3首

聂鲁达诗30首

博尔赫斯诗8首

露易斯·格吕克诗2首

约翰·瑞博坦兹诗2首

莫里哀《情诗》

布瓦洛《致莫里哀》

拉贝诗3首赏析

塔契娅娜·莫塞耶娃诗选

特朗斯特罗默诗107首

策兰罗马尼亚语诗16首

吉增刚造诗5首

埃斯普马克诗4首

麦克里希诗3首

华莱士·斯蒂文斯《素初若圆》


从事之官远 观风问俗殊 庐江多小吏 应候府中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