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狄金森诗15首

果真会有个“黎明”?


果真会有个“黎明”?

是否有“天亮”这种东西?

我能否越过山头看见,

如果我高与山齐?


是否像睡莲有须根?

是否像小鸟有羽毛?

是否来自著名的国家

为我从不知晓?


哦,学者!哦,水手!

哦,天上的哪位圣人!

请告诉这小小的漂泊者

那地方何在,它叫“黎明”?




一个毛茸茸的家伙,没有腿脚


一个毛茸茸的家伙,没有腿脚

奔走,却胜过寻常步履!

像天鹅绒的,是他的面容,

他的皮肤,暗褐色!


有时,他住在草丛!

有时,攀上高枝,从那里

穿一身长毛绒外衣

跌落上过路行人身体!


这一切,都在夏季,

但是当凉风惊动丛林居民,

他搬进锦缎的宅邸——

摇头晃脑,引线牵丝!


然后,比贵妇人更俏丽

出现在阳春时节!

一个肩头一片华羽,

认不出往日形迹!


有人,叫他鳞翅目幼虫!

而我!我算什么,

却道出蝴蝶

有趣的秘密!




我已被放弃,不再属于他们


我已被放弃,不再属于他们——

他们在乡村教堂用水

滴在我脸上的名字

我不再使用,他们可以

把它和玩具娃娃放在一起

还有我的童年,一串线团

我,也已做完针线——


受洗,以前,不可选择

但是这一次,自觉,我有幸

获得无尚的嘉名——

被呼唤着达到圆满,新月下沉——

整个人生之弧,填满——

凭借一顶,小小的王冠


我第二个等级,第一个太小——

加冕,欢呼,在我父亲的胸脯——

一个半无不自觉的女王——

但是这一次,适当,挺立,

根据我选择,或是

摈弃,的意愿,

而我选择,不过一顶王冠——




如果你能在秋季来到


如果你能在秋季来到,

我会用掸子把夏季掸掉,

一半轻蔑,一半含笑,

像管家妇把苍蝇赶跑。


如果一年后能够见你,

我将把月份缠绕成团——

分别存放在不同的抽屉,

免得,混淆了日期——


如果只耽搁几个世纪,

我会用我的手算计——

把手指逐一屈起,直到

全部倒伏在亡人国里。


如果确知,聚会在生命——

你的和我的生命,结束时——

我愿意把生命抛弃——

如同抛弃一片果皮——


但是现在难以确知

相隔还有多长时日——

这状况刺痛我有如妖蜂——

秘而不宣,是那毒刺。



一只小鸟沿小径走来


一只小鸟沿小径走来——

他不知道我在瞧——

他把一条蚯蚓啄成两段

再把这家伙生着吃掉,


然后从近旁的草叶上

吞饮下一颗露水珠——

又向墙根,侧身一跳

给一只甲虫让路——


他用受惊吓的珠子般

滴溜溜转的眼睛——

急促地看了看前后左右——

像个遇险人,小心


抖了抖他天鹅绒的头。

我给他点面包屑

他却张开翅膀,划动着

飞了回去,轻捷


胜过在海上划桨

银光里不见缝隙——

胜过蝴蝶午时从岸边跃起

游泳,却没有浪花溅激。




我知道他的存在


我知道他的存在

默默无声在某地——

避开凡俗的眼光。

把不凡生活藏起。


这是荒诞的埋伏

这是个瞬间游戏

只是为了使幸福

挣得自己的惊喜!


若是这样的游戏

能证明认真严肃——

面对死神的凝视——

快乐将失去光泽


这样的一种乐趣

是否,过分昂贵

这样的一种玩笑——

爬行得是否太远!




他抻拉过我的信念


他抻拉过我的信念——

是否发现它柔韧?

他摇撼过我坚强的信任——

那时它是否变形?


他摔掷过我的信仰——

但是否把它摔碎?

以悬念使我受酷刑——

没有一根神经断裂!


他以痛苦拧我绞我——

我却从不怀疑他——

虽不知出了什么差错

他从不曾说过话——


被刺了一刀,而我祈求

他那甜美的宽恕——

这是你的小约翰啊!

不认识我么,耶稣?




我嫉妒他航行所在的海洋


我嫉妒他航行所在的海洋

我嫉妒载送他的马车

车轮的,轮辐——

我嫉妒那些弯腰躬背


注视着他旅行的山峦——

全都能轻易看见

却像天堂,对我

完全封锁!


我嫉妒他远方屋檐下——

那些小麻雀的雀窝——

他那窗玻璃上,富有的飞虫——

获得夏季给假


在他的窗外嬉戏

幸福的,幸福的树叶——

皮萨罗的耳环

也不能为我牟取——


我嫉妒太阳,是它把他唤醒,

还有钟,它们放肆的声响

告诉他,外面,正是中午——

我自己,就是他的中午——


然而我禁止,我的花朵——

废除,我的蜜蜂——

免得永恒黑夜的中午

扔掉加伯列,和我——




我不会用脚尖跳舞


我不会用脚尖跳舞——

没有人传授我技艺——

但是我的内心深处,时常

感到一阵欣喜:


如果我有跳芭蕾的知识——

我将到各地去运用

以绝妙的旋舞使舞剧团失色——

使杰出的女演员发疯。


纵然我没有华丽的服装——

头发上也没有小卷,

不会单足跳向观众,像小鸟

一只脚在半空虚悬,


不会让我在绒球中被举起——

在雪白的轮中转动

直到从舞台上消失,满堂轰鸣着

“再来一次”的喝彩声——


也没有任何人知道我懂得

我说得轻松的这门技艺——

也没有一张海报对我吹捧——

仍会像歌剧院,座无虚席。



早安,午夜


早安,午夜——

我回家来了——

白天,已对我厌倦——

我怎能对他生厌?


阳光是个美妙的地方——

我喜欢在那里盘桓——

但是现在,早晨不要我了——

所以,晚安,白天!


我能期望,难道不能——

东方泛红的时刻?

那时,青山会有办法

让心,四处遨游——


你,没有那么美,午夜——

我,看中了白天——

但是——请接受一个小姑娘吧——

他,却背转过了脸!




我爱看它跑过一哩又一哩


我爱看它跑过一哩又一哩——

掠过一条条山谷——

停在水塔下把自己灌足——

然后,放开惊人的大步


绕过成堆的山峦——

趾高气扬,睥睨着

道路两侧,简陋的房舍——

然后,爬过


依照它的身材

开凿的石槽

以可怕的,啸叫声

不住地抱怨——

然后,冲下山岭——


像嗓音洪亮的传教士一样嘶吼——

然后,像星辰一样准时

停下,驯顺而又威武

停在自己的厩棚门口——




月亮离大海十分遥远


月亮离大海十分遥远——

而她用琥珀色手——

牵引他,像牵着听话的孩子——

沿规定的沙滩走——


他从不出一度的失误——

遵照她的眼色迈步——

正好那么远,他向城镇涌来——

正好那么远,他退了回去——


哦,先生,你的,琥珀色手——

我的,遥远的大海——

你的眼色给我一丝一毫指令——

我都乐于从命做来——




埋在坟墓里的人们


埋在坟墓里的人们

是否会同样腐朽?

我却相信有一类

肯定还活着


就像我,我可以作证,

我否认,我已死去——

我可以从上边的贮气罐

注满肺叶,作为证据——


耶稣说过,我告诉你——

有这样一种人——

不会尝到死的滋味——

如果耶稣真诚——


我也就无须论证——

救世主的话语

无可争辩——

他说过,死亡已经死去——




知道怎样忘却!


知道怎样忘却!

但是能否教我?

据说是最容易的艺术

只要知道怎样做


在求知的过程中

迟钝的心灵死去

为科学献出牺牲

已是寻常之举——


我上学校学习

却未见聪明一些

地球仪不能教我

对数不能解决


“怎样才能忘却”!

哪位,哲学家,请说!

啊,掌握这门学问

必须学识渊博!


学识在书本里么?

我就可以买到——

是像一颗行星么?

可向望远镜请教——


如果是一项发明

必定有了专利。

智慧之书的博士

你,是否知道?




我啜饮过生活的芳醇


我啜饮过生活的芳醇——

付出了什么,告诉你吧——

不多不少,整整一生——

他们说,这是市价。


他们称了称我的份量——

锱铢必较,毫厘不爽,

然后给了我我的生命所值——

一滴,幸福的琼浆!

江 枫 译




当批评家回望,他看见的是太监的身影。如果能当作家,谁会做批评家?如果能焊接一寸《卡拉玛佐夫兄弟》,谁会对着陀思妥耶夫斯基反复敲打最敏锐的洞见?如果能塑造《虹》(Rainbow)中迸发的自由生命,谁会跑去议论劳伦斯的心智平衡?所有的伟大写作都源于“最后的欲望”,源于精神对抗死亡的刺眼光芒,源于利用创造力战胜时间的希冀。“光明从天降”:这句五言诗不过是故作深沉的把戏,却流传了三个世纪。如果能赋诗传唱,如果能从自己有限人生中取材并铸就不朽小说,创造永恒形象,谁会选择作文学批评?大多数人不过是灰头土脸地活在旧电话号码簿中(谢天谢地,这类电话簿收藏在大英博物馆)。从生存的实况而言,他们比福斯塔夫(Falstaff)或盖尔芒特夫人(Madame de Guermantes)更缺少生命的真实和丰收。
想想这一切吧。批评家过的是二手生活。他要依靠他人写作。他要别人来提供诗歌、小说、戏剧。没有他人智慧的恩典,批评无法存在。尽管凭借风格之力,批评也可能成为文学,但往往情况不多,除非是作家为自己的作品作评论或为自己的诗学辩护,就像柯勒律治的批评是正在孕育的佳构,艾略特的批评是用于宣传的作品。除了圣伯夫之外,谁是纯粹的文学批评家?使语言保持生命力的,不是批评。
这些都是简单的道理(在破晓时分,诚实的批评家会如此对自己说)。但是,我们有忘记这些道理之虞,因为当下尤其强调批评的力量和自立的威望。批评刊物上充斥着评论与诠释文章。美国甚至出现了众多的批评流派。批评家凭能力成为了人物,他的劝导和争议发挥了公共作用。批评家相互吹捧。聪明的年轻人不再视批评为挫败,不再视批评为与自己有限才华的灰沙逐渐忧郁地妥协;他们认为批评是声名显赫的志业。这不仅好笑,结果也有害。前所未有的是,无论学生,还是对文学潮流感兴趣的其他人,都在读书评,而不是阅读书籍本身;或者说,在努力作出个人判断之前,他们在阅读他人的评论。利维斯博士说乔治·爱略特(George Eliot)女士的成熟智慧是现在情感通货的一部分。同意这说法的人中究竟有多少真正读过《菲尼克斯·霍尔特》(Felix Holt)或《丹尼尔·德龙达》(Daniel Deronda)?艾略特论但丁的文章是文学教育中的老生常谈;如果有谁知道《神曲》,那也只是在几个简短片段之中(《炼狱》第二十六章或最后死于饥饿的乌格尼诺那一部分)。真正的批评家是诗人的仆人。现在他却当起了主人,或者说被当成了主人。他忽视了扎拉图斯特拉最后也是最有生命力的箴言:“现在,离开我吧。”
百年前,阿诺德(Matthew Arnold)看见了类似普遍而明显的批评冲动。他认识到,批评的冲动比起创作的冲动次要,创作的快乐和重要性绝对更高级。但他认为,批评的喧嚣阶段是诗学新时代来临的必要序曲。我们是后来者,这是我们的痛处。在我们到来之前,时代的政治暴行已经将人文价值和希望前所未有地毁灭。
任何对文学及其社会地位的思考,都得从这毁灭出发。根本上说,文学持续关注的是人的形象,关注的是人类行为的方式与动机。无论作为批评家还是只作为理性的人,我们行动的时候都无法再假装,就好像我们对人类可能性的看法没有深刻变化,就好像在1914年到1945年间大约七千万男人、女人、儿童在欧洲和俄罗斯因饥馑和暴力而灭绝之后,我们意识的质地没有根本改变。我们不能假装贝尔森集中营与负责任的虚构生活没有关联。在不久之前,人施于人的暴行已经影响到作家的主要材料(人类行为的极限与潜能),并用新的黑暗挤压着大脑。
而且,一种人文素养的基本观念随之受到质疑。这种登峰造极的政治暴行从欧洲的内核中生长出来。两百年前,伏尔泰宣布过政治暴行已经终结;两百年后,蹂躏再次变成政治行为中的准则。文学与文化价值的流布不仅难以钳制极权主义;相反,有许多著名例子表明,人文学问和艺术的重镇实际上欢迎并助长了这种新的恐惧。在基督教人文主义、文艺复兴文化和古典理性主义的地盘上,暴行肆虐。我们知道,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设计者和管理者,有些受过教育,阅读过并将继续阅读莎士比亚或歌德。
这与文学研究和教学显然有着令人吃惊的关联。我们不得不追问,人们想到和谈起的最优秀知识,是否真如阿诺德断言,丰富并提升了人类的精神资源。我们不得不思考,利维斯博士所称为的“人文主义核心”是否教育了人类行为,或者,在文学研究中培养出的道德智慧思路和在社会政治选择中所要求的思路之间,是否有巨大的鸿沟和对立。后一种可能性尤其令人不安。有证据表明,一种对于文字生活的训练有素而坚持不懈的献身以及一种能够深切批判地认同于虚构人物或情感的能力,削减了直观性以及实际环境的坚利锋芒。相比于邻人的苦难,我们对文学中的悲伤更为敏感。在此,近代再次提供了残酷的证据。那些为《少年维特之烦恼》或肖邦而掉泪的人,他们没有认识到,自己正行走在不折不扣的地狱。
这意味着,无论是谁在教文学或阐释文学(两种活动对于作者来说都是要建立一个鲜活可辨的回应体),都必须问自己要做什么(用《李尔王》或《俄瑞斯忒亚》来教导或引导一个人,就是将他存在的源泉放进他的手中)。文学和文化对于个体和社会的道德认知具有价值,这对于约翰逊、柯勒律治、阿诺德来说都是不言自明的假定。现在,这假定却遭到质疑。我们必须赞成这种可能性:研究文学和传播文学或许只是微不足道的事情,像保存古玩一样属于奢侈的激情。或者,从最坏上说,它只是转移了我们的注意力,使我们没有把时间和心思用于更迫切负责的地方。我认为这两种说法都不对。但我们必须毫不掩饰地追问这个问题。大学里的英语研究现状最令人忧心的莫过于,大家都认为这样的追问有些古怪或具有颠覆性。这才是关键。
这里也是自然科学观点的力量源泉。强调经验验证的标准,强调集体成就的传统(与之相反的是,文学观点有明显的个人癖好和自我中心主义色彩),科学家往往认为,他们自己的方式和视野现在处于文明的中心,而自古以来诗学观点和哲学意象所占据的优先地位已经结束。尽管证据还不确定,但看起来的确有可能,在现有的人才中,许多最优秀的已经投身于科学。在15世纪,他们自然是希望成为画家;而在今日,激发快乐的感觉,拥有精神自由、灵魂澄澈的感觉,都是属于物理学家、生化学家和数学家的。
但是,我们不应该受到蒙蔽。诚然,科学将丰富语言和感觉的资源(正如托马斯·曼在《菲利克斯·克鲁尔》中表明,我们正是从天体物理学和微生物学中才可能收获我们未来的神话以及比喻的术语);科学将重铸我们的环境,改变我们的休闲或生存的语境,在其中,文化能独立生存。然而,尽管有无穷的魅力和持久的美感,自然科学和数学科学很少给人以终极兴趣。我的意思是,它们几乎不能增加我们对人之可能性的知识与支配。相反,可以证明的是,荷马、莎士比亚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对于人类的洞见,超过了全部的神经学或统计学;遗传学中的发现,无法危及或超越普鲁斯特对家族的魔咒或负担的洞察;当奥赛罗提醒我们想起明亮刀锋上的水锈,我们对人生必然经历的感官短暂现实之体验,胜过了物理学梦想传达给我们的感觉;在理解政治动机或策略方面,任何社会计量学都难以与司汤达媲美。
使科学尽情欢庆并成就了科学出色共同体的是“客观性”或道德中立;但也正是“客观性”和道德中立,阻碍了科学与人的终极关联。科学也许为那些大屠杀的设计者提供了工具和危险的理性借口。科学不能告诉我们这些人的动机,而这恰是埃斯库罗斯或但丁会认真探索的话题。要想凭借今日炼金术士幼稚的政治观点,而使我们的未来不受制于非人道,那也是缘木求鱼。我们对人的本性和内心的知识,大多还是来自诗人之镜。
但是,不可否认,这面镜子的许多部分今日已经破裂、模糊。文学现状的主要特征是“非小说”(报告文学、历史小说、哲理散文、传记、评论)压倒了传统的虚构形式。过去20年的小说、诗歌和戏剧,大多写得不好,感情苍白,难以与事实冲动压倒虚构的写作形式比肩。波伏娃的回忆录是她的小说应该写的内容,具有身心无中介性(immediacy)的奇迹;威尔逊写出了美国最好的散文;数不清的小说诗歌处理过集中营这个可怕主题,但没有一部作品能够比得上贝特尔海姆(Bruno Bettelheim)在《告密的心》(The Informed Heart)中实事求是的分析所揭示的真实和有节制的诗意恩惠。似乎我们时代的混乱步调和政治暴行,已经迷乱或赶跑了古典文学和19世纪小说中那种大师建构的自信想像。布托尔(Michel Butor)的一本小说和《裸体午餐》(Naked Lunch)的主题都是逃避。逃避人性的主调,或者通过色情和虐待的幻想嘲笑人性的调式,同样指向了创造的失败。贝克特带着爱尔兰人无所畏惧的逻辑,走向了一种戏剧形式,其中人物的步伐泥足于混凝土,嘴巴被钳制住,眼睛死死地盯着观众,一言不发。恐惧与唐突的细节灌满了想像力,借此表达出现代的恐惧。诗歌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被沉默勾引。
正是在这匮乏和不确定性的语境中,批评有其谦卑但重要的位置。我认为,批评有三个功能。
首先,批评向我们表明什么需要重读,如何重读。文学浩如烟海,新的压力在不断出现。人们必须选择。在选择过程中,批评就有用武之地。这并不意味着,批评是生死判官,挑出几个作家或几部作品放进惟一尊贵的传统,而把其他都排除在外(优秀批评的标志是,它敞开了更多的书,而不是封闭了更多的书)。这意味着,从过去大量纠结的遗产中,批评要发现并维系那些用特别直接或精确的话语与现实对话的作品。
这恰是文学批评家与文学史家或语文学家之间的区别。对于后者,文本的价值是内在的;文本只具有语言或时间方面的兴趣,可以与更大的关联无涉。批评家不同,在对作品的首要意义和结构进行学术权威性的判断时,他必须选择。他偏爱那些与生者对话的作品。
每代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有永恒流传的诗歌,但很少有永恒流传的批评。丁尼生会有走运之日,多恩会有倒霉之时。或者,给个不太依靠潮流的例子:“二战”前,在我受教育的法国古典中学里,大家都认为维吉尔在大惊小怪却又懦弱地模仿荷马。任何孩子都会冷静自信地对你这样说。但是,经历了灾难、逃遁和流亡之后,这看法彻底改变。维吉尔现在似乎更加成熟、是更加必要的见证人。韦尔(Simone Weil)对《伊利亚特》的反向解读,赫尔曼·布罗赫的《维吉尔之死》,都是这种价值重估的组成部分。时间——无论是历史的时间还是个人生活的时间——改变了我们对某部作品或艺术品的看法。俗话说,少年诗歌,老年小说。因为文学大肆宣扬鼓吹的黄金未来,与我们的实际经验吊诡地形成对比,所以浪漫主义已经不再是中心。16世纪和17世纪早期的语言,尽管常常看起来遥远复杂,但似乎更接近我们今日的话语。批评能使那些需要的变化成果丰硕、有鉴别力。它能从过去求得今日的天才所仰仗的东西(时下法国最好的小说背后都有狄德罗的力量)。它能提醒我们,我们观点的变易,既不是自明的公理,也不是永远有效。伟大的批评家总会“感到走在前头”;他要俯身在地平线上,为未来的认知语境作准备。随时,他会听到遗忘之声的回音,或先于他人捕捉到新声。在20世纪20年代,就有人感觉到,布莱克和克尔恺郭尔的时代近在咫尺,卡夫卡的个人梦魇在十年后会是公认的真理。这并不意味着选择赢家;它意味着知道,艺术作品的存在与时代有着复杂而暂定的关联。
批评的第二个功能是沟通。在技术交流迅速地掩盖了顽固的意识形态和政治障碍的时代里,批评家可以充当中间人和监护人。他的部分工作就是监视一个政权是否抹杀或扭曲了作家的作品,若遇到被烧毁的书,他要收集灰烬进行破译。
正如他设法建立过去和现在的对话,批评家也要设法敞开不同语言之间的交流。批评使得感受力的地图更加开阔和复杂。批评坚持认为,文学不是活在孤立中,而是活在许多语言和民族的碰撞交流之中。批评乐于见到相似或完全相反的例子。它知道一个重要的天才或诗学形式的刺激是以复杂的散射方式四处扩散。它是以“哲罗姆的方式”扩张,知道语言之间没有精确对等,只有背叛,但是,如果一首诗歌要穷尽它全部的生命,翻译的努力便是恒常的需要。批评家和翻译家都致力于沟通自己的发现。
实际上,这意味着,教文学和阐释文学都应该以比较的方式。判断斯宾塞,如果没有体悟意大利史诗;评价蒲柏,如果没有理解布瓦洛;考察维多利亚时代的小说和亨利·詹姆斯的作品成就,如果没有密切关注巴尔扎克、司汤达、福楼拜——那这些要么是泛谈,要么是误读。正是学术界的封建思想,在英语研究和现代语言研究之间划下森严壁垒。英语难道不是一门脆弱但适应力极强的现代语言?在其发展史上,它随时受到来自欧洲各种世俗语言和欧洲修辞及其文类传统的挤压。这个问题比学科之争更加深刻。宣称一个人只能熟知一门语言,宣称作为民族遗产的诗歌或作为民族传统的小说只能在本民族有效或至高无上,这样的批评家是关闭了原本可以开启的大门,是封闭了原本可以去感受同等伟大成就的精神。民族沙文主义在政治领域掀起了轩然大波,但在文学中没有位置。批评家(在此,他再次有别于作家)不是一个固守自家花园的人。
批评的第三个功能是最重要的功能。它关注于对同时代文学的判断。同时代文学和近代文学之间有区别。近代文学在不断困扰着批评家。但是,显然,批评家对于同时代的艺术有特殊的责任。他不但必须追问,是否代表了技巧的进步或升华,是否使风格更加繁复,是否巧妙地搔到了时代的痛处;他还需要追问,对于日益枯竭的道德智慧,同时代艺术的贡献在哪里,或者它带来的耗损在哪里。作品主张怎样用什么尺度来衡量人?这不是一个容易系统阐述的问题,也不是一个能够用万能的策略对付的问题。但我们时代不是一个平常的时代。它是在非人道的压力下沉重前行的时代,是经历过罕见大规模恐惧的时代,距离可能的毁灭并不遥远。当然,一个人也可以奢侈地享受超然,但是就怕承受不起。
这将导致一个人追问,比如,威廉斯(Tennessee Williams)的才华是否用来提供感伤的施虐,塞林格洛可可式风格的大师手笔是否在表现一个逐渐虚弱消失的荒谬人生观。它会导致一个人追问,加缪戏剧、甚至是除了他第一本小说之外的所有作品的平庸,是否就象征着他持续的含混,暗示着他雕塑般庄严但空幻的思想轨迹。我们是去追问,不是去嘲笑、审查。这区别非常重要。在自由进入作品的地方,在批评家真心渴望不同意见甚至反对意见的地方,追问会有丰硕的成果。而且,相对于政客或审查官员盘问作者,批评家只盘问作品。
在本书中,我一直关注人文素养(humane literacy)这个概念。在与活死人的伟大对话(我们称为阅读)中,我们不是被动的角色。在不止是白日梦或因厌倦产生的欲望冷漠的地方,阅读是行动方式。我们参与在场,我们参与书中的声音。我们允许书中的声音进入我们的内心深处,尽管不是完全不设防。一首伟大诗歌,一部经典小说,挤压在我们身上,它们攻击、占有我们意识的稳固高地。它们对我们的想像和欲望产生作用,对我们的抱负和最秘密的梦想施加影响;这是一种让我们受伤的奇怪主宰。焚书的人知道他们在做什么。艺术家是不可控制的力量:自凡高以来,西方的眼睛看见松柏,无不注意到树梢上面冒出的烟火。
那么,请尽可能地与文学同道。一个人读了《伊利亚特》第十四卷(普里阿摩斯夜会阿基琉斯),读了阿廖沙·卡拉玛佐夫跪向星空那一幕,读了《蒙田随笔》的第二十章,读了哈姆莱特对这章的引用,如果他的人生没有改变,他对自己生命的领悟没有改变,他没有用一点点彻底不同的方式打量他行走其中的屋子,打量那些敲门的人,那么,他虽然是用肉眼在阅读,但他的心眼却是盲视。读了《安娜·卡列尼娜》或普鲁斯特的人,在心灵的深处,能不体验到新的虚弱或需求?
好的阅读要冒巨大的风险。它会使我们的身份、自我变得脆弱。癫痫病人在早期阶段会做一个独特的梦,陀思妥耶夫斯基讲过:一个人突然觉得脱离肉体而飞升,他回头看见自己,顿时感到疯狂和恐惧,因为另一个人进了他的身体,他再也没有回去的路。灵魂感到这种恐惧之后,会茫然摸索,直到骤然苏醒。当我们捧读一部重要作品,无论是文学还是哲学,无论是虚构还是理论,都会有同样的灵魂震颤苏醒的感觉。这感觉或许就逐渐完全地占有我们,我们像中了魔一样,在敬畏中前行,在残缺的认识中前行。读了卡夫卡的《变形记》,却依然能够无畏地面对镜中的自己,这样的读者,也许从字面上说,能够识文断字,但在最根本的意义上,不过是白丁而已。
传统价值的共同体已经破裂,词语已经变得扭曲而廉价,经典形式的叙述和比喻被复杂而短暂的方式取代,阅读的艺术,真正拥有识文断字能力的艺术,必须修复。文学批评的任务,就是帮助我们作为健全的读者阅读,以精确、敬畏和快乐为榜样。相比于创造行为,这是次要的任务。但它从来没有这样重要过。没有批评,创造本身或许也会陷入沉默。




推荐阅读:

罗伯特·勃莱诗3首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诗7首

乌拉·哈恩诗3首

伊丽莎白·毕晓普诗7首

华莱士·史蒂文斯诗11首

A.E.史陶林诗12首

阿方斯娜·斯托尔妮诗7首

埃利蒂斯诗4首

蒂姆·利尔本诗11首

简·赫斯菲尔德诗13首

罗伯特·瓦尔泽诗3首

迈克尔·杜曼尼斯诗9首

马斯特斯《匙河集》38首

洛尔娜·克罗齐诗13首

普拉斯诗3首

萨拉·基尔施《乡村之行》12首

塔尔科夫斯基诗6首

保罗·穆顿诗27首

穆罕默德·达维什诗7首

安娜·斯维尔诗3首

米沃什诗15首

帕沃·哈维科《冬日宫殿》

穆罕默德·达维什《爱德华·赛义德:一种对位的阅读》

根纳季·艾基诗3首

露易丝·格利克诗5首

翁贝托·萨巴《山羊》

凯瑟琳·巴内特7首

安娜·斯维尔《夜间一场悲哀的对话》

阿尔·珀迪诗11首

安娜·斯维尔诗12首

布伦达·希尔曼诗10首

凯瑟琳·巴内特诗4首

玛丽亚·科钦诗3首

莎朗·奥兹诗7首

翁贝托·萨巴诗4首

阿尔冯西娜·斯托尼《伤感》

阿米亥诗16首

阿方斯娜·斯托尔妮十四行诗4首

罗伯特·哈斯诗3首

尼克拉斯·尼尔松《乌托邦》

萨巴诗5首

莎朗·奥兹诗7首

西奥多·罗斯克诗7首

约翰·阿什贝利诗4首

博尔赫斯诗92首

杰佛瑞·希尔诗5首

雅典娜·法罗赫扎德诗3首

扬尼斯·里索斯诗4首

约翰·阿什贝利诗5首

约翰·阿什贝利《凸镜中的自画像》

华莱士·史蒂文斯《弹蓝色吉他的人》

杨·瓦格纳诗6首

保罗·策兰诗4首

玛丽琳·海克尔诗13首

曼努埃尔·德·巴罗斯诗5首

乔·夏普科特诗5首

谢默斯·希尼《格兰莫组诗》

杨·瓦格纳《蒺藜》

玛丽·奥利弗诗43首

理查·威尔伯诗15首

扬尼斯·里索斯诗77首

特德·休斯诗14首

玛丽·奥利弗诗5首

克莉丝汀·加仑诗2首

理查德·威尔伯诗歌6首

理查德·威尔伯诗7首

理查德·威尔伯诗10首

亨里克·诺德布兰德诗8首

扬·瓦格纳诗20首

阿米亥诗15首

丹尼丝·莱维托夫诗8首

罗伯特·洛威尔诗8首

亨里克·诺德勃兰特诗35首

亨里克·诺德布兰德诗5首

西蒙·欧迪斯诗7首

帕特丽夏·凯瑟琳·佩奇诗4首

史蒂文斯诗60首

弗兰克·奥哈拉诗26首

根塔斯.古丁斯诗10首

李晟馥诗7首

希尼诗6首

玛丽安·摩尔诗10首

鲍尔·马尔登诗3首

安德拉德诗3首

诺德布朗德诗15首

艾略特诗9首

爱德华多·卡兰萨诗11首

波希维亚托夫斯卡诗14首

埃德温·缪尔诗7首

吉行理惠诗3首

山本道子《背运的椅子》

会田千衣子诗2首

阿米亥诗12首

丽玛·卡扎科娃诗27首

杜尔斯·格仁拜因诗5首

马斯特斯《匙河集》10首

米歇尔·维勒贝克诗12首

叶甫图申科诗6首

梅厄·魏塞贴尔诗3首

让·萨尔扎纳《欲望·姐妹》


一个人太孤单 流浪的时候带上我吧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