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阿赫玛托娃诗12首

俄罗斯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阿赫玛托娃(1889-1966)是俄罗斯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女诗人之一。有“俄罗斯诗歌的月亮”美称。她和第一任丈夫古米廖夫同是阿克梅派的杰出代表。命运多劫,而创作不止,一生出版的诗集有《黄昏》、《念珠》、《白色的云朵》、《车前草》、《耶稣纪元》以及长诗《没有主人公的长诗》、组诗《安魂曲》等。她出生于奥德萨一个海军工程师家庭,1910年与诗人古米廖夫结婚。与丈夫、曼德里施塔姆等人组建了俄罗斯“白银时代”的著名诗歌流派“阿克梅派”。1912年,她的第一部诗集《黄昏》问世。此后陆续有诗集《念珠》、《车前草》等出版。十月革命后,古米廖夫被处决,阿赫玛托娃受牵连,很少发表诗作。三十年代,她的儿子两次被捕,她依据自己的亲身遭遇,写下了她一生最重要的组诗《安魂曲》(1934-1940)。这是一部抒情组诗,抒发的是一个母亲在儿子无辜被捕后无比痛苦的心情,以及对造成这一切的错误政策的愤懑与不平。《安魂曲》虽然有着诗人自身的遭遇,但她的诗是献给所有人的。她关心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儿子,还有祖国和人民的命运。全诗230余行,分为献诗、前奏、判决、致死亡等6部分。组诗当时未能发表,直到1987年才问世。卫国战争中,阿赫玛托娃写下了许多爱国主义诗篇。1946年,她曾遭受不公正的批判,五十年代后期才得以恢复名誉。长诗《没有主人公的歌》(1940一1962)是其诗歌创作的总结。此外还著有《光阴飞逝》等。安娜·阿赫玛托娃是现代俄罗斯文学史上最富魅力而又复杂的文学现象之一。她以其传统而又自出机杼的诗艺,在众多的白银时代女诗人中高出一头,她早年以撷取生活的戏剧性细节表现恋爱中人物的心理活动而见长 。在走过了偃蹇多舛的生活道路之后,诗风变得开阔而苍凉,形式上也随之转变。



在白夜


噢,我还没有关上门,

也没有把蜡烛点燃,

你不知道我多么疲倦,

但是我并不想睡眠。

从日落针叶的昏暗中,

看那光带渐渐消隐,

有一种声响令人陶醉,

它就好像你的嗓音。

知道了一切都已不再,

生活是万恶的地狱!

但是,你一定会回来,

我对此哟深信不疑。




你我在一起成了快乐的醉鬼


你我在一起成了快乐的醉鬼,

你讲的故事没有什么意思。

早早来临的秋天向四处蔓延,

榆树上挂满了黄色的旗帜。

我们俩在恍惚中走进了一个

诓骗的境地,真痛悔死了。

但是,为什么我们还要挤出

像是冻僵了的诡异的笑靥?

我们可以舍去这平静的幸福,

去过一种可怕的痛苦生活……

但是,我不会离弃我的男友,

哪怕他头脑不清性格柔弱。




黑色的面纱下我紧抱双臂


黑色的面纱下我紧抱双臂……

“为什么你今天脸色难看?”——

是因为我用了苦涩的忧郁

灌他,直到他醉态毕现。

怎能忘记他趔趄着离开了,

他的嘴唇痛苦地歪扭着……

我顾不上扶栏杆直奔下去,

尾随他直到从门口经过。

“一切都是游戏。你要走,

我就死!”我边喊边喘气。

他平静却又恐怖地微笑了,

冲我说:“不要站在风里。”




房门儿半开半掩


房门儿半开半掩

椴树吹送着清香……

可马鞭儿和手套

却忘在了桌子上。

灯旁是一片黄昏……

我听到了簌簌声,

你为什么出走了?

我真不懂你的心……

第二天早晨来临,

喜气洋洋又放晴。

这生活多么美好,

心儿,祝你聪明。

你可耗尽了心力,

跳动得更低更轻……

你知道我爱看书,

书上说灵魂永存。




老橡树簌簌讲着过去的故事


老橡树簌簌讲着过去的故事。

月亮疏懒地伸开了光束。

我从来也没有幻想过

把你极其快乐的嘴唇碰触。

淡紫的围巾紧裹住苍白的额头。

你伴着我,我生着病,静待着。

手指开始发凉,并且颤抖。

你的双手正有这种敏锐的感觉。

我沉默了那么多苦恼的年头,

相见的痛苦还是不可避免。

因为我早就知道你的回答:

我爱着人,但不曾被人爱恋。




你用像麦秆的汲取我的灵魂


你用像麦秆的汲取我的灵魂。

我知道它的味道苦涩醉人,

但我并不哀求终止这种折磨,

啊,我可以有几周的平静。

请告诉我吧,什么时候结束,

世上没有我的灵魂别伤感。

我要走过那条并不遥远的路,

去看看孩子们在怎样游玩。

那醋栗在灌木丛中开始绽放,

而墓地边上在搬运着砖头。

你是谁:我的兄弟还是恋人,

我不记得,也不放在心头。

这里多么明媚,又多么孤寂,

就让疲惫的身体休息一下……

而路人们在不着边际地猜想:

也许,这女人昨天才守寡。




我再也不需要我的这双脚


我再也不需要我的这双脚,

就让它变成鱼尾多好哦!

那远处的桥在昏暗中变白,

我游泳,凉爽使我快乐。

我不需要什么温顺的性格,

让它化着烟、一缕轻烟,

它在岸边的泡沫上升起了,

很快就幻化成一道淡蓝。

瞧,多深哟我的潜水工夫,

用手就能抓住一簇水草,

我无意重复任何人的言论,

也不耽于任何人的烦恼。

我远方的人儿,可你难道

变得苍白、伤感和喑哑?

我听见啥?整整三周你问:

可怜的女人,为什么呀?




仿安年斯基之作


我与你告别,也与早先的

怪癖告别。水变得幽冥。

你无意中说:“我不会忘怀。”

那时我奇怪地信以为真。

一张张的脸蛋显现又消隐,

今天可爱,而明天迢遥。

可为什么就在这一页纸上,

我不知何时卷起了一角?

而书在老地方永远翻开着。

我却并不知道是为什么?

我只爱瞬间的快乐和惬意,

还有澄蓝的秋菊的花朵。

啊,常言道,心自宝石生,

可我坚信:心自烈火生……

我总不明白,你是亲近我,

还是唯独爱上我一个人。




我哭泣过,也后悔过


我哭泣过,也后悔过,

就让它天打雷劈吧!

在你荒芜已久的家里,

愁闷的心精疲力乏。

我知道痛苦难以忍受,

走回头路感到羞耻……

我害怕走近不爱的人,

害怕进入死寂之地。

我打扮漂亮向他致敬,

丁零的项链又精妙——

他只是问道:“亲爱的!

你在哪里为我祈祷?”




心与心并没有锁在一起


心与心并没有锁在一起,

你想走就自由前往。

那幸福为自由来往的人

所准备并安排停当。

我不哭泣,也不会埋怨,

我不是幸福的女人!

不要吻我,我已经疲倦——

是死神才会来亲吻。

随着白色的冬季熬过了

被深深折磨的日子……

可为什么,为什么你哟,

胜过我心中的伴侣。




天空中高高的云彩黯淡无光


天空中高高的云彩黯淡无光,

好像一张铺开的灰色松鼠皮,

他对我说:“你脆弱的雪姑娘,

身体在三月融化,但不可惜!”

双手在毛茸茸的手筒中发冷,

我害怕,不知怎的惶恐不安。

哎,怎样挽回你,他的爱情,

轻盈短暂,快快的几周时间!

我既不要痛苦,也不想报复,

让我随最后的白色雪暴死去,

在主显节前夕我已经猜到了。

就在一月我却是他的未婚妻。




我的生活像钟里的布谷


我的生活像钟里的布谷,

对林中的鸟儿并不羡慕。

上好发条我就鸣叫,

你知道,这种命运,

我想只有我的

敌人才应承接。

杨 开 显 译



曹 植《名 都 篇》《吁 嗟 篇》

曹植一生有强烈的功名事业心,追求理想,遭挫折而志不衰,他的诗歌在内容上充满追求与反抗,富有气势和力量,这些表现了“骨气奇高”。在建安诗人中,曹植最注重艺术表现。他的诗歌既脱胎于汉乐府民歌,富有清丽自然之质,又学习了古诗和建安文人在运用汉乐府的艺术手法上取得的成就,具有新鲜绮丽之感。诗中描写细致,词藻华丽,这些表现了“词采华茂”。
曹植是建安时期诗坛的主将,他在文学上的成就超过了与他同时代的作家,南朝文论家钟嵘在《诗品》中称他为“建安之杰”,高度评价他的作品“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他一生有强烈的功名事业心,追求理想,遭挫折而志不衰,他的诗歌在内容上充满追求与反抗,富有气势和力量,这些表现了“骨气奇高”。在建安诗人中,曹植最注重艺术表现。他的诗歌既脱胎于汉乐府民歌,富有清丽自然之质,又学习了古诗和建安文人在运用汉乐府的艺术手法上取得的成就,具有新鲜绮丽之感。诗中描写细致,辞藻华丽,这些表现了“词采华茂”。他的诗歌多为乐府体的五言诗,善用比兴手法。他也善作辞赋、散文。原有集,已散佚,宋人辑有《曹子建集》。
本文所选的这两首诗,分别是曹植前后期的著名诗篇。前期一些诗歌,虽大多叙酣宴戏乐之事,然而他素富贵而不淫,居燕安而不溺,表现了自己的壮志与抱负,如《名都篇》;后期的诗歌,主要反映其受迫害的凄楚、愤慨心情和壮志未实现的痛苦,如《吁嗟篇》。
名都篇
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宝剑直千金,被服丽且鲜。
斗鸡东郊道,走马长楸间。驰骋未及半,双兔过我前。
揽弓捷鸣镝,长驱上南山。左挽因右发,一纵两禽连。
余巧未及展,仰手接飞鸢。观者咸称善,众工归我妍。
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脍鲤臇胎  ,寒鳖炙熊蹯。
鸣俦啸匹侣,列坐竟长筵。连翩击踘壤,巧捷唯万端。
白日西南驰,光景不可攀。云散还城邑,清晨复来还。
〔今译〕著名的都市多有美女,京都洛阳显翩翩少年。珍贵的宝剑价值千金,身上的服装华丽鲜艳。斗鸡在城东郊的道上,跑马在长长的楸林间。骑马奔走不到一半路,两只小兔跑过我面前。挽着弓迅速抽出响箭,驱马飞奔追上了南山。左手拉弓于是右手射,一箭发出连穿两只兔。别的技巧来不及施展,抬手迎头又射落飞鹰。观看的人都赞叹叫好,众射手都夸我好箭法。回来在平乐摆设酒宴,美酒一斗价值达万钱。细切鲤鱼烹煮  鱼羹,酱渍甲鱼还有烤熊掌。叫着朋友又招呼同伴,依次坐满长长的席位。连续不断玩球和击壤,机灵敏捷而变化繁多。太阳往西南迅速驰去,时光丝毫不可挽留住。大家如云散去回城里,明早再到这里来游乐。
《名都篇》属乐府《杂曲歌·齐瑟行》歌辞,篇名取自篇首二字。这首叙事诗是曹植前期的著名作品之一。
关于本诗的主旨早有两种不同的看法。如宋代郭茂倩认为:“名都者:邯郸临淄之类。刺时人骑射之妙,游骋之乐,而无忧国之心也。”另一种看法则认为是诗人前期生活的写照。通观全篇,本文认为诗人没有讽刺之意,且同意后一种看法。诗中塑造了一个英武矫健的京都少年形象。这个少年不仅有一身高超的武艺,而且还具有豪爽侠义的气概。这样的少年不同于那些腐化堕落、懒散无能的纨绔子弟,而是以“戮力上国,流惠下民”为己任,时刻准备为国建功立业有作为的少年。这首诗通过对京都少年驰逐宴饮生活的描写,寄托了诗人自己壮志未酬、功业未建的感慨。正如李白的《将进酒》一诗中所说:“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陈王即曹植)由此可见,《名都篇》中的少年可看成是作者的自我写照,这一首诗是诗人前期生活的反映。他的前期作品,表现了开朗、豪迈的基调和意气风发的精神。
《名都篇》用赋的表现手法,继承了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传统,采用叙事方法,构思巧妙,善于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事物展开生活画面,刻画艺术形象,以寄托自己的情志,诗人在选择典型事例时做到详简分明,例如,他只选写了京都一位少年一天的活动,其中主要描写了少年的射猎和饮宴两件事。在描写饮宴的佳肴时,选用了“寒鳖”、“炙熊蹯”等海味山珍,在酒后游乐中选写“击踘壤”,这些都具有东汉末年富豪之家饮宴、游乐特征,因此,这首诗不仅内容生动、描写传神,而且洋溢着时代气息。诗人发扬了乐府民歌质朴流丽的气质,又保持雄健浑厚的特色,创造出自然平易、清新流畅,适于叙事、描写和抒情的诗的语言。其成就正如黄侃在《诗品义疏》中所说的“文彩缤纷,而不离闾里歌谣之质”。如诗中“宝剑直千金,被服丽且鲜”、“观者咸称善,众工归我妍”等句,都明显表现了汉乐府、古诗的影响。在描写京都少年精湛的射技时,诗人通过“挽”、“发”、“纵”、“连”、“仰”、“接”等一连串动作描写,把少年非凡的本领栩栩如生地勾画出来,表现了诗人借鉴古诗锤字炼句的功夫。诗中描写这位少年只要见到地上跑的,天上飞的,他都能百发百中,手到擒来。如此高超的射技,赢得众人的赞赏:“观者咸称善,众工归我妍。”这里不仅有一般观众为之叫好,而且那些善于射箭的人也都佩服他的箭术最佳。正如汉乐府诗《陌上桑》中写罗敷的美貌,精彩之处是通过旁观者的举动衬托出罗敷的美。在《名都篇》中,诗人没有直接评论,而是用“观者咸称善,众工归我妍”的侧面描写方法,烘托这位少年精湛的射技,使少年箭艺超群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曹植是有热情壮志的诗人,他用塑造京都少年的形象以抒报国之怀。诗中描绘打猎归来后,摆设酒宴,宾朋满座,游乐尽兴,使人在感到京都少年超逸豪放的兴致时,不禁会考虑,难道他们就这样以度奢侈游乐之日为快吗?实际上,这里正体现了京都少年不得志,虽射技超群,却未能慷慨报国的不满,虽表面上宴饮、游乐,而内心却包含着痛苦、悲愤,由此反映了诗人前期生活虽然比较平顺,但在政治上却有不得志之感。因此,借他人之酒杯浇胸中之块垒。在诗的最后四句,揭示了全诗的主旨:“白日西南驰,光景不可攀。云散还城邑,清晨复来还。”诗人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对京都少年的描写之中,借京都少年驰逐、宴饮之事,来表达自己功业未建的惆怅之情,这种情怀的抒发不是直接的、外露的,而是留给读者自己思考和体会,尤其结尾二句,更是耐人寻味。
曹植创作《名都篇》从辞赋中吸取精华,如篇末“云散还城邑,清晨复来还”,即由东汉文学家傅毅《舞赋》中的“络驿而归,云散城邑”借鉴并提高的。诗人在“云散城邑”中加了一个“还”字,在内容上表达得更明朗、准确,在诵读时更平易自然有节奏。曹植创作《名都篇》不拘于辞赋的影响,冲破了一些陈规旧律的束缚,改变了辞赋过分铺陈的写法,注重刻画典型形象;破除了辞赋讽劝的格局,创立即事抒怀的体式;抛弃了辞赋堆砌辞藻的旧习,树立运用平易清丽诗句的新风。因此,与那些以打猎、宴饮为题材的辞赋相比,《名都篇》让人感到耳目一新。
吁嗟篇
吁嗟此转蓬,居世何独然。长去本根逝,宿夜无休闲。
东西经七陌,南北越九阡。卒遇回风起,吹我入云间。
自谓终天路,忽然下沉渊。惊飚接我出,故归彼中田。
当南而更北,谓东而反西。宕宕当何依,忽亡而复存。
飘飖周八泽,连翩历五山。流转无恒处,谁知吾苦艰。
愿为中林草,秋随野火燔。糜灭岂不痛,愿与株荄连。
〔今译〕可叹啊这随风飘转的蓬草,在世上唯独你遭受这种命运!一直离开了根而远远飞去,从早到晚没有休息和闲暇。由东到西经过漫长的小道,从南到北越过遥远的小路。突然遇到旋风骤然刮起来,把我吹上高高的天空云间。自以为能去天上之路尽头,却忽然落下沉入深渊之中。暴风把我从深渊中接出去,仍旧回到那生养我的田间。应当往南边却回到了北边,以为向东边却回到了西边。飘荡着选择应当依附哪里,突然无踪影后来却又出现。飘摇着飞遍有名的八大泽,连续地越过有名的五大山。流动飞转着没有固定的地方,有谁知道我的痛苦和艰难?我希望变成树林中的小草,秋天随着野火一起被焚烧。破碎毁灭了怎么能不悲痛,但我愿和根株永远紧相连。
《吁嗟篇》是曹植拟乐府旧题《苦寒行》之作,属乐府《相和歌·清调曲》歌辞,篇名取自篇首二字。这首诗是曹植后期创作的一首著名的借物抒情诗,也是诗人后期生活的写照。他的后期作品抑郁、深沉,充满了悲愤痛苦和慷慨不平的感情。这主要由于创作生活条件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精神上因壮志难酬和横遭迫害等因素所形成的。
曹植在曹丕和曹睿两代皇帝压迫之下痛苦地度过他生命的后十二年,生活很不安定和自由被剥夺使他内心非常痛苦。朝廷不让他在一个地方久住,常常更换他的封地,还不许他和亲戚来往,更不给他参与政事的机会。在这首诗里,诗人以“转蓬”自喻,形象地描写了自己被迫迁徙、到处漂泊的生活处境,抒发了痛苦的心情。频繁的迁徙不仅给他带来生活上的艰难,还带来了政治上的坎坷、壮志未实现的精神的痛苦。在这首诗的最后,诗人发出“愿为中林草,秋随野火播。糜灭岂不痛,愿与株荄连”的沉痛呼声,这是诗人对曹丕父子强加于他的迫害而发出的愤慨、谴责和抗议之声,深刻揭露了统治阶级内部骨肉相残的残酷事实。
《吁嗟篇》用的是比兴的表现手法,而且把这一表现手法运用到全篇。这首诗把所写的蓬草加以人格化,以转蓬飘荡比喻诗人极不安定的流徙生活,形象地描写了诗人“十二年中而三徙都”的生活处境和痛苦心情,同时也刻画了随风飘荡的蓬草这一艺术典型。这种比兴的表现手法传承的渊源是《诗经》。例如《诗经》的《桧风》中的《隰有苌楚》一诗,表现贵族诗人因遭遇难堪,感觉不聊于生而作,所以羡慕苌楚的“无知”、“无家”和“无室”。苌楚是一种植物,它怎么会有知、有家、有室呢?这是诗人把苌楚当做人看待的比兴手法。《吁嗟篇》与这首诗在以物拟人和比兴寄托上是一致的。从《吁嗟篇》的结构上来看,全诗共有二十四句,前十八句写蓬草的流荡,是全诗描述的重点,而后六句则以抒情为主,表达了全诗的中心思想。诗人写蓬草的漂泊和浮沉,与自己“宕宕当何依”的处境,水乳交融在一起,构思巧妙,凄婉动人。由此可以看出曹植后期的创作,已由前期的表现客观外在美转为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将心灵活动塑造成感人的艺术形象。诗人的主旨不在于缘事,而在于抒情。




推荐阅读:

梵乐希《水仙辞》

里尔克诗3首

魏尔伦诗5首

尼采诗9首

波特莱尔诗4首

雨果诗4首

雪莱诗2首

黑塞诗22首

歌德诗7首

叶芝诗13首

卡尔·桑德堡诗10首

约翰·但恩诗15首

柯尔律治诗16首

英国桂冠诗人作品

里尔克诗11首

普希金诗20首

叶芝诗16首

哈洛·品特诗9首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20首

雪莱诗5首

威廉·华兹华斯《我们是七个》

威廉·华兹华斯《不朽颂》

罗伯特·勃朗宁诗8章

约翰·弥尔顿《利西达斯》

D·H·劳伦斯诗23首

罗伯特.勃朗宁诗22首

华莱士·史蒂文斯诗7首

罗伯特·彭斯诗14首

迪伦·托马斯诗6首

托马斯·哈代诗13首

威廉·布莱克诗20首

叶芝诗14首

泰戈尔《生辰集》

埃德温·缪尔诗4首

米蕾诗2首

塞西利亚·梅雷莱斯《咏叹调》

安德拉德《海滩上的安慰》

安德拉德《在路中央》

塞西利亚·梅雷莱斯《夜》

达尔维西《巴勒斯坦的情人》

伊克巴尔《神和人》

伊克巴尔《给旁遮普农民》

巴赫曼《给我说明,恋人》

巴赫曼诗2首

艾米莉·狄金森诗13首

巴赫曼诗8首

巴赫曼《献给太阳》

韦尔弗《我做了一桩好事》

韦尔弗《致读者》

特拉克尔诗10首

特拉克尔《辉煌的秋天》

特拉克尔《孤独者的秋天》

普希金诗36首

黑塞诗15首

雪莱诗11首

勒内·夏尔《形式分享》

帕克夫人诗5首

勒·克莱乔《云住寺,秋雨》

约翰·克莱尔《初恋》

露西莱尔·克里夫顿《也许》

罗伯特·弗罗斯特诗19首

保罗·策兰诗21首

布罗茨基诗9首

艾米莉·狄金森诗16首

安娜·阿赫玛托娃《子夜诗抄》

安娜·阿赫玛托娃《没有英雄人物的叙事诗》

安娜·阿赫玛托娃《北方哀歌》

安娜·阿赫玛托娃《安魂曲》

叶芝诗25首

罗宾逊·杰弗斯诗17首

安娜·阿赫玛托娃《野蔷薇开花了》

塔布拉答诗6首

艾略特诗5首

托马斯·哈代诗8首

托马斯·哈代诗2首

勒韦尔迪诗20首

茨威格《威尼斯日出》

里尔克《奥尔弗斯》

霍夫曼斯塔尔《生命之歌》


才自巴陵见 名从鄂渚闻 于今楚父老 相忆隔江云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