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赫伯特《美德》

George Herbert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赫伯特(George Herbert,1593-1633),英国十七世纪的重要诗人。做过教区牧师,为人宽厚、仁慈,充满活力。他的诗受多恩的影响,具有“玄学派”诗风,充满精神的痛苦和矛盾。《圣殿》是他最主要的作品,其中包括十四行诗、歌、赞美诗、挽诗、对话诗、离合诗等。他在这部诗作中用智性并充满情感的语言以及典雅优美的诗歌形式,表达了对上帝的热切期盼和他的内心灵魂与上帝之间的不稳定关系,反映了他心中的困惑、焦虑与不安。在艺术形式方面,他的诗歌富于音乐性和戏剧性。




Virtue


Sweet day, so cool, so calm , so bright,

The bridal of the earth and sky:

The dew shall weep thy fall tonight,

For thou must die.


Sweet rose, whose hue, angry and brave,

Bids the rash gazer wipe his eye:

Thy root is ever in its grave,

And thou must die.


Sweet spring, full of sweet days and roses,

A box where sweets compacted lie;

My music shows ye have your closes,

And all must die.


Only a sweet and virtuous soul,

Like seasoned timber, never gives;

But though the whole world turn to coal ,

Then chiefly lives.




美德


可爱的白天呵,凉爽、光明、宁谧——

正是苍天和大地的结婚仪式;

今晚为你的灭亡露珠要哭泣,

因为你必然会死。


可爱的玫瑰呵,色彩艳丽而热情,

使那性急的观赏者拭泪不止,

你始终在你的坟墓里生根,

你也必然会死。


可爱的春光呵,多的是晴天和玫瑰,

是一只藏满芬芳的宝物的箱子,

我的歌说明你们都有结尾,

总之一切都会死。


只有那可爱又善良正直的心灵,

有如圆熟的木材,永不败坏;

哪怕整个世界变成了灰烬,

它却依然存在。

屠 岸 译



初读该诗,觉得玄学派诗人赫伯特所写的这首《美德》,显得如此自然、简洁、清晰,仿佛出自一位喜欢使用自然意象、表达自然情感的浪漫主义诗人的手笔。但仔细阅读,发现该诗有着深邃的内涵和潜在的宗教哲理思想。
诗歌的开头三节,着重描写自然界的“美好”,第一诗节中出现的自然意象是“美好的白天”,自然界一片宁静、明朗,仿佛是天空和大地在举行婚礼,突出展现了一种纯洁无瑕的单纯。第二诗节中出现的自然意象是“芬芳的玫瑰”,色泽绯红,沁人心脾,给人们的感官带来极大的愉悦,突出展现了一种大胆、带刺的直率。第三诗节中出现的是“美好的春天”,在这个迷人的季节里,自然界的美景缤纷呈现,使得这一季节犹如“装满了千百种馨香”的“盒子”。
然而,这种“美好”只是出现在每个诗节的开头两行,在接下去的三四两行中,美好的音符就会出现变奏,在第一诗节中,“美好的白天”最终却落进“黑夜的魔掌”;在第二诗节中,“芬芳的玫瑰”的根儿却是扎在坟墓中间,它的养分来自于它以后必将葬于其中的土壤(岂不如同我们人类“来自尘土,归于尘土”?);第三诗节中,春天的甜美即便包含了其他事物的甜美,也终究会有结尾,会有更替。尤其是每一诗节最后一行中所重复使用的“死亡”一词,几乎把前面所陈述的“美好”吞噬尽净。
可是,到了最后一个诗节,出现了神奇的转变,一个是从死亡到生命的转变,另一个是从自然界的“美好”到精神上的“美德”的转变。
就从死亡到生命的转变而言,前三节的最后一行都包含着“死亡”(die),而且在程度和范围上,也是逐渐递增的。从“因为你有逃不脱的死期”,到“你总逃不脱死亡的邀请”,继而变化为包容一切的“世间万物都逃不脱死亡”。惟有最后一个诗节的最后一行,转变为“生存”(live),与前三节形成强烈的对照,全然不顾地变换为“依然万古常青”。
而从自然界的“美好”到精神上的“美德”的转变,显得更为重要,更加体现了这首诗作的主旨所在。所以,诗中强烈的对照和两个“转变”,恰如其分、生动鲜明地表明了物质世界的短暂性以及精神领域的永恒性。( 吴 笛 )



《神曲》最初的名字但丁提为《喜剧》(La Divina Commedia),意为结局圆满的故事。作者通过梦幻手法,写对上帝进行了一次拜访,整个过程充满着神圣、神秘的意味,之后意大利另一个著名作家薄伽丘在前面冠以“神圣的”字样。1555年,人们为了表达对这部巨作的崇敬,定名为《神曲》。1955年在中国出版,定名为《神圣的喜剧》。若干世纪以来,无数人从书中感受到神奇的梦幻世界,三界的各种场面带来的震撼、恐惧、神秘和景仰都是前所未有的。作者在神界与人界自由穿梭,天地神人、从古至今无不涵盖。古人的重现、今人的命运、死者的魂灵和神祇的光辉,都凝聚在诗行与激情之中。《神曲》自问世以来,在世界文坛上具有承前启后、里程碑式的重要地位。
但丁为这部书取的《喜剧》,也是本书使用的一种文体。其原因有二:第一,中世纪文体有3种主要形式,高级悲剧体,用于高贵的王族;中级文体,一般用于挽歌类;低级的喜剧文体,属于谦卑朴实的大众类型。但丁采用的喜剧文体是摈弃了现实中的等级区分,刻意用较为低级的文体创作。第二,《神曲》采用的并非正规的拉丁文,而是用了当地的托斯卡纳方言,用他的话说就是连老媪都能懂的大众语言。《神曲》采用的格律也是三节诗韵,用排比句相互呼应,这是意大利民歌中常用的韵律。
《神曲》完成于1321年,但何时开始写作,学界意见不尽一致,多数认为写作于1308年。比但丁稍晚一些的薄伽丘认为,1300年时但丁就写出了《神曲·地狱篇》的前几篇,之后因为被驱逐流放而中断了写作。后来是从第八篇开始继续叙述,根据薄伽丘的看法,《神曲》的写作时间就长达21年了。从《神曲》开篇来看,诗人自己也定为35岁那年,应该是1300年。
《神曲》的正式出版时间则是在但丁去世之后,因为在他临终前并没有安排好《神曲》的出版事宜,《神曲》最后一部分书稿在他死后竟然踪影全无,直到几个月之后,他的儿子们费尽辛苦才找到已经发霉的手稿,并且将稿子重新誊写,交给出版商出版。
《神曲》分为3篇:《地狱》《炼狱》(也译成《净界》)和《天堂》,每篇33曲,加上序言整100曲。这个文体结构是建立在中世纪数字的神秘性和象征性上,3这个数字在基督教有着特殊的含义毋庸赘述,在音乐方面,12—13世纪教会音乐只承认三节拍、三度和弦和三个声部。10在西方象征着命运的轮回,是一个圆满的整数。与《神曲》同时代的文学作品也大都采用了这一结构。同时,《神曲》沿用了中世纪常见的梦幻文学手法,但丁在传统的表述形式下蕴藏着独到的新内涵。
《神曲》梗概如下:人到中年的但丁,进入了一次神奇的灵魂之旅。他先后在理性哲学的代表——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的带领下游历了地狱和炼狱,当他的灵魂经过理性的升华,血与火的洗礼后,以新的面貌来到天堂的门口,昔日的恋人贝雅特丽奇作为神学与信仰的代表,又带领他游历了天堂,当他终于来到至高无上的上帝面前时,但丁本人已经达到了灵魂的最高境界和理想的最终彼岸。在一片炫目的光华之中皆大欢喜,全篇到此戛然而止。
但丁究竟要在《神曲》中表达什么呢?笔者这样认为,但丁要表达的是要通过诗歌的语言,描述历史,走向真理,走向公平的世界。

1.《地狱篇》
《地狱》共有34曲,第一曲为序言,其内涵丰富,每一段落都蕴含着深层意义。如果说《新生》是诗人将读者推向自己的内心灵魂,与外界毫无关联,那么,《神曲》则相反,它是通过对于外界世界的反射,来了解自己。对于生命而言,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场旅行,一次冒险,都参与其中。诗人在这里采用的是双线式叙述,一个是作为朝圣者,他面对的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三界,他所见到的一切都超出现实、超越时空,从表象直抵内核;同时,有一个对什么都了如指掌的诗人,他能够看到朝圣者看不到的东西。这种独特的表述使得在之后的具体描述中,读者和但丁一起经历从迷惘和畏惧到深入感知和领悟的全过程。
维吉尔的出现,体现出中世纪文学的另一特点:相异的国度,以不同时代的人交往对话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观念,这也是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常见形式。但丁对维吉尔无比尊崇,他在《神曲》中称他是“老师”“亲爱的父亲”和“知识的海洋”。维吉尔作为朝圣者但丁游历地狱和炼狱的引导人,他指点迷津、掌控行程,引导但丁从迷惘、震撼和痛苦中,认清历史、领悟现实,逐渐接近至高无上的天堂。
地狱一词源自于希伯来文shê'õl和希腊文gehenna二词含义的混合。前者是犹太教中的“阴间”,指死者灵魂的安息之所,一般认为在底下,但没有赏惩含义。后者意思为希伦山,基督教早期是在耶路撒冷一个叫“希伦山”的峡谷里,教徒们焚烧罪犯尸体的地方,他们认为不知悔改的罪犯死后不能进入墓地安葬,只能被垃圾一样扔掉或焚烧,由于需要一些硫黄等助燃,所以山谷里经常恶气笼罩、烟雾缭绕。这两个词汇在概念上逐渐演化为犯罪者死后灵魂受处罚的地方。地狱里罪人聚集、因罪恶所致被不灭的火焰不停地烧灼,那里是“最凄惨、最痛苦,是世上的言语无法形容的可怕地方”——引自《圣经》路加福音第十六章十九——三十一节。
罪的概念在基督教中是一个基本概念,是指人由于顺着自己的私欲而违背上帝意旨的言行思想都称之为有罪。而且人类自亚当夏娃犯了原罪之后,皆生而有罪,且无法依靠自己的力量来进行救赎。人的罪恶感和忏悔精神是中世纪神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在这个框架下,人类所有言行道德都必须面对基督教的审判,按照基督教的评判标准决定人死后的去处,或天堂,或炼狱,或地狱。但丁生活的中世纪时代,这一理念被教会渲染至极,如雾霾般笼罩着每一个角落、每一个心灵。
但丁《神曲》的《地狱篇》被公认为是整个作品中最精彩和最惊心动魄的一篇,他为人们推开了地狱的大门,地下深处所有的悲惨、恐怖和丑陋展露无遗,现实社会中曾经鲜活的人在这里以魂灵出现,他们所受到的各种惩罚和酷刑,其惨烈和难以忍受的程度,足以令每个活着的人毛骨悚然、魂飞魄散。
开篇起自1300年,诗人35岁那年无意中迷失在黑暗的森林里(这是第一次有人把中世纪比喻为黑暗的森林)。森林里的各种凶残的动物正虎视眈眈,正当诗人进退维谷之际,出现了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维吉尔认为但丁是误入了歧途,要想走上正确的道路,走上直抵公平世界、与上帝影像接近的境地,就要向下走,以螺旋上升的方式到达目的地。因此,维吉尔要带领但丁向地狱走下去。
但丁心目中的地狱是在圣城耶路撒冷的地下,是一个类似于圆形剧场的巨大的深渊,上宽下窄直通地心。在维吉尔的带领下,他们慢慢地走下去。
在地狱的第一层,他们见到了古罗马时代囊括了政治、军事、哲学、文学、天文学、医学等百科全书式的人群,尤其是以荷马为老师的5位诗人,他说:“看到了诗国里高贵的一派,这一派的诗如飞鹰,凌驾一切。” [7] 须知荷马是盲诗人,在但丁眼里他有着鹰一样锐利的眼睛,能看穿世界、超越其他。但丁还把自己归于其中的第六人,跨越时空与之为伍。他走进诗人们,一起在天光柔和、清溪相伴、绿草如茵的花园里,安静地交谈着……此刻,这里全然没有半点地狱的阴郁之气,作为基督徒,但丁与这些异教徒们被视为同类,安置在这里得以永生。
从第二层到第九层,但丁逐层领略了各类不同的罪人,这些罪人绝大多数都是当代的,少数是古代的,其犯罪标准基本是按照诗人自己的评判,罪恶的划分大概分成3大类和24小类。
第一类是不能节制,贪色、贪食、吝啬及浪费、愤怒、邪教徒。例如在地狱的第二圈中,但丁看见了一对相拥在一起、在风中不停旋转飘荡的魂灵,他们是因不伦之情双双被杀的弗兰齐斯嘉和保罗,弗兰齐斯嘉(Francesca da Rimini)是当时意大利拉文纳圭多·达·波伦塔的女儿,她嫁给里米尼的简乔托·马拉台斯塔为妻,这纯粹是一场政治婚姻,因为简乔托跛脚,相貌丑陋,举止粗野,极为残暴。而简乔托的弟弟保罗却是个美少年,后来,叔嫂两人渐生情愫,越界相爱,不幸被哥哥发现,当场把他们杀死。此事发生在1283—1285年间,曾震惊一时。尽管但丁主张精神之爱,认为肉体之爱是罪过,但他依然被他们之间的爱恋所感动,原本是善于辩说的但丁,却因感情激荡而达到无以言表的程度,他“一时给他们感动了,竟昏晕倒地,好像断了气一般” [8] 。但丁同情这一对恋人的情感,把他们视为自己的两个亲属,但又不得不按照教会的规则将他们以“淫邪罪”打入地狱。
第二类是强暴,同类相残、自杀、侮辱上帝及自然。
第三类是欺诈:在普通关系类分为:淫媒及诱奸者、阿谀者、圣职买卖者、预言者、贪官污吏、伪君子、窃贼、劝人为恶者、离间者、伪造者;特别关系类分为:谋杀亲族、卖国、暗算宾客和卖恩主。在地狱的游历中,但丁似乎随时身处现实之中,他压抑已久的愤怒终于在这里得以宣泄。在第八层第六沟中,他见到了一队伪君子,面对穿着铁灰色沉重铅服的魂灵的询问,他大声地说出自己的家乡:“在那美丽的阿诺河边,在那大城之中,我是生长着;我的肉身从没有离开过我。” [9] 当得知他们中的两个人曾经在佛罗伦萨做过高等法官,诗人的怒火不禁油然而生,“我开始说:教友们呀!你们的罪恶……但是我不说下去了,因为我看见了一个犯人躺在地上,成一个十字架,用三根木桩钉着。” [10]
另一个著名的桥段是在地狱的最下一层,但丁遇见了被囚禁而吃掉自己亲生儿子的比萨贵族乌戈利诺,他在1289年,因叛国罪与儿子一起囚禁在一座高塔监狱里,守卫的人将高塔的钥匙扔进河中,不再理睬他们。结果塔内的囚犯因无食物导致饥饿难耐,乌戈利诺在“饥饿的权利强于悲伤”的意念下,竟然去吃儿子的肉以求苟活下去。此事成为震惊整个意大利的惨剧(后来据考证并无此事)。但丁见到了乌戈利诺时,他竟然还在残忍地啃食着孙儿的头颅……但丁不禁泣血捶膺,他悲愤地喊道:“比萨呀!因为你,美丽的土地上,那里处处听见‘西’字的语音,全体人民都蒙着羞辱了”。[11]
同样被人称道的是但丁将当时还活着的卜尼法斯八世(bonifacius Ⅷ1294—1303)安置在地狱的第八层,属于欺诈罪的层面,在那里烈火从脚底烧起,罪犯要倒栽在阴沟里接受惩处,而为他心目中的英雄亨利七世在天堂里安排了很好的位置。
各类罪人所受到的刑罚是《地狱篇》中浓墨重彩之笔,作者丰富、大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给读者展开一副震撼心灵的画面:犯了错的恋爱者在暴风中飘荡,风中情侣悲伤中相依相偎,吝啬者推着重物(以示做了金钱的奴隶)蹒跚向前,暴君在血沟中跌倒翻滚,伪君子穿着镀金的铅大衣举步维艰……这些惩罚完全是根据他们生前的罪行而定。此外,但丁还创造出很多不曾有过的刑罚,如臭雨、倒插地缝、淹没在粪便里等等。根据罪恶的不同,但丁设计出不同的场景和刑罚,魔鬼与罪人露着同样丑鄙的表情,阴森的风与恐怖的夜交织,血腥的味道与凄惨的哀号似乎近在咫尺……在作家的笔下,地狱就这样活生生地与读者零距离接触。
但丁的文字如同他锐利的目光一样犀利生动,在地狱第七层“第四圈,贪婪者和浪费者、命运的弄人”中,他形容狱卒普鲁托受到了维吉尔的斥责后崩溃了,这时的他“好比风吹桅杆,帆布落地一样,那个可怕的魔鬼倒在地上了” [12] 。还有但丁形容当灵魂受到惩罚时的情形是:方形的石棺,在那默默无声的慢慢燃烧着的厅中,每一个里边的灵魂均受折磨;盖子摆在那里,棺材是开着的;它们在“最后审判日”才盖起,永远盖起。可以想象这是何等的精神拷问!
没有那种无比沉痛和悲怆的心灵,如何能构思出这惊心动魄的黑暗世界?而随着在地狱里层层下降,诗人的整个身心也在同时经受着煎熬,他的爱恨情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仿佛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他似乎只有在这黑色的涡流中,在精神肉体的煎熬中,才能思想,才能说话,才能飞升……
《地狱篇》为我们勾勒出一个充满悲剧意味的地下世界,更是对意大利现实社会的生动写照。此外,悲剧文体也是国外学者很看重的一点,前面说到中世纪有高中低三种文体,但丁明确表示《神曲》采用的是相对低级的大众文体,但在其中也包含着喜剧转换悲剧的成分。《地狱篇》里体现出作者的另一重表达,即超越大众的更高层面,对历史与现实的拷问,对人界与神界的理性梳理,是站在高处审视美与丑,善与恶,罪与罚。国外学者很看重《地狱篇》中超越喜剧文体的部分,认为但丁绝不仅仅满足于普罗大众的接受能力,《神曲》要达到的是最高境界的精神层面,用诗歌来阐述哲学思想,这是但丁企图突破的一个界限,中世纪时期诗歌被视为低级文化,没有实际的功用,但丁在《神曲》以外的文论中,特别强调诗歌的实际作用,在《神曲》中是以委婉隐讳的形式表达出来,当然这与他的宗教理念相契合。

2.《炼狱篇》
炼狱purgatory一词来自拉丁文动词purgare,有涤罪所之意。在传统基督教教义中,炼狱是指犯有一定的罪,但并不一定要下地狱者,死后暂时受苦以获救赎之地。基督教认为,人死之后,只有完全纯洁无瑕的灵魂才能直接进入天堂,犯有大罪恶的灵魂被直接投入地狱永遭惩罚。有小的罪或者是罪已经被赦免的灵魂,既不能马上升入天堂,又无须下地狱,则暂时安排在炼狱中,待这些罪过得到宽恕和救赎,便可升入天堂。如果说地狱侧重于罪与罚,天堂侧重于圣与洁,那么炼狱则侧重于赎与升。尽管炼狱是基督教的基本教义之一,但在但丁之前,没有人能将炼狱做具体翔实的描述,但丁的《炼狱篇》实质是他独创的一个境地,也是他设计的从地狱到天堂的平衡过渡。
但丁在这篇里阐述的观点与基督教教义略有不同,基督教认为任何罪只有故意和无意的区别,不可以将罪过洗涤净化,而但丁认为小的罪过可以经过洗涤净化而消除,作为基督徒的但丁并非要否定教义,他的三界设计不过是力求符合自我信仰和追求罢了。
炼狱的地点选在一座孤悬海上的山间,它与地狱最大的区别是这里没有阴森恐怖的景象,取而代之的是充满柔和自然的氛围:浩瀚的苍穹,温暖的阳光,蓝天与星辰以及凉爽透明的空气。游历炼狱的道路也不再艰难险峻,而是平坦缓慢。但丁此番游历也变得舒缓轻盈,一改地狱的惊心动魄。
炼狱分为3部分,由炼狱外部、炼狱本部和炼狱顶部组成。鉴于各类灵魂忏悔的时间和程度不同,进入炼狱的资格在炼狱外部开始划分,或早或晚的进入炼狱本部。但丁和维吉尔在炼狱用了3天的时间将其穿越。炼狱本部为环行山腰的7层圆路,愈在上层的直径愈小,从下层到上层有阶梯。在每一层圆路上洗炼七大罪恶之一。7和9在基督教中都有特定的含义,7代表完整,7艺和上帝创造世界用的天数相等,9则是3的倍数,认为是各种因素的高度聚合,天地都有9重。
但丁在进入炼狱大门时,有天使在他额角上刻上7个“P”字,它代表骄、妒、怒、惰、贪财、贪食和贪色共七大罪恶。这7种罪的判定标准是什么?这也许是炼狱篇中值得一提的地方。基督教有确指的7宗罪,第一贪婪、第二色欲、第三贪食、第四妒忌、第五懒惰、第六傲慢、第七暴怒,其中贪婪是7宗罪中的重点,其他的罪恶只是无理欲望的补充、复仇的欲望。
但丁在炼狱的七宗则是按照自己的评判标准,将其稍加改变,第一好色、第二暴食、第三贪婪、第四懒惰、第五愤怒、第六妒忌、第七骄傲。好色成为最主要的罪过,也有学者将7宗罪归纳为3类,一类是因为过度的爱而产生的色欲、暴食和贪婪,第二类是缺乏爱而导致的懒惰,第三类是恶意产生出愤怒、妒忌和骄傲。但丁将各等罪人安排在不同的层面中,接受各种惩罚。尽管炼狱中不再是阴风阵阵、血火弥漫,但是他们同样充满着负罪感和胆怯,在炼狱中他们同样需要经历痛苦的过程和深刻的忏悔,才能最终脱离此处。炼狱中的惩罚比之地狱要轻很多,但同样要付出极大的代价,比如说背负重石前行,在炼狱的环形路上,每个罪人都要背负着沉重的大石前行,背负者身体几乎弯曲到地,膝盖与前胸相撞。
在炼狱里,虽然但丁在进入炼狱时也同样需要洗净自身的污点,但那些无形的轻飘飘的罪人的魂灵,在但丁与维吉尔面前,显得那么无足轻重。但丁是活人,他有随时更新的头脑和自由的身体,通过与这些灵魂的接触,使之有了更多的感触和见地。
但丁在《炼狱篇》中,以自己的是非标准评判,同时通过这些改变了自己,提升到新的境界。在炼狱的行程中,但丁不再像在地狱里那样常常被震撼而无言以对,他开始更多地参与探讨。
但丁通过与这些灵魂的对话,也深刻反省了自己,例如欧德利西(Oderisi)因为傲慢和野心而在这里,他在但丁面前做了一番讲述后,但丁对他说:“你的一番至理名言,使我生了谦让的心,抑制我的骄矜之气。” [13]
在炼狱山上但丁听到了很多沉默的灵魂终于开口述说,如在《炼狱》十四曲中,那个妒忌的灵魂说道:“我的血管充满着妒火,假使我看见一个人在欢乐,我的面色便会发青发白。我下了那般的种,所以收了这般的果。人类呀!为什么把你的心放在与你无分的东西里面去呢?……那里的居民竟至不能辨别真伪,丧失掉义侠之气;四境之内,只是长着恶草,现在根深蒂固难于芟除了!”[14]
这个灵魂最后只能用哭泣结束谈话。正是一番沉痛的血泪忏悔,但丁眼中这些戴罪的魂灵们变得越发的“可爱”,因为这正是他们艰难的脱离苦海,向“地上乐园”缓缓攀升的过程。
《炼狱篇》中有一些经典的语句,例如在第五篇中,维吉尔看到但丁迟疑着看着那些灵魂时,对他的一番教训:“为什么你的精神分散?为什么迟慢你的脚步?人家的窃窃私语与你何干?跟随我,让人家去说长说短!要像一座卓立的塔,绝不因为暴风而倾斜。” [15] 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其实在这里他已经说得够清楚了。
在《炼狱篇》中,但丁运用了中世纪所掌握的地理知识,炼狱中已经显示了球形的地球,当时已经出版的《天球论》全面阐述了球面天文学,炼狱中还指出了太阳的位置,在南半球的恒星,不同的时区,日出与日落等等。

3.《天堂篇》
天堂希伯来文为schamajim和希腊文为ouranos,既是指可见的天空,也指不可见的天堂,所谓上帝的在天居所。没有罪过的,或者是经过救赎的灵魂皆可以升入天堂,与上帝同享永福。基督教教义中对天堂极乐世界有所描述,他们认为天堂里黄金铺地,宝石盖屋,眼看美景,耳听音乐,每一感官都有相称的福乐。因而,基督教徒总是把天国看成是人们理想生活的神圣境界,是一种快乐的未来社会。
《天堂篇》作为《神曲》的终结篇,后人对它的思想和艺术性评价有所保留,但没有“天堂”的高贵,就无法显现出“地狱”的恐怖与“炼狱”的艰辛,三者必然是相应相依的。因此,在中世纪基督教的“来世”里,地狱与天堂在本质上永远是真实的。所谓天堂是超越物质、引导灵魂的上升之地,但丁对天堂的描写,同样是诗人非凡的天赋使然。在这个高尚灵魂的居所里,但丁设计出一个光芒四射、层叠分明、各有所依的天界。
13世纪时,意大利已经翻译了一些古代文献,包括古希腊的学术成就,但丁在《天堂篇》中借用了古希腊天文学家克罗狄斯·托勒密(Claudius Ptolemaeus,约90—128)的天体系统学说,将天堂分为月球天、水星天、金星天、滩羊天、火星天、木星天、土星天,加上恒星天和水晶天,共计九重天,九重天外再加上一个天府,就合成了“十”这个完整的数字。
进入天堂,能够有机会靠近上帝的人应具有何等美德?如何根据美德而安排座次?但丁同样是依照自己的衡量标准,根据每个人不同的善行,安排在“七行星”上不同的位置。月球天是安排未能坚持信誓者;水星天中是行善的灵魂;金星天中为多情的灵魂;而太阳天则是哲学家和神学家栖身之地;火星天中是为信仰而战死者;木星天中是政治聪明的君主;土星天中是隐逸寡欲者;恒星天中是胜利的灵魂,如基督、圣母和那些圣徒们;水晶天中是九种天使;在十重天府里,是那些保持着人类面目,却闪耀着圣洁光芒的灵魂,他们团团坐在一个大而无边的圆形剧场中,组成一朵巨大的“幸福者的玫瑰”,他们在这里仰望着上帝,并湮灭在上帝的光和爱之中。但丁在这里如愿的与各位大师见面交谈,包括中世纪最负盛名的学者托马斯·阿奎那等。至此,但丁在三界的神游之旅已经渐入佳境。
当然,他的引领人贝雅特丽奇与他相伴而行,这是《天堂篇》中最为温柔和甜美的桥段。贝雅特丽奇在《神曲》中,一出场就惊艳四座:在地上花园里,天明时分,“东方全是玫瑰色,其余的天空是碧海一般”,在天使们抛洒的花朵雨中,一位贵妇人蒙着代表信仰的白纱,头顶上有个橄榄树叶编的花冠,披着代表希望的绿色披肩,穿着代表慈爱的火红长袍。当她走近但丁时,诗人感到的是震撼,不敢正视。此时的双方角色已经转化,贝雅特丽奇如一个母亲对待孩子一样慈祥,像先哲对待浪子一样宽容。她站在高端俯视着但丁。贝雅特丽奇作为一介民女,在《神曲》中有如此的高贵神圣,是作者爱情的力量使然。也正是以人为本的思想在《神曲》中最浪漫的诠释。
这个普通的世俗女子先是以上帝使者的身份引领诗人在天堂里游历并渐次上升,并一一解答了但丁的疑问与困惑。贝雅特丽奇置身于一个非常高贵的位置,与上帝如此贴近。在高高的天堂之巅,在上帝那深沉灿烂的本体之中,诗人彻底地陶醉其间,身心得到巨大的满足和愉悦。
《神曲》的表现手法虽然属于传统形式,但三界的设计描绘却是极具创造力和想象力。所有对于现实的揭露都是通过人物形象来进行,这些著名的历史和现实中的人物,性格鲜明,人鬼相谐。充满着正义与丑恶,悲壮与猥琐,阴柔与激情的撞击与对比。在这个以作者为主角的想象帝国中,但丁用自己全部的想象力,最大程度、最高距离和最宽范围,勾画出地狱、净界和天堂三个令人震撼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一切都依靠诗人已有的思想和经验幻化而成,因此,当你与诗人一道同行,其所见、所闻、所爱、所恨、所悲、所喜,自然展现出一幅佛罗伦萨现实社会的全景图。
《神曲》之所以高居时代之巅,无疑是在基督教犹如浓云迷雾般笼罩、控制整个社会之际,诗人由于社会的变革、流亡的锤炼和深入的思考,终于在诗人心中萌芽生长,最终结出奇异的果实。以宗教梦幻为题材的《神曲》,表现出诗人如火的激情、活跃的个性和鲜明的爱憎,《神曲》之神奇,因为它是跨越时代之曲,而且是旧时代的安魂曲与新时代的奏鸣曲。
此处借用中国诗圣杜甫《赠花卿》的经典诗句结尾: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推荐阅读:

狄金森诗3首

华兹华斯诗2首

叶芝情诗2首

阿米尔·欧尔诗4首

阿尔阿札威诗5首

丹雅·蜜凯尔诗4首

史蒂文斯诗10首

巴列霍《人类的诗篇》21首

杰克·吉尔伯特诗6首

马克·斯特兰德诗4首

狄金森《我为美而死》

托马斯·胡德诗2首

秋曼·哈笛诗4首

葛瑞夫诗7首

奥登诗10首

和泉式部短歌22首

华莱士·史蒂文斯诗5首

维庸诗4首赏析

维奥诗2首赏析

马莱伯诗2首

巴列霍诗4首

龙沙《致埃莱娜的十四行诗》

罗伯特·弗罗斯特诗17首

艾米莉·狄金森诗5首

帕斯捷尔纳克诗13首

史蒂文斯《弹蓝色吉他的人》

阿吉·米斯赫尔诗17首

詹姆士·梅瑞尔诗7首

加尼埃《犹太姑娘》

龙萨诗6首赏析

辛波丝卡诗39首

瓦烈赫诗23首

雪莱《致云雀》

詹姆士·梅瑞尔诗14首

史蒂文斯《望过田野,观察鸟群飞翔》

罗伯特·布莱诗5首

丁尼生诗2首

尤金·菲尔德诗3首

聂鲁达诗30首

博尔赫斯诗8首

露易斯·格吕克诗2首

约翰·瑞博坦兹诗2首

莫里哀《情诗》

布瓦洛《致莫里哀》

拉贝诗3首赏析

塔契娅娜·莫塞耶娃诗选

特朗斯特罗默诗107首

策兰罗马尼亚语诗16首

吉增刚造诗5首

埃斯普马克诗4首

麦克里希诗3首

华莱士·斯蒂文斯《素初若圆》

保罗·德尔坎《向巴西的朋友们问好》

勒热夫斯基诗2首赏析

史耐德诗2首

泰德·休斯诗21首

施家彰诗7首

瓦科特诗7首

波格丹诺维奇诗2首赏析

拉季舍夫诗2首赏析

涅列金斯基-梅列茨基诗2首赏析

卡拉姆津诗3首赏析

莎士比亚诗7首

菲利普·拉金诗15首

茨维塔耶娃诗3首

佩脱拉克诗4首

卡萝·莫朵诗2首

波洛茨基诗3首赏析

苏马罗科夫诗2首赏析

毕尔格诗2首赏析

博尔赫斯诗5首

短歌行咏掌旗官基道霍·里尔克之爱与死

特列佳科夫斯基诗3首赏析

德尚诗2首赏析

吕特伯夫诗2首赏析

阿拉玛农《破晓歌》

加米涅夫《梦》

德米特里耶夫《一只灰鸽在呻吟》


人生自是有情痴 此恨不关风与月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