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荷尔德林《​阿尔希沛拉古斯 》

德国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席勒认为荷尔德林的诗过于内向、主观。19世纪的评论家仍停留在席勒的评价上。20世纪初很多重要的遗稿被发现。同时,时代的剧烈变动使人们对他的诗作有了越来越深刻的认识,直到现代,他的诗作对人们的思想和感情还在产生着影响。他的作品语言新鲜、自然、真纯、简洁;诗中的比喻形象,含蓄,引人深思。荷尔德林早期(图宾根时期)的诗受席勒的影响,以有韵的八行诗节为主。这些诗曾被称为“人类理想的颂歌”,它们的风格和布局,很象席勒的《欢乐颂》。每一颂歌以某一理想,如自由、友谊、博爱等为对象。它们反映了法国大革命前后德国青年的热情以及对卢梭哲学思想的向往和对封建社会的反抗。
他对未来社会的歌颂,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以及他的哲学思想的不妥协性,是他后期的小说、悲剧和诗歌的重要主题。荷尔德林的诗,有古典颂歌体诗(即“哦德体”)、挽歌体诗和自由节奏诗。他的颂歌体诗使用两种格律:阿尔凯奥斯诗律和阿斯克勒庇阿德斯诗律。这两种格律有人比之于音乐的大调与小调之分。阿尔凯奥斯诗律如《致命运女神》;阿斯克勒庇阿德斯诗律如 《海得尔堡》。荷尔德林颂歌体诗中的德语与古典诗律结合成浑然一体,它们兼有形式节奏的完美性和思想感情的深刻性。
荷尔德林1800年后创作的挽歌体诗和自由节奏诗有着令人神往的美。这些瑰丽的无韵诗篇以诗句的节奏为特色。挽歌是按照古典格律以双行诗句构成的长诗,音调和谐,格律严谨。如《梅农为狄奥提马而哀叹》、《漫游者》、《返回家乡》、《斯图加特》、《面包和葡萄酒》等以及六音步诗(荷马史诗格律)《爱琴海群岛》。晚期的自由节奏诗表达了诗人对德意志民族和人类历史的关怀和信念,被称为“祖国赞歌”他曾经以希腊文化为典范,憧憬着古代神与人的交往。后又由怀念日耳曼的过去转向民族的未来。他在诗篇中把基督塑造为古代英雄和天神的最后一个伟大形象,预言民族与社会的得救,自然与艺术的交融。因而有人把这部作品比喻为崇高的交响音乐。“祖国赞歌”。包括《和平的节日》、《给大地母亲》、《在多瑙河源头》、《漫游》、《莱茵河》、 《独一无二的一个》、 《帕特莫斯》、《怀念》、《伊斯特尔》、《记忆》。研究者不断地在探讨这些诗篇的意义,它们是荷尔德林创作的顶峰。



阿尔希沛拉古斯 


仙鹤又飞回你海域?船舰又在你

海滨搜索航道?习习和风拂动着

你平静的海潮?海豚从大海深处

被吸引到海面沐浴明媚的春光?

爱奥尼亚已春暖花开?已春天?只因

春天里,万类生命皆复苏心灵,

人们情窦初开,缅怀金色岁月,

我来你身旁,向你致意,安详的老人!

强大的海神,你还健在,还歇息在你群山的

倒影里,一如既往。你还张开年轻人的手臂

拥抱气象万千的陆地,父亲呵,你的众女儿

——座座宝岛都安然无恙。

克里特 耸峙,萨拉米斯泛绿,日出时分

戴洛斯桂香飘逸,身披霞光

昂首抒怀,泰诺斯和开俄斯

不乏红紫的美果,从沉醉的山坡上

溢出佳酿,银铃般的小溪,

仍从卡劳利亚注入老海神的水域。

他们都在世,座座岛屿——一位位英雄之母

年年岁岁人未老,时而

夜火从海底爆喷,雷电在地下震怒,

抓住某一座可爱的小岛,垂死的她沉入你怀抱,

神灵呵,你,你也能忍受,因为在这深邃的

海底之上,你目睹过一些兴衰景象。

还有天神们,在天之灵,他们默默地

带着欢快的白昼、甜蜜的微睡和预感,

从远方而来,越过常人的头顶,

显得威力无比,还有他们,往日的游伴,

仍与你住一起,夜色朦胧时分,

从亚洲的山头照进明月的清辉,

万点星斗相聚在你的浪波里,

你闪耀着天国的光辉,星星在漫游,

你的波光也随之摇曳,水面的星汉之歌,

即他们的夜歌,在你多情的胸中共鸣。

然后,那位炳耀环宇的白日的太阳,

她,那位东方女子,神通广大的仙女光临,

万千生命便开始编织那位女诗人总在

晨光中为他们编织的金灿灿的梦,

为你这位哀伤的神,她赋予欢乐的魅力,

因为她自己的令人喜爱的光华不比

那爱的标记——花环美,年年岁岁,她对你

思念如初,长把那花环围住你花白的鬈发。

苍天没有搂住你,你的使者——

云朵,并未带着诸神的馈赠——光芒

从高天返回吗?你便通过陆地再度派遣,

直至沿海的热带林被雷阵雨浸透,

与你一起喧腾咆哮,像是密安得河 

这位游子听到父亲的呼唤,

顿时挟着千条小河,百回千折,从开斯特平原

朝你欢呼,你的长子——气概不凡的

老尼罗河,藏匿了太长时间,

今从远方的崇山峻岭阔步而来,似满身披挂的将士

凯旋而归,迫不及待地敞开了双臂。

尽管如此,你颇感寂寥,在万籁俱寂的夜里

山岩听到了你的叹息,飞卷的浪涛

常常怒不可遏地挣脱你,挣脱尘世,向天国遁逃。

因为你所喜爱的良民,不再与你生活在一道,

当年他们尊崇你,曾用美丽的庙宇和城市

打扮你的海滨,如今这些神圣的元素

为了荣誉,在不懈地寻找又失去,的确又永远需要

富有感情的人的心灵,就像英雄需要桂冠。

告诉我,哀神呵,何处是雅典?

在祖辈的灵骨上,在庄严的大海边,

你最心爱的城市已崩塌,全化为灰烬沉沦,

抑或留下了某种标记,让过路的舟子

将它呼唤,把它追忆?

那儿可曾有根根列柱耸立,可曾有

神像辉耀在那儿的城堡之巅?

从那儿的市政广场可曾传来平民的呼声,

暴风骤雨一般,那儿的条条小巷

可曾从欢乐的山隘口直奔你活跃的码头?

看吧,商贾曾从这儿起锚远航,

放心吧,他也会乘风破浪,

诸神爱他跟爱诗人一样。

因为他使大地的赐予均衡,

他使求远与务实相统一

远航塞浦路斯,远航提洛斯 ,

上溯科尔奇斯 ,下抵古埃及,为本城获取

彩陶和葡萄酒,谷子和毛皮,

希望的风帆载着他

常穿越英雄的“海格立斯神柱” ,

驶抵其余几座欢乐的岛屿,这时

有一位寂寞的后生为另一种思绪驱使,

徘徊在城外海滨,谛听着滚滚波涛,

他坐在这位摇撼大地的巨人脚下谛听,

领悟到沧桑巨变,神情严肃,并未辜负海神的教诲。

文明之敌——穷兵黩武的波斯人,

早已虎视眈眈,厉兵秣马,

嘲笑希腊的国土和为数不多的岛屿。

它们仿佛是那统治者的玩偶,亲密的

百姓还受神谕熏陶,对他也似梦影。

他一声令下,火势如山洪暴发,

四周如埃得纳火山 倾泻,

鲜花馥郁的城市,被掩埋在熊熊火浪中,

直到燃烧的火龙冷却在神圣的瀚海。

他的大队人马,由国王统帅

浩浩荡荡地从埃克巴塔那 而来,

一路烧掠,攻城夺邑;

可悲呵,美丽的雅典娜女神倒下了;

想必逃难的老人挣扎着从山岭回望

原先的住宅和浓烟滚滚的庙宇,

野兽听见了他们的呼喊;

而男儿们的祈祷却再不能唤来

灵灰,死亡笼罩山谷,大火腾起的浓云

随空飘散,恶贯满盈的波斯人

带着猎物,又横行境内,继续掠夺。

而在萨拉米海滨,萨拉米海滨的一天呵,

站着巴望休战的雅典女子,少妇,

站着母亲,摇晃怀中得救的幼子。

从大海深处向她们传来海神

预言般的声音,天上的诸神向下

观望权衡,只因在那轰鸣的海滨,

从清晨开始,如雷霆慢慢逼近,

在波翻浪涌的海面上,战局不稳。午间

骄阳如火,已悄悄高悬在战士们的头顶,

所有男子汉,英雄的子孙,如今

眼更明,这些神兵天将

怀有必胜的信念,雅典的儿女们

都发扬视死如归的精神。

仿佛沙漠中的野兽从蒸腾的热血中

再度奋起,仿佛神力一般

使猎人为之心寒;刀光剑影中

统帅一声令下,困兽犹斗,

在行将灭亡时又重振旗鼓。

战火愈烧愈旺,如对对角斗士扭打在一起,

战船互相钳制,船舷颠簸摇晃,

水面在战士的足下裂开,水手与船同归于尽。

回响着白日高唱的战歌,国王的目光陷入

令人晕头转向的噩梦;他苦笑着,扬言胜败未卜,

时而恳求,时而欢呼,时而急如星火地派出使者。

却是徒劳,无人返回他的身边。

血肉模糊的使者,阵亡的将士,击毁的船舰

不计其数,被复仇女神——轰鸣的巨浪

一齐扔到他在军中的宝座前,他坐在震颤的海滨,

眼望着滚滚海潮,又被卷进逃难的人流,

上帝驱赶着他,驱赶着他乱作一团的舰队

穿过惊涛骇浪,又终究嘲讽似地摧毁了他的

金银首饰,并挽救了这位披盔带甲的弱者。

雅典百姓深情地返回孤独期盼着

的大河,从故乡的山山岭岭

波涛汇入喜悦之泪,银光闪闪,

注入久违的山谷,呵!仿佛年迈的母亲

见到一个失散多年的游子,

当儿子回到母亲的怀抱,已长大成人,

她的心灵已在哀伤中枯萎,而

欢乐却姗姗来迟,她疲惫地听着

亲爱的儿子诉说的感激之辞;

故乡的土地就这样呈现在归来者面前。

君莫问,何处是故乡的小树林,

再没有可爱的小城门迎候这批凯旋者。

而往常它总是迎候从岛上欣然归来的

游子,雅典娜女神快乐的城堡

也远远地辉耀在这位思乡者的头上。

但想必他们还能辨认这一条条狼藉的小弄

和远近一座座满目凄凉的园林,广场上

柱廊被毁,神像栽倒,

而痴情的人民如今为忠贞而欣慰

又心情激动地携起手来,

不久,丈夫开始寻找,并找到了

瓦砾下故居的旧址,回想

舒适的休憩之处,妻子搂住

丈夫的脖子哭泣,孩子们问起

那张桌子,当初他们乐融融地围坐着用饭,

在天父们——家中笑容可掬的神像们的目光下。

百姓建起了篷帐,昔日的左邻右舍

又相依为命,按通常的心愿,

宽敞的新居又井然有序地排列在山丘上。

如今他们又像老人当年那样自在,

坚信自身的力量,坚信未来的日子,

好比展翅飞翔的鸟儿,从这山唱到那山,

这些森林和横流之江河的拓荒者。

而忠贞的大地母亲又如当年

拥抱她高尚的子民,在神圣的天空下

他们安然休息,和煦的青春之风又如当年

吹拂梦中人,从梧桐树荫中伊利索斯河 

为他们传来潺潺的流水声,宣告新的日子来临。

催人再作进取,夜间,远方传来

海神的洪波曲,为情人送去欢乐的梦境。

花儿正含苞欲放,金色的花朵徐徐吐艳,

在横遭蹂躏的原野上,经过憨厚的双手栽培

油茶树已吐绿,在科洛诺斯 的原野上

雅典人的良马又在平静地吃草。

为了报效大地母亲与海涛之神

城市日新月异,好一个建筑群,星体般

稳固,堪称天才之作,只因他好约束

自己的爱,将它置于他为自己

设计的巨大形象,以便永葆活力。

看吧,森林为创造者效命,和别的山脉一起,

佩特雷山脉 的大理石和矿石俯拾即是,

像他一样生机勃勃,如此快乐、美妙、如此轻松,

他双手创造的奇迹源源不断,事业太阳般蒸蒸日上。

泉水奔涌,清澈的渠水听凭调遣

翻山越岭,倾泻在丰饶良田;

山泉旁,田陇头,令人耳目一新的住房排成行,

好似喜庆的勇士围着一个大酒缸,

市宴会厅拔地而起,竞技场供人大显身手,

神庙应运而生,一个神圣而又大胆的想法,

为了靠近神灵,奥林匹斯神殿从神林

直指苍穹;还有些其他神殿!

雅典娜女神,你那锦绣山川

从悲哀中崛起,比以往更扬眉吐气,还久久地

繁荣在你和海神跟前,你所宠爱的百姓

还常常欢聚在奥林匹斯山麓,唱出对你的谢意。

呵幸运儿们,虔诚之民;如今你们

漫步在父辈们的彼岸世界,忘却了那些峥嵘岁月,

徜徉在忘川之畔,为后人空留下串串忆念?

难道我们已无缘相见?呵,在芳草萋萋的大地,

在千条小径,你们神一般的形象呵,

难道已寻觅无处,因而我只能

从文字和传说中了解你们,

让遗恨无穷的魂灵

在我生前就向你们的冥国逃遁?

然而我欲靠近你们的神林依然生长的地方,

靠近云遮雾障的神山——

帕那斯山 ,若是在幽暗的橡树林里

迷惘中的我遇见了卡斯泰利阿泉 。

愿用沾满花香的碗取水,和着眼泪,

浇在叶芽上,作为给你们——

所有长眠者的祭品 。

在那沉寂的山谷,在腾皮谷 的悬崖,

愿与你们住一起,夜间,常从那里

呼唤你们的芳名,如果你们忿忿不平,

为的是犁耙亵渎了你们的坟墓,我愿用

肺腑之声,用虔诚的歌声赎罪,呵英灵!

直至灵魂完全习惯于和你们生活在一起。

而后,被净化了的我有一些狐疑要请教你们,已故之人,

还要请教你们,永生而又高贵的神灵,

倘若你们不动声色地飞过瓦砾堆上空,

而平安无事,望星空,不时有困惑

飓风般地袭上我的心头,

我寻求指点,而它们,多多那 的预言之林,

对渴求者早就不说一句劝慰之辞,

达尔菲 的神沉默无语,那条条小径

久已岑寂而荒凉,当年,有人曾怀着一线希望

攀上那位可信的预言者之城。

而上界的光,它至今还在跟人说话,

频频给人以美好的启示,用雷神宏大的嗓音

喊道:你们可在念我?海神的巨涛颓唐地

发出回音:你们已不再把我怀念?

因为天国的神灵喜欢与富有感觉的心灵为伴,

一如既往,这些鼓舞人心的力量

喜欢伴随有所追求的人,在故乡的群山之上,

苍天无时不在,无处不有,亘古主宰,

为的是让一个友爱的民族汇集在天父的怀里,

像以往那样享受天伦之乐,举国上下一个精神。

哀哉!我的同时代人却在黑夜中摸索,仿佛

生活在阴曹地府一般,索然无味。光为

自己的事奔忙,在隆隆的作坊里

全都闭目塞听,蛮人般地挥动巨臂,

埋头苦干,毫无间歇,却总是,总是

像复仇女神指使的那样徒劳无益。

直至人类的灵魂从可怕的噩梦中

苏醒,朝气蓬勃,直至爱的吉祥气息

如当年吹拂意气风发的希腊儿女

在新的时代重又吹拂,在我们舒展的额头

自然的精灵,这位神,自远方而来重又

悄悄地驾着朵朵祥云出现。

呵,你还在踌躇?呵白日?那些神灵创造的人

依然像是生活在地球的深处,

独自呆在冥冥下界,而永生的春天

已悄悄地在沉睡者的头上露出晨曦?

为时已不会太久!我已经听到

如黛的远山传来节日的合奏和神林的回音,

年轻人挺起胸脯,民众的灵魂

在自由的歌声中潜移默化地趋于统一,敬重上帝,

他是当之无愧的,山谷也无限风光,

因为在河面渐宽的上游,湍急的大河

正欢腾地奔向百花洲,在洒满阳光的一马平川,

金谷飘香,果树成熟,节日里

人们也爱饰以花环,在城市的山丘上

闪耀着民宅一般欢乐的天国之殿堂。

只因各种生命都充满了神圣的精神,

自然呵,你又像当年似的催人成熟,

到处呈现在你的儿女面前,如高山流水

美好的祝愿纷纷注入百姓萌动的心田。

然后,然后,你们呵,雅典的乐土!斯巴达的壮举!

全希腊万紫千红的春天!如果我们的

秋天来了,如果成熟了的你们——

全体远古时代的精灵重返人间,看吧,

一年中的收获季节已经临近!

到那时,这节日也包涵你们,以往的岁月!

全民极目希腊,在感激的泪花中

缅怀过去,淡化了祝捷之日的骄矜!

盛开吧,直到我们的果实开始收获,

盛开吧,伊奥尼亚的园林!还有雅典瓦砾堆旁

逗人喜爱的片片绿云!别让哀思流露在昭昭白日!

请你们,桂树林呵,用常绿的树叶装点

掩埋死者的山丘,装点马拉松小男孩们

为胜利捐躯的地方,呵,装点凯罗尼亚 战场,

就在那里,最后一批雅典人血染刀刃

以免遭凌辱,从那儿、那儿的山山岭岭

流水日日朝着战火焚烧过的山谷悲叹,

从奥塔山巅唱起那支存亡之秋所唱的歌 !

而你,不死的海神,即使古希腊的颂歌

已不再像以往那样把你颂扬,

请让你的涛声,海神呵,

仍经常扣开我心扉,搏击你海面,

奔放的想象宛如游泳健儿一般

领略强者奋战不息的幸福,

领会神的语言,洞察沧桑轮变

若岁月如流,使我茫然若失,若是人世间

的艰难困苦撞击我易逝的生命,

请让我回想起你大海深处的宁静。

顾 正 祥 译



上 古 时 代 的 西 方 比 较 诗 学

上古时代是西方比较诗学的胚胎时期。上古时代的西方比较诗学,指古希腊和古罗马这一历史阶段中的全部具有比较意义的文艺理论学说。上古时代的西方比较诗学涵盖了从公元前10世纪到公元5世纪大约1500年的漫长时间。其间,在欧洲先后存在过三个文明,即希腊文明、希腊化文明和罗马文明。
西方比较诗学发源于地中海沿岸各国。古代希腊的文明走在地中海沿岸各国的前头。古希腊的比较诗学具有从总体上把握各种文学艺术现象和规律的性质。这主要由于古人开始认识世界的时候,还不能够分门别类地去认识客观对象,因此他们的认识往往具有较强的对宇宙进行综合判断的特点。于是,诗学家们在认识方法论上往往不自觉地跨越了学科界限。希腊化时期的诗学亦然。
希腊化时期以马其顿王亚历山大的远征为标志。亚历山大所向披靡,他的军队进军到哪里,就把当时先进的希腊文化带到哪里。在亚历山大征服的欧洲、亚洲和非洲的广大区域内,到处都打上了希腊的印记。他建立了希腊的殖民地,有不少殖民地后来还演变成希腊人统治的小王国。换句话说,这些区域都接受了希腊的影响,都希腊化了。希腊化文明是希腊因素与亚非因素的混合体。在希腊化时期,古希腊及东地中海其他国家经历了一段辉煌的历史,它们的文化艺术都比较繁荣,但其文化艺术的中心却不在希腊本土而在埃及的亚历山大城。这段时期一直延续到公元前约30年埃及成为罗马帝国的一部分。亚历山大的头脑里充满了世界国家的幻想,因此希腊化时期的比较诗学也具有从总体上把握各种文学艺术现象的总规律的性质。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例如,毕达哥拉斯认为宇宙万物的本源是数。毕达哥拉斯有一句名言:“一切事物均由数组成。”(18)因为万物都能够用数去计算,因此认识世界就是认识支配世界的数。他认为数的原则是一切事物的原则,而整个天体体现着一种数的和谐。从这种观点出发,毕达哥拉斯学派研究了艺术和美学的关系,得出了“美是和谐统一”的结论。毕达哥拉斯提出了“数的和谐”的理论,此系运用自然科学观点研究艺术美学的结晶,其诗学思想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的性质。其他古希腊思想家也大多如此。赫拉克利特受毕达哥拉斯的影响,提出了“对立和谐”的理论。他认为和谐统一是相互排斥的东西之结合。柏拉图是一个更为典型的例子,他在建构自己的思想过程中实际上运用了比较文学的立场。柏拉图继承了毕达哥拉斯的思想方法。毕达哥拉斯的思想方法可以概括为:“我们有神圣的数感。动物、树木、岩石和植物则没有。这一切之中最重要的乃是:数具有一种离开我们的血肉之躯的存在。这样一来下面的说法就不足为奇了,即人类的精神性这一概念的真正核心——灵魂——乃是由毕达哥拉斯发明的,并由他的最著名的学生柏拉图加以完善。”(19)柏拉图以“灵感说”而闻名。在解释灵感时,苏格拉底对诗人伊安说过一段意味深长的话:“你这副长于解说荷马的本领并不是一种技艺,而是一种灵感。像我已经说过的。有一种神力在驱遣你,像欧里庇德斯所说的磁石。磁石不仅能吸引铁环本身,而且把吸引力传给那些铁环,使它们也像磁石一样,能吸引其他铁环。有时你看到许多个铁环互相吸引着,挂成一条长锁链,这些全从一块磁石得到悬在一起的力量。诗神就像这块磁石,她首先给人灵感,得到这灵感的人们又把它传递给旁人,让旁人接上他们,悬成一条锁链。凡是高明的诗人,无论在史诗或抒情诗方面,都不是凭技艺来做成他们的优美诗歌,而是因为他们得到灵感,有神灵凭附着。”(20)这就是有名的磁石之喻。从修辞学的角度看,这段话的确讲了一个比喻。然而从文学史的角度看,除了“荷马式的比喻”可以长达十来个诗行之外,如此长篇大论式的比喻十分罕见。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与其说这是一个美妙的比喻,毋宁说这是他在娴熟地运用物理学的知识来阐明诗学原理。在这里,柏拉图显然跨了学科,而这正是比较诗学立场的具体体现。
公元前146年和30年,希腊和埃及先后被罗马吞并,希腊化时期结束了。代之而起的是罗马帝国,她是当时世界上幅员辽阔、资源丰富、文艺繁荣的庞大帝国,领导着西方文化的潮流。约公元前44年至公元395年,古罗马人统治着欧洲、北非和西亚诸国。之后罗马帝国分裂为两部分。西罗马帝国延续到公元476年,东罗马帝国则一直延续到15世纪。罗马文明的特点是追求世界大一统。罗马皇帝马库斯·奥雷利乌斯·安托尼努斯说:“只就我是安托利努斯而言,我的诚实和故乡是罗马,但就我是人而言,我的城市和故乡是世界。”(21)演说家埃利乌斯·阿里斯提德斯说:“因为你们不应把人类分成希腊人和蛮族两类,……你们应反过来把人类分成罗马人和非罗马人。这样你们就弘扬了你们城市的名声。”(22)这些话不仅是豪言壮语,也是罗马人心态的逼真反映。罗马人把地中海当成自己的内湖,他们孜孜不倦地努力,要建设世界大一统的国家。虽然罗马人在创新方面有所不足,但是他们在知识的分类方面比希腊人细致得多,这样就为罗马人在文论领域里进行跨学科的研究打下了基础。贺拉斯在《诗艺》中提出了“合式”的原则。合式对于古典作家具有相当的重要性。在贺拉斯之前,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西塞罗在《论演说》中,都谈到过这个问题。这是一个综合性的诗学观念。合式这一原则不仅可以用在艺术作品的体裁、题材、结构和语言等方面,而且可以用在人物性格和行动,以及作家的叙事风格和话语方式等方面。在体裁上悲剧和喜剧不得混淆,在题材上作家要多加斟酌,务必选择力所胜任的东西来写。在结构上悲剧最好为五幕,并且不要用“机械降神”的办法来解决戏剧冲突。在语言上要小心讲究巧妙安排。在风格上要协调一致,力求十全十美。在人物上要区分不同的年龄、性格,同一性格的人物要首尾一致,不能自相矛盾。由于贺拉斯的合式观念力图面面俱到,后世的批评家们认为他的文艺观是折中主义的。其实,贺拉斯的这种倾向代表了在比较诗学发生的初期人类力求对各种文艺要素进行综合与比较的努力。维特鲁威所著《论建筑》,可谓古罗马时期跨学科比较诗学的经典著作。维特鲁威是生活在公元前1世纪的罗马建筑学家和工程师,曾在恺撒的部队中服过兵役。《论建筑》由十卷构成。第一卷:城市规划、建筑总论、建筑师的必要条件;第二卷:建筑材料;第三、四卷:神殿和建筑的等级;第五卷:剧院、澡堂及其他公共建筑;第六卷:家用建筑;第七卷:内部装修,马赛克路面,装饰性雕塑和色彩的采用;第八卷:供水;第九卷:几何学、天文学、测量学以及有关水漏计时器的评注;第十卷:民用和军用机械。维特鲁威的基本观点如下:第一,建筑是权力的象征;第二,建筑是一个系统工程;第三,建筑的楷模是人体;第四,建筑应当遵循三大原则,即坚固、实用和美观。维特鲁威写此书是为了献给奥古斯都皇帝。维特鲁威部分靠自己的经验部分采取早期建筑学家们用希腊文撰写的同类著作编撰了此书。这是古代西方流传下来的唯一的建筑学著作。此书在中世纪时期就很有名,但只以手抄本的形式流传,直到文艺复兴时才得到重视,成为建筑学的权威论著。维特鲁威说:“神殿的设计要依靠对称的方式,建筑师必须努力领会这种方式。它来自比例。比例在于从建筑物的部分和整体两者中取得确定的模数。只有凭借此比例才能获得对称。没有对称和比例,任何神庙都不可能有正规的设计,也就是说,它必须按照完美的人体形式而制定出精确的比例。因为造物主所设计的人体,使他面部从下颏到前额发根的长度是全身的十分之一;手掌从腕部到中指尖也同样长。从下颏到头顶是全身的八分之一;从胸上部脖子下部到发根是六分之一;从胸中部到头顶是四分之一;从下颏底到鼻孔底是脸长的三分之一;从鼻孔底到双眉的长度也是三分之一;从这条线到前额发根也是三分之一;双脚是身长的六分之一;肘是四分之一;胸也是四分之一;其余四肢也有各自的比例长度。……如果造物主如此设计了人体,使得各部分的比例和整个构造相符合,那么古人就有理由做出决定,在建筑中准确地调整某些部分使之适合于所设计的总样式。”(23)在维特鲁威那里,建筑与艺术的跨学科比较研究竟然做得如此周密仔细,令人钦佩!他的“主观对称”说,是对合式说的发展,亦可用于文学等艺术门类。在西方艺术中有个术语“维特鲁威人”,说的就是他的这种人体比例的理论。人体被纳入一个四方形之中,而这个四方形又内接于一个圆之中。后来,达·芬奇对之作了图解。从笼统的人认识,到分门别类的认识,又到综合的认识,并最终以人为尺度来认识,这就是从古希腊到古罗马时期人们在认识方法上走过的一条不断飞跃的路径。朗吉努斯所著《论崇高》侧重于内在灵魂的涵养和提高,重视作家的心智,是文学与心理学相结合的典范,自然属于跨学科比较诗学研究的范畴。他比较了荷马史诗《伊里亚特》和《奥德赛》,又比较了古罗马演说家西塞罗和德摩斯梯尼的作品,从中寻找出大量的例证,发现了文学作品何以崇高的原因。按照郎吉努斯的分析,崇高美有其语言方面的来源。换句话说,对于崇高美可以作文体分析。他认为,崇高美的主要来源可以说有五个。第一是孕育庄严伟大的思想的力量。第二是强烈而激动的情感。第三是运用藻饰的技术。第四是高雅的措辞。第五是整个结构的堂皇卓越。朗吉努斯思维高妙,辞采华美,他的许多言论已经成为比较诗学研究者经常引用的名言,比如:“思想深沉的人,语言就会闳通。”(24)“美妙的措辞就是思想特有的光辉。”(25)“崇高是高尚心灵的回响。”(26)“一个崇高的思想,如果在恰到好处的场合提出,就会以闪电般的光彩照彻整个问题,而在刹那之间现出雄辩家的全部威力。”(27)普罗提诺是古罗马文艺理论家,他所创立的“太一”说可谓文学与宗教学相结合的典范,具有跨学科比较诗学研究的明显特征。普罗提诺的诗学思想包含在其著作《九章集》中。他认为宇宙可以解释为由实体构成的一个等级秩序,一根存在的大链条,其中最高的存在是原因,它把存在给予其下一级。普罗提诺把这个过程叫做流溢,而流溢总是从较高一级向较低一级进行。在这个过程中有一种逐渐的递减,因此每一个存在都低于它的原因。在这个等级的顶端有三个神圣的存在,它们是太一、心灵和灵魂。在最高处的是太一,它是至善。心灵直接位于太一之下,心灵通过沉思其原因而获得其形式,因此心灵是太一的一个碎片般的形象,而与有直觉能力的思想相当。灵魂从心灵获得其形式,它只能在连续中沉思其客体,从一个往另一个运动,因此它创造时间和空间,灵魂产生的下一个实在是自然,它是生命和生长的原则。在自然之外,位于实在的最低层级的便是物质了。人是小宇宙,其中部分地包含着物质、自然、灵魂和心灵。至于一个人究竟会变成什么,这取决于他把自己的意识导向哪一个层级。按照理智的法则一个人有望上升到心灵的层级。在狂喜的状态下,一个人甚至有可能超越心灵而与最高的太一合而为一。




推荐阅读:

威廉·莫里斯诗2首

乔治·梅瑞狄斯《我们的船失事的日子里》

克里斯蒂娜·罗塞蒂诗3首

但丁·加百利·罗塞蒂诗6首

贡戈拉诗5首

泰戈尔《边沿集》

安德鲁·马韦尔诗9首

约翰·德莱顿诗6首

托马斯·纳什诗2首

托马斯·坎品诗12首

罗伯特·赫里克诗14首

乔治·赫伯特诗3首

苏尔达斯诗25首

斯宾塞诗4首

瓦尔特·雷利诗3首

锡德尼诗3首

马洛《大自然》

布罗茨基《以撒和亚伯拉罕》

黑塞诗20首

密尔诗2首

乔叟诗5首

华埃特诗3首

萨里伯爵诗2首

马修·阿诺德《相见恨晚》

伊丽莎白一世诗2首

司马特《为身材短小向某女士辩白》

索雷斯库诗25首

肯尼斯·帕钦诗5首

史蒂文斯诗5首

鲁米诗26首

泰戈尔《游思集》

纪伯伦《暴风集Ⅰ》

纪伯伦《暴风集Ⅱ》

荷尔德林诗15首

伯特·阿尔芒诗6首

奥登诗23首

雪莱诗25首

里尔克诗23首

勒韦尔迪散文诗31首

普希金《神甫和他的长工巴尔达的故事》

屠格涅夫散文诗20首

悌丝黛尔诗8首

泰戈尔《再次集》

塔索《我爱你,只因为你美艳》

布鲁诺《老橡树》

马里诺诗2首

梅塔斯塔齐奥《自由》

帕里尼《祝酒》

阿尔菲耶里《孤寂的树林》

伐致呵利诗3首

迦梨陀娑诗2首

彼特拉克诗7首

薄伽丘《江河化成了玻璃》

马基雅维利《机会》

阿里奥斯托《十四行诗》

佩索阿诗29首

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

泰戈尔《渡口》

莱蒙托夫诗65首

荷尔德林《如当节日的时候……》

荷立克诗5首

豪斯曼诗5首

拜伦诗28首

劳伦斯诗29首

菲茨杰拉德《献诗》

纪伯伦散文诗《珍趣篇》

黑塞诗23首

斯蒂芬斯《雏菊》

斯蒂芬斯《争鸣者》

普希金诗16首

荷尔德林诗15首


吴郎醉嗜长安酒 落魄目言为客久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